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4章 俩老头太能喝了
    第14章 俩老头太能喝了

    没一分钟,交易完成,钱货两讫,方文章喜滋滋的收起了钱币。

    “这一枚,怎么也能称得上镇店之宝了,就冲这个,今天也得庆贺庆贺怎么样,老关,喝两杯”

    “喝两杯就喝两杯不过得我来今天的两样物件都是从我店里出去的,我都能想到,从明天始,客人绝对是扎着堆的来。所以,该我请李老板”

    李定安也跟着笑“今天麻烦两位老师了,该是我做东才对”

    “谁请都一样,区别只在于迟早”

    方文章大手一挥,“今天就我了,陈府宴”

    只当是找个差不多的酒楼,但一听是“陈府宴”,李定安心里“咯噔”一下。

    如果自己没记错,“宴”前面,应该还有个“国”字

    以前别说去这样的地方吃饭,他连站在门外闻闻味的勇气都没有。

    这可是一盘素炒白菜上千块的地儿

    关德海开着玩笑“怎么,方老师这是不打算过了”

    “这才几个钱,也就钓鱼台不好订,不然今天非带你们过去尝尝鲜。”

    方文章豪气干云,“不过可说好,今晚不醉不归,谁都不准跑”

    “还能怕了你不成”

    两人说完,又齐齐的打量着李定安。李定安笑眯眯的“自然是舍命陪君子”

    “好,有这话就行”

    有能力的人,从不会在意别人质疑的眼光,更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数千人的见证下,你再一次证明了,身为一名“鉴定师”所需要见识,能力,以及气度。

    所以,请接受来自“祝福者”的馈赠。

    任务宠辱不惊。

    完成度100。

    累积粉丝3821人。

    观看及转播次数1303次。

    人气积分5124。

    奖励是否消耗5000人气积分,学习技能

    坑爹的玩意,连兑换技能的积分都涨价了

    而且还刚刚好

    当然,学肯定是要学的,也不求比“小学徒的记忆”好,只希望别太差。

    搓了搓手,李定安点了“是”

    雍正九年冬。

    寒冬腊月,子夜时分,天上下起了大雪,天气愈发冷了。

    书房里并没有烧炭盆,只是将门窗关的严严实实。

    桌上亮着一盏油灯,案后坐着一位三十出头的男人。身穿犀牛补服,手边放着素金顶顶戴,一看就知是位七品武官。

    武官默不做声,时而呼出一口白气,豆大的灯焰微微摇曳。

    沉默许久,黑暗中突然传出一个声音“耿典仪,伱我相识已有许多年了吧”

    “回大人,已有十三年另九个月”

    “老夫待你如何”

    “可谓恩重如山若非大人,卑职早已冻死在了天桥下的桥洞里,说不定尸骨都已喂了野狗,如何能有今日”

    沉默了一阵,又有声音传出“如今,老夫有一事求你相助,不知你能否答应”

    “大人言重,刀山火海再所不辞”

    “好,你且附耳过来”

    武官起身走到了灯后。

    不知说了什么,一阵后,武官连连后退,退到了灯下,脸色煞白“大大人,这可是抄家灭族之罪”

    “我如何不知所以才问你,愿是不愿”

    声音极低,近似喃喃自语,而后又陷入了沉默。

    许久,武官猛的一咬牙“卑职做了,万一万一事发,求大人照看一下老母”

    “好”

    一声好之后,墙上印出一道影子一个身影对着武官深深一拜。

    “大人使不得”

    “这一礼,既是替我身后之名,也是替大清的万万子民而拜,如何使不得”

    武官嚅动了下嘴唇,眼神愈发坚定

    三个月后,户部。

    “大人,大事不好”

    “慌什么慌慢慢讲”

    “下官记得记得,大人当初上折子时,所奏之新币,似是似是铜三铅七”

    蒋廷锡的手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然后呢”

    “然后然后下官今日去了钱法堂,发现折子折子好像被改过,改成了铜四铅六而大人当初令卑职督刻的三七雕母,也被人换成了铜四铅六”

    属员禀报完,堂内便陷入沉寂,鸦雀无声。

    许久后,蒋廷锡才一声低叹“李大人以为该如何处置”

    “大人,压不住的,不然户部上下,皆得问斩上奏吧”

    蒋廷锡默然,缓缓的闭上眼睛“那就上奏吧”

    “皇上,奴才已查明奏折为户部典义耿坚所改,雕母也是由其调换其人已于前日服毒自尽”

    “具体是受何人指使,奴才暂未查清,但三月前,他曾于深夜往蒋学士府上,而次日夜,便是他于钱法堂当值”

    金銮殿上,传来冰冷的三个字“夷三族”

    “那蒋学士”

    殿上稍一沉吟“赐酒”

    “渣”

    故事依久不长,虽然不如石经震憾,但李定安依旧唏嘘不己。

    都说伴君如伴虎,何况还是这一位

    可惜了蒋大学士忠心耿耿,更可惜耿坚义气无双

    恍惚间回过神,画面早已消失,屏幕上显示着技能选项

    一、古币伪造技术,v1。

    二、清代瓷器鉴赏,v1。

    三、来自蒋廷锡的记忆没骨派兰竹小品,v1。

    三、来自耿坚的记忆武术,v1。

    李定安有些无语。

    武术也就罢了,古币伪造技术是几个意思

    不过还好,剩下的两项都比较实用。

    那选哪个

    没骨画派的画技倒是挺实用,而蒋廷锡的兰竹小品更是出名。

    但感觉,不如瓷器鉴赏有前途

    还是鉴赏吧,等把古玩搞明白了,再论其它

    将将学完,关德海也打来电话,说是车已到了牌楼下,问他在哪。

    李定安回了一句马上到,收起了手机。

    上了大奔,没开多久,就到了地方。

    一座普通的四合院,朱漆木门,灰墙灰瓦,门口挂着盏壁灯,灯下有一个门号牌,除此外,再连个牌匾都没有。

    转过身,隔一条马路是一长溜的青墙,墙里就是中枢。再侧过身,稍稍踮踮脚尖,就能看到故宫内的琉璃瓦

    这地方李定安听过,原先是教员的御用大厨的家,他也是中枢的总厨,住这里主要是为了进出中枢近便些。

    退休后,他便把这座院子买了下来,开了一家私菜馆子,如今已传到了第三代。

    据说国宾馆有什么菜,这里就能做什么菜,山珍海味样样不缺,但最出名的还是几道家常菜。消费也是真的高,同样的食材,外面一桌几百上千,这里却要好几万。

    而早些年的时候,关系不硬你连位子都订不上。这两年京城的餐饮业百花齐放,才算是稍好了点

    边打量边往里进,刚跨过门,身后却有人叫他“李定安”

    大学四年,两人几乎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所以别说看脸,一听声音他就知道是谁。

    李定安笑吟吟的转过头“阿珍,好巧啊”

    男子身高超过一米九,穿着一件格子西装,却勒的跟紧身马甲似的。五官硬朗,皮肤有些黑,映着小麦色的光泽。

    如铁塔一般的汉子,如果说他读的土木,或是治金,更或是体育都绝没有人怀疑,但他读的是什么

    文秘

    所以明明有着金刚一样的外貌,也有“雷明真”这么伟岸的名字,更有刚强直爽的性格,却硬生生的被同学们叫成了“阿珍”

    他是京城本地人,家里是做陶瓷外贸的,所以不需要像其他同学辛辛苦苦的找工作,刚毕业就进了自家公司,暂时给他爸当秘书。

    “阿珍你妹啊李犟犟”

    雷明真笑骂着,张开臂膀,两人轻轻的抱了一下。

    “关老师,方老板,碰到了同学,我说几句话”

    “那我们先进”两人点头致意,先进了包间。

    等两人进去,雷明真支了支下巴“教育局的领导”

    “不是,只是同行,算是前辈”

    不好解释自己辞职了,李定安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句,“你呢,请客户”

    “对,巴铁的两位客户老雷同志前两天喝伤了,所以今天让我替他接待一下。”

    雷明真又压低了声音,“你上班没几天吧,这是要招呼领导,真够下血本的”

    “不是,是别人请客”

    “跟我还藏着掖着”

    他轻轻的在李定安的肩膀上捶了一拳,“有难处就吭气,随时随地”

    两人好的几乎穿一条裤子,双方父母就差认对方当干儿子了,对各自的家庭情况不要太了解。

    雷明真当然知道李定安全家都是知识分子,爷爷奶奶都已退休,爸爸是在图书馆,妈妈是教师。

    比起一般人,条件要算是好一些,但要说有钱那是边都不沾。

    而这地方普普通通的一桌都得三四万,至少是李定安大半年的工资,不能吃完这一顿,就住地下室啃馒头吧

    “放心,你见我什么时候跟你客气过”

    “那就行,有时间来家里吃饭,老雷昨天还念叨你呢不耽误你了,快进去伺侯着”

    “好”

    两人分开,往各自的包厢走,妖艳的女伴搂住了雷明真的胳膊“这谁啊”

    “大学同学你别看他文文静静,可不是简单人物,学校的院长见了他都挠头”

    “那你怎么不介绍一下”

    “啊哈哈,这小子太花心,我怕他会对你不怀好意”

    “是吗倒是挺帅的”

    女伴笑着,心中却有些黯然自己只是交际花,雷明真什么时候在乎过

    他是觉得不配

    到河边吃鱼蟹,到庙里吃素斋,到有特色的地方,自然要点特色菜。

    四个素冷拼,热菜是红烧肉、叫花鸡、米粉肉、水爆肚头、炒龙肠、萝卜丝炒虾米、百花豆腐。汤是胖鱼头白菜汤,另外还有四小碟,却是豆豉、腌姜、糖蒜、辣酱。

    菜的份量都不大,只有普通饭店的一半,但价格却是三四十倍,比其他家店里的鲍鱼鱼翅还卖的高。

    也别嫌贵,但凡到了周末或是节假日,别的菜都有,好几斤重的龙虾,四头、两头的鲍鱼都不缺,但就是这几样家常菜,提前订都订不上。

    刀工极为精致,色泽也很亮,摆盘更漂亮,吃到嘴里李定安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也就将将吃了个半饱,关德海就让服务员开了酒。

    既然吃的全是教员最爱吃的菜,自然也要配教员最爱喝的茅台酒。刚启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酒曲味就飘满了包间。

    他不是第一次喝,大二的时候雷明真从家里顺了两瓶,只是小半杯下去,李定安就把刚吃进去的火锅全给吐了出来。

    也不是酒量不行,而是纯粹喝不惯,总觉得有股焦糊味雷明真骂他狗肚子里装不住香油

    李定安一直怀疑,这种口味的酒,是不是祖师爷第一次蒸酒的时候把锅底烧焦了,误打误撞酿出来的

    所以来了后,他还特意问了一声喝什么酒。方文章一问原委,特地给他要了两瓶五粮液,同时又要了四瓶茅台。

    当时还觉得方文章挺客气,三个人,能喝掉一半就不错了。也以为一个六十多,一个五十出头,凭自己这年轻的体格,自然是手拿把掐。

    但这会儿喝着喝着,李定安就觉得不对了。

    两瓶茅台快见了底,五粮液也没了大半,他都开始反胃了,这两位连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他才反应过来,方文章在店里说“谁都不能跑”,是什么意思

    不行,扛不住了

    “关老师,方老板,我去方便一下”

    两人久经沙场,哪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方文章笑着点了点他“暂时放你一马,可不能跑”

    “放心,那绝不能”

    话刚说完,他忙不迭的跑出了包间。

    俩老头太能喝了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