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35章 走宝了
    第235章 走宝了

    李定安盯着骨扇的阴面,足足端详了五六分钟。

    没错,油画的风格过于浓厚,除了三分构图,还有油画的经典技法焦点透视。

    这种画法就像照相,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画作中表现的就是什么,除了真实,与国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三维立体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幅画中的怪石竟然有光影,明的地方就明,暗的地方就暗。

    国画绝不会这么画,这不是“西多中少”是什么

    再看画风,确实很熟悉,肯定见过同类的作品,而且就在京城故宫。

    这样一来,逻辑也能对得上故宫之中收藏的字画类作品以清代居多,而正是清早时期,西洋教士布道中国,而他们用的最多的宣传方法就是宗教画。

    也是那个时候,许多油画技法被引入,但在民间没什么市场,也就因为康熙和乾隆的个人爱好,在宫廷中盛行过一段时间。当时皇家画院的画家大都会一些,也会揉合在画作之中。

    所以这类作品民间基本见不到,就故宫收藏的最多,不过暂时不知道画风和这幅相似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

    霎时,李定安的脑海中有如走马灯,闪过一幅幅的画作,宣统、光绪、同治、咸丰、嘉庆、乾隆

    等等,停

    想起来了,就是乾隆朝的作品,挂在乾隆寝宫之一的倦勤斋。

    名圣明帝王图,画的是乾隆出游时的仪仗,是他刚登基不久,召如意馆的首席画师冷枚画的。那幅画不但用了三分法和焦点透视,还大量引用了素描技巧,光影效果和立体感比这一幅还要强。

    再一看这幅画的风格,不敢说一模一样,至少有七八分相似,十有八九出自冷枚之手。

    这位可不是什么冷门画家,他在康熙时就是宫廷画师首席,清四家之一的王原祁病逝后,康熙令他提举皇家画院如意馆,可见其艺术成就和地位。

    去年苏付彼在港岛拍过他的一幅四尺对开长条34136的高士赏梅图,八百五十万港币起拍,一千零八十万落槌,加佣金及手续费合人民币差不多一千一百万。

    这只骨扇也就一平尺半,面积只有那幅画的三分之一,而且还是雕画,价格肯定要低很多。如果估价,也就在两百万左右。

    当然,前提是冷枚的真迹,而非仿品。

    转着念头,李定安又翻到了阳面,上面是一首诗,当然,也是刻的

    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

    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

    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

    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

    看这诗的韵脚和内容,应该是清朝的诗,就是口气有点大。

    要知道,那可是“我大清”,清写在浊后面都能被抄家问斩,何况什么国与庙,什么凌烟阁、功臣像、驷马歌

    普通人谁敢这么写,不要命了

    作者肯定是当官的,而且官位不低。

    不过应该不是什么诗词大家,不然李定安就会有印象他毕竟是首师高材生,学的就是近代文学。

    稍一思忖,李定安拿出手机,那位赵总却叹了一口气“小兄弟是想查这首诗吧别查了雍正朝的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写的”

    我去还真就是大官

    “前有张廷玉,后有蒋廷锡”说的就是他。不单单指为政治绩,还包括恩宠雍正满共在位十二年,赐给他的御书匾额就足有三块“黼黻丝纶”“钧衡硕辅”“万机贤辅”其它赏赐更是不计其数。

    除了政绩官声,他在文学和画画方面的造诣同样不低,蒋廷锡称得上一声清代的文学大家,也是国画名家,还是“蒋派花鸟画”的开创者,恰好也喜欢研究应用油画技法。

    故宫中同样收藏有他的作品,2012年的时候,他的仿宋人勾染图册和仿宋人设色图册就拍了四千两百万。

    当然,那是图册,是好多幅,近些年价格也有所回落,但基本和冷枚持平。

    但他的诗词水平也就平平,一般人不会将他的诗题在扇面上,就算是有人想拍马屁,也不可能是这一首不单单是内容敏感,这还是首言志诗,肯定是蒋廷锡官位已经相当高的时候写的,保准一拍就拍在马蹄子上。

    而且还是冷枚之作,所以,折扇的主人呼之欲出,就是蒋廷锡。

    李定安也不止第一次遇到和蒋廷锡有关的物件最早是在潘家园,那枚卖了八十万的铅币就出自蒋廷锡之手。

    还有前两天在沈阳,那幅皇舆全览图的初版就是他献给康熙的,那时的蒋廷锡已是内阁学士,任经筵日讲官。

    那这首诗呢

    怎么也是文坛及政坛领袖,基本不会找人代笔,百分之八九十就是蒋廷锡自己写上面,冷枚刻的。

    所以,这把扇子的价格至少又得翻一翻,少些也要四五百万。

    都到这份上了,哪还在乎那一点两点的,李定安果断开了系统,再一看可不就是蒋廷锡和冷枚

    哈哈,就说这运气吃顿饭都能碰到漏,而且是两次

    上次是那两箱茅台,都已经被李定安喝光了

    暗暗乐呵着,李定安合上了骨扇,又在掌心里拍了拍“赵总多钱买的”

    “八万二”

    啧啧,真便宜。

    看他不说话,还以为被震住了,赵总的脸上浮出几丝不自然“挺贵是吧看这东西品相不错,还是个老物件,脑子一热就买了,没想走眼了还好,今年的展览会比较人性化,退还来得及。”

    他要退

    那要不等等,等他退了再去买

    但万一呢,俗话说夜长梦多

    犹豫了一下,李定安又瞅了瞅赵总,以及旁边的那位史老师这两位的表情都挺自然,至少没有露出过探究和好奇的神色,所以并没有认出自己。

    想想也对,自己只是有点名气,但还没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既便是同行,也不可能人人都对自己有印象。

    这东西很大可能就是从大柳树会场买的,但赵总肯定没去过三楼的鉴宝现场。

    那这漏,应该是能捡的

    说干就干,他放下折扇,开门见山“赵总,你要不嫌麻烦,能不能把这东西转给我”

    这有什么麻烦的,而且少了很多手续不用去展览会找售后,不用填乱七八糟的表格,更不用写什么经过原委。

    就是这小伙子的行为有点不符合逻辑他一直都在旁边坐着,自己说“关德海老师看不准”,史老师也说看不准这两句,他肯定听到了,但依旧要买

    怎么也算是内行,至少不是第一天碰古玩,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一种可能这年轻人想捡自个的漏

    看相貌又不太像长的挺好看,穿的也很精神,但胡子都没多长几根,怎么看怎么像大学生

    这年纪,懂什么古玩

    就算懂一点,也不可能比关德海和史高远更高吧

    下意识的,他又瞅了瞅史老师,和他的表情差不多,反正就很奇怪。

    李定安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没犹豫,直接掏出了学生证。但留了个心眼,故意用大拇指遮住了名字“不瞒两位,我是京大的研究生,学的就是明清考古,家里也有点钱,就想买点物件研究研究”

    这样的吗

    两人低头瞅了瞅,果然是京大的学生证。再看年龄,二十二真够年轻的

    穿的也不差,而且能来这样的地方消费,也确实如他所说,家里可能有点钱

    “行,那就转给你也是巧了,我准备买来送礼,所以就没填发票开头,如果你不想出手,找展览会补上就行”

    稍一顿,赵总眼中又露出一丝警惕“但先说好,我这可没什么售后三包,买了就是伱的”

    “那当然”

    “行,成交”

    赵总拿出手机,李定安当即扫码,“叮咚”一声,八万二到帐。

    李定安没敢耽搁,让赵总写了个收条,又把骨扇装进盒子,然后托在手里“那赵总,史老师,再会”

    本就是萍水相逢,没什么叙交情的必要,两位倒也没起疑“再会”

    话音落下,李定安点点头,不急不徐的往外走。

    史老师还恭维了赵总一句“运气不错”

    看着两人的背影,赵总无所谓的笑了笑“也就省点时间”

    随即,他又叫着服务员,准备点菜。也就手刚举起来,门口传来一声惊呼“唉哟,李老师,您也来吃饭”

    李定安心里咯噔的一下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叔,不认识,不过肯定是藏友,而且刚从展览会出来这不手里还抱着东西呢

    “你也是”

    “可不也是凑巧”

    这位笑着,准备把东西递过去,让李定安给看看。但手都伸出去了一半,他才猝然醒悟这位的眼睛可不是一般的毒,万一要看出点什么问题呢

    这离展览会这么近,大厅里又这么多人,说不定就有刚逛完过来吃饭的,如果万一有问题,又不巧碰到碎嘴子,他这东西以后还怎么卖出去

    算了

    暗暗想着,他又欠了欠腰“哪您慢走”

    “您客气”

    李定安呼了一口气,给于徽音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

    赵总和史老师都有些狐疑不是学生么,怎么又成老师了

    转念间,和李定安打过招呼的那位抱着东西进了大厅,又挑了张桌子坐下。

    赵总点完菜,稍想了想,又走了过去。

    “老哥也来卖物件”

    “那可不”

    大叔拍了拍桌上的东西,用床单包着,看不出是什么,但声音挺脆,十有八九是铜器。

    “麻烦打问个事”

    赵总递过了一只烟,又朝门外指了指,“刚那位,您认识”

    “这位这么有名,您不认识”

    大叔一脸惊奇,“大柳树会场六位专家,数他眼力最高,名气最大”

    嘛玩意

    赵总都呆住了,隔着一排桌子的史老师同样呆住了鉴宝专家

    “他才二十二”

    “李老师这么大了吗脸那么嫩,看着像高中生”

    大叔挠了挠下巴,“哦对,他在京大读大学,确实差不多”

    赵总感觉脑子里搅成了浆糊“不是他还是学生,怎么就成专家了”

    “兄弟这话说的有才不在年高,再说谁还能骗你不成”

    大叔掏出手机,又点开了视频,而且还是展览会的官方号“这不,是不是他”

    赵总低下了头,史老师也走了过来,两人再一看可不就是刚刚那位

    视频里,李定安躲的远远的,满脸无奈,而他对面,一老头正面红耳赤的拍着桌子“你毛长齐没有什么狗屁专家”

    “大爷,都说了,你这东西哪哪都不对,造出来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五年而且还是建昌的款他登基到中毒满共就一个月,都没来得及给工部下旨改款就死了”

    “废话,要不怎么是孤品,怎么是国宝你眼就是瞎的”

    大叔指头一划拉,这次是一支笛子,李定安说是玻璃的,藏友非要说翡翠的,没出意外,这位藏友和之前那位大爷一模一样拍桌子、吵、骂。

    再一划拉,这次是虎牙烟锅再再一划拉,这次则成了宋版书。

    好家伙,他这眼睛开过光吗

    前面两件不用说,妥妥的国宝帮,但那只虎牙烟锅绝对能骗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专家,他却轻轻松松就找出了问题

    更遑论后面的宋版书那可是经过科学仪器检测过的,而且不止一台,他说推翻就推翻

    而且有理有据,严丝合缝

    两位眼睛都不敢眨,直到服务员提醒他们菜上了桌才回过神来。

    这特么,真就是专家

    那那把骨扇

    “我操”

    赵总一个机灵。

    “嗨,你骂谁呢”

    “对不住,不是冲您”

    赵总连忙道歉,又指了指手机,“这位,刚刚买走了我一把扇了但我不知道他是谁”

    嗯,扇子

    大叔琢磨了琢磨,随即,脸上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兄弟,这位不但会鉴宝,还是有名的捡漏专家所以,你绝对走宝了”

    可不就是

    一瞬间,赵总的脸黑成了锅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