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47章 悬崖上建瓷窑?
    第347章 悬崖上建瓷窑

    月色清冷,刮着一丝风,树叶“哗啦啦”的响。

    湖边燃着篝火,架子上的羊腿滋滋冒油,混合着炭火和油脂的香气,四处飘散。

    旁边是葡萄长廊,藤蔓遮的严严实实,架子下摆着长桌,男男女女二三十位,嘻嘻哈哈,嚷嚷闹闹。

    不是说很忙吗,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但看这会,挺惬意啊

    左朋让司机停下了车。

    “哎,左局”

    “左局来了”

    “左局长”

    “李老师、马所、姚组长坐坐不用起来”

    换种说法和进驻之初相比,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明天还要做实验,研究人员也不敢多喝,三个组也要继续出野外,差不多到十点,聚会就散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

    五点钟从市里出发,开到项目组临驻在青龙山下的度假山庄,现在已是九点,中间就没停过,更别说吃饭了。

    这里是度假山庄,左右都毗邻高速,又不是在山里,哪需要送物资

    “会不会有人告状了”

    左朋顿了一下。

    啃几口,就和马献明碰一下,不多时,四五块羊排和两高脚杯白酒就下了肚。

    “那怎么办人家已经够配合了”李定安笑了一下,“既便现在全部撤走,我们也得感谢”

    “暂时还没有”李定安摇摇头,“不过快了”

    “谁告诉你我是瞎碰的”

    马献明摇摇头。

    “都挺好,也挺配合”

    马献明咣当就是大半杯白洒,“先来一杯”

    “那好,你就说还要多久”

    马献明犹豫了好久,怅然一叹“我觉得,不再能再这样瞎碰了,而且都累的够呛实在不行,先停两天”

    “可能吧。”

    “说是来送物资”

    李定安陪在旁边,一点一点的抿。

    马献明劝酒,左朋又喝了一杯,说是明天还有点事,不敢喝太多。

    “配合就好进度怎么样”

    安顿了下来,李定安和马献明回了房间。

    “左局长来的挺突然”

    左朋接住酒杯,又顿了一下什么叫休息“一晚上”

    意思是平常晚上不休息

    “小田,拿套餐具”

    确实有点饿。

    左朋又想了想,“李老师,下面的人都还听指挥吧”

    “左局怎么这么晚”

    “谢谢马所李老师,搞得挺不错”

    已经很晚,左朋说是要住这,明早再走。

    怎么和我听到的不一样

    队里一半人是京城来的,剩下的一半是他从市文物局调来援助的,所以左朋很清楚堪探了半个多月了,连疑似范围都未确定。

    正愣着神,李定安又拉着他坐了下来。

    连着半個多月连轴转,却看不到一点眉目,搁任何人都会有想法天天当驴一样使唤可以,那你倒是给点希望呀

    “左局,来的巧”

    “不是你别这么无所谓”

    左朋没客气,捞起一块羊排啃了起来。

    送物资

    李定安笑了笑“谢谢了”

    “到旗里办了点事,顺路来看看,再给你们送点物资”

    左朋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不还是等于没进度

    不好细问,他岔开了话题,想着待会找底下的人好好问一问。

    李定安却说快了

    是下面的人吃不了苦,从而夸大其辞,还是李定安年轻脸皮薄,不好意思承认

    他试探了一下“找到窑址的大致范围了”

    “应该的”

    “忙了两个多星期,休息一晚上”

    “快了”

    “别急,快了再坚持坚持”

    马献明呲了呲牙又是这句

    四五个人,围着沙发坐了一圈。

    有负责后勤的肖主任,有负责野外调查的万队长、有负责资料收集的卜副所长,还有负责交通的余师傅。

    全是左朋从市文物局调过来的支援人员。

    “说一说,怎么回事”

    “我觉得李老师好像嗯,没什么目标他先是让野外组钻探东西两麓的古河岸、然后是南段北段的山岰、再然后是山头山尾的阳坡阴坡现在又说是要探山腰”

    左朋刚喝了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在半山腰找瓷窑

    我就问你,拌浆、陈腐、沤泥的水怎么运上来

    既违背常理,又违反常识

    “堪探结果呢”

    “没有一处符合的,全是无用功”

    “啊”

    “领导,我一讲你就明白了第一周,三个野外组围绕山体与古河道,在两岸以百米为单位钻探,前期深度为一米,后期又加深到两米第二周是南北山岰,这一周又是阴坡阴坡

    但不论是哪一块区域,无论钻多深,无论是文化层、间歇层、以及倒装层,都没有发现与制瓷相关的痕迹”

    “之后又做了电法和磁法堪探,结果还是一样所有区域,无论是地电阻、地电断面,还是电磁测深、地磁感应,都没有探查到地表之下有窑、坑、池之类的遗迹清朝的古墓倒是找出了好几座”

    左朋愣了一下“还有呢”

    “同时又做了地质化学分析,但土质、土色和标本数据都对不上。更有甚者各层取样土壤与有机残留中也没有找到任何与陈腐泥、烧土层相关的痕迹”

    “连点煤渣和炭渣也没有找到”

    “没有。”

    怎么可能

    其它都不提,不用柴、不用煤,那你拿什么烧的瓷器

    既便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至少也会留点炭屑、骨片,蒙古瓷窑距今才多少年

    关键的是,土质和土色竟然也不符

    换种说法就不是用这儿的土烧的。所以怎么看,都像是李定安找错了地方

    “还有没有”

    “有”

    万队长往后一靠,轮到了卜副所长。

    “我负责收集资料,包括史料与实物先说史料市博物馆、图书馆、咱们局,以及区相关单位、旗志、旧县志等等等等,都没有发现在青龙山周边建窑烧瓷的相关记载。不过抗日时期旗、县各衙署都遭到过破坏,而且数次搬迁,也可能因此遗失”

    “但这只是其次,重点是,我们按照李老师圈定的范围,实地走访、征集,以及田野调查,均没有发现与烧瓷相关的遗迹及实物资料,包括瓷片、窑砖、窑瓦、胚车、烧结物”

    左朋愣了一下。

    大的不说,远的也不提,就比如青龙山主峰老道山,那儿有一座距今约六千年左右,大概建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祭庙遗址,里面都还留存有不少陶片。

    李定安找的是专门烧瓷的窑址,左近周边却找不到一丁点儿的瓷片

    这根本说不过去

    之前只是觉得可能,但现在,左朋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李定安找错地方了

    他叹了口气“很辛苦吧”

    “还行,也能理解毕竟李老师比我们还辛苦,一天也就睡四五个小时”

    左朋惊了一下“他这么忙”

    “对,很忙但是”

    万队长稍顿了一下,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如果一直像现在这样,没有目标,每天跟个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岂不是忙都忙的毫无意义”

    确实是这个道理。

    左朋点点头“我明天找李老师谈谈”

    聊的很久,又逐组安抚了一下,就到了一点左右。怕睡过头,左朋特意定了七点半的闹钟。

    但正睡的香,左右房间就传来起床的动静,没过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出了房间。

    他蹬上裤子,连忙追了出去。

    是万队长和两组出野外的队员。

    冲锋衣、防寒帽、军绿棉大衣,手里提着保温杯

    几人停下脚步,打了声招呼“局长”

    左朋又看了看表离六点都还差着五分。

    再往外看,黑漆隆冬,东边刚刚翻出了鱼肚白。

    “现在就出发”

    “不,先吃饭,六点半出车”

    “怎么这么早”

    “路上就要近一个小时,到堪探位置,刚好太阳出山”

    “下午几点回来”

    “太阳落山后收工,等收拾一下,到山庄差不多八点半”

    左朋怔了一下太阳出山开工、太阳落山收工,这是一秒钟都不愿意耽误

    “每天都这样”

    万队长笑了笑“每天”

    “老卜呢”

    “也一样包括化验组,每天也是六点半准时集合”

    好家伙,每天十四个小时,已经连着干了近二十天

    怪不得有人找他诉苦

    “行,路上小心”

    他叹了口气,进了房间,收拾了一下,大概十来分钟,又出了房间。

    过道里的人更多了,有的急匆匆的往餐厅跑,有的慢悠悠的出了酒店,窗外就是车场,十多辆车开着大灯,亮如白昼。

    “马所,吃过了”

    “左局也这么早”

    “还行李老师呢”

    “他待会吃。”

    待会,意思是还没起

    “左局,快到时间了,我先去点到”

    “嗯好好”

    伱是所长,这里你职级最高,去晚点也没关系吧

    马献明急匆匆的离开,肖主任又迎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两个餐盒。

    “左局”

    “这谁的”

    “李老师的他每天起的比较早,五点之前就进实验室,一做实验就停不下来,一般都是给他送过去”

    五点之前

    昨晚上和自己分开,那会又是几点

    “晚上呢,他一般到几点”

    “最早也要到十二点。”

    “忙什么忙那么晚”

    “当天所有的堪探和化验数据都要经过他分析对比特别是化验,经常有误差,他一般会放在第二天早上复试”

    “早上试验,晚上分析他白天干嘛”

    “出野外啊”

    左朋不知道说什么了。

    十二点之后睡,五点之前起,刨开吃饭上厕所的时间,他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七个小时

    怪不得昨天他说休息一晚上

    更怪不得下面的人只是找自己诉苦,而不是抱怨

    标杆在这立着呢,怎么抱怨

    但这样,就是铁人也受不了

    “我去吧”

    “唉,谢谢左局正好要去安排一下中午的菜单和送餐”

    肖主任一点儿都没客气,转身就进了厨房。

    左朋看着手里的饭盒,愣了好半天。

    以前她哪有现在这么干脆利索

    摇摇头,他端着饭盒去了会议室。

    临时让山庄腾出来的,现在成了实验室。

    走廊里很安静,进去后依旧很安静,进了防护门,才隐约听到说话的声音。

    左朋放下饭盒,隔着玻璃瞅了一眼。

    男男女女八九位包括三个组长,马献明、程永权、两个资料员、以及他从局里调来的三个实验员,整整齐齐的站成两排。

    实验台上,李定安实验,舒静好协助,边做边讲

    “我再强调一遍土壤样本一定要现采现验,坚决不能过夜,不然会受温度影响,使微生物活性、细胞质流动、有机质分解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化验结果

    其次要注意顺序先测酸碱度、其次土质黏性、其次硅铝率、最后再测重金属百分比前三样测不准,重金属即便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也没有任何意义”

    左朋听的似懂非懂,台下的九个人却频频点头。

    又过了几分钟,李定安直起腰,摘下手套“对比”

    舒静好忙报数据“土色75yr 66,h值43、粘粒硅铝率为17、细土游离氧化铁为15、1以上砾石含量16,成份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马献明愣了一下,脸上浮出喜色“冻了几晚上,土壤数据和瓷片样本更接近了”

    姚川摇摇头“只是接近,而非一致无论是酸性值、还是黏重,或是富铝化数据都还差很多烧不了瓷,至多也就能烧点砖和瓦”

    “但已经最接近了”

    “再接近也不可能拿来烧瓷,烧陶都不行”

    “先别吵”李定安摆摆手“土壤样本来自于哪里”

    “是邢队长送来的”方志杰翻着记录,“取自乔家仗子村瓦盆窑子组与牤牛营子组之间的峡沟”

    “瓦盆窑子组”姚川一拍手“看,果然烧过瓦”

    马献明陡然一叹猜的真准

    李定安想了想“周边环境呢”

    “南北均为峡沟,名东沟,长度26公里,两岸为村组,西村组往西15公里为青龙山主峰老道山,海拔740米”

    “峰顶与地面落差多少”

    “105米”

    “岂不就是断崖”

    李定安嘀咕着,“断崖之下的地型呢”

    方志杰敲了几下键盘,调出照片“有三处洼地,分别为下洼、东沟洼、西洼均呈不规则圆型,面积为6500平方、4200平方,2800平方”

    “间隔多少”

    “最窄80米,最宽210米”

    李定安皱了一下眉头从地层学而言,这三处洼地跟连起来的有什么区别

    “崖下与洼地植被情况”

    “属草甸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以禾草、莎草、豆科类为主。”

    长这么多草,还有豆科类,应该不是。

    但看土质和地形,就这里最接近了

    “知不知道洼地形成原因”

    “啊”方志杰愣了一下,“资料中没有记载”

    李定安拍了一下额头问顺嘴了。

    面积才万来个平方,也只是村组,哪种地理资料中都不可能记载这么小的地理单位。

    他想了想“通知邢组长,不用去青龙山洼了,去老道山”

    马献明拿出手机“继续探东沟,还是三处洼地”

    “不,探老道山”李定安摇摇头,“先取峰顶土样”

    马献明顿然愣住,其它人也是一脸懵逼。

    探老道山的峰顶

    那里是青龙山主峰,还是断层崖地貌,而且峰顶与地面落差高达百米以上。

    换种说法悬崖利壁中的悬崖利壁。

    就想不通,怎么在这上面建瓷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