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74章 开过光
    山风呼呼的刮,扬起一蓬蓬尘土。

    坡很陡,地面坑坑凹凹,看着很平,一脚踩下去,半条腿陷进了雪洞。

    “吭吭嗤嗤”好半天,何安邦才拔出了腿,“呸呸呸”的吐几口,唾沫里全是土。

    眼睛干的难受,顺手一抹,沙子和着眼泪刮着脸,仿佛针扎。

    “李定安,你奶奶个腿儿也不说来扶我一把”

    李定安动都没动。

    方志杰刚起身,被他一眼就瞪了回去。

    不让老何尝试一下,你还以为我天天睡大觉

    但何安邦多少年没爬过山了

    走半小时,何安邦就得喘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气,所以平时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登顶,今天整整走了半天

    方志杰悻悻的坐了回去。

    “何馆,现在知道,我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才找到这地方吧”

    “废话”

    录相他又不是没看为了找到这儿,李定安把青龙山都走遍了,这样的山爬了多少座,数都数不过来。

    “所以,谁敢撤项,我跟谁玩命”

    “你大爷”

    何安邦又气又笑,又无奈。

    他倒是想撤,但也得馆长答应。

    况且撤项也没用李定安又不是不能辞职

    当地怕是能高兴疯

    “给我一根”

    何安邦一屁股坐了下来,抢过李定安的烟盒。

    抽了两根,等他歇差不多,几人才起身。

    几十米外就是峰顶,相对好走点,一口气登上山,何安邦喘着粗气转了一圈,停在一块巨岩旁边。

    断茬还很新,下面散落着碎石,往下十几米,就是悬崖。

    李定安差点死在这

    “走了”

    李定安拍拍他,又从北面下山。

    孤峰耸立,西与北两面都是断崖,只有东、南两面能走人,山洞就在北面的阴坡上。

    穿过松林,又穿过数十米长的灌木带,何安邦才看到山洞。

    左右瞅了一圈,眼睛慢慢的瞪了起来“连个羊蹄印都不见,这纯属原始山林,你怎么找到的”

    “用罗盘”

    扯淡

    “我讲了你也听不懂”

    何安邦被噎了一下。

    他还真就不懂。

    “那怎么考察,怎么发掘”

    “放心,遗址都在浅表层,工程量不会太大,基本用不到大型机械,人能上来就行。”

    “问题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上来”

    何安邦指了指山道,“你别告诉我,你准备让考察组的老专家也像你和我一样,爬上来”

    哪个不是七老八十,平路上多走几步都喘

    李定安顿了一下“他们坐办公室看看材料不行吗”

    何安邦斜着眼睛“你觉得呢”

    确实有点不可能。

    发掘立项只是其次,关键还涉及到遗址级别,后期景区立项开发等等一系列的评审,审核团必须实地考察。

    “不行就弄架直升机,让他们飞上来”

    “越说越简单了,直升机厂是你家开的”

    自己弄不来,当地还弄不来

    李定安懒得和他争。

    他休息了整整一周,但马献明和左朋都没闲着。

    马献明带研究员做初步防护,左朋则带民工施工洞口扩大了数倍,又在东南两面的山坡上整了几块平地。

    面积不小,加起来足有三四百个平方,一旦确定发掘,这里就能立起一座临时性的营地。

    工人们热火朝天,伐树的伐树,砍草的砍草,工头看到李定安,忙摁了一下对讲机,马献明和左朋从山洞里钻了出来。

    “何馆,李老师”

    “准备的怎么样”

    “一切就绪”

    李定安点点头,进了山洞。

    人也不少,国博项目组的人都在。

    做了初步清理,还做了防护,又架了十多盏灯,与录像中阴森森、灰扑扑的光景相比,洞内焕然一新。

    壁画鲜艳,星图灿烂,铜柱熠熠生辉。

    何安邦的眼眼里流露迷醉的色彩“奇迹啊”

    现在看来很平常,但放古代,这话没一点毛病

    “别感慨了,先说一说,接下来怎么弄”

    “你是负责人你问我”

    馆长的原话项目暂时让李定安负责,去了后好好配合。

    何安邦又问万一他脑子发热怎么办

    馆长说放心,他热不起来

    估计还有什么安排,但馆长没说,何安邦也没好问

    李定安想了想“那就挖”

    “这就挖”

    “不然呢”

    于思成就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时间一到必须回京。

    到时别说帝宝,就是发现金山也没用

    左朋犹犹豫豫“李老师,会不会太急了点”

    他的意思是既便不用等整个审批流程走完,至少也得等材料递上去,等上面有个明确的回复。

    比如文物局和文旅部看过材料后,都有明显倾向,认为这个遗址很有发掘的价值,继而组织专家实地考察等到那时候再挖。

    但李定安等不了等区有关部门递完材料,年都过完了

    倒不是区里不重视,恰恰相反,太过重视总觉得材料是不是还不全,申请的措词是不是不够严谨。

    李定安倒是委婉的提醒过米顺东和秦隆就现有材料,你们放心往上递,剩下的不用管。

    米顺东和秦隆也想试一试,但区领导不同意被打回来怎么办

    所以快一个星期了,材料都还没准备全

    “挖吧”李定安很笃定,“会立项的”

    何安邦大手一挥“那就挖老马,调人”

    左朋哪还敢吱声

    马献明一声喝令,项目组就动了起来。

    说是挖,听着很简单,其实挺复杂。

    山洞没有被掩埋,等于已经揭顶并开启的地宫,且天然形成,相对好发掘,只需划方、清理、采集、照相、录像、绘图、制作模型。

    而且就这么大个地方,清理和采集范围大不到哪里夯土杵痕、洞顶凿痕、洞壁锹痕、及关键支撑、布局痕迹等等。

    并同步收集文物。

    但洞外就很麻烦以古代的技术,这么大的工程量,建造的时间该有多久,所需要的工匠、应用的工具又得有多少

    留下的遗物与痕迹又有多少

    还要找到铜料上山的路、烧炼的地址、工匠的工作地点、宿营及生活地点,还要追溯还原整个建造过程以及方法和工艺

    范围太广,痕迹太多,且很复杂,继而也就很慢,发掘时间至少以“年”计。

    反正李定安是顾不上了,他也没想顾。

    他只管堪查准确坐标,确定遗址地点,发掘主要文物

    马献明分组划方,各组绘图并进行初步数据收集,回去后再做具体计划。

    左朋协调技师、探工、民工,以及保障后勤只要他给力,至多两三天就能大范围内全方面发掘。

    差不多三点,左朋留下一组人值班,其余人下山。

    走到一半,何安邦才知道,李定安为什么动不动就住到山上。

    下山比上山还要难

    第二天继续。

    今天好一点,至少老何知道跟着前面的人的脚印走,而不是凭经验。

    时间缩短了一半,一个半小时就上了山。

    “感觉怎么样”

    “我我感你个头”

    何安邦气喘嘘嘘,累的像一头耕了十亩田的老牛。

    “让你别来,你非要来”

    废话

    项目组全体上山,馆长躲宾馆睡大觉

    哪怕坐着不动当吉祥物,他也必须得来

    何安邦没力气斗嘴,坐在洞口喘气,李定安安排工作。

    “建造与人为痕迹后面收集,今天分组探底、找边注意,洞内土质地面只是落灰形成的浮土层,很薄,刮面动作要轻,尽量不要损坏地砖上的符文”

    “地里有砖,还有符文”何安邦往里瞅了瞅,“探过了”

    “不需要探”

    李定安指指铜柱和洞顶上的星图“配套的”

    这玩意还能配套

    何安邦看了看马献明,马献明摇摇头别看我,我也不懂

    “骆庆良、蔺军摄像,各组负责人做好纪录”

    各组依次进洞,每组三人,一个技师或探工,带两个民工,只负责方圆四米之内的区域。

    刮面很简单用铁铲刮去自然形成的浮土,找到遗迹的间边和分层。

    重点在于细心。

    分派好之后,李定安进了山洞,观察铜柱上的星图。

    脚下就是金身佛,已用保护罩扣了起来,何安邦想看也看不到。

    他跟在李定安身后,看了看柱子上的星图。

    “你找什么”

    “法器的方位,也就是这座阵眼中文物的位置”

    “慢慢挖不就行了”

    “对”

    但李定安等不住

    稍一转念,他又从包里拿出罗盘。

    何安邦的眼睛“噌”的就亮了知道李定安就是靠这玩意找到的遗址,但见他用,还是第一次。

    罗盘转动,李定安念念有词“帝出于震,齐于巽,相见于离,致役于坤,战于乾,劳于坎,成言于艮震、兑相交,三七合十这是朝夕位

    坎、离相交,一九合十,发二至之宫,这是坎离震兑四正之位乾、巽相对,六四合十坤、艮相容,二八合十乾坤艮巽为四隅之地”

    他说的不慢,方志杰站在旁边记录,笔杆子都快抡冒烟了。

    何安邦听的很认真,但纯属绕了一头浆糊。

    “你这是干嘛”

    “计算”

    李定安收起罗盘,又从方志杰手里接过小本子“更丁坤上,乙丙巽水。甲上见艮,辛壬当乾天宫在北,客宫在南用葬经布阵这是反伏黄泉”

    稍一顿,他又走出石室,盯着二十多块探方,沉思良久。

    “7号,15,22老马,这三块尽快清理出来”

    “这就找到了”

    “差不多,偏也偏不到哪里。”

    何安邦好不惊讶“这么简单”

    简单你个头

    你知不知道我查了多少资料、背了多少口诀,看了多少星星

    为了把这套东西搞明白,李定安花的时间和精力,比在学习文物鉴定知识上的都多

    “要不你也试试”

    何安邦“呵”的一声。

    别说堪和算,一看罗盘上密密麻麻的字和符,他就觉得头大

    “你指了三块地方,意思是,法器只有三件”

    “怎么可能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星,哪个方位都不会少,只不过我估计,这三个方位的法器最有价值不对,是四件”

    李定安指了指小石室,“那里是天宫正位,最有价值的在那里”

    “铜柱,佛身”

    “这两件是阵引,应该还有一件不在铜柱底下,就在和尚的屁股底下小方,你出去问问左局长,恒温箱什么时候运上来”

    铜柱短时间内动不了,但和尚还是可以给挪挪地方的。

    方志杰点头“我现在就去”

    他快步跑出山洞,刚跑到左朋身边,耳中传来“嗒嗒嗒”的响声。

    什么东西,拖拉机

    当然不可能,这地方,人上来都够呛

    左右瞅了一圈,方志杰都呆住了李老师昨天说什么来着

    两边施工的工人也停了下来,下意识的往天上瞅。

    左朋愣了一下“李老师、何馆、马所你们出来看”

    三人出了山洞。

    天上准确点应该是南边,有两个小黑点,正朝这边飞来。

    何安邦眯了眯眼“李定安,那啥玩意”

    你近视了

    当然是飞机直升飞机。

    嗯

    两人猝然愣住,面面相觑。

    李定安发誓,他昨天真就是随口一说。

    重点是,这玩意从哪来的

    “会不会就像你昨天说的市里弄来的,或是从区里调来的”

    “应该不会,不然就会通知左局长,再通知我们。”

    也对。

    说着话,飞机就到了头顶,也是巧,刚刚整出的平地,正好当了停机坪。

    引擎熄火,舱门打开,放下了弦梯。

    飞机上下来了十多位,全都穿着防护服

    好家伙这么正规

    按规定,进入遗址范围,至少进入内室地宫,无论是考察还是发掘,一律都得穿防护服。

    这个怪李定安他以为当地会准备,结果问左朋要的时候,左朋才说没买。

    没办法,只能先戴手套和鞋套

    瞅了一圈,李定安眯了眯眼睛“何馆你看,左边飞机上下来的第二位,像不像王处长”

    王永谦考察组

    坐直升机来的

    何安邦猛的一个后仰李定安这张嘴,绝对开过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