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409章 座宝山而不知
    单位已正式上班,街上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京城的路又堵了起来。

    李定安捏了捏眉心,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懒洋洋的窝在座椅上。

    车里稍嫌燥热,雷明真调低了暖风。

    “昨天又喝多了”

    何止是昨天

    从初一到初八,李定安感觉自己就没有一天是清醒的。

    就想不通,这玩意那么难喝,喝完还那么难受,怎么就那么多人喜欢

    “李叔和阿姨回保定了”

    “还没有,明天一起回去,我得看看爷爷奶奶。”

    “然后呢,又要去内蒙”

    “嗯,差不多元宵节过完。”

    国博这两天在准备材料,递上去还要等审批,还要协调人员和设备,李定安估计,最快也要一个星期左右。

    “荒山野岭,风吹日晒的,有什么可跑的找到的文物再多,又不能姓了李”

    雷明真一脸的想不通,“你还不如留在京城,鉴鉴宝,捡捡漏,要名望有名望,要钱有钱”

    “别瞎扯淡。”

    要按雷明真这说法,从事文博考古行业的人全得辞职。

    “那这次呢,就甘总那,准备买几件”

    “先看三件,看完了再说。”

    这是过年前就约好的,李定安也没想贪,挣点零花钱就行

    两人有一耷没一句的聊,库里南开进了bj壹号院。

    巧了,也在朝阳公园边上,出了大门就是国贸。

    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岗亭门口,上次在段牧那见过甘卉甘总的助理。

    让保安抬起栏杆,助理坐到后排,带着他们进了小区。

    两层的别墅,比段牧家的稍小点,但装修的很有古意。

    “甘总,久等”

    “李老师客气。”

    握了握手,几人上了台阶,跨过门坎,李定安心中微惊。

    一楼差不多三百个平方,中间不见任何隔墙,却立满了橱架,物件摆的密密麻麻或瓷、或木、或铜、或漆、或绸、或玉、或石不一而足,琳琅满目。

    墙上挂满了字画,墙边立满了雕件,甚至武器盔甲。

    霎时,李定安的脑海中浮现出温有全的别墅。

    那里是陈列,而这儿纯粹就是存放瓶儿挤着罐儿,画框摞着画框。

    粗略一数,少些也有上千件东西。

    没仔细看,价值有多少不好说,但只是这座别墅,绝对能买温有全那样的四五十幢。

    但用来当做存放古玩的仓库就不是一般的奢侈。

    “大部分是从国外淘回来的,李老师如果感兴趣,我带你看一看”

    倒是挺想看,不过不用急于一时。

    李定安点点头“先看东西吧”

    “好”

    两人落座,助理泡茶,甘卉走向橱架。

    雷明真左右瞅瞅“东西挺多”

    “还行。”

    甘卉自称“国际古玩商人”,东西多点很正常。

    “真品多不多”

    “还没看,不好说”

    赝品肯定有,但李定安并没有看到“一眼假”的东西,说明甘卉并非完全自夸,基本的眼力和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两三句话的功夫,甘卉去而复返,手里托着两只盒子,和一本线装书。

    应该是一块玉,一方印,以及一本明刻本,都是上次在段牧家说好的,也是李定安此行来的目的。

    随便挑了一件,盒子打开,一方片状残玉映入眼帘。

    巴掌大小,青石质地,通体磨光,阴刻篆体,还是朱书。

    字不多承天之神,集地之灵,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即安且宁

    后面应该还有,但玉断了,所以这是一件残器。

    雷明真仔细的看了看“这是石头的吧”

    “黄花石,放现在确实是石头,但在古代却是玉。”

    “这上面写的什么,祭文”

    “差不多,看着像是求雨的祷词”

    所以,这是一件正儿八经的祭天玉碟,初步估算,时间应该在汉至魏晋时期。

    再看内容,主持祭祀的,至少也是一方诸候

    大致看了看,李定安直接问价“甘总,多少钱”

    “两百六十万”

    “高了”

    至少高了一倍。

    当然,这是无法考证具体来历,无法确定具体年代、是谁书碟刻碟、用来祭天的人又是谁,所以只能当做晋代之前的古玉估价。

    如果能找到出处,但凡使用者在史书上留下过只言片语,翻两三倍轻轻松松

    “李老师,你先看,看完了我们再谈。”

    “好”

    李定安又打开了第二件。

    一方铜印方形,驼纽,通高两公分多一点,印宽还是两公分多一点。

    和之前那方闽越王印如出一辄,雕工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糙。

    再看印文,汉篆阴文归义候印。

    还是官印

    后汉书百官志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凡少数民族举族投附,中小型的部落酋长大都会封为归义候。

    包括之后的曹魏、蜀汉,再之后的西晋,以及五代十六国时期的王朝都有过封赐。特别是北方地区,匈奴、鲜卑、羌、奚、月氏、契丹各族各部多如牛毛,各朝赐封的归义候没上千也有七八百。

    所以,这又是一件不怎么好考证来历的物件。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心头又浮出一丝熟悉的感觉,与上次在段牧家,看到闽越王印时一模一样。

    但李定安很确定,不管是前一方,还是这一樽印,都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估计是什么文献中看到过,或是谁提起过,一时想不起来。但至少说明,有很大的可能,这件东西有点来头。

    暂时没什么头绪,李定安随口问价“甘总,这一件多少”

    “三百五十万”

    还是有点高。

    李定安不置可否,再看第三件。

    明代刻本,陶志。

    这本书成书于明朝晚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为全面的瓷业生产的专著,其中记述了从唐到明朝之间,各朝各代各种瓷器的原料产地、生产关系、制作过程、窑场建筑、窑器品种等等等等。

    所以这本书被许多陶瓷研究机构,当做复原古瓷的参考资料之一,包括建窑盏,以及被称为“广厦千间,不及破瓷一片”的汝瓷和均瓷。

    当然,都是现代印刷版的资料,古籍版的陶志李定安还是第一次见。

    抛开陶志本身的价值,明代内府皇家刻本也很少见,虽然没有宋刻“一页宋书一两金”那么夸张,但同样珍稀。

    转着念头,他翻开书面嗯,有字

    不是书中本身刻印的字体,而是后写的钢笔字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写满了绳头小楷。

    脑子有病这样一来,这书岂不是废了

    至少也废了一大半

    他愕然抬头,甘卉笑了笑“买来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这本,李老师看着给点就行。”

    看着给点

    这根本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就没见过这么糟蹋东西的你家里是有矿吗

    摇头一叹,他顺手翻了翻。

    字写的挺好,还挺全面,像是研究古瓷时做的读书笔记。

    别说,还挺专业,有些观点既新颖又独特,使人耳目一新。

    就比如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盖夺造化之天工,极制作之能事也这是原文,出自明代说瓷,说的是明朝时期的白瓷之最德化象牙白。

    下面是钢笔写的备注象牙白仿永乐白,始于英宗,断于万历,之后流于表,而无实。

    李定安想了想象牙白釉仿的是甜白釉这种说法,他确实是第一次见。

    继续往下看洁素莹然,适用于心其薄类于鸡卵之壳,纯乎见有釉不见有胎者,映日光照之,表里能见乎影故宋谓之卵幕,明仿之,谓之甜白。

    备注明甜白釉仿宋卵幕杯,但瓷胚只达到半脱胎的程度。

    这种说法倒是见过,林子良的瓷器研究资料中就有,李定安给保力写仿古瓷生产策划及具体方案的时候,还适当的借鉴了一点。

    下面还有胎薄如纸、薄似蝉翼,亮如水精水晶,光影照人,轻若浮云,一杯重才半铢

    备注宋代卵幕杯。

    一,坯坯料a2o3氧化铝,瓷土主要成份含量60,添加y2o3氧化钇、2o3氧化镧、s2o3氧化钐

    作用改善力学性能,提致密结构的形成降低熔点、材料孔隙率、晶界迁移速率;阻碍其他离子迁移,抑制晶粒生长;

    添加si3n4氮化硅,nd2o3氧化钕提高高温断烈韧性,形成高耐火、高粘度含氮玻璃晶界

    釉料添加氧化镁

    温度素烧精坯,750800c内用淌釉,外用喷釉,釉厚01毫米

    装匣烧结最低温度1280c,最高1320c

    李定安猛往后仰这是什么

    这特么是卵幕杯的仿制方法。

    换种说法脱胎瓷。

    一时间,他不知该说点什么

    费尽心机,连哄带骗,从沈阳弄来了十多件仿瓷,然后又根据林子良的研究资料,几乎不眠不休,殚精竭虑,才推导出来了一套似是而非的仿制方法。

    就这,仍旧被视为奇迹,将他惊为天人,更被奉为座上宾。

    然后保力才有了研保所筹建计划,才有了薄胎瓷投产方案。

    而现在,他赖以成名,引以为傲的技术,竟然堂而皇之的记录在一本谁都有可能看到的古籍上

    不用猜看笔墨的痕迹,这些钢笔小字的存在时间,至少也在十年以上

    而这只是其次,关键是那些稀土元素的应用,以及力学性能、致密性、孔隙率、晶界迁移速率、离子迁移,高耐火高粘度含氮玻璃晶界

    这些特性,就只有两件东西上有那两只光瓷杯。

    但仅仅只是特性。

    李定安估算过,如果科创局或有关部门找来的原材料足够多,技术支持足够强,想要推导出那两只杯子具体的工艺流程,及技术重点,时间至少也要以年计。

    现在倒好,现成的资料送手上来了

    恍然间,李定安有一种哔了狗的感觉这还能是巧合

    一刹那,他突然就想到了那两方印的来历十三年前,林子良任所长时期,故宫被盗,其中就有这两方印。

    好家伙,这是生怕自己联想不到,这份笔记是谁作的

    除了林子良,再不可能有第二位

    还有这个套路,真就是贼特么眼熟

    曲雅南送给高胜东的压手杯

    冯攸然拐变抹角送给雷玉章的脱胎杯

    良品坊的斗笠杯

    为表歉意,冯攸然送来的铃铛杯

    沈阳故宫的青玉杯

    以及那张可以填九亿九的支票

    这次好了,不送杯子,也不送钱,直接送资料恰好就处在自己即将和科创局制定光瓷研究方向的前夕

    那要不要

    谁不要谁王八蛋。

    与之相比,九亿九的支票算个锤子说实话,要早点把这东西拿出来,我早从了

    弹指的功夫,李定安的脑海里转了上百个念头。

    思忖好久,他轻轻一笑“甘总,就这三件,你开个价”

    甘卉愣了一下“啊”

    按照预想,李定安怎么也得问问来历,包括古籍上面的字是谁写的。

    结果是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他没认出来

    还真说不准

    看她怔然不动,李定安又敲敲桌子“甘总甘总”

    “哦哦”甘卉回过神,“总共三百万,李老师你看行不行”

    当然行,后面再加两个零都行。

    “好,付账”

    动作很快,前后都没有两分钟,李定安拿起东西就走。

    不是就这样走了

    甘卉直愣愣的,直到雷明真起身追了上去,她才回过神。

    “李老师”

    李定安转过身,神情似笑非笑“甘总,还有事”

    “也没有”甘卉急中生智,“就是想请你参观一下其它的藏品,看再有没有合李老师眼缘的东西”

    “谢谢甘总,但下午还要给领导拜年,下次吧”

    “哦好李老师再见”

    “好,再见”

    甘卉强颜欢笑,把他们送出门,送上车,目送小车拐了弯,才拿出手机“曲总”

    李定安也拿出了手机“老张,帮我查一下甘卉,甘甜的甘,花卉的卉,年龄三十二到三十五,自称美籍华裔,从事古玩生意住哪不知道,但现在在京城壹号院a区十六幢

    电话号码139,重点查一下她现在有没有和谁联系,联系的人又和谁联系要是能监听到通话内容就更好了”

    电话传来一声冷笑“李定安,你当公安部门是你家开的,想查谁就查谁”

    “可以”李定安翻开刻本,找了一页不怎么重要的,拍了张照片发了过去,“睁大狗眼看,这谁的字迹”

    “我哪知道是谁的嗯,我靠林子良,哪来的”

    “呵,你爱查不查”

    李定安顺手挂断。

    张汉光差点摔了手机

    雷明真都愣住了,眼睛扑棱扑棱的乱瞅“东西有问题”

    “你别管,好好开车”

    李定安的表情很严肃,雷明真顿时就不敢吱声了丰城的那四个杀手,好像还历历在目

    又过了一小会,电话就回了过来,刚接通,张汉光先叹了一口气“查到了”

    “你痛快点”

    “猜一猜,我查了谁”

    一听这语气,就知道和林子良无关,李定安猛松一口气“曲雅南”

    “再猜”

    “冯攸然说不定还得加上林思齐的妈,齐英”

    张汉光顿了一下“你特么知道还让我查”

    “废话,万一是林子良呢我现在一听这名字就过敏”

    “老子也过敏,我不是骂你,我骂林子良不过放心,不是。你再猜,这三个女人想干什么”

    李定安想了想“保力拟建薄胎瓷的消息泄露了”

    “什么泄露,都登报了冯攸然都傻了成套的技术留给她,前后整整十年,投入资金以亿计,最后她连根毛都没研究出来。

    你倒好,就几只小破杯,前后也就几个月,弄出了一套百亿产业所以她就想亡羊补牢说白了还是想和你合作。但上次沈阳的事情太过火,让你有了戒心,就想一步步的来”

    这算什么

    要是知道这套技术还涉及到光学军用陶瓷,冯攸然估计得拿头撞墙。

    李定安沉吟了一下“她手里是不是还有什么技术,没拿出来”

    说准确点,可能连冯攸然自个都不知道自个手里面,还有哪些是重要资料,就比如这本古籍中的笔记

    “我不知道,但这不归我们管”

    当然不归公安管,想管也管不到。

    所以,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你准备怎么办”

    “先等等吧,看她还出什么招”

    就像欲擒故纵,越是撑的久,好处就越多。

    关键是现在想和她合作,也没时间

    张汉光讥笑着“现在不怕她害你了”

    “你搞清楚,以前我也没怕过”

    以前只是顾忌,因为这女人目的性太强,控制欲也太强,说不好就得掉坑里。

    但现在指不准谁控制谁。

    归根结底,她再厉害,也只是个商人。

    反过来再说,从前到后,这女人并没让自己损失过什么,反倒送了好多好处

    “行,就先这样,麻烦了”

    “害我白高兴一场”

    张汉光嘟嘟囊囊的挂了电话。

    李定安舒了一口气

    宣武门,四合上园。

    三个女人围座一团,盯着茶几上的一部手机。

    屏幕正中,赫然就是李定安他正随手翻着那本古籍。

    前后至多分钟,他合上刻本随即付款,然后走人。

    曲雅南皱着眉头“他没认出来”

    “怎么可能”

    冯攸然长长的舒一口气,“只靠十几只仿瓷杯,只用了几个月,他就能帮保力弄出一个薄胎瓷项目,何况现成的资料摆在他面前”

    “现在怎么办”

    “等,李定安精明归精明,但绝不是吃干抹尽的性格当然,不是干等,都再找一找,类似这种笔记老林留下的应该还有齐姐,特别是林子贤那里,绝对有”

    “好”齐英重重点头,又悠悠一叹“谁能想到”

    是啊,谁能想到

    一说这个,冯攸然就咬牙年产值十亿起步这是什么感念

    而林子良研究过的,又何止是薄胎瓷

    等于自己座拥宝山而不知,白白浪费了十年时间

    亏到姥姥家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