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141章 索要封赏,谋废天子
    第141章 索要封赏,谋废天子

    周琦看着当朝天子,想到了如今尚为白身的典韦、许褚,当即心中一横。

    周琦拜道“自我赴任安丰县以来,无论是境内剿贼,还是讨伐黄巾,亦或是在汉阳郡与叛军交战,麾下典韦、许褚二人皆每战必先,骁勇善战,斩敌无数。”

    “然时至今日,某麾下众人皆乃白身。”

    “若有功而不得赏,试问谁愿奋死作战,为国除贼”

    “臣恳请陛下,能够对典韦、许褚、戏志才等人论功行赏,以安人心。”

    盖勋见状,亦是奏曰“此事臣亦可作证、典韦、许褚皆有万夫莫当之勇,每战必先,斩将夺旗,勇不可挡。”

    “此前汝南太守赵谦上奏,亦曾表二人之功。”

    天子闻言,却是脸色微沉,目光如炬的盯着周琦。

    虽说有功之臣的确该赏,可事情过去了这么久,曾经的功臣仍旧乃是白身,岂不是变相指责他这位帝王赏罚不均。

    蹇硕作为天子近臣,自然十分清楚这位帝王的性格。

    相比起张让、赵忠等人,蹇硕虽亦为宦官,却也不愿江山崩坏,大汉凋零。

    他于是凑到天子身前,低声说道“陛下此次派遣周将军讨贼,正需要勇武智谋之士,既然那典韦、许褚颇有勇力,陛下何不封二人为周将军麾下军司马,也好随行讨贼。”

    “至于那戏志才,不妨封其为参军事。”

    天子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些许,道“就如蹇硕所言,征辟典韦为佐军司马,许褚为护军司马,戏志才为参军事,卿以为如何”

    天子绝口不提讨伐黄巾功劳之事,而是以平定凉州叛军为由,征辟三人为将军府属官。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天子没有服软,不认为自己愧对有功之臣。

    对于蹇硕与天子的想法,周琦洞若观火。

    他却没有得寸进尺,而是拜道“臣替许褚、典韦、戏志才谢过陛下。”

    天子虽然册封了三人,显然已经有些不悦,可如今局势崩坏,朝庭也的确需要能战之臣,倒也没有发作。

    他沉声问道“第二个条件,又是什么”

    周琦说道“第二个条件,陛下此前其实已经应允。”

    天子眉头微挑,问道“究竟乃何事”

    周琦道“臣领兵平叛期间,当有全权指挥之权,无论臣按兵不动还是轻兵冒进,陛下都不得命人插手其中。”

    “臣并非想独揽军事,只因当初在凉州之时,四任凉州刺史皆不通兵事,臣处处受人掣肘,以致凉州局势崩坏至此。”

    “若有人贸然插手军务,以致臣之算计落空,臣并不能保证能够在半年时间内击溃叛军。”

    对于这件事情,盖勋早就向天子解释过利弊,所以听到周琦这么要求,天子倒也不觉得什么,。

    天子曰“诺。”

    “再说说第三个条件吧。”

    周琦道“第三个条件更简单,臣希望陛下莫要对外公布半年之约,反而要让外人以为,陛下非常信任臣,能让臣无期限讨贼。”

    这个条件的确不难,天子却有些不太明白,于是问道“为何如此。”

    周琦正色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贼人若知陛下与我定下半年之约,一旦交战处于劣势,或可据城而守,拖延时间。”

    “他们无需击溃臣所率之兵,只需拖延半年,臣就会被陛下召回治罪,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相反,若贼人不知半年之月,以为陛下决心令我讨贼,心知事难善了,必会与我死战,如此臣才有破敌之机。”

    天子恍然大悟,转头对着蹇硕说道“周卿果然精通兵事,尚未出战就已思虑如此周全,朕岂有不允之理。”

    此时,天子心情也显得无比愉悦。

    周琦的三个条件都不过分。

    哪怕第一个条件让天子略感不爽,可册封有功之臣,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蹇硕的建议,既保全了天子颜面,也满足了周琦的请求,天子倒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他看向周琦,问道“此次平叛,你需要多少兵马”

    周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臣冒昧询问,国库能支持多少兵马讨贼半年之久”

    天子转头看向了蹇硕。

    蹇硕回忆,当即答道“若能拖欠军饷,所征发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只分口粮,除去董卓麾下两万兵马,尚可支撑五万兵马半年之久。”

    周琦闻言眉头微皱,道“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贵多。”

    “若拖欠军饷,则兵无战心,何以讨贼”

    天子问道“依卿之见,当将兵几何。”

    周琦皱眉沉吟许久,而后伸出了两根手指,道“若陛下能够足额发放军饷,且将多余财物拿出来,以做赏赐之用。”

    “臣不要五万兵马,只需两万精兵,即可讨贼。”

    天子闻言一惊,道“张温此前将兵十数万,都被叛军所破,汝只带两万兵马,如何与十余万贼寇争锋”

    周琦正色道“叛军虽众,却多为羌人各部落糅合一起,互不统属,难以做到号令如一,吾视之若土鸡瓦犬。”

    “我朝素有“一汉当五胡”之称,若甲胄齐备、武器精良、赏赐足够,两万兵马,可挡十万贼寇。”

    “又有董卓领兵策应,何愁贼寇不破”

    天子闻言忍不住击掌赞道“凉州乱起,朝中大臣闻之色变,唯有子异有此豪迈。”

    “好一个“一汉当五胡”,我泱泱大汉,岂惧胡虏”

    “卿且放心,若只将兵两万,朕定能为你精挑细选天下精兵,并且甲胄、武器、钱粮、赏赐皆不会缺。”

    “卿若能大破贼军,斩杀贼酋,封你万户侯亦无不可”

    这些年叛乱四起,当朝天子已经心力交瘁,特别是官兵数次败于凉州叛军,更是极大打击了天子的信心。

    就在他绝望之际,却能听到周琦这般豪言,天子就好像被打了一剂强心针般,瞬间变得无比亢奋。

    周琦闻言,拜道“臣谢过陛下。”

    天子此时心情极好,问道“卿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只要不太过分,朕皆允之。”

    周琦思量半晌,最终说道“此前陛下欲起大军讨贼,才打算册封我为车骑将军。”

    “如今臣只将兵两万,车骑将军职位未免太高,陛下封我为左将军即可。”

    天子这下倒是来了兴趣,笑道“别人皆恐官职不够高,却无人似伱这般,主动要求降低官职。”

    周琦正色道“臣讨贼尚未建功,名望亦不足以服众,若此时册封为车骑将军,只会引人记恨,倒不如退而求其次。”

    “臣此次领兵,关系重大,无论前线还是朝堂,都要考虑妥当,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后顾之忧。”

    天子闻言,转头看向盖勋,叹道“周卿果真思虑缜密,真良将也,朕准了”

    就这样。

    周琦被册封为左将军,戏志才被封为参军事,典韦被封为佐军司马,许褚被封为护军司马。

    左将军金印紫绶,几乎已经位极人臣。

    须知,就连中二千石公卿也只是银印青绶,只有真正的朝中大员以及公侯,才能佩金印紫绶。

    至于更高的印绶,只能是诸侯王了。

    周琦接过了印绶,等待朝廷征调兵马,带着天子的诏令,却未第一时间出城,反而在犹豫着是否要去拜访一下袁绍。

    自从讨伐黄巾双方有了间隙以后,交往就少了许多,袁氏对于周琦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如今的周琦,金印紫绶,官拜左将军,地位甚至不在袁逢、袁隗之下。

    如果此时去见袁绍,对方或许会以为周琦在炫耀,说不定又会起了嫉妒心理。

    思来想去,周琦终究深深叹了口气,暗道“物是人非啊,我们终究都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到了最后,周琦还是决定相见不如不见。

    更何况。

    他现在得到了天子的器重,如果跟袁氏走得太近,也并不太好。

    周琦从雒阳向城外走去,沿途有人看到了他腰间的金印紫绶,全都脸色肃然,纷纷避让。

    金印紫绶,哪怕是在权贵多如牛毛的雒阳,仍旧属于不能招惹的存在。

    很多人也在猜测,这位年纪轻轻便已经金印紫绶者,究竟乃是何人。

    周琦却没有在洛阳过多逗留,而是匆匆返回城外。

    他召集了麾下众人,笑着拿出了天子诏书,说道“志才、典君、仲康,我在陛下那里为你们都求来了官职。”

    三人闻言,皆眼睛一亮。

    他们都出身不好,如果按照现有的朝廷选拔人才制度,或许一辈子都没可能当官。

    当初典韦、许褚战场奋力厮杀,却仍旧属于白身,雄心壮志也被磨平了许多。

    未曾想。

    此来雒阳,居然会有这种际遇。

    许褚把脑袋凑了上来,眼睛骨碌碌一转,问道“是何官职”

    周琦拍了拍许褚的肩膀,拿出了一封诏书,道“陛下封你为护军司马,以后我的安危可就要靠你护持了。”

    许褚闻言大喜,接过诏书以后,拍着胸脯保证道“将军还请放心,有我许褚在,定能护你周全。”

    周琦又将另一封诏书递给典韦,道“陛下封你为佐军司马。”

    典韦接过诏书,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莫要以为这两位猛将,都是清心寡欲之辈,试问若是换做后世,一位平头老百姓,忽然当上相当于市级一把手的武官,会是怎样的心情。

    莫要觉得他们虚荣,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乃是人理常情,真正能够做到无欲无求者,又有几人

    也莫要以为两人官职低。

    他们这两个军司马的含金量,甚至要远远高于孙坚讨伐黄巾时期的官职。

    虽然都是军司马。

    不过典韦、许褚乃是左将军帐下军司马,孙坚只是朱儁这位右中郎将麾下的佐军司马。

    很多将军都能征召军司马,但同为军司马,大将军府麾下军司马,与中郎将麾下军司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周琦这个左将军虽然比不上大将军,却要远远高于中郎将,麾下军司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最为重要的是,两人并非周琦征召,而是天子亲自颁布诏书,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

    周琦笑吟吟看着欣喜的二人,最后将目光放在戏志才身上,拿出了最后一封诏书。

    “陛下封你为参军事。”

    参军事这个职位,与军司马雷同,重要性都取决于他们的上官。

    就好比历史上诸葛亮麾下的参军马谡,虽然只是区区一介参军,权利却对非常之高。

    戏志才接过诏书,对着周琦一拜,道“若非将军极力争取,我等岂会有此官职”

    典韦、许褚也反应过来,急忙向周琦见礼,以表忠心。

    周琦上前一一扶住三人,笑着说道“你们随我出生入死,岂能始终为一白身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三人闻言,皆感动不已。

    周琦这次之所以执意为属下索要官职,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虽说周琦结恩义于三人,凭借三人秉性,必然不会背叛自己。

    但是身为上位者,仅仅以恩义结交下属根本不够,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封官就是最直接的方式。

    就好像在原本历史上。

    曹操先后封公、封王,除了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以外,也是需要考虑属下的未来。

    曹操若不继续往上爬,其麾下那些将领,自然也不能继续得到升迁。

    到了那个位置上,麾下将领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会将曹操推上高位。

    项弘、黄邵等人,见状却是羡慕不已。

    不过项弘跟随周琦以来,几乎都被留在家中,没有什么机会建功立业。

    对于此事,项弘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周琦正是因为相信他,才会把后方交给自己照看。

    至于黄邵,虽说投了周琦,还帮助官兵攻下了长社,却终究乃是黄巾将领,不好讨要封赏。

    黄邵倒也有自知之明,也没有心生怨言。

    戏志才问道“我们都得到了官职,明公可是已经被封为车骑将军”

    周琦摇了摇头,道“我拒绝了车骑将军的册封,反而让陛下封我为左将军。”

    典韦、许褚、项弘、黄邵等人,皆满脸惊讶。

    戏志才略作沉吟,继而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据我所知,此前陛下已经册封大长秋赵忠为车骑将军,明公是担心顶替了赵忠之位,会招致记恨吧。”

    周琦点了点头,脸色凝重的说到“赵忠乃陛下宠臣,不宜得罪,否则我领兵在外,彼极有可能会向天子进谗言。”

    皇甫嵩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周琦可不想自己在讨贼的过程中,因为赵忠的缘故被收走兵权,以致功败垂成。

    此后一段时间,周琦就开始征调各处兵马,准备前去讨贼。

    等到周琦正准备离开雒阳之际,戏志才却是说道“明公临行之前,何不前去拜访一下袁氏。”

    周琦闻言,脸上却是露出了迟疑之色。

    “明公可是有所顾忌”

    周琦沉吟半晌,道“此前有些误会尚未解开。”

    戏志才正色道“不管此前有何误会,以明公如今之地位,只要放下身段前去拜访,袁氏必然开门欢迎。”

    “若明公不去,反而会让误会加深,此后恐怕再难和解。”

    周琦皱眉道“拜访袁氏,会不会惹得陛下猜忌”

    戏志才却是摇头道“这点无须担心,明公本就是袁氏所举荐,若不前去拜访,反而有可能会让陛下以为明公不晓得知恩图报。”

    “更何况。”

    说到这里,戏志才指向西方,道“此番讨伐叛军虽以明公为主,然朝廷已封董卓为前将军,若其故意为难,如何能够平叛”

    “董卓乃袁氏门生,有了袁氏这层关系,想必董卓行事也不会太过分。”

    周琦闻言,恍然大悟,收拾停当以后,索性摘掉了自己的印绶,先去拜访袁绍,再去拜访袁逢、袁隗。

    果不出戏志才所料。

    且不管袁绍、袁逢、袁隗心中是何想法,至少他们都是笑脸相迎,而且非常热情。

    周琦毕竟位高权重,手握兵权,又属于袁氏门生,彼此交好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辞别袁氏以后,周琦当即带着麾下将校,以及五千兵马,径直奔赴美阳。

    至于其余一万五千兵马,会从各州郡征调,直接赶往美阳。

    美阳城内。

    周琦向戏志才问道“城中如今只聚集了一万五千余人,剩余五千兵马何时能够抵达”

    戏志才说道“剩余五千兵马来自并州,少则天,多则七八日即可抵达。”

    周琦闻言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先把军饷发下去,然后让典韦、许褚他们开始对军队进行整训,要提出严格的奖惩制度。”

    “我打算先在美阳整训两月,待熟悉军中将校,让各地兵马能够完全磨合好以后,再与贼人交战。”

    戏志才略显迟疑的说道“两月不与贼战,陛下那边会不会认为明公故意拖延”

    周琦道“我已经拜托盖校尉帮我稳住陛下。”

    “董卓不可靠,我军只有两万,远远少于王国,若不能好生整训,让士卒归心,岂能击破贼军”

    这两万士卒来自各地,想要把他们融为一体,两月时间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戏志才闻言没再多说什么,领命而去。

    没过几日,并州五千郡兵果然抵达,周琦让典韦、许褚、项弘、黄邵各领兵五千,定下了极其严格的训练标准,开始对军队进行整训。

    除了项弘没带过兵,周琦需要帮忙盯着以外,哪怕黄邵此前都曾领兵数万。

    有了周琦制定的整训方案,他们带领五千兵马自然并非难事。

    当然,军中也有不少刺头,才开始整训自然不怎么顺利,可见识到了典韦、许褚、项弘的勇武以后,他们都被治的服服帖帖。

    就算是黄邵,也颇有手段。

    当然,为了收拢人心,周琦并不吝啬赏赐,除了足额发放军饷以外,对于训练出色的士卒,都是大加奖赏。

    他们本就是各地精锐,在周琦的恩威并施之下,本来散乱的军队,迅速融合在一起,逐渐改变了精神面貌。

    就在周琦整训军队期间,城中却是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你说是谁来了”

    周琦听到了那个名字,差点以为是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军士说道“来者自称乃是将军族叔,乃沛国周旌是也。”

    周琦急忙起身,道“速速有请。”

    话音刚落,他就叫住了军士,道“我亲自去迎”

    军营门口。

    周旌背负双手,看着杀气腾腾正在刻苦训练的士卒,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

    “叔父,你怎会来此”

    就在周旌思绪纷飞的时候,却是听到了周琦那惊喜的声音。

    他凝神望去,看着正匆匆而来的周琦,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些许笑容。

    “族中出了子异这位左将军,真乃我沛国周氏之福啊。”

    周琦急忙说道“若非叔父提携,侄儿岂会有今日成就”

    言毕,周琦就引着周旌,进入了自己的主帅营帐,沿途周旌看着营寨内精悍的士卒,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进入主帅营帐以后,周琦让人送来了酒食。

    两人略作寒暄,周琦问道“叔父千里迢迢来此,所谓何事”

    周旌看了看在旁边伺候的军士,并不言语。

    周琦会意,当即挥手让军士暂且离去。

    周旌见营帐内无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我此来乃是有一桩天大之事,需要子异出手相助。”

    “此事关系重大,子异且让心腹之人守住营帐,不可让任何人听到我们谈话的内容。”

    周琦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眼神一凝,遂令周承率领从沛国相县招募的乡勇,前行十步,挡在了主帅营帐前面。

    “周承乃我同族兄弟,帐外亲卫也都是相县儿郎,绝对信得过。”

    “而且就连他们,也听不到我们的谈话,叔父有事只管明言便是。”

    饶是如此,周旌仍旧压低声音,道“陛下昏庸,非人君也。”

    “此番陛下北巡河间国旧宅,冀州刺史王芬、故太傅陈蕃之子陈逸、青州术士襄楷、南阳名士许攸,欲劫圣驾,行废立之举。”

    “子异拥兵两万,待陛下被囚禁以后,我等即可矫诏命你领兵入京,稳定局势。”

    “彼时内外相连,神器更易,内有子异统帅兵马主掌朝政,外有名士郡守呼应,何愁阉宦不除,汉室不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