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265章 设计擒猛士
    第265章 设计擒猛士

    听到周琦之言,徐庶也不免有些叹息。

    他本来亦是心向汉室,不过跟随周琦这些年,看到荆、扬两州在大将军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比之先帝在时还要好上许多,心思也不免有些动摇。

    他有时候也在想,大汉历经四百年,早就已经变得腐朽不堪。

    若天下尽为大将军所得,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堪比大汉的盛世王朝

    心中一旦出现了这个念头,就仿佛是开了口子的堤坝一般,再也止不住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随着徐庶在周琦治下,看到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也都有了做官的机会。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过往种种,想起了大将军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最终,徐庶的心思变了。

    他知道,相比起那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大汉王朝,能救天下者,必为大将军也。

    正是这份信念的支撑,徐庶才会先冒险亲入成都,劝说王商、赵韪投靠周琦,后又设计杀死赵韪,为平定益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将军果然也是知人善用,有功必赏。

    若换做其余诸侯,凭借徐庶的出身,就算立下再大功劳,也未必会提拔到军师中郎将此等高位。

    寒门难出贵子,可并不是一句虚言。

    周琦却偏偏能够重用徐庶,并且直接将其提拔成了这个政权的二号人物,地位等同于当初的戏志才。

    此等厚恩,更是坚定了徐庶忠于大将军之心。

    因此,现在的徐庶听到刘协被杀的消息以后,固然感觉内心沉重,却也并不会表露出太大的情绪波动。

    他轻声安慰道“陛下驾崩,时也命也”

    “大将军身系黎民百姓,还请多多保重身体。”

    看着徐庶的表现,周琦眼睛渐渐明亮起来,脸上也浮现出了微不可查的笑容。

    事实上。

    周琦虽然重用徐庶,却也担心对方会如同荀彧那般忠于汉室,这才有心想要借助刘协身死这件事情,好生试探一下。

    未曾想。

    徐庶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反而对自己的身体非常关切。

    这也不由让周琦对徐庶彻底放心。

    他提拔徐庶为军事中郎将,的确是打算把对方当做谋主对待,之所以没有选择贾诩、田丰,除了二人性格缺陷以外,还因为两人都是出身世家大族。

    与之相反,徐庶却与戏志才那般,同样乃是寒门士子。

    如今乃是乱世,周琦不得已向世家妥协,但是未来如何却是说不好,提拔出身寒门的心腹,未来也会省上许多麻烦。

    他满意的看向徐庶,继而有些纠结的说道“陛下驾崩,袁术称帝,中原局势大变。”

    “平定南中的三路兵马早已准备就绪,就连粮草都运输完毕,孤正准备趁着春耕完毕之际,率领大军南下,一举平定南中叛乱。”

    “未曾想,却被中原巨变彻底打乱了计划。”

    “孤如今正在犹豫,究竟是应该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南下平定南中叛乱,还是挥兵北上讨伐袁术。”

    徐庶听到这里,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自然是继续平定南中叛乱。”

    周琦闻言,脸上笑意更浓。

    若是换做了以前,徐庶在得知天子遇害,袁术称帝的消息以后,必然会劝说周琦率军北上。

    不过现在,徐庶却是更注重周琦的利益。

    周琦问道“元直何出此言”

    徐庶说道“袁术称帝,必然众叛亲离,继而天下诸侯共讨之。不仅仅是刘备、曹操,就连袁绍也会趁机大举南下。”

    “主公率军北上,若遭遇袁绍、曹操麾下兵马,反而要谨慎防备,甚至有可能最终会大战一场。”

    “袁术覆灭已成定局,豫州、徐州之乱也必然开启。”

    “彼时主公就会陷入战争的泥沼之中,恐怕再无精力平定南中叛乱。”

    “南中叛乱若不平息,则益州不得平静,早晚必成大患,这并不符合主公的利益。”

    “主公当初与袁术、刘备结盟,不正是为了让他们牵制住袁绍、曹操,好攻取益州全境,而后占据南方三州吗”

    “今益州半数疆域已入主公之手,只剩南中、汉中。”

    “袁术再不济,亦在汝南深耕许久,纵然是袁本初率军南下,短时间内也未必能够将之覆灭。”

    “主公却可以趁着诸侯混战之际,彻底消除益州隐患。”

    “如此,纵然未来袁绍攻灭袁术、刘备,主公也未尝不能与之争锋。”

    周琦闻言,当即说道“元直之言,甚合吾意。”

    不过很快,他又继续说道“袁术可以不管,然继儿正在徐州为质,玄德亦为吾所敬重,可不容有失。”

    徐庶却是笑道“此事易也。”

    “黄汉升、张文远、徐公明皆乃当世良将,分别屯兵襄阳、庐江以及九江。”

    “主公可令三人就地征召训练兵马,静观豫州局势,若刘玄德兵败,袁本初还想染指徐州,可令三人率军前去救援。”

    周琦纳其言,不仅给黄忠、张辽、徐晃下达了命令,还让屯兵江夏的周承积极备战,便宜行事。

    安顿好了后方以后,周琦当即召集麾下文武,道“南蛮不服,实乃国之大患也。孤欲自领大军,前去征讨。”

    “孤离开成都以后,益州事宜,尽皆交由军师。”

    周琦话音刚落,却见张松出班奏说“南方乃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大将军身系天下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且雍闿、孟获、朱褒、高定等不过癣疥之疾,大将军既然派出三路大军,必然手到擒来,何须以身犯险,亲自前往”

    对于张松这位博闻强记的奇才,周琦自然也颇为器重,却仍旧说道“南蛮之地,离国甚远,大多不习王化,又有南中豪族与之勾连,平叛容易,收复甚难,孤当亲往征之。”

    “孤自前往,大小适宜,可一意而决。是杀是降,是刚是柔,别有斟酌,非可假于人手也。”

    周琦此次决定亲自南征,并非意气用事。

    正如他所言那般,南蛮虽然表面归于大汉统治,却早就不服王化,对于朝廷毫无敬畏之心。

    周琦作为穿越者,不仅仅拥有想要统一天下的野心,对于边疆之地更是非常看重。

    在周琦看来,内斗只能显示自己一时之威名,平定边患收复蛮族,甚至开疆拓土,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后世的华夏,拥有很多遗憾,其中却有两个遗憾,就是与出海口有关。

    第一个遗憾,自然是东北方向被某国占领,最终丢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若华夏在日本海有出海口,不仅能够极大缩短与北美之间的贸易成本,还可以对日本以及北美造成极大威胁。

    第二个遗憾,乃是在印度洋没有出海口,以至于这么大的印度洋,居然让阿三这种货色称王称霸,与中东之间的海运贸易,也会绕了很远的道路。

    试想一下,如果后世的华夏在印度洋有出海口,对于整个世界的格局,又会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南中地域,甚至延伸到了后世的缅甸北部。

    周琦不仅打算平定南中叛乱,还打算率领军队一直向南,为华夏打出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

    只不过,未来那片海域不会再被称为印度洋。

    张松劝谏未果,只能罢休。

    周琦当即带着典韦、陈实、黎景、王澹、孟彪、黄权、马忠等诸将,前往蜀郡属国接管了严颜的兵权。

    周琦又命霍峻、法正所率领的两路兵马,与自己一同兵分三路往南进兵。

    大军一路前行,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所经之处,秋毫无犯,进入越巂郡。

    此时占据越巂郡之人,正是蛮王高定,也是四路叛军之中,唯一一位真正的蛮人首领。

    其收拢大小数十个蛮人部落,自立为蛮王,啸聚三万之众,占据了越巂郡,也是诸多叛军之中实力最强者。

    正是为此,周琦才选择带领西路兵马,亲自前来越巂郡平叛。

    却说蛮王高高定得知大将军领兵进入越巂郡,急令鄂焕为前部先锋部将,前去迎敌。

    鄂焕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于山林之中更是健步如飞,能够生撕虎豹,勇不可挡。

    鄂焕得到高定命令以后,当即率领本部兵马,前来迎击周琦。

    周琦统大军进入越巂郡,以严颜为先锋,马忠、陈实为副将,率领三千兵马开路,正好遇到鄂焕所率领的蛮军。

    陈实看到鄂焕前来,建功心切,当即拍马上前,厉声喝道“天兵已至,贼子何不早早受降”

    鄂焕大怒,拍马上前,直取陈实。

    陈实虽然看到鄂焕身材高大,面容凶恶,可是出于汉人的骄傲,却也丝毫不惧,拍马上前与之交战。

    未曾想,陈实与鄂焕之间实力相差甚大。

    二者交锋,不五合,鄂焕斩陈实于马下。

    严颜、马忠见状,不由大惊,暗道此蛮将武艺实在了得。

    鄂焕初战获胜,麾下蛮军当即士气大振,哇哇大叫朝着严颜等人杀去。

    马忠见状急忙说道“蛮人善战,今见我军折损大将,士气大振,若强行与之交战,必然折损严重。”

    “不若先行撤兵,避其锋芒,再徐徐图之”

    这个马忠,可不是擒了袁术的那位,而是巴西阆中人氏,乃是历史上的蜀国将领,如今虽然刚刚及冠,却以勇武闻名州郡。

    周琦得知其名,故征辟之。

    马忠居住的地方,本就有不少蛮人部落,对于他们的习性心知肚明。

    蛮人虽然没有汉军的纪律,大军团作战肯定不是对手,个人勇武却不容小觑。

    特别是在打顺风仗的时候,这些蛮人势不可挡,只能暂避锋芒。

    严颜作为巴郡太守的时候,也时常与蛮人打交道,亦了解蛮人习性,当即采纳马忠之言,领兵撤退。

    未曾想,鄂焕却是穷追不舍。

    严颜见状大怒,遂提着大刀,率领军中亲卫亲自断后,与鄂焕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直到兵马撤走以后,严颜才且战且走。

    鄂焕没有想到,汉军之中居然有此猛将,倒也不敢逼迫过甚,当即带着陈实尸体引兵而还。

    初战失利,严颜亲自前去周琦那里请罪。

    周琦亦是大惊,却没有怪罪严颜,而是惊奇道“未曾想,这鄂焕居然能与将军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严颜苦笑道“此人臂力过人,若非武艺欠缺,恐怕末将也非其对手。”

    周琦捋着胡须,道“如此猛将,当为我所用”

    周琦当即走到严颜身旁,附耳说道“明日可如此如此,必能擒拿鄂焕。”

    严颜闻言大喜,次日再度点齐兵马,前去叫阵。

    却说鄂焕得胜而还,受到了蛮王高定的褒扬,心中对于汉军的畏惧,也是逐渐消散。

    故此,当鄂焕得知严颜叫阵以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引兵杀出。

    鄂焕拍马出阵,指着严颜骂道“败军之将,怎敢来此狂吠”

    严颜勃然大怒,骂道“昨日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今日定要决出生死”

    言毕,二将齐齐上前,战成一团。

    两人又斗了五十回合,严颜佯装力气不济,虚晃一招拨马便逃,口中喊道“今日未曾吃饱饭以致力气不足,待吾回去吃饱喝足以后,再来与汝决出胜负”

    鄂焕却是哈哈大笑,道“你们这些汉人,可真是会给自己找借口”

    鄂焕此时对于严颜的畏惧亦是烟消云散,哪里肯放对方逃走,直接引兵前去追杀。

    严颜却是不敢继续与鄂焕交战,麾下士卒亦是丢盔弃甲的往北逃窜。

    鄂焕见状越发骄横,率领麾下蛮兵穷追不舍。

    鄂焕追了十余里,眼看距离严颜越来越近,忽然听到四周喊声大震,却见马忠、黄权各领一路人马杀出,直接截断了鄂焕的后路。

    本来正在仓惶逃窜的严颜,亦是调转马头,指着正满脸懵逼的鄂焕大笑道“汝中大将军计矣,还不速速下马受降”

    蛮人都是那种打顺风仗勇猛无敌,打逆风仗一哄而散的货色。

    也正是为此,才有一汉当五胡的说法。

    本来气势汹汹追击严颜的蛮军,骤然看到自己等人落入对方埋伏,当即吓得毫无斗志。

    他们根本不待鄂焕命令,就四散而逃。

    鄂焕亦准备逃跑,听得胯下战马一道悲鸣,忽然栽倒在地,却是被严颜一箭射死。

    严颜拍马上前,趁着鄂焕被摔得七荤八素之际,将手中大刀架在了对方脖子上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