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风水
    第311章 沈姑娘要看风水

    主播不需要,我们需要

    只有已婚男人才知道,肾能不能保养根本不取决于自己

    男人要肾好,就要喝肾宝

    我有个朋友托我问问,这药有用吗

    张扬看着这些弹幕,一阵无语。

    三鞭丸这东西,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以形补形的中药啊。

    用处肯定多少是有一点的。

    “老师,我不是来卖药的,是我有个朋友,他想要用这个药,但是又怕这是值钱的宝贝,毕竟要补的话,也可以选择吃六味地黄丸。”

    “我懂你的意思。”

    张扬很了解宝友这种心态,就像家里有一株千年人参,卖了可以买很多很多百年人参,而两者的药效对普通人来说其实差不多。

    这时候,如果不是特别有钱,还肯定是卖了划算。

    “你这一盒,里面有多少颗”

    “不是颗粒,它是一管一管的浓缩丸。”

    宝友拿出来其中一小管给大家看了一下,是和芝麻差不多大小的黑粒粒。

    “这一盒有50管。”

    “行啊,看起来应该是八零年生产的出口用的精装药,我帮你看看市场价哈。”

    张扬熟练的查询着拍卖历史价格,像这种80年代的药,还是很有市场的。

    “宝友,人家都是整箱整箱卖的啊。”

    “一箱有48盒,每盒和伱这个一样,有50小管。”

    “那平均一盒多少钱”宝友急忙问道。

    “平均下来,大概五千左右的样子。”

    张扬算完这个账,自己都吓了一跳。

    一盒补药而已,这么贵的吗

    怪不得会有人选择买原材料自己泡药酒,确实比浓缩丸划算一点。

    “我懂了,那我还是吃六味地黄丸吧。”宝友想了想答道。

    “额你不是说,朋友要吃吗”

    “啊错了错了,是我回去建议我朋友别吃这个药。”

    为了掩盖自己的口误,宝友急忙从箱子里拿出另一盒药转移话题。

    白色的小盒子上画着一个红色的爱心,上方写着五个大字

    蟾麝救心丸。

    张扬看到药的名字就知道,这玩意儿肯定贵。

    救心丸啊,能让牛头马面空手回去的东西。

    再看包装盒上写的成分麝香、蟾酥蟾蜍的白浆、牛黄、珍珠、红参。

    除了珍珠,没有一样便宜货。

    结合生产的年份,1993年,很明显,这些药材大部分都是纯天然的。

    这类上了年份的中成药,和现在用人工培育的药材做成的新药,到底有什么区别,张扬说不准。

    他知道的是,就像老的安宫牛黄丸一样,这盒1993年的蟾麝救心丸,价格绝对比现在药房里的速效救心丸,贵得多得多。

    “这个,应该是我父亲当年给我爷爷买的药。”

    “可惜最后还是没用上,唉。”

    宝友叹了口气,保持着端详盒子的姿势,一动不动,好像陷入了回忆。

    张扬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之前遇见过连麦时两口子吵架的、打架的、亲戚之间算旧账的,那些都好处理。

    现在这

    看看弹幕吧,如果宝友一直没反应的话再挂断。

    我现在就好奇,那个补肾的药是谁买的

    人家不是说了吗,父亲买的

    如果要是我死了,死前一定把这种东西处理掉

    要是我的儿子翻我的遗产,估计只能找到2个tb的云盘

    宝友耽误了十秒不到,就缓过来了。

    “老师这种药现在还能用吗”

    “我看看包装等等,这盒还没拆开过吗”

    张扬发现小盒子上还有封签,赶紧叫住宝友。

    “那别拆了,直接去找你们本地,那种上了年头的老中药铺,问他们收不收。”

    “一般这种药,得好几千一盒呢。”

    “好好好,谢谢老师。”宝友连声道谢。

    他接着又拿出了不少老的中成药,比如牛黄清心丸、海马丸、消栓再造丸、参茸白凤丸等等。

    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东北一些老牌制药厂出品的中成药。

    主打一个全部选用纯天然中药材。

    那个年代,也确实没有人工养殖一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药田。

    张扬在网上替宝友搜了一下这些药的价格,远远高于新药的市场价,贵一倍都算便宜的。

    不过弹幕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观众说,这些药放在当年,工资那么低的时候,买的时候也得咬咬牙。

    所以花钱收藏药品,还是不划算。

    宝友这个药箱里,压箱底的宝贝,是一大块黄色的干货。

    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乍一看有点像晒干的鱼肉,也有点像大片的红薯干。

    “老师,这是什么东西”

    “你别动,我看看。”

    「名称鳘三声鱼胶」

    「材质蛋白质」

    「生产时间2001年」

    「详细信息用野生鳘鱼的鱼鳔,水洗除去粘液、血污后,剥去内外层的薄膜,单独晒干成片状,传统的海珍之一,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常用来补充营养的珍贵食材。」

    哦,原来是一种珍稀的花胶啊

    张扬在羊城的时候吃过这东西,有点像牛板筋,但是更润。

    当时黄老师介绍,这东西,两广地区以前有收藏的传统,一般是当婆婆的收起来,留给新媳妇坐月子的时候补充营养。

    由于过度捕捞,加上海洋被污染等问题,这些海珍的价格这些年持续走高。

    黄老师说,一整块大的鳘鱼胶,年份超过三十年,价值起码五十万。

    “宝友,你这是鳘鱼胶,一种比较珍贵的花胶,估计有二十年左右了。”

    “这是我爸爸以前做生意的时候,从羊城那边买回来的。”宝友介绍道。

    “那就对了,应该是给令堂,或者你媳妇儿准备的补品。”张扬一眼就看透了问题的本质。

    这下,三鞭丸是给谁的,也很明显了就是给宝友的。

    让人不禁感叹,父爱如山呐

    “是吗这东西煮着吃的吗”

    “对,这一块可以煮一大碗,四十万的量,够你们吃两天的了。”

    “多少四十万”

    只有粤省人才知道这个鳘鱼胶有多好

    在香江旅游的时候见过,卖的老贵了

    我女朋友家就是香江的,家里屯了几十万的鱼胶,不知道想干嘛

    这东西就能补充点蛋白质和氨基酸,不是纯纯的智商税吗

    宝友自己也在看弹幕,本来听说能卖40万挺高兴的,但是看到智商税的说法,心里咯噔一下。

    “老师,这个是智商税吗”

    “是的话我就不卖了。”

    “大哥这么讲良心啊。”张扬给宝友竖了个大拇指。

    “不过没必要这么想,这东西应该算是富人乐。”

    “吃下去肯定是能补一点的,就是性价比很低罢了,但是那些愿意拿几十万买你这块鳘鱼胶的人,你放心,对方根本就没思考过值不值的问题。”

    “有钱,买来吃的开心,就可以了。”张扬解释道。

    这年头要是赚富人的钱都有负罪感,那真是纯纯的牛马。

    “谢谢老师啊,谢谢。”

    宝友连说了两声谢谢,看上去应该是把张扬说的话听进去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刷了几十块的礼物。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了。”

    张扬看了下后台,已经没有人申请连麦。

    老观众都懂,张大师是准点下班的,谁来了都留不住。

    关掉直播间后,张扬都没和徐杰打招呼,就急冲冲的走出了直播的房间。

    他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今天,师傅汪大师回临海了。

    自从海林之光拍卖会临海站圆满收官后,汪大师就对张扬运营博物馆的手段,完全放了心,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燕京。

    那时候是初秋,不管是风景还是气温,燕京都更适合老人待着养生。

    不过最近几天北方降温的厉害,临海也大跨步从夏末直接到深秋,汪大师就又回来了。

    身边还带了两位客人。

    一对父女。

    父亲叫马俊卿,是燕京大学历史系的讲师;女儿叫沈书语,燕大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是来相亲的。

    张扬一进门,感受到两个陌生人打量他的视线后,心里马上觉得不对劲。

    男人看他的眼神有点暧昧,姑娘看他的眼神有点娇羞

    这年龄段、这组合,等等,他们不会是马老师的儿子和孙女吧

    “师傅,晚上好。这两位是”

    “张扬你来啦,来,我介绍一下。”汪大师脸上笑开了花。

    他侄儿的感情生活一团糟,张扬是最近几年第一个相亲的晚辈。

    老人家遇到这种事,非常上心。

    “这位是我的师弟,马俊卿马老师,马国钰是他的父亲,现在是燕大的历史老师。”

    “马师叔好。”张扬礼貌的握手。

    这位年轻的马老师,看起来还挺清秀的,给人一种旧派读书人的感觉。

    “张扬,久仰大名啊。”

    马俊卿看着张扬,笑着点点头,接着扭头对身旁的女儿说

    “书语,你自我介绍一下吧。”

    “好。”沈书语微笑着答道。

    张扬趁机偷偷打量了一下今天的女主角,鹅蛋脸、柳叶眉,鼻梁上挂着一副圆眼镜,笑起来像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一样腼腆。

    听说沈书语的母亲,在她尚在襁褓时就去世了,所以她是随母姓的沈。

    名字里的“书语”两字,就像她向张扬自我介绍时说的那样,“书是读书的书,语是不说话的语”,暗示她是个文静的女孩子。

    “你好啊,学姐。”张扬微笑着点点头。

    都是历史系的,虽然人家是燕大,但叫声学姐也没问题。

    张扬自己这名字取的,就没啥好介绍的了。

    其他方面嘛,是个学习了两年半的大学生,平常的爱好是直播鉴宝、古玩市场寻宝、直播抓盗墓贼、去公安局拿锦旗等等。

    “挺好的。”沈书语听完张扬的介绍,认真的点了点头说“我平时也会关注到你的鉴宝直播,不仅学识丰富,还非常的正能量。”

    张扬听完,心里马上浮起一个念头

    坏了,不会社死吧。

    他下午刚直播和宝友们聊三鞭丸来着;

    以前还带着直播间的观众连麦巨濡女主播;

    直播间的弹幕关键词是“南同”

    张扬开始思考,怎么迅速跳过这个话题,不要再聊直播了。

    不然别说什么相亲了,先给对方点封口费吧。

    汪国声看张扬不讲话,还以为他脸皮薄,赶紧开口解围

    “俊卿,之前马大师和你提了张扬的直播事业没”

    “那做的可好了,他自己开的工作室,现在直播号是鉴宝主播里的前三甲。”

    “而且他还和各地的警方都有合作,抓住了好几个非法盗掘文物的犯罪分子,光锦旗就挂满了一整面墙”

    在汪大师的口中,张扬不仅是圈子里的后起之秀,还是整个临海最有前途的年轻人之一。

    听得当事人心怦怦直跳。

    这么吹,万一人家问那为什么在临海读大学啊

    张扬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估计只能回答说自己不想去燕大或者青华。

    有双向奔赴,就有双向拒绝嘛。

    还好,马俊卿是带着任务来的,对汪大师说的话,不停地附和。

    大概就是“啊,对对对,我早听说了”之类的话。

    场面一度变成,像是两个媒婆,在沈书语面前吹嘘张扬。

    聊到最后,汪大师找了个借口,让张扬带着沈姑娘逛逛海林博物馆。

    目的是让他俩单独相处一会儿。

    年轻的男女并肩走在空旷的博物馆里。

    这里是张扬的主场,主人翁意识还是要有的。

    他主动问沈书语“你对什么方面的文物感兴趣,我有针对性的带你去看看”

    “我是学世界史的,你们这里有没有外国的文物啊”

    “外国的”

    张扬第一时间想到了那批埃及的文物,被省里来的人截胡了,好气啊。

    “高丽或者霓虹的有兴趣吗”

    海林博物馆有个泛华夏文物展厅,收录的都是些邻国受华夏影响生产的文物。

    “东亚的文物,我都在燕京系统地学习过了。”

    沈书语回答的很老实,她觉得这样可能会让张扬尴尬,又补充了一句

    “要不你教教我风水知识吧。”

    “我看过你给人家看风水的切片,感觉挺牛的。”

    “不是,你真看过我直播啊”张扬脱口而出。

    “看过啊。”沈书语笑着点点头“都是吃饭的时候看。”

    “看风水也不是不行,你等等啊,我打个电话。”

    张扬想起来半个月前,有个人倒霉蛋邀请他去给墓园剪彩,他没去。

    “喂,平安哥,现在搁哪儿寻摸墓地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