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 > 第275章 宰相的震惊!
    “是,国公爷”

    张欢一抱拳,对着几名部下道:“把那几个老匹夫带上来”

    刹那间几名披头散发的官员被卫士押进柴房,看身上的官服赫然是四五品大员。

    看到自己的爹出现在这里,章光大吃一惊,连忙走上前去想要解开他身上的绳子。

    “爹,您不是在工部当差吗怎么被绑到这里了”

    这话不提还好,一提章道冲顿时气不打一出来,一耳光扇在儿子的脸上。

    “你这个畜生,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调戏突厥公主,想害死我们章家不成”

    说完噗通一声跪在范信面前,苦苦哀求道。

    “国公爷,犬子有眼无珠得罪了您的故交,您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他一命吧”

    别人不知道,章道冲太清楚范信的实力了,只要他一句话,别说自己,就是工部尚书也得跪地谢罪。

    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范信能够网开一面。

    一旁的章光呆了,他没想到父亲如此胆小,居然去求一个失了势的没牙老虎。

    “爹,您是不是老糊涂了,爷爷可是姚相身前的谋士,咱们用不着怕姓范的。”

    不料章道冲一脚把他踹在地上,怒斥道。

    “闭嘴,你这个逆子,还嫌害的老夫不够惨么”

    范信背着手淡淡道“章道冲你的儿子什么性子你自己清楚,今日不杀他,日后难免牵联你们章家。”

    “还是本官替你解决了这个隐患吧。”

    说着朝张欢使了一个眼色,后者长刀一闪,章光的脑袋便在众人惊惧的注视中飞了起来。

    “儿子”

    眼见儿子惨死刀下,章道冲惨叫一声扑了上去,抱着尸体壕嚎大哭。

    “张欢,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处理了,本官先陪着突厥公主走了。”

    “国公爷慢走,末将一定处理好这里的事。”

    范信点点头,走到银珠公主面前,眼眸中流露出一丝笑意。

    “赵州一别,我以为你再也不会见我了。”

    望着眼前的男人,银珠公主神色复杂。

    要不是这个男人阿史那家族也不会灰飞烟灭。

    自己的父汗也不会成为大唐的阶下囚。

    可若是不来,孩子怎么办

    良久。

    银珠公主幽幽道。

    “本来我打算一辈子都不想见你,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只能厚颜来此。”

    尽管语气平淡,但范信还是从中听出了一丝苦涩。

    试想一下,一个突厥女子领着着孩子千里迢迢来到大唐,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想到这些,范信心中越发的愧疚,轻轻的抱起母子坐上马车向南郊的卧龙山庄而去。

    眼下受困于驸马的身份,他还没想好怎么告诉太平公主。

    得知是燕国公的车队,百姓们纷纷向马车里的两人招手示意,对此范信一一笑着回应。

    “没想到你这么受百姓爱戴。”

    见街道两边挤满了洛阳百姓,银珠公主美眸中充满了惊讶,当官当到这个程度,她还是头一次见。

    “没什么,都是我当大理寺少卿时帮过的百姓。”

    说话的功夫,车队来到了卧龙山庄,此时的这里中门大开,仆人位列两侧。

    看到马车缓缓停下,冯妈一脸笑意的来到车前,帮范信掀开了布帘。

    “老爷你回来啦,咦,这位就是您的故友吗”跟范信打了一声招呼,冯妈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银珠公主的身上。

    范信对银珠公主笑着说道。

    “这是冯妈,家里的老人以后由她照顾你们母子。”

    闻言,银珠公主朝冯妈善意的笑了笑。

    等双方见完面,范信向门口张望了一番,稍稍有些诧异,询问道。

    “冯妈,山庄里的下人呢,不是告诉你都来见礼吗,怎么不见人呢”

    冯妈挠了挠头,一脸迷惑道。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下人刚才还在,突然说身体不舒服回屋子休息去了。”

    银珠公主美眸中精光一闪,笑着打断道“算了,既然身体不适就不用过来了。”

    简单熟悉了一下卧龙山庄的环境,两人来到寝宫。

    刚一关上房门,银珠公主便迫不及待的脱掉衣裙,扑进范信的怀里。

    如饥似渴的说道。

    “范郎,征服我”

    洛阳,郊外。

    宽阔的大路上,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其中一辆简朴的马车上坐着两位老人。

    “啧啧,真是大开眼界。”望着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金色粮田,姚崇心里跟了跟喝了甘泉一样。

    为官数十年,不知去过多少地方任职,然而洛阳这般生机勃勃的场景,他还是第一次见。

    一旁的谋士也是颇为感慨。

    “十年前黄河水灾时,还是易子相食民不聊生,路旁不知饿死了多少灾民。”

    “您再看现在,平坦的大路上过往商队川流不息,就连粮田里耕作的农户都肥头大耳,真不敢想象是同一个地方。”

    姚崇深感认同的点点头,眼珠一转喝停了马车,带着谋士来到路旁的粮田里,亲自摘下一颗粮食观察起来。

    这是一种不同于江南的粮食,粒大饱满,仅重量就比其他地区高了三成。

    他实在难以想象农户们是怎么办到的。

    庄户们注意这个老家伙很久了,发现他蹲在地头掂量着粮食,撇撇嘴走到近前。

    “老先生是从外地来的吧这是俺家种的小信一号。”

    姚崇老脸一红,朝老农笑着拱拱手。

    “这位老伯,我看你家粮田一派丰收的景象,今年应该能打不少粮食吧”

    说起自家的粮食,老农骄傲的挺起胸膛。

    “也不算太多,估计亩产将近一千斤左右。”

    “你说什么,亩产一千斤”

    姚崇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的看着老农,北方地区最好的粮田也不过四百斤。

    他做梦都没想到洛阳郊外竟然能达到亩产千斤,这太不可思议了。

    老农脸色不悦,心里嘀咕这个老先生是不是有病,亩产千斤算什么,隔壁铁匠家还一千三百斤呢。

    察觉自己说错了话,姚崇尴尬的咳嗽一声“对不住老伯,我住在城里太久了,没见过这么多庄稼。”

    “敢问你们是怎么办到的”

    本来姚崇问这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亩产从四百斤提高到一千斤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保守这个秘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农户听完这话毫不犹豫的说道。

    “老先生有所不知,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要使用农家肥,只有土地有劲粮食才能增产。”

    “农家肥”

    姚崇一楞,有些不明所以,他也算饱读诗书的大儒了,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农家肥。

    “是啊,就是把粪便树叶这些没人要的玩意堆积在一起发酵,然后再扬地里去,等来年开春时就能种地了。”

    “原来是这样,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姚崇发自内心的说道。

    了解了粮食增产的原因后,姚崇心中异常激动,如果把这个方法推广到全国,那么大唐还愁缺粮么

    一念至此,姚崇郑重的向农户施了一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朽代表天下谢谢阁下的倾囊相授。”

    怎料农户摆摆手。

    “老先生又说错了,这粮食增产的方法是恩人告诉大家的,据说已经推广到河南道了。”

    “你们的恩人是”

    “当然是燕国公范信了,放眼大唐,除了他爱惜我们这些老百姓外,还有谁把俺们这些泥腿子当回事。”

    老农接下来的话,姚崇没有再听,一个人心思复杂的回到了马车上。

    说实话他对范信这个人的印象很差,仗着武则天的宠信肆意妄为,大敛钱财。

    不止如此,此人还倒行逆势推翻了士农工商的排序,重视工匠技艺,发展商业,在国子监的学科里添加了大量关于水利,火药等方面恪物杂学,至孔孟之道于不顾。

    仅凭违背祖制这一点范信就是历史的罪人,活该被罢官赶回老家。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偏偏这样一个倒行逆势的人,却拥有治世之才,每一次出手都令人叹为观止。

    “唉,好好一个治世贤臣,偏偏选择了离经叛道真是太可惜了。”

    收起心思,姚崇望了一眼夜色中的良田,坐进了马车。

    来到城里,两人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处都是逛街的行人。

    论繁华程度远远超过了长安,乃是名副其实的大唐不夜城。

    “瞧一瞧看一看啦,正宗的青州大虾,三十文一斤包您吃的满意”

    “二位客官,您们里面请”

    在店伙计热情的招呼中,姚崇和章节来到二楼靠窗的位置,在这里能看到整条洛阳天街的风景。

    “客官,我是海鲜店的掌柜贾旺财,咱们这海鲜火锅,大锅菜,小碗菜,烧烤啥都有,你们随便点。”

    从掌柜手中接过菜单,姚崇看了一眼,都是自己没听过的菜品,指着一副类似面条的图画道。

    “给老夫来两盘海参炒面吧。”

    “得嘞,您二位稍坐片刻,炒面一会就好。”

    贾旺财合上菜单,朝后厨喊了一嗓子,之后朝几个蓝色马甲的美食骑手走去。

    望着店内爆满的食客,章节啧啧了两声。

    “难怪洛阳去年贡献了国库三成的税收,光这家海鲜店一晚的收入恐怕就得有三十贯铜钱。”

    “这个范信好大的能耐”

    闻言,姚崇重重的哼了一声,洛阳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百姓善良,被他这么一弄充满了铜臭。

    按照这么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洛阳就会沦为盗贼横行,不知礼节的野蛮之地。

    不料这番话被端菜的店伙计听到了,笑呵呵的说道。

    “客官错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我们每个人生来心中就有圣人之道,何必拘泥于孔子和孟子”

    “燕国公说了,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与其让百姓为了民风淳朴受穷,还不如让他们填饱肚子,兜里有钱花。”

    嘭两碗油汪汪的海参炒面放在食桌上。

    被一个端菜伙计引经据典嘲讽,姚崇脸都气白了,碍于身份他只是怒哼了一声。

    “老夫问你,海参炒面,海参呢”

    “我叫海参”

    姚崇

    将钱往桌上一拍,姚崇带着章节走出海鲜店,随意找了一家客栈休息。

    入夜时分,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姚崇从床上坐起来,推开窗户望着午夜喧闹的大街,眼神中充满了复杂之色。

    店伙计说的没错,一个百姓饿着肚子换来的民风淳朴毫无意义,只是受圣人教化几十年,一时间让他难以接受这样的观念。

    “姚相国起风了,您小心点别着凉。”

    瞥了一眼章节,姚崇心中一动询问道“子善,如果你是百姓,你是选范信当洛州牧,还是老夫掌印”

    章节沉默少许,开口道“回相国,如果属下是百姓,会选范信”

    “原来如此,老夫懂了。”

    姚崇最后看了一眼深邃的夜色,转身回到床上,同时心中打定主意,抛下个人成见,邀请范信重新出任官员。

    一夜过去,两人早早坐上马车向着相国府而去,前线战况紧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太阳高挂中空的时候,马车行到相国府门前。,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门前排着一条长龙。

    大家手里拎着东西挎着框似乎要进去送礼。。

    “敢问老兄,你们这么多人拿着东西莫非是给燕国公送礼”

    年轻人回头瞅瞅发现是两个老人,客气的摇摇头。

    “不瞒老先生,今天是范家小郡主的满岁日。”

    “大伙商量了一下没什么好报答国公爷的,只能带点鸡蛋腊肉表达一下心意。”

    姚崇与章节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有着震惊之色,这个范信居然如此受百姓爱戴,真是难以想象。

    就在二人盘算要不要也拎一筐鸡蛋时,不远处的相国府里则是另一番场景。

    太平公主坐在高位上,俏脸冰冷,数百名下人战战兢兢的站在台阶下,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这么说来驸马从驿站出来后,就直接去卧龙山庄了”

    此话一出口,李朗脑门上哗哗的往下淌汗,陪着笑脸道。

    “回殿下确实有此事,好像是国公爷的故友来了”

    “故友”太平公主冷笑一声:“只怕是个女人吧”

    眼见太平公主动了怒火,李朗悄悄退出了大殿。

    国公爷惹出来的祸事,还是让他自己处理好了。

    自己可承担不起这份怒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