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九零大厂时髦亲妈 > 25.第 25 章 信笺纸
    楼小乔在这里收货成功的喜悦, 楼母正在跟人凑在一起烤火,闲聊之中不知不觉就扯到了她的两个女儿身上去。

    七大姑敲了敲烟杆子“我说大乔还没嫁出去,小乔又离婚了,这往后咋办”

    一到过年, 说的最多的无非就是这些。

    男人们喝酒吹牛, 女人们聊天扯谈。

    楼母叹了口气“两个都是不省心的, 瞧瞧我这头发都愁白了。”

    七大姑瞧了楼母一眼, 这也快六十了,哪怕不愁也该长白头发了,这锅也要两个闺女背。

    “我听说你家小乔离婚,分了王四顺不少钱呢, 没给你们拿点孝敬”

    说起这个就来气, 楼母还记得上回被女儿一阵怼, 她回到家了心口还是疼的, 小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今也变成牙尖嘴利的了, 想当初没嫁人之前,还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本想着她离了婚,以后还是要听父母的,但看上去竟也不像当年那么好拿捏。

    七大姑却是知道楼母的心思, 撺掇着她找闺女要钱“我可是听说了,王四顺在外头混的可好了, 不分她点钱她能心甘情愿的离婚, 我还听说最近她在外头跑生意,做的可好了呢,你好歹也是她娘, 她不得好好孝敬孝敬你”

    楼母没好气的哼了声“人家现在可有主意了,不是我说啥就是啥,我可管不了她咯。”

    听这酸溜溜的语气,大家就猜到发生了什么。

    以前楼母可是以能管着女儿服服帖帖为傲的。

    不过,大家伙私心底下又有些瞧不起她,拿捏自己闺女算个什么本事,有本事去拿捏儿媳妇啊。

    别看楼母在女儿面前嚣张跋扈,在儿媳妇面前瞬间变成一条虫,儿媳妇许晶晶说个什么,她只能顺嘴打哇哇,一句重话都不敢说的。

    “但你想没想过,小乔离婚了迟早还要再嫁人的,彩礼什么的你不得多收一笔,我这里就有个好的对象介绍给她,别人愿意出五千块的彩礼,搞成器了还买白酒香烟的送给你,你看看”

    楼母一听到五千块钱,顿时就攥紧了手心,再一听介绍的人,顿时就有了章程。

    一般人是不舍得把闺女嫁给那样的人的,可楼母不是一般人啊。

    七大姑说的是本村的一个二流子,混到了三十多岁还没结婚,家里头又有两个混不吝的老人,一家子都是好吃懒做的货色。

    就这样的,早两年还挑三拣四,这样的女孩子看不上,那样也看不上,结果一晃就过了三十,别说什么男人三十一朵花,到了三十男人也很难找的好不好,这一耽搁就过了三十五了。

    原本年轻的时候还能轻狂个几年,到了年纪以后就更不好找,如今全家还在家里赚一个吃一个,每天两父子一顿小酒一顿排骨,小日子过得是美滋滋,可惜家里全被吃空了,二流子一双眼睛都喝到冒绿光,看着着实瘆人。

    这二流子是七大姑堂弟的儿子,最近听说了楼小乔离了婚,就有点那个意思。

    以二流子这年纪,要找个条件好的不容易,要找个二十几岁的就更难了,除非找二婚。

    别看人条件差,但人家眼光高啊,起初还嫌弃楼小乔是嫁过人的。

    但后来村里疯传楼小乔离婚得了二十万的补偿,顿时态度就不同了,托七大姑打听。

    结果村里头越传越离奇,王四顺开着桑塔纳是大家都知道的,桑塔纳那是什么车啊,当官的才开的起的好不好,再说楼小乔在县城做生意的事也不知道怎么的被传了出去,说的人也是有模有样的,这么能干的媳妇,娶回家以后不得天天吃排骨喝小酒

    楼母这人在村里的人缘也不好,早年日子不好的时候还会搞点偷鸡摸狗的事,村里的人很是看不起她。

    七大姑一张嘴舌灿莲花“你看啊,我们喜子现在年纪到了也稳重了,是个好好过日子的年纪,等你们家小乔过了门再生一个,以后还不是很好过日子的,本来喜子还有些不太愿意,他还是个没处过对象的童子呢,配你们家小乔实在是”

    言下之意,有点看不起楼小乔的意思。

    当然了,哪怕楼小乔年轻,也是个二婚头了,怎么都比不得她侄子金贵的。

    楼母心里也不愿意,喜子那样的二流子,还看不上她家小乔,她还觉得喜子拿不出五千块钱出来呢。

    “这事儿你得跟小乔说,我可做不了她的主,再说了她刚刚才离婚,现在就找不太合适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七大姑继续讲“现在不找,还以为给那个王四顺守着的啊,我打量你是真不清楚,现在找才好呢,你别看喜子以前不靠谱,现在可是想要好好过日子的人”

    两人正说着话,有人从外头进来,一眼就看见了正在聊的欢乐的俩大妈。

    “楼毅他娘,刚才看到你家小乔了,自行车上运的全是东西,大箱子小箱子十几个,看来是真发财了啊,我就说嘛她跟王四顺离婚,肯定分了好几十万,你还说没有,我看你家也跟着发财了,她拿了那么多钱,不得好好孝敬孝敬你这个当娘的”

    楼母听了这话,心头火蹭蹭蹭就冒起来了。

    上回去她家,只招待了两杯茶水,还是粗茶。

    还跟她装什么装,这回她来拜年,非得给她点教训看看不可

    可惜楼小乔没有接受到楼母的脑电波,她一边烤火一边聊着天。

    孩子们一人拿了个旺旺雪饼,出去堆雪人去了,楼小乔也让张玉娇跟王凤吃,她俩都不好意思,说什么也不肯要,最后还是楼小乔给她俩一人塞了一个到手里,这才收下的。

    王凤昨晚上快被风吹成人干儿了,今天白天幸好有了这么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但这会儿还要蹭人家的东西吃,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都不肯在楼小乔这里烤火,说了几句话就害羞的出去了。

    她还有些同学跟朋友,这几天白天都在别人家玩。

    到了做晚饭的时间,张玉娇也要回去了,于是家里从热热闹闹,又变成了楼小乔一个人。

    正觉得无聊呢,外头响起来摩托车突突突响的声音,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楼大乔大步的垮进屋里,一进屋就看到墙根底下堆着小山高的零食饮料,高声笑道“你这是发大财了,买了这么多东西。”

    顺手就亲了小帅一口,然后把亭亭抱了起来。

    楼小乔正在火坑里脱了鞋烤脚呢,刚才一回到家才发现,鞋子里面全湿了,脚被泡成了白色,一烤全是白雾,只得换了双袜子,把刚才那双袜子给换了。

    她出去的时候刚好跟楼大乔撞了个正着。

    楼大乔伸手递过来一包东西“给你。”

    楼小乔一看,烤鸡腿啊。

    这玩意儿在县城里有个地方有卖,两块五一个,买的人排长队,她好几次想买几个给孩子们尝尝。

    烤得焦黄焦黄的鸡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么大方,晚上在这里吃饭”

    “你这里有地方吗”楼大乔把围巾一取,找了把椅子坐下,一边摸着小娃的脑袋一边说“我不想回去,想在你这里住上几天。”

    “你店里呢,不用上班了”

    “放假了,忙了一整年,也该休息休息,刚才我回去了一趟,可把我给气的,你知道咱妈干了什么”

    自穿越过来以后,就没看到楼大乔这么愁过。

    看来不管哪个年代,过年回家都是成年人最大的难题啊。

    楼大乔跟她还不一样,她好歹是嫁出去了的,在父母心里隔了一层,讲话也会含蓄些,像楼大乔这样没嫁出去的女儿。在农村里经常被父母视为私有财产,碰到那种很固执的老人,在他们眼里你跟家里养的一头猪,一只鸡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属于他们的财物。

    “干了什么,找你要钱了”

    “呵呵。”楼大乔露出一副“等你回去就知道了”的表情出来“我知道你现在不傻了,但我怕他们不知道。”

    人心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凉透的,跟父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非一日之功。

    女儿都心软,楼大乔回去的时候还买了一袋子鸡腿,其实是想给父母尝尝,想着他们吃了一辈子的苦,想着他们不容易,起初楼大乔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给父母留点,但最后一句好话都得不到。

    但他们哪里会领情,付出最多的孩子,往往还是他们嘴里最不孝顺的。

    而他们的儿子,什么都不做,连冲着父母挥拳头,都会过度解读成“我儿子力气真大”。

    楼大乔今天一回家,车都没停好,就被楼毅给惦记上了,楼父知道儿子一直念叨个摩托车,干脆拿出老父亲的威严,要大女儿给楼毅“骑几天”。

    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们的财产的分配,有说一不二的威严,跟楼大乔说话的语气自然不带一丁点客气的,不等楼大乔反应过来,楼毅直接上了车,“嗖”的一下就飚了出去,结果摩托车就撞树上去了。

    楼毅的额头给磕了,楼母一走出来就念念叨叨,说的都是女儿的不是

    “要你骑这个回来显摆,钱多的撑得慌,买这种玩意儿干嘛,这么贵的东西,连跟家里商量一下都不用了,想买就买,现在能赚钱了,翅膀硬了是吧”

    楼大乔啼笑皆非的把原话学给楼小乔听“真是搞笑,我就去上个厕所的功夫,他给我把摩托车磕坏了,反倒成了我的不是。”

    其实这样的事情,楼父楼母也不是第一次干。

    楼毅比她们俩大了四岁,从小到大都喜欢欺负两个妹妹,撕作业本这种恶作剧就不算什么了,有一次楼毅在外头走着路摔了一跤,刚好楼小乔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楼母听到儿子的哭声跑出去,对着女儿就是一巴掌打过去。

    等弄清楚情况是儿子自己摔的,楼母也是坚决不承认打错人了。

    “你就站在那里,地上有个东西你不知道捡起来,是故意想叫你哥摔一跤的吧。”楼母这样说,越说越生气,从生两个女儿以后说起,一直说到这一年她心里憋着的气,对女儿的不满。

    其实楼小乔姐妹两个才五岁。

    楼小乔其实也懂了,她知道爸妈觉得她们多余。

    越是在父母心目中没有地位的孩子,越是卑微的想证明自己。

    楼小乔看到了那个车头都歪了的摩托,啼笑皆非“还能骑”

    这快要过年,到处都关门闭户,想找个地方修车都找不到。

    晚上有了鸡腿加餐,就简单炒了两个青菜,不过全家人都吃的很开心,楼大乔大口大口吃着鸡腿“对了,你今天也出去了”

    楼小乔就把自己做腊肉生意的事情跟姐姐一说,越说越兴奋,尤其是提到今天用青菜引流的那一段,听的大乔也觉得心潮澎湃的,她本来想跟妹妹商量一下,如果她还没找到事情做,自己那里倒是需要个看店的,但看她说的眉飞色舞的样子,猜想她这段时间应该过得很好。

    其实引流这个事是楼小乔观察徐佳佳做生意,得到的经验,徐家的瓜子炒的最好,也会带动别的生意。

    “那你放心,这几天我在你这里住着,帮你带带孩子,一直到开张之前,我都住在这里。”

    楼小乔看了姐姐一眼,就她这样的带孩子,算了吧还是让她试一下,看看带孩子有没有那么简单。

    今天一天赚了差不多两百块,生意这么好,楼小乔刚好也想多出去跑跑,这段时间大乔如果在家,刚好帮忙盯着点,她也放心一些。

    楼小乔又收了几十斤腊肉回来,到家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大乔在给两个孩子讲故事。

    第二天照样去了印刷厂跟卷烟厂,这几天天气不好,生意也不错。

    楼小乔想了想,索性去隔壁找张玉娇。

    “嫂子,我找你帮个忙。”

    张玉娇在家里带着两个娃,早饭都是她婆婆做的,一早上忙的昏天暗地的,到这会儿还没歇一口气,她要等到全家吃完早饭,才有些空闲功夫,这不早上小闺女又拉肚子了,她刚刚给孩子洗完屁屁,脸上还带着几分狼狈。

    楼小乔一进屋,看到的就是这情况。

    这要是家里有王凤在,多少能帮一把的,但因为有沈大娘的关系,王凤不敢回来。

    张玉娇冲楼小乔笑了笑“咋了”

    楼小乔把来意一说。

    “我一个人忙不来,这种事也不好麻烦我姐姐,早上要起个大早帮我去菜地里摘菜捆菜,不知道你有没有空”

    张玉娇顿时也明白过来,人家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也越来越有谱了,去年楼小乔种的青菜就多,每天看她运出去的青菜都几十斤,光这个一天都有不少钱,但她要请人来摘菜,就未免不划算了。

    “我早上是有点忙。”楼小乔那个姐姐看上去也不像是个能起早干这种活的,不过张玉娇脑子也转的飞快,心里面很快就有了人选“你找王凤啊,她很勤快的,早上也起得来。”

    晚上王凤没事,睡的早起的也早,早上她也不好去别的地方,就在草棚子里面待着也冷,与其这样还不如干点活挣点钱,反正她接不下来这活,好歹也不会便宜了别人去,就算楼小乔开的工资少些,但总比待在家一分钱没有的好。

    楼小乔也觉得不好意思,青菜其实不值钱的,要她把全部利润都拿出来请人也不现实,所以才厚着脸皮来找邻居干,她每天出去卖掉的青菜大概有三十多斤,除了廉价的萝卜和白菜,白菜苔跟红菜苔会略贵些,这些加起来也就能卖十块出头,但能卖掉总比烂在地里头好。

    “您也知道,青菜也便宜,我开的价也不能太多了。”楼小乔有些为难道“要是你觉得为难”

    “没事没事。”张玉娇说。

    楼小乔怕说出口被人打“那一天六块钱先,但以后活多了肯定要加钱的。”

    六块钱,她都觉得自己是黑心资本家,毕竟现在县城里面的人工一个月也要四五百了,一天六块钱,一个月加起来也才二百,这可是要起很早的,虽然干活两个小时能干完,但确实是个辛苦工作。

    谁知道张玉娇竟然想都没想,一口就应了下来“左右她也没什么事,一天能挣个几块钱总比没钱好,行我今天就跟她说去,明天早上准保带着人来上工。”

    六块钱,活也不是很多,对于现在没有门路出去打工的王凤来说,有点钱手头总归宽裕些,再说了这些钱她又不要,王凤自己有钱,以后出门买吃的也好,就算出远门,手里头也有了底气,张玉娇都没想别的,就给张凤应了下来,结果王凤听到了非但没有怪嫂子擅自做主,还很感激她,晚上就回了楼小乔,说她愿意干。

    当楼大乔知道妹妹花了六块钱一天请人干活,都忍不住露出鄙视的表情出来“啧啧啧,黑心资本家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吧。”

    楼小乔也觉得委屈“人家没说啥,再说了活儿也不多啊。”

    楼大乔却是感慨“怎么我要请个看店的小妹这么难呢,我开的钱可比你多多了,一个月四百包吃包住,都跑了好几个了。”

    四百块是略高于行情价的,但是去广东一个月能挣一千往上,况且都是打工在哪里不都是干,好几个干着干着,就被人喊去外头打工了,所以楼大乔店里的人也不长久,这也是她头疼的地方,但凡能请到一两个干活麻利的小妹,她也不至于累的跟狗一样。

    对于楼小乔能花这么便宜的价格请到人,楼大乔是不太看好的。

    搞不了几天就要跑吧。

    直到第二天大清早,楼小乔家来了个黑黑瘦瘦的小姑娘,摸着黑她就在菜地里开始摘白菜萝卜青菜,如今的青菜不按斤卖了,称起来很麻烦,白菜按个卖,萝卜按个头卖,这些东西卖多了大致就能估出来个重量,红菜苔还没完,白菜苔又上了市,这两样是王凤一把一把的分好,用干稻草捆好,一把五毛钱八毛钱。

    还别说,有了王凤帮忙,效率就快上许多了,加上王凤这个人平常话就少,只是闷头干活,这样的人很讨喜,索性让她给家里做早饭,把工钱也加到了一天十块外加包一顿早饭。

    这样倒好,王凤多赚了钱,早上也能吃到顿热乎饭,楼小乔也轻松了很多。

    以往楼小乔都是早上安排了早饭才走,孩子们起的晚些,收拾都是要孩子们自己来。

    这大冬天碗筷很难洗干净,楼小乔晚上回来经常是看着油乎乎的饭碗和盘子,有种无力望天的感觉,但请了人就是不一样了,王凤做完这些,还顺道把家里收拾一下,该扫的地方扫扫,该擦的地方也擦干净,这些几乎是一个在家里不被重视的女孩子与生俱来的技能。

    楼小乔这阵子也觉得轻松太多了,以前她摸着黑就要起来,一天来回两趟,早晚饭都要做,一堆家务事,现在这些分了很多出去了,至少摘菜跟家务的一半都没有了,也轻松了许多,也更有闲心寻摸着点更赚钱的事。

    她现在深深的体会到了赚钱的好处。

    这一场雪持续下了一周都没停歇,到过年的这天总算放晴。

    楼小乔还像往常那样,运了一车东西去到印刷厂,但今天印刷厂的气氛不太好,以前常跟她聊天的那些人,意外的没出来。

    就算偶尔有几个出来的,脸上带出来的笑容也少,生意也冷清了不少。

    楼小乔赶紧抓了个熟人问“杜大姐,你们厂怎么了”

    杜娟是小摊上的常客,这阵子干脆都在楼小乔这里买的菜,听楼小乔这样一问,杜娟也叹了口气。

    她以前在人事科,也算是厂里的清贵部门,干的活也轻松,本来这辈子都不打算离开厂里的,但谁能想到碰到这种事情

    大过年的,搞的人心情都不好了。

    杜娟跟她混的比较熟了,讲话也没什么顾忌,反正也有空,就把心里的苦水都倒了“你说说这算是怎么回事,过年就发了一箱子纸,难不成拿纸当饭吃”

    而且作为印刷厂的职工,谁家里还缺这种东西了

    以前家里要用纸,去厂子里头拿一叠“报废品”,谁都不会说什么的。

    看样子只能送人了。

    这批纸是用成本价抵给职工们做福利的,不少人都知道,这是厂里发不出工资的前兆,最近这几年,好几个以前不错的厂子渐渐发不出工资,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直接掐了绩效,发基本工资,要么就是像印刷厂这样,把厂里的东西当钱发。

    杜娟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好些,外头的人都说经济形势好,怎么经济好了,我们反而不好过日子了呢,真是要命咯。”

    楼小乔心说,以后怕是也不会好,再等上一两年,大量的国企职工要下岗的,不过她还是挤出来个微笑安慰对方“您这样想想,幸好你们厂子是印刷厂不是化肥厂,不然这些东西堆在家里,味道都能呛死个人,纸张又不会过期,留着慢慢用呗。”

    印刷厂跟造纸厂两家原本是一家,八十年代分成了两家,如今离楼小乔村子近一些的,就是印刷厂,这家厂子之所以在郊区,就是因为排污等原因,这家印刷厂早期是个很有名的国企,现在也碰到了危机,可见国企职工这几年有多难熬,楼小乔一面思考着以后生意怕是不好做,一面又在脑子里面想着,腊肉和卖菜的生意以后怕是不太好做。

    “杜姐,你们发的都是什么纸啊”

    “你问这个干嘛”

    相处这么久来,杜娟觉得自己对楼小乔有些了解了,这个人就是个厉害人物,又能吃苦脑子又活泛,有几个人能想到这种鬼天气跑来工厂大门口卖菜的啊,但人家就是想得到还真做了,她倒也起了点跟楼小乔来往的心思。

    “怎么,你能收”

    “能不能收我也要看你们发的是啥,对吧。”楼小乔笑嘻嘻的。

    “信笺纸。”

    “那种一本一本的”楼小乔问“空白的还是印了单位抬头的啊。”

    杜娟叹了口气“都印了抬头,有几种,一种是空白的,还有一种是带着横线的,这要是没印抬头就没那么麻烦了,厂子里头还能拿着这批纸低价卖,印了抬头就不好从厂子里头出了,这种纸就只能私底下送人,回头我拿几本给你,拿去给孩子们用吧。”

    这几天楼小乔送她的东西也不少,蒜叶子跟葱都没收钱,都是直接送人的,反正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杜娟也就没当回事,回去就去拿纸了。

    楼小乔摸了摸这几叠纸,都是a4的,很典型的单位定的纸,这一叠纸大概是二两重。

    “这样的,你有多少,愿意多少钱出给我”

    “你真要”杜鹃也是好奇了。

    “我就问问多少钱嘛。”

    “厂里五毛钱一本抵给我们的,我家里都有两大箱,一箱大概是五百本,你要的话就两百一箱。”杜娟也很爽利。

    这样的纸张,放在小卖部文具店卖,零售价格至少要走到一块钱。

    以往这种纸,都是以七毛钱的价格供给人家单位上的,单位上一出单,基本上都是几万十万本起步,但今年刚好要提货的这家单位拿不出钱,两家磨了好久,让对方以七毛钱的定价,把一部分印好抬头的那些给提走了,但厂里留下有十万本,就成了大难题,已经有抬头的纸都不好再二次转卖,最后干脆发给了员工们。

    楼小乔一听有十万本,顿时就起了兴趣。

    “行,您这里的一千本我收了,等过几天我再跟你联系,如果我能要,再跟你说。”

    “你有销路”杜娟眼睛一亮。

    她身边的同事都分了纸,有些家里一家人都在厂里上班的,更是发了几大箱子,大家看着那几箱子纸,真是吃饭都吃不下了。

    楼小乔摇了摇头“我也拿不准,所以先拿一箱子看看销路怎样,如果能卖掉,我再来找你拿。”

    就算是这样,杜娟心中也很感激了。

    那一箱子纸就被这样送了来,挺沉的,楼小乔就这样运了回去,她现在心里头还没什么章程,打算等到开学的日子,去城里的大学和中学门口碰碰运气,这种纸其实做草稿纸也蛮好的,但她既然要收这么多,零售起来肯定麻烦,但不是没有可行性。

    楼大乔则是被这一大箱子纸给惊到了,知道妹妹花了几百块买了一箱子纸,更是惊讶的不行,这种印了抬头的再买给单位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你买回来干嘛”

    “卖。”

    “这么多,你打算卖给谁”

    “我问问你,咱们省城有多少个大学,多少个高中”楼小乔正色问。

    楼大乔现在生怕妹妹这一箱子纸砸到了手里,这么多两个孩子读到大学估计也用不完的。

    摸了摸下巴,楼大乔想了下“大学至少有十几个吧,乱七八糟的,我也不了解,但我觉得这个东西高中生更能用的上。”

    楼小乔也深以为然,有什么是比高中时代更需要草稿纸的呢,她准备找几个高中去碰碰运气,只是这几天她在外头跑,也知道大部分的商铺都关门了,最近这段时间都不营业,高中要补课我可能会提早开学,尤其是高三生,初七就要上学了,到那个时候商铺说不定还没开呢

    “不管了,我就去县城高中门口摆摊,或者找高中门口的小卖部,文具店去问一问,零售卖一块钱一本,批发价格看量,多的话七毛,少的话八毛。”

    她了解过印刷厂出给大订单客户的价格,就是七毛,文具店一般买不了那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种信笺纸在外面流通很少。

    楼大乔佩服不已“你还真打算出去摆摊啊,你也是有一把子力气,这些个东西死沉死沉的,每次看你蹬单车我都担心轮子给你干飞了,腿上力气这么大,以前怎么没看你当个运动员还是啥的。”

    每次出门也是费了老命的好吧,楼小乔无力吐槽。

    楼小乔盯着那辆车头都被撞歪了的车在想,她现在出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过完年还是要买个摩托车才好。

    不光是买车,两个孩子读书也要提上日程。

    小帅之前已经在小学上过半年了,现在继续上就行。

    但亭亭现在这个年龄,也要送去幼儿园了。

    村里的小孩都送到本村读书,但本村的小学没有幼儿园,只有一个学前班。

    所以以前亭亭都是原主自己带着的,这么大的孩子了,不早点送去学校学规矩,等到五岁送去学前班的时候,再立规矩就晚了。

    三岁看老,三岁就是要开始立规矩起来了。

    以前楼小乔听同事讲过,孩子上过学,就坐得住些,刚开始她对坐得住没什么概念。

    楼小乔看着一屁股坐在地上玩积木的亭亭,有点头疼的把孩子抱起来。

    刚才还叫她坐着读拼音的,怎么又跑去玩了。

    “亭亭,妈妈问你,要不要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啊。”

    “有妈妈在吗”亭亭连小脑袋都没有抬,低着头继续玩。

    “没有”预防针要早些打。

    亭亭想都不想就说“我不要。”

    小帅在看电视呢,听到妈妈在跟妹妹说话,好奇的探过去脑袋。

    上学期他去上学,被送进去以后也哭了一场,妈妈当时也哭了。

    妹妹那么小,还是很娇气的,去上学会哭的更厉害吧

    亭亭头也不抬的重复“亭亭跟妈妈在一起。”

    这孩子从小就是妈妈自己带着的,几乎是形影不离。

    小帅就能想象的出来,妹妹上学那天该有多热闹了。

    楼小乔绞尽脑汁“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还有阿姨会带着你们玩,你真的不去吗”

    亭亭“好玩吗”

    楼小乔“阿姨会带着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亭亭就点了点头“真的很好玩吗,有琴琴吗”

    琴琴是张玉娇的闺女,两人关系很好。

    楼小乔黑了脸“我可以问问琴琴妈妈要不要送琴琴一起去。”

    村里也有不少人送孩子去幼儿园的,张玉娇之前也提过。

    小帅嘿嘿一笑,摸了摸妹妹的小脑袋,亭亭的发量不是很好,到现在为止头顶上都只有几根黄毛,头发也是软乎乎的,连根辫子都扎不起来,多少次楼小乔都怕摸多了头发会更少了,伸手就要扒开儿子的手。

    “去学校吧,读了幼儿园才能读小学,等你长大一点,就可以跟哥哥一起上学去了呀。”

    亭亭抬起头看向哥哥,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突然笑了起来“好的呀。”

    小帅心说,鱼儿上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