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8章 抉择
    控制室里面,第一时间看到结果的几个人面面相觑。

    气膜孔冷却在这个年代属于妥妥的黑科技,国外对这项技术的封锁极为严密,以至于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全世界只有一篇相关领域的论文被发表出来也就是最初提出气膜冷却概念的那篇。

    根据基本物理原理,气膜孔的大小、分布、以及最重要的孔道形状都会影响到散热效果,但80年代末的华夏毫无疑问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跟常浩南提出的那个颤振主动控制方法被603所藏起来差不多,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具体设计方式对于罗罗、通用、普惠或者留里卡土星这些公司来说一样是不传之秘。

    想借鉴都找不到门路。

    因此当初阎忠诚等人在设计涡轮叶片时,选择了非常保守的圆孔设计。

    冷却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好在涡喷14的涡轮前温度也并没有高到非常离谱,重点还是设计流程比较简单,不会出什么差错。

    而且,如果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设计缺陷,那它的表现反而会比较稳定,只是稳定在一个很差的程度上。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所以问题出在涡轮叶片的制造上。

    或者更精确一点来说,应该是出在气膜孔加工的过程中。

    航空系统普遍采用的厂所分离体制确实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大背景下保证了资源集中在各自的重点方向,但设计所和主机厂之间的松耦合协作方式决定了双方之间本质上是没有相互隶属关系的。

    410厂虽然需要配合606所的工作,但并没有服从后者管理的说法。

    这次跟着阎忠诚来涪城的都是606所的工程师,对于制造流程普遍一知半解,面对着这个问题一时间犯了难。

    前几年才建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从后来的情况看效果不错,但80年代中期就已经立项的八三工程和昆仑发动机都没有设置这套班子。

    像杨奉畑那样能以总设计师身份统领全局的情况毕竟少见。

    不仅需要本人有足够的威望,更主要的还是上级得愿意在后面给予支持才行。

    “小常,我记得你这次来涪城之前应该去过一趟410厂,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主要是指管理层面的”

    好一会之后,阎忠诚才开口询问道。

    他本人当然也经常会去410厂,但身为型号总师加上“兄弟单位领导”目标太大,就算去了也未必能看到什么东西。

    常浩南摇摇头

    “新总装出来的这两台发动机,只有机匣和压气机部分是新造的,后面的燃烧室和涡轮都是之前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至少从压气机叶片的生产和总装过程来看,算得上是井井有条。”

    他突然想起了车间废料区里面堆着的那一堆叶片。

    那天下午在生产车间餐馆的时候,钟世宏曾经详细地讲过压气机叶片的制造和检测标准。

    虽然具体的数据已经记不清了,但对方说过这些标准是经过了将近30年的摸索才确定下来的。

    于是他又开口补充道

    “气膜孔制造对于咱们华夏的航空制造领域来说完全是新东西,我觉得有可能是他们忽略了其中的某些关键点。”

    气氛再次陷入沉默。

    理论上说,这并不是一个严重到足以致命的缺陷。

    然而这里的众人在昨天才刚刚经历过那样一次振奋、一种总算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悦。

    一台二代发动机愣是拿出了接近三代涡扇中推的性能。

    眼前这台涡喷14就是目前606所有人心中的宝贝疙瘩。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出问题,大家也想要把可能的隐患给排除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涡喷14经历的坎坷实在太多。

    如果一直都身处黑暗也就罢了,可如今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没有人愿意再次失去它。

    “或许,可以让410厂把已经总装完成的02号原型机送过来测试一下,没准是个孤例”

    终于有人开口提议道。

    “也可以更换一个新的高压涡轮试试”

    “”

    听着周围越来越嘈杂的讨论声,常浩南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似乎大家的关注点有些走偏了。

    一开始想要找到发动机工作状态不稳定原因的人确实是他自己。

    但如今周围的这些人对于排除隐患似乎更加执着。

    嗯或许甚至可以说是偏执,或者狂热。

    有点类似于之前那段时间的姚梦娜。

    只不过这一次是真的有可能导致进度拖延。

    事实上,常浩南之前最担心的是发动机有什么无从得知的结构性缺陷。

    如果是那样,仅仅靠提高喘振裕度来治标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在真正确定问题所在之后,他本人反倒松了一口气。

    一来已经证明这个问题不算致命,二来后续再进行生产改进也不会影响到设计定型的任务。

    如果条件允许,他当然愿意继续深挖下去,满足自己身为一个科研人员内心的那点完美主义情节。

    不过工程上的东西,向来不存在十全十美,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就连载人航天用的火箭,总体可靠性也只能做到998而不是100。

    风险不可怕,风险失控才可怕。

    而且,对于涡喷14这样一种可以用在歼7和歼8两种主力战机上面的动力,进度拖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在稳妥和效率中间的抉择如同走钢丝。

    胆大有为和盲目蛮干中间的那层窗户纸,终究还是摆在了常浩南的面前。

    或许就连他本人都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站在项目总体管理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了。

    “似乎应该让阎忠诚出面说这件事更合适”

    看着正在热烈讨论的众人,常浩南又有些犹豫。

    如果搁在以往,他大概最终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这一次,似乎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在脑海中不断催促着他。

    “同志们,高空台测试不能中断,应该按照计划继续下去。”

    常浩南几乎是不受脑子控制地站起来,说出了这句话。

    以至于他是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然后才意识到是自己开了口。

    控制室里面的目光都看向了唯一站着的常浩南。

    包括姚梦娜在内。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