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领内帑钱粮

    “原是这样”她恍然,嘴里讪讪,姑妈是说,薛家送宫花,不过是让府里人都知道薛家与宫中来往甚密、关系不凡,彰显底气。

    她是极聪慧的,一点即通,只她不懂,简简单单一枝花儿,因何要弄得如此世故俗气

    贾林氏见她明了,转回正题,“你父乃圣上钦点的巡盐御史,黛玉可知此官是作甚的”

    林黛玉摇头,她只知父亲公务繁忙,其他一概不知,盖因父亲休沐时只与母亲和她烹茶弹琴,行风月清雅之事,从不将政务带入家中。

    贾林氏放下手中的花儿,拉住她的手,轻轻摩挲,“姑妈亦不懂,不过理着些庄头铺子上的庶务,故知一二,今儿与你说上一说,对与不对,我儿暂且一听,自行分辨,”

    林黛玉受贾宝玉影响,对读书科举、宦场沉浮之事无甚好感,但如今与父相隔千里,便是关于父亲的丁点儿消息,她都有兴趣,眼中盛满渴望。

    “黛玉当知道,人必日日食盐。

    历朝历代,盐铁皆官营,朝廷开辟盐场制盐,可要将盐供入千家万户,却不是官府一家能办到,因此,便需盐商。

    而商户要成盐商,又需向官府购入盐引。

    其中,官府发放盐引由哪些商户购得、商户又是否依律缴税、缴多少盐税等等,均属盐务,便是你父职内之事。”

    林黛玉虽不知“盐引”为何物,但大致听懂了,只不明姑妈何意,却听姑妈还在讲,“此事虽一环扣一环,清晰明了,但其中门门道道却极多,

    如商人逐利,何止一家想营盐,可盐引量又有定数,怎办唯有行贿,让官府超发盐引,你父亲行监察之职,故此,行贿索贿之官商便要忌惮你父亲;

    又如盐税银,此乃巨数,不防有人眼热,从中扒拉一二,你父受天子命收缴盐税,若有人贪污,便有你父之过;

    再如私盐,贩私盐者屡禁不止,可盐场官营,这些人的盐又从何处来,固有私造者,可属少数,其余多从官营场中得来,其中又涉官商勾结,你父要革私盐,又触这些人之利”

    “姑妈”林黛玉惊呼出声,紧紧抓着姑妈的手,面色惶恐,如姑妈所述,父亲岂不处处危险

    “别急,”贾林氏拍拍她的手背,安抚道“你父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必有安身立命又坚守其职的双全之法,黛玉毋需忧心。”

    林黛玉一听,方稍定心神。

    贾林氏接回话头,“固然危险,但反之,你父之权之势,”还有其中之利,“黛玉可有看到”

    林黛玉纤睫颤颤,陷入沉思,如姑妈所言,江南官场中涉盐官吏、商户多受制于父亲,甚至有求于父亲,换言之,父亲在江南权大势大。

    “不止如此,天下之大,官员无数,却只六位巡盐御史,非圣上心腹不能任之,可见你父简在帝心,圣眷正隆,现虽居四品,前途却不可限量,非是那等空袭爵食禄的庸碌之辈可比。”

    林黛玉愣愣望着姑妈别有深意的眼睛,这是说舅舅们

    “姑太太”便是悄声匿在一旁的王嬷嬷也惊叹。

    她恍惚想起太太未病之前,家里的帖子从未断过春日赏花、夏日踏青、秋里登高、冬里观雪且太太去到哪家皆是座上宾,原是这个缘故。

    可照姑太太这般说,这国公府岂不是比不得林家可事实王嬷嬷惶惶,面带犹疑。

    贾林氏见这主仆二人神态便了然,接着说道,“有此父亲,便是你该依仗的最大底气,可打眼一瞧,谁能看出来”她眼睛顺着屋子,从里到外一扫。

    林黛玉只跟着姑妈,眼神在屋中陈设上一一驻足。

    此中一应摆件器物,皆来自外祖母及府中,她的私物不多,俱是清雅内秀之物,与府中的华贵富丽格格不入。

    又听姑妈说,“林家四代列侯,汝父高中探花,本是钟鼎之家,如今又是书香之族,可在这荣国府人人长了双富贵眼的仆从眼里,你所带千金不换的古籍孤本不过是几页破纸,名家所制的古琴不过一块朽木

    而你,不过一失恃落魄之女上门投靠,甚至嫁入贾家近支的我,在他们眼中,不过也是借你的光,上门打秋风的破落户罢了。”

    姑母缓缓说着,林黛玉心中闪过一次又一次挣扎,不自觉忆起府中事关姑妈的闲言碎语,又慢慢放弃,只听得泪眼模糊,扑到姑妈怀里,哀了一声,“姑妈”

    怪不得、怪不得

    这些人畏于外祖母威严,饮食起居上不敢慢怠她,却打心里看不起林家,未将她敬在心里,难怪舅母身边的管事媳妇也敢给她不能宣之于人的气受,林黛玉越想越委屈,哭得停不下来。

    “乖,别哭,”贾林氏轻轻拍着她,叹息安慰道“这是你父之过,是他思虑不周”

    话未说完,小姑娘又舍不得,“姑妈”拖着长长的哭腔,不许姑妈数落父亲。

    贾林氏只得放弃,嘴里应着,“好好,不说了不说了我会去信与你父亲,叫他将你的底气补足,叫这起子奴才们不敢小瞧了你去,今日之事必不会有下次”

    小姑娘听着,抽抽噎噎,面却露不愿,贾林氏知她不喜华丽之物,只道,“如今你尚在母孝,那些个颜色鲜艳、华光刺眼的暂且不用,但人不能少。”

    黛玉上京时,只带了王嬷嬷并一个小丫鬟雪雁,从气势上便矮了一层,官家小姐的架子没摆出来,先得架子架起来才行,而且

    “府中可安排了教引嬷嬷”贾林氏这次问的是王嬷嬷。

    王嬷嬷猝不及防,望望自家姑娘,忧心,又不想她两难,只垂下眼,轻声道,“不曾。”

    初到荣国府时,老太太说照着府里姑娘们的例儿,四个教引嬷嬷、两个大丫鬟并五六个洒扫的小丫头,如今伺候的丫鬟婆子都从别处调来了,教引嬷嬷却是一直没信儿的。

    林黛玉用帕子擦着眼泪,面上讪讪,自是明白外祖母暂未兑现那日所言之事,心中略不自在。

    贾林氏暗叹“难怪”,否则今日处事便不会如此不妥了。

    “今日之事,固有奴才眼高于顶,不敬你之罪,可你亦有处置不当之处,你可知道”贾林氏声音严厉了些。

    小姑娘面皮薄,初次被姑母训斥,不知所措,“请姑妈示下,黛玉不知”声音透着委屈。

    贾林氏这次未软声,只教训道,“你说那花儿是人挑剩下的才给你,姑妈告诉你,错了。”

    黛玉只咬唇不语,眼中浮起倔强,明明就是剩了两枝儿给她,何处错了她不认。

    “这花儿在别人眼里就是个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