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好日子,不想,赵老三突然出现,一次又一次想要她命。

    吴熳用异能一次次勉力抵抗,赵老三始终不能得手,逐渐暴躁,经常自言自语,将事情始末尽数抱怨了出来。

    陆判、朱尔旦、换心换头

    吴熳此时方知,她穿进了聊斋,成了经典篇目陆判中,未嫁而丧两夫、被无赖贼杨大年杀死后,换头给朱尔旦妻子的炮灰吴氏女。

    如今她没死,陆判不放弃,赵老三次次强索,吴熳能感觉到阴气正在慢慢侵蚀她的身体,长此以往,她也许会衰竭而亡,更遑论,赵老三等不了那么久,叫了其他阴差来一起合力勾魂。

    原以为是必死之局,不想,峰回路转,她遇见那个男人。

    贾琛、紫气、人间帝王

    几个词轮回在吴熳唇舌间绕过。

    在吴漫的记忆中,此处名为大兴朝,国姓为金,不姓贾,贾琛从何而来的紫气,鬼差又为何说他是人间帝王

    至于“贾琛”为假名,或是皇室中人的可能性,直接被吴熳排除。

    吴漫在宫中陪侍前太子嫡女近五年,见过不少皇室及宗室中人,贾琛明显不符合皇室中人的长相特征,而且他自说他的母亲见过她。

    吴熳眼前自然浮现,向她们买鸡汤那位温柔秀美的太太。

    若是都中的皇亲国戚,家中应都有供奉的寺庙道观,不会跑到这么偏僻的小庵堂来才对。

    至于贾姓,吴熳慢慢理着吴漫的记忆,大兴确有一对贾姓开国国公

    吴熳想到此,眉尖轻蹙,一门双国公,怎这般熟悉

    两世记忆混杂在一起,冲的吴熳本就不大清明的脑子愈发昏昏沉沉,慢慢昏睡过去。

    竟连黑丫近她身,塞汤婆子都没醒。

    周婆子只望着姑娘被下紧搂披风的动作直叹气。

    话分两头。

    胤礽半道出走一趟,没跟母亲一齐上山。

    他到时,搬东西上山的家仆们正在垒灶生火,婆子们洗菜烧饭,其他人随贾林氏进山门,参拜去了。

    胤礽摩挲着掌中木簪,叫上猫儿和杨子四处转转,让他们寻一寻周遭被砍过的树。

    猫儿不解庵堂在山里,自然靠山吃山,烧饭取暖所用的木柴,自然是砍树的最便宜,大爷找那劳什子做甚

    不过,看大爷趣味盎然的模样,他不敢问了败兴,只默默跟随杨子寻起来。

    不想,找了许多,大爷见了都摇头。

    直到来寻他们回去用饭的护院,跟着找了一棵砍得快秃的野桃树,大爷才露出笑意。

    胤礽让杨子上去砍了一段野桃树枝下来,自己拔靴中匕首劈开,跟木簪放在一起,对比纹路。

    果是一种,胤礽笑。

    桃木,又称鬼怖木,多作辟邪避凶之用。

    所以,吴家姑娘作攻击姿势他没看错,手上拿的木桩应也是桃木削成的。

    能看见鬼差,还想反抗,甚至反杀,这门婚事变得更有趣了,胤礽笑的意味深长。

    第十一回

    且说胤礽为心中忖度,带家下四寻桃木,果见一被祸祸凄惨之野桃树,印证吴氏女确能见鬼,还欲杀鬼之事,心生意趣,对婚事期待更上一分。

    回到庵门前,一应饭食茶饮早备好,母亲已入席,胤礽盥手上桌,让小厮丫鬟都去用饭,自己服侍母亲。

    不想,母亲食欲不佳,频频回首看向庵堂内,手中箸拿起又放下,一口菜托举几次放不到嘴里。

    胤礽看得好笑,“可是儿子服侍不周还是厨房手艺下降,不得母亲喜欢”

    他话一出口,那边主厨媳妇听见了,赶忙手足无措站起来,四下家人们也纷纷顿住碗筷,静待主子示下。

    贾林氏一听,睇了儿子一眼,对着那边媳妇子说道,“听你大爷胡说,没你的事儿,坐下吃吧,这素斋做的极好,很合胃口。”

    场面这才缓和下来,碗筷叮当声重新响起。

    贾林氏叹了口气,不想其他,安心用饭,胤礽这才放心下来。

    膳毕,主子消食用茶,家人们收拾碟碗厨具,待收拾齐整,便要返家了。

    只贾林氏一人心不在焉,今日她在庵堂内没见到那姑娘,想问儿子在外边儿瞧见没,又见身边人多,对姑娘名声不好,便没开口。

    及至东西收拾停妥,仆人们担起箱笼要下山了,贾林氏也没见人,终是不甘心,叫停众人,叫嬷嬷把各样小食挑拣一些,用十锦屉盒装好,她要送人。

    贾林氏带着锦绣又进庵堂了,胤礽看着母亲的背影,摸了摸藏在箭袖里的木簪,不知回家告诉母亲事儿成了,她是会高兴,还是会恼怒捶他一顿

    锦绣寻姑子问了路,主仆二人便往那姑娘的住处去了。

    两间简陋的茅草屋,一老一小俩仆人正端着碗,坐在门口喝粥,倒不见那姑娘。

    周婆子见人,端着碗“蹭”一下站了起来,神情紧张。

    她在厨房里忙活时,就听师傅们说了,那位富家太太又来上香了,这次带了不少人,叫她们这些幽居山里的人看了,觉得气派的很。

    她心中忐忑不安,种种忧虑不停闪过不知赠披风给姑娘的,是公子还是下人、那男子对姑娘又是何态度、这位太太能否允许姑娘进门

    贾林氏见她态度有异,稍顿一下,没太在意,只问道“吴家姑娘在吗上次喝了她的鸡汤,今日特带了些吃食来谢她。”

    周婆子回头看了眼紧闭的房门,只道可惜,解释说“那可不凑巧,对不住太太了,今儿姑娘受了凉,已经睡下了,多谢您记挂着再说那鸡汤您付了钱,不当这回事儿的。”

    贾林氏一听,可顾不上鸡汤不鸡汤的事儿,着急忙问,“可用了药”这山里也不便问医,不知有药吃没有。

    “这”周婆子支支吾吾,答不上话。

    实不是不想为姑娘请医问药,只这地儿着实偏僻,大夫难寻,她们又走不了多远,寻不到医馆,只附近村子里不定期有游医来问诊,就是这么不凑巧,她们一次也没遇上,姑娘这病也就一直没看过。

    说来也怪,姑娘这病,没事时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生了病的样子,一旦犯了,浑身冰凉,动弹不得,可过上那么一两日,晒晒太阳又好了,也不知是什么病症。

    “那可怎么行”贾林氏一听没医没药,急了,“快,扶起来,让我家人送下山去看大夫”

    周婆子听了,极开心,嘴里连连感谢,“那可多谢太太了”

    只房里突然传来姑娘的声音,“太太费心了,小女不碍事,就不劳烦太太了。”

    “姑娘哪里话,我与姑娘投缘,甚劳烦不劳烦的,不过举手之劳”贾林氏听人能说话,声音清亮,不见病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