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放倒几个不是练家子的男人不是问题,“降魔杵”是为了遇上突发状况,不得不伤人准备的。

    至于吴熳眼中最大的威胁鬼。

    一般的鬼,她可以用异能。

    吴熳的异能,跟她穿越到这个世界后发生了异变,仿佛存在另一个次元,对现实中的一切东西都不起作用,末世里连人都能烧成灰的高温火焰,如今连干草都点不着,目前为止,只对鬼差产生过作用。

    吴熳曾猜测过,可能这个世界太平和,不如末世那般危险,因此,某种规则不允许这种高武力威胁普通人的生存,但聊斋世界又存在着妖魔鬼怪,规则又允许她在存在危险的界面拥有自保能力。

    大致意思就是不能恃强凌弱,但也不会让她无法保全自身。

    如果遇上异能无法对付的鬼,她有贾琛的披风。

    有这阴阳两手准备,她出门不说万无一失,但要出危险也很难。

    暮鼓在即,吴熳在无人的小巷中快速穿行,到了街市上,方弯腰驼背,颤颤巍巍慢走。

    街上小贩、下职的伙计、行人皆行色匆匆,吴熳眯着眼,四处寻找着乞丐。

    行了好长一段,才见一衣衫褴褛,浑身脏兮兮的半大小子,牵着一个只到他腰高的小孩跑过,吴熳像个腿脚不便的老太太,在后面边招手,边叫道,“小乞儿,小乞儿。”

    一大一小闻言转头,只见一个驼背老太,干瘦颤抖的手里晃着十几个大钱,仿佛是跟他们说来,给你们钱。

    大小孩见此情形,快速回头,吴熳手慢慢翻过,铜子哗啦啦滑进他的破碗里,半大小子惊喜,机灵说着吉祥话,“谢谢老太太,老太太长寿万年。”小孩也跟着学。

    没想到要收工了,还能赚上一大笔,半大小子面上都是喜意,只见老太太颤抖的手还在掏着顺袋,似乎还要给,眼睛都泛起光。

    行色匆匆的人们,看老人给钱,只道是个怜贫惜弱的,也没多在意。

    半大小子一直盯着老太太的手,看她动作太慢,等得心急,恨不得上手帮她拿。

    等到老太太终于摸出半角银子,他抬碗去接,老太太却没给,只放在他眼前说,“小伙子,帮我捎个话。”

    半大小子眼睛紧盯着银子,他还从没讨到过银子呢,也不管老太太说的什么,只急急点头,“您说,带什么话,捎到哪儿”

    他们讨饭的时候,也经常接捎信的活儿,很熟。

    “带给你们丐头。”老太太的声音,又慢又哑。

    小乞丐一听,瞬间警惕起来,看银子的眼神虽然不舍,但也没那么渴望了。

    只听老太太还在说,“就说我有桩生意找他做,他要是同意,明日酉时二刻,我在这儿等他,要是不同意就算了,明儿你也酉时二刻来这儿,拿这半角银子酬劳。”

    吴熳说完,半大小子在思考,她也不催,直到他牵着的孩子扯他的手,“燕哥,要敲鼓了。”

    半大小子这才眼神坚定又倔强地望着吴熳,“明儿,我一定叫丐头来,您能现在就把银子给我吗”

    吴熳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几息,将银子丢在他碗里,转身慢慢走了。

    听着身后脚步声,那俩孩子略站了一会儿,也跑着走了。

    第二十二回

    且说吴熳化妆成老妪,找一乞儿传话丐头,欲谈合作。

    何谓“丐头”顾名思义,便是乞丐头子。

    吴熳上辈子在某古装剧组,曾听一历史迷群演科普过,古代乞丐也是有组织的,称“丐帮”,却跟武侠剧中义薄云天的天下第一大帮不同。

    乞丐们会从乞丐中,选出最有名望且资历深的人担当丐头,各大丐头分区而治,底下的乞丐们有特定的行乞路线和区域,如果有乞丐跨区行乞,与外帮乞丐产生矛盾和摩擦,会由丐头出面调解平事儿。

    这也就是吴熳不随意找个小乞丐办事,而要找丐头的原因。

    除了原著中的描写,她对朱尔旦一无所知。

    如果直接找那半大小子去寻人、盯人,朱尔旦家又不在他能行走的范围,被别帮的乞丐发现他跨区,挨打、被驱逐受罪不说,被丐头知道了,也会给小孩惹麻烦。

    再者,惊动了朱尔旦,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不如直接找头头了事。

    吴熳七拐八拐,回到吴家墙后,左右观察无人后,翻身入院。

    院内,周婆子焦心等待,见姑娘安然无恙,悬着的心方落回肚中。

    吴熳心下感动,不自觉勾了勾唇角,可惜妆太浓,祖孙二人都未得见。

    主仆三人依旧避过人,偷偷回到屋里,卸妆洗漱安寝,一夜无话。

    翌日如常,吴熳白日里练练针线,晚间又扮上,周婆子跟着心惊肉跳。

    只这次,她不叫黑丫跟了,担心屋里来人无人应对,自己一人守在院墙下。

    吴熳如昨日翻墙离开,去了约定位置。

    她到时,半大小子带着一个胡子拉碴的矮个细瘦男人已经到了。

    吴熳见他腰间别着一根旱烟枪,就知他便是丐头。

    据说,原本象征丐头权力的是一根惩处人用的杆子,不过,因杆子携带不方便,所以改用旱烟枪代替。

    吴熳慢腾腾挪步靠近,丐头倒是没有不耐烦,只口气有些轻佻,似看不出吴熳能和他做多大生意,问道,“听说老太太要施舍我们”

    吴熳不答,颤抖着手解下腰间的顺袋,将袋子翻个个儿,抖出一块五两重银子“叮当”掉入他的碗中。

    丐头惊住,一把将银子捂住,捞起塞入怀里,眼睛谨慎地左右看看。

    “老太太大方,不知何事”他低声问道,态度诚恳许多。

    吴熳嘶哑干涩的声音响起,“帮我找个人,盯住他。”

    “什么人”丐头问。

    “朱尔旦,字小明,一个举人”

    丐头听了人名、身份,突然没声了,以为老太太说话慢,仍在侧耳倾听,但一直没下文,再一看,老太太嘴早就合上了,眯眼望着他。

    真没别的信息了

    丐头无奈,“老太太您这叫我们怎么找连个地儿都没有,都中同名同姓之人多了去了。”

    怪道给的多,事儿也难办。

    吴熳听他发牢骚,知他想讨价还价,继续开口,将她的条件说出,“这五两是定金,你找到这个人,跟着他,每日记下他多早晚出门,走哪条路,去哪里,见什么人,多久回家,有什么人上门拜访等等,事无巨细。

    每天这个点儿来跟我一报,我一次再给你一两银子,总共十五两。不过,也许用不了十五天,等我得到想要的消息,就将剩下的银子一并给你。”

    丐头听完,深吸一口气。

    二十两银子,农家一家子一年的嚼用,最多十五天就能赚到,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