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分卷阅读157
    错

    刘季这会儿, 终于把对嬴政敬仰的目光,转向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小家伙, 悄悄朝他挤了挤眼睛。

    明赫见他看来,便乌溜溜眨了眨眼,刘季也跟着眨了眨眼,一时大眼瞪小眼

    刘季暗道,“秦王果然厉害,连生的儿子都这般机灵,我若能挣到一百两黄金,也要娶个貌美佳人生儿子“

    明赫继续在心头,絮絮叨叨回忆起史书上的内容来,

    “刘季当初攻进咸阳时,听了张良和樊哙的劝告,让军队退居灞上,不杀百姓不抢秦宫财物,还被百姓称为大善人他临终前还下令,让二十户守墓人世代为我父王守陵,也正是他开了这个先河,后世君王才自发遵循这习俗,后来到了赵匡胤时期,还派人给我父王修缮陵墓呢,而且,正因为刘季延续了秦朝的制度,我父王的功绩才能彪炳于史册”1

    “而项羽那家伙进了咸阳,又是杀人放火又是挖我父王陵墓的不敢想象如果是他打败刘邦登基,我父王会被黑成什么样子恐怕那时秦朝的一切成就,都会从史书上消失吧,还好他输了”2

    蒙恬当日虽从君王口中,知晓了秦国二世而亡之事,却根本不知,另一拨叛军竟嚣张暴虐至此

    听到这里,他心中好似有一团越滚越大的火球,烧得熊熊烈烈的灼烫着他的心脏,似乎马上就要跳出胸膛一般怪不得九公子有如此感慨,原来我大秦亡后,王族竟陷入如此不堪之境地,那名为项羽之逆贼,实在欺人太甚

    反过来,他看眼前的刘季不免又顺眼了几分,此人敬重王上的心思,倒真不是眼下装出来的。

    这时代,所有人对丧葬陵墓之事皆格外看重,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的“祀”,指的正是祭天拜地、祭祀先祖、封禅开国。

    在周礼之中,子孙当“践其位,奏其乐,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世代供奉先祖之亡灵。3

    身为古人,嬴政自然同样重视身后之事,其实,在他当日从神画看到咸阳城的惨状后,便已猜出,自己的陵墓恐怕也逃不过幕后之人的摧残便是无人摧残,在嬴氏一族全灭后,骊山陵墓无人打理看护,也定会被贼子挖掘盗窃一空。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刘季竟会派出守陵人,世代供奉早已子孙皆断绝的自己

    若说项羽攻下咸阳后,胡作非为之状乃前所未有,那么,刘季命人给前朝君王守墓一事,同样古之未见。

    无论对方出于何种缘由,至少人家真的做到了,以嬴政重情之心性,如今既知晓这份情义,自会生出“君赠我以木桃,我报君以琼瑶”之意。

    想到这里,他方才周身骤增的威势,便悄然缓缓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如沐春风的柔和。

    感知到这微妙变化的张良,不由再次奇怪地看向君王,全然不知在这片刻之间究竟发生了何事,但他有心为秦王留住刘季这能人,便又为对方说了些好话。

    嬴政含笑听完后,抱着明赫疾步下殿,来到正在刘季身前一丈处,温声道,

    “贤士此番为秦国立下大功,又有子房大力推举,不知可愿留下为我大秦效力”

    刘季见这有天人之相的君王,竟屈尊降贵地下殿与自己近在咫尺,还亲口问他想不想为大秦效力,对秦王的好感不由得蹭蹭往上倍增这不就在明晃晃地问他,想不想当官吗

    他此番前来本就抱着建功立业之心,自然不会浪费机会,边暗暗嘀咕“秦王行事就是敞亮我刘季这回真要发达了”,边噗通跪下大呼,“多谢秦王赏识之恩,小人定当赴汤蹈火任由秦王驱使”

    半晌后,他走出章台宫,只觉得整个人如踩在云端,飘忽得毫无真实感。

    此番灭魏国的军功,要待朝廷核对统计出来再于庆功宴上颁布,但秦王竟当场下令赠他黄金五百斤,还为他赐了一处宅子,咸阳城的大宅子

    平生第一回 ,有人如此赏识他重视他,他是真的愿为秦王赴汤蹈火啊

    待他一路晕乎乎在秦吏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往日做梦都没奢想过的府邸面前,才猛地一拍脑门,他要写信喊樊哙他们速来咸阳。

    但他转念一想,还是等官爵到手了再说,到时更能好生显摆一番,如今既在咸阳有了宅子,又怀揣重金,自然要先美美享受一番咸阳佳丽之美人恩

    刘季没想到的是,白日殿中与他四目相对的小家伙,也虎视眈眈惦记着他那些好朋友呢。

    但明赫作为爹宝男,当然只会全力为父王打算。

    他见父王今日似乎颇为器重刘季,一时又喜又忧。

    喜的是刘季这种人才,这辈子不用再在乡间白白多浪费十多年光阴了;

    忧的是以父王对他的器重,再加上刘季混不吝的性格,若他主动开口,为沛县那帮朋友求官,父王答应了怎么办

    明赫猜测,以刘季在史书中的号召力,那帮人才若真承了他的情,在秦国为官被重用,后续定会感激他的举荐之恩,恐会私底下拉朋结党,形成一个以刘季为核心的重量级朝堂小团伙。

    如此一来,哪个君王能不忌惮岂不是把一桩利国利民的好事,变成了君臣博弈的坏事

    不,他希望这些经过历史检验的能人,能安生将精力花在建设秦国上,更希望父王的朝廷不要掀起任何党争之弊。

    后世朝代的党争,无一不证明,这是祸国殃民的恶习。有这干劲互相倾轧排挤,还不如学人家秦国大臣的敬业精神,将高效办公玩得飞起

    当天夜里,明赫就迫不及待扮成“老神仙”,来到仍在梦中批阅奏章的嬴政面前,将刘季那帮能干朋友揭了个老底朝天。

    他学着朝中大臣们的样子,抚着下巴几根长短不一的稀疏胡须,语重心长道,“老夫夜观星象,发现白日朝中来了一位颇有奇才的魏人,不知秦王打算如何用他”

    殊不知,嬴政睡前也正在思量此事,身为君王,知人善任乃必备之能,他虽有意提拔刘季,却不愿随意找个职位敷衍对方。

    张良推荐对方的缘由,是“此人能言善辩,应变过人,或有张仪之才”,但他根据明赫的心声所言,察觉到刘季亦有统率全局之才。

    毕竟,能从秦亡后的乱世纷争中,一路杀出来的胜利者,绝非等闲之辈。

    如此一人,若能主管一大郡,方称不上浪费人才。

    在秦国,连韩非这般的阳武小郡郡守,亦是三品高官,而三川郡这种大郡的郡守,更是年俸二千石的封疆二品大吏。

    可刘季此番在灭魏之战中,只按张良之计行事,并未展现其统率之才。加之他既无张苍张良那般的优良出身,又非李斯韩非那般的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