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分卷阅读363
    令口气,要求头曼单于立刻筹集二十万大军,而他们已说服月氏王出兵四十万,要在这秋季合兵百万东进攻秦。

    到了这一刻,头曼单于终于明白东胡王的盘算

    无论是软弱的羌戎王,还是糊涂的乌孙王,都无法压制国中贵族部落,导致出兵屡屡碍手碍脚。

    而强势又狡诈的月氏王,在攻下乌孙与羌戎后将旧贵族全杀了,手中独握掌兵之权。

    他这几年,任由月氏壮大而不出手,等的正是联合一个强大的同盟攻打秦国。

    在东胡王心中,秦国乃是世间最肥的一块肉,比他先攻打月氏得到的好处要多得多。

    八月,已吞并草原大小部落的东胡、匈奴、月氏,倾尽国中积蓄之精锐力量,集结七十万步兵与三十万骑兵朝秦国北地边境靠近。

    这一战,为表不灭秦国不罢休的决心,三国之王亲自挂帅出征。

    他们不知道的是,秦国君主嬴政也认为休养生息数年,李牧蒙恬又在北地训练出四十万大秦骑兵,夺取阴山河套之地时机已到。

    在秦国君臣的盘算中,草原各国部落逐水草而居,流动性与分散性极大,但冬日,草原将进入一年中最艰难的寒冷缺粮草时期,为减少人畜进食消耗与取暖,各部诸人,将会聚集在背风处渡过漫漫冬日。

    此乃攻伐草原良机,大秦骑兵若分兵前往击破,胜算极大。

    遂早在数月前,他便往北地新增四十万步兵,又命吕雉筹备出足以支撑大军一年的军粮辎重,通过备战直道已运往北地数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押运粮草军辎的革车一道运往北地的,还有方士们成功造出的。

    十月,浩浩荡荡的草原百万大军来到阴山脚下。

    接到探子传回的消息后,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作战方案的李牧和蒙恬乐了秦军还没出动,草原骑兵竟主动送上门来挨打了

    还一送,便足足送来一百万大军的人头

    一百万是何等概念当年长平之战,秦赵双方之兵力总和,至多也不过一百来万。

    蒙恬沉吟道,“草原诸国粮草远不如我中原充足,他们敢合兵百万倾巢而出,想来,夷狄此番定有颠覆我大秦之意,野心倒是不小”

    李牧黝黑的英毅面庞上闪过一丝冷绝,慢慢勾起唇角道,

    “野心我大秦四十万骑兵与,比之夷狄野心何如此战,秦军必可一洗中原百年耻辱”

    蒙恬冲他咧嘴一笑,“李将军此番,打算如何处置俘虏”

    李牧轻轻捏了捏双拳,慢慢道,“大秦在接下来的反击战中,以少胜多,全歼觊觎我大秦疆土之夷狄,何来俘虏”

    这场战事打得毫无悬念。

    草原骑兵固然擅长马背上作战,但有了马蹄铁马鞍的秦国骑兵,亦极擅长马背上作战;

    草原骑兵以肉奶为主食,相比之格更为强壮,但秦国骑兵手中的长刀,以当今世上最坚韧之精钢打造而成,锋利无比

    更重要的是,秦军有,只消点燃火绳往敌军一扔,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便能炸飞数名草原骑兵

    虽然,如今这之威力,远比不上后世的火药,但在这全民皆迷信鬼神的时代,一个比巴掌大不了几分的奇怪之物,随手一扔便能炸断数人手脚,这超过时代认知的神物,已足以让草原骑兵被吓得魂飞魄散

    如此一来,草原骑兵士气大衰,而秦军士气愈发激昂,在短短半月内便歼敌二十万

    头曼单于头一个心生退意,匈奴家底薄,比不得东胡月氏,二十万大军,已是匈奴国中七成兵力,如今已死在战场数万匈奴士卒,他哪敢再跟秦军对抗下去

    再者,若此番东胡与月氏灭于秦军之手,他岂非能趁机一人独吞草原

    于是,再无心恋战的头曼单于,在一个寒风渐起的深夜,趁着三国相约出兵偷袭秦军之时,悄悄带着剩下的十多万大军,仓皇往阴山以北策马逃去。

    匈奴军队的贸然撤退,让本就心惊胆战的东胡月氏大军,陷入了愈发惊惶畏战的士气之中,东胡王接连杀了数名逃兵祭拜龙神,才稍稍稳住士气。

    到了北方萧瑟的十二月,随着草原骑兵的越来越少,半点便宜没讨着、反损失二十多万士卒的月氏王,率领剩下的士卒愤而离去。

    月底,为了面子而强撑的东胡王,连同他带来的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秦军此时也能腾出手来,前往草原追击匈奴与月氏逃兵。

    待蒙恬率军追至匈奴时,才得知头曼单于甫一回到草原,便被萧何挑唆趁乱回国、杀死阏氏幼弟、拉拢贵族势力的匈奴王子冒顿所杀。

    而带着大军返身偷袭月氏的冒顿,又死在被萧何掌握的月氏留守军手中。

    随着秦军战线的不断推进,李牧率军一路击败月氏与匈奴各路贵族,深入漠北两千里,打到了被后世称作“贝尔加湖”的瀚海旁,并在草原圣山狼居胥山勒石以铭。

    而蒙恬则在率军攻下东胡境内后,成功击败从辽东方向赶来偷袭秦军的扶余人,并顺势将战场沿着东北方向,反攻进入扶余本土,成功将这片后世盛产顶级大米的肥沃黑土地,正式纳入大秦版图。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面对来自草原的侵扰残杀,毫无还手反击之力,只将“驱逐夷狄”视作获胜之目标。

    但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天下攻守之势迥然逆转。

    这一年,中原军队第一次筹建大规模骑兵以牙还牙,在李牧与蒙恬的带领下,秦军一路追亡逐北数千里,俘虏各部王公贵族,第一趟由中原人反过来成功征服这片辽阔的草原,并在阴山以南之数千里边关,沿着燕赵旧长城路线,重修以坚石水泥钢筋灌溉之长城。

    而随着秦吏与驻军的陆续就位,秦语、秦字、秦钱、秦律与搬迁至此的秦人,亦旋踵而来。

    在秦国从娃娃抓起的免费公学文化宣传攻势下,这些离中原腹地极远的草原之民,从此一代代说着咸阳官话、写着秦国楷书、感受着来自秦君的减税宽容仁政,自觉日子过得比从前松泛了许多,再不会有草原贵族随意来抢夺他们的牛羊与女子。

    而此地发达的畜牧业,在与秦国兴旺的纺织手工业结合后,又让草原民众获得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剪羊毛,纺羊毛,织毛衣,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毛绒制品

    从此,近到阴山脚下、远到瀚海之边,大秦疆域内草原之民,皆坚定认为自己是秦人,而绝非匈奴人或东胡人。

    殊不知,早在扶苏跟随秦军前往百越之时,秦国国内的平静形势便再一次被打破了。

    因为,咸阳城中又传出了新的流言此番若秦国攻下百越,陛下必会下令让六国之民,全迁去填充百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