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全家迁居港城之后 > 40.第040章:出师挺快
    第040章出师挺快那些缝纫培训点的活计你都能抢得过来了

    郭元乾挺满意这个结果的, 转眼他就将这事告诉了家里其他人,只对消息来源只字不提,“听说在被我们家的机关伤得不轻。”

    “真是活该啊。”安梅听了这个消息挺高兴的, “往后他们也别想把日子过得太好吧。”

    郭无恙也说,“这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吧。”

    “难怪我们在穗城的时候没有等到什么坏消息。”郭泰安还记得客船将至穗城的时候,爷爷奶奶的紧张劲, 就怕那个郭慧安使坏。原来郭慧安一家那个时候早已经被逮进局子里了啊。

    小皆安不太懂, 就只是知道有家对自家很不利的人已经被劳改了, “那我们家是不是已经安全了,我们可以再回去津沽吗”这边的玩伴太少啦, 舅太公家的表兄弟都好文静,一点都不带爱玩闹的。

    “回津沽啊”郭元乾听得愣了一下, 虽然偶尔还挺怀念以前在津沽的日子的,而且现在表舅一家避过一劫, 就算是他们一家回内地, 找舅舅和弟弟的活也会继续的, 尽管如此,但他还真的没有想过要回去。

    其他几个听到小皆安的话也愣了一下, 现在郭慧安一家已经算是解决了,回津沽好像也可以就算是津沽不好再回去, 也可以迁居内陆其他地方

    大家陷入了沉思。

    最后还是郭元乾出声打断了大家的沉思,“不回了吧。”津沽的宅子已经是卖得干干净净了,自家也已经在港城定居下来了, 住房买了,出租楼买了,制衣厂也开起来了,一切已经步入了正轨, 再回去做什么呢。

    再说了,亲近的亲人不是在港城,就是在国外,回了内地再过十来年可能还会撞上比较乱的时期,到时候他们这种一家子都在港城转了一圈的人,未必安稳。

    “不回啊,”小皆安有些失望,但也接受了现实,“那就不回吧。”

    郭元乾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这边没有玩伴,只能跟哥哥姐姐玩,不好玩了是吗”

    “还好吧。”小皆安跟哥哥姐姐玩儿得也挺好的,但有时候他们总要做正经事,他就没法一起了。

    郭元乾宽慰他,“等上学了就好,学校里的小伙伴挺多的。”郭元乾帮他算了算时间,“现在还有一多月的时间,等开学你上学了,就可以有不少玩伴了。”

    “好吧。”小皆安眼珠子转了一下,看向哥哥姐姐,“如果哥哥姐姐什么都带着我玩的话,我就没事啦。”

    郭无恙揪了揪他的小脸蛋,“我和哥哥什么时候不带着你玩了”

    “以后也要坚持呀”小皆安摸了摸被揪过的小脸蛋嘿嘿傻笑。

    叫他这么一笑,一家人都笑了起来,因郭慧安一家而一直横在头上的阴霾全都散去了。

    别说郭慧安一家现在去了北大荒未必能赶得来港城,就凭他们现在的经济条件,就算是要来港城也只能走不正规的路子,这种路子过来,现在是越来越危险了,未必能全家到齐。

    就算是全家到齐了,港城不同于津沽,不必那么害怕举报一事。

    事情既然说开了,孩子们留在家里补习功课,郭元乾安梅夫妻自然还是照例去往制衣厂,制衣厂的女工被邱瑗安排得挺好的,这会已经开始做冬装工衣订单了,看这个速度,倒也不是很慢。

    夫妻俩在僻出来的一间办公室里忙碌,郭元乾是理一下制衣厂的账目,安梅还在画样衣的图样,现在除了郭无恙那条裙子,安梅自己也画了几款旗袍,郭无恙参考时尚杂志上的资料,也画了几款洋装,安梅观察过附近女文员的装扮,选定了几款打板。

    样衣已经是有做出来了,相关的数据也有出来了,面料也已经下了订单了,就等面料回来,就分出几个人手做洋装,反正冬装工衣的交货期还早着呢。

    夫妻俩在办公室坐了没一会,就听着邱瑗领了人进来。

    “王老弟”郭元乾有些惊讶,没想到王有财竟然找到制衣厂来了。

    王有财笑眯眯地,“郭老兄,恭喜啊,这制衣厂开得不错啊,这场地听说你是已经买下来了的”

    “我不比王老弟是做大生意的,所以本来我只是想着买栋楼收租,保一保家里的日常开支也就罢了。”郭元乾把人引进来喝茶,“只是受我表舅照顾,这才把制衣厂给开起来了,不瞒你说,这订单还是表舅家的工厂下了工衣订单呢。”

    王有财有大半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自然是有打听清楚了郭家目前的情况了,来了港城才一下船就有亲戚过来接了,投奔亲戚之后,没几天时间就买了薄扶林道的洋房,搬到了薄扶林道。

    然后半个来月就开起了制衣厂,场地、装修、机器、工人,半个来月就搞起来了,这会已经开始在做订单的成衣了。

    他来港城也就比这位郭老兄晚了两三天的时间,他本来就是起意过来开厂的,他也是有开厂经验的,这边还有好些个亲朋帮手呢,也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才慢慢走入正轨了。

    要么是这位郭老兄家的表舅着实厉害,要么就是这位郭老兄跟他那表舅都厉害,不管是哪个厉害,他王有财都很佩服,“郭老兄比我厉害。”

    “王老弟过奖了,真的就是一小厂子。”郭元乾就领着他去车间看,“机器跟女工都不算多,我这小本生意,也没那么多的资金扩大经营,招的还都是没用过缝纫机的生手,就想着能保点家里日用开支也就行了。”

    王有财看了看井然有序的厂房,机器其实不算少了,场地也不算窄,放了机器有了这么些女工,还有余下不少空地,关键是那些说是生手的女工,用缝纫机用得不要太熟悉啊,安排工序的人想得很周全,上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的间隔时间很短,但一个个都做得挺好的。

    王有财有一些不太敢相信,“郭老兄,你这些女工真的都是没经验的”他看着不像啊,据说是十二号开业的,今天也才二十号啊,才七八天的时间,就这么熟手了,“那你这边培养女工还挺厉害啊,出师都挺快的。那些缝纫培训点的活计你都能抢得过来了,它们那边出师可挺慢的,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出一个熟手,那学费可不低,三个月,啧啧。”王有财摇头。

    “我这边也是有个好管事。”郭元乾倒是知道缝纫培训点教得慢,有九个女工在那边学了有一个多星期的,基本功还没有全部学到手呢,跟着一起学,还是被没学过的新手给赶上了。

    就单论这个教学效果倒是挺不错的。

    王有财点头,“有时候能招到一个好管事确实是挺难得的,你运气好。”他看了看一会,就这个流水线工序,从剪裁到衣服最后做出成衣,也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吧,不过完成之后还需要熨烫晾干包装,这个时间就久了一些。

    但等衣服晾干的时候可以做其他的活嘛,按这些女工的这个速度,招多点人,好好培养,再加点班,目前这个场地,一天几百件衣服不成问题啊。

    “一天几百件那得招一两百个工人才行,这个投入太大了,我们家可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投入。”郭元乾摇头,两百工人,一天的薪水都不少的,“招了这么么天,又哪里来那么多的订单可做接订单没有那么容易的。”

    王有财觉得到时候产量上来了可以走出口的路子嘛,“今年的成衣出口多红火呀,出口卖得贵,只要条件谈得好,结款也没有本地麻烦。”

    “做大了投入也大。”郭元乾暂时没有这个想法,“还是先把这个小厂子盘活再说吧。”

    王有财笑着摇头,“郭老兄还是太谨慎了一些啊。”但他自知跟郭元乾交情浅,也就没有再提了,而是跟郭元乾把订单签订了,“样衣我也给带过来了,这是以前我在申城开厂时的工衣,就照着这个来做。”

    “好,我们看看。”郭元乾接过样衣看了看,以他的目光来看,不算复杂,他转手递给妻子。

    安梅仔细看过之后冲丈夫点了点头。

    郭元乾领会了妻子的意思,看了看王有财开出来的单价可以做,也就签下了合同。这份合同不光是夏装,也有春秋装跟冬装,不过夏装的货期更紧一些。

    “郭老兄夫妻俩齐心打理家业啊。”王有财把他们夫妻俩的互动看在了眼里,看来这是夫妻俩一起打理的厂子。

    郭元乾一点也不怕跟人承认自己某些方面比不上妻子,直接实话实说,“制衣厂这一块她比我拿手,我的手艺不是这个。”

    “我听说了,郭老兄做首饰是行家里手。”王有财也并不瞒着自己打听过郭家的事情。

    郭元乾微微一笑,“行家里手不敢当,但练出了一点本事。”

    王有财就说他谦虚,两个人你来我往的说了一会话,郭元乾看着时间不早了,就留他吃饭,“我陪你好好喝一杯。”

    如果是比较熟悉的人,一般是不去外边吃的,都是在厂里吃,请的厨娘做的家常菜味道还不错,要留客的时候提前叫厨娘多备几个菜也就成了。像王有财这种说熟不熟,说不熟又有点交情的,自然是在外面请了。

    “这回是不成了,”王有财摆手拒绝了,“我那边厂子里中午有几个客户过来,得陪他们吃饭。”

    郭元乾没料到王有财还有其他安排呢,“你这难得来一回。”跟他的制衣厂就开在这边不一样,王有财的纺织厂是开在离这边不太近的地方的。

    “没事,你这边我有机会再过来,”王有财还有其他的事情托付郭元乾的,“当时我来得不凑巧,没能撞上薄扶林道洋房区这边有房出售,在别处买了一栋楼,但不比这边的洋房好,想托你帮我留意一下,看看这边有没有谁出售的。”至于说山顶的楼,他就不托付给郭元乾的,毕竟山顶那边太抢手了,轻易抢不到。

    他也有托付了其他的亲朋帮忙留意,但那些亲朋自己也想过这边来呢,不如托付给郭元乾这位已经住在这边的。

    郭元乾一直有留意着呢,这边的洋房还不错,他是想着,如果山顶的地不好抢,那可以再买一两栋洋房,一栋留给无恙做嫁妆,另一栋,小皆安长大了如果更喜欢一个人住,那就留给小皆安。小皆安愿意跟着哥哥一起住,那就当是投资。

    当然这都不是急着办的事情,无恙虚岁也才八岁,小皆安也才五虚岁,可以慢慢等,因此他满口答应了王有财的托付,“有探听到消息我打电话给你家。”

    “行,那就多谢了,我会请家里人留意电话。”王有财今天来的要办的事情都办了,就起身告辞。

    郭元乾直接给送到了楼下,看着他的车子开远了才折了回来。

    安梅已经有听邱瑗说了王有财说他们这边培养缝纫女工速度快的事情了,“说是比那些缝纫培训点还要快”

    “说是这么说,但缝纫女工培训点的具体情况我们也弄不明白的。”郭元乾看着妻子,“你是有什么想法”

    安梅觉得这个缝纫女工培训点可以开办试试,“我们这边的女工,熟手挺快的,满打满算也不到半个月,哪里用得了两三个月”

    “你想开办这样的培训点”郭元乾倒是没有意见,反正家里场地是现场的,机器也有,培训班完全可以在晚上不开工的时候开设,“那我叫小六去打听打听,看看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当的。”

    安梅点头,“那就打听打听再说。”这事暂且搁下,安梅跟丈夫说了自己的一些新想法,“这几天我观看外头的情况,看到也有不少小孩子,看来小孩子的衣服我们也是可以做的。”

    “你是想做一些小孩子的衣服放到商铺里卖”郭元乾掀开朝街道的窗户窗帘看了看,又看了看朝着小巷子的街道,还别说,小孩子还不少,虽然说这会还是时候,没到该上学的时候,但这些孩子数量也还挺多的呢。

    安梅也是留意了到这个,才觉得这周边的小孩子的生意也是可以做一做的。

    晚上回家来说起这个,郭无恙一愣,“做童装吗那是不是得分开出售咦,也不对,可以放一起,做成亲子装。”

    “童装亲子装”孙女这是一连说了两个新鲜词汇,安梅就有一些感兴趣。

    郭无恙点头,“小孩子就是儿童嘛,他们穿的不就是童装亲子装就是父子或者母子穿一样款式不同尺码的衣服,也可以做那种一家人的亲子装,嗯,还可以做情侣装。”

    郭无恙这么一解释,大家也有一些理解了,还别说,这个想法挺不错的,等于同一款衣服一次可以卖两个人或者三个人,而且同样的款式,做童装可以省下不少的布料呢。

    “这个可以搞。”郭元乾不太懂衣服要怎么设计,但是生意经他还是懂一些的,“这是个新鲜东西,我们可以先做一批库存货,卖一个新意,等别人仿制的时候,我们就再出新款。”

    安梅也激动了起来,“这么看来,这个制衣厂,光是在本土的生意都能发展得很好了。”

    “如果真的红火了,也未必不能出口。”郭无恙觉得亲子装、情侣装这种东西,哪里都会受欢迎。不见未来那么多年了,亲子装一样红火么

    孙卫平跟苏语恒两个补习老师看着这一家几乎谈笑间就找到了一门好生意,就有一些佩服,又觉得难怪人家一来港城就住这边洋房区了,他们来了几年了还挤棚屋呢,果然差距就在这里呢。

    当然这不是说想法来了就能够立马开干的,起码先得把款式设计几款出来吧。郭无恙有点心得,就自告奋勇要出几张图样。

    郭元乾直接答应了下来,“不要影响了你的功课。”

    “不会的,孙老师和苏老师会盯着我的。”郭无恙让爷爷放心。

    孙女说这样的话,郭元乾倒真的放心了,关系到两位补习老师的奖金,肯定会对孙女儿上心的。

    敲定了这件事情,郭元乾也没忘记叫陆六打听缝纫培训点的事情,“今天有位在客船上认识的王老板过来下订单,说起我们这制衣厂培养女工的速度挺快的,比缝纫培训点还厉害,你帮忙打听打听那些缝纫培训点的事情,看我们这边能不能也开一个缝纫培训点。”

    “缝纫培训点”陆六这会还没有到接妻子回来的时间,还没有听说这事,但他每天晚上都要接妻子下班,自然对制衣厂那边女工们的进展很清楚的,要说这个培养熟练工的速度,确实是挺快的,真要个开缝纫培训点也未尝不可,“那我打听打听。”

    郭元乾把事情交给了陆六是放心的,“那我就等你的消息。”

    郭元乾这边顺利,郭无恙那边画图样也挺顺利的,画画是自打她练字就开始学的,那会也可以握笔了,也就可以开始在练字之余学画画了。

    最近她看了挺多的时尚杂志,还有一些服装杂志上面将做衣服给拆解得挺详细的,现在她画这种图样已经很顺手了。

    最近又刚好才出过门,在酒店那边有观看过本地人的穿衣风格,她心里略有一些知道当前的流行是什么,先是用简笔勾勒出大致外观,再细致描绘,最后又画了详细的拆解图。

    孙卫平在一旁看自己的专业课,偶尔看她一眼,就看着这么个小姑娘,刷刷刷就画出来了一份图样,还是生动好看的款式,就挺佩服的,这位郭东家家里教养出来孩子怎么都这么厉害啊

    那边郭泰安在修改书签图样,白天他就瞅着空子一连画了好几份,这会修改好了,最后又取了木片出来雕刻,另一边小皆安抱着一本英语原文画本在看,看得还挺细致,毕竟他过一会就会翻看一下手旁的英语词典,可见是碰见了生字就会翻词典的。

    虽然这三个孩子爱学习,可家里的家务活他们也没少做,郭东家安东家出门上门,他们就会把做饭、洗碗、扫地、给菜地浇水、除草、除虫的活给干了。

    虽然他们两个补习老师会帮忙,但他相信,没有他们帮忙,他们也能搞定这些家务活,看起来就是做习惯了家务活的,做得又快又好,比他们两个成年人可要厉害多了。

    郭泰安感觉到孙老师的视线,抬头看了一眼,见孙老师没什么事情,又埋头继续雕刻,虽然可昭表姑想要那种古典式的窗棱格,但也可以雕刻福字,平安之类的嘛。

    白天他画图纸的时候就想好怎么下刻刀,这会刻起来挺快的,镶嵌金线需要的位置他也有留出来,这个只是样板,倒不必非得把金线镶嵌上去。

    郭无恙那边的图样先画完,一共画了三套衣服,有正装,休闲装,运动装,其实休闲装跟运动装挺好的画的,就是变动一下小细节就好,正装就麻烦,女装总不能是西装。

    好在一共只有三套,倒也不麻烦,郭无恙把画好的图样拿去递到了爷爷奶奶桌上。

    郭元乾把手里的书放上书签合上,这才细看孙女的图样,“正装男装是西装,女装是裙子”

    “我看这边西化比较严重,舅太公家里,也就舅太公跟桦叔爷穿了中山装,其他人都是西装呢。”郭无恙倒是更喜欢中山装,但谁叫港城是大不列颠治下呢,很多就喜欢穿西装。

    郭元乾也有注意到这个情况,他点了点头,把这份图样放下,女装是裙子倒是不奇怪,毕竟,穿西装的女性他还没有怎么看到过呢。

    休闲装跟西装差别比较大的地方就是领子,女装也是裙子,但是那种上衣裙子的款式,只看图还挺好看的,郭元乾觉得不错。

    再看运动装,是圆领套头衫的款式,领口、下摆、袖口跟裤脚口还设了一圈罗纹边,这个郭元乾是不懂叫什么的,但孙女在图纸上标注了,“这个罗纹边是有什么用处”

    “领口设这个看起来美观时尚,而且穿的时候比较轻松舒适,下摆这个罗纹是为了增加舒适度和稳定性,袖口和裤脚加这罗纹有束口的作用。”郭无恙这个就有一点借鉴了未来的风格了,当然,从时尚杂志来看,运动装的款式大差不差的。

    其实运动装还有一种翻领领子,不过这种好像是网球装比较常用,郭无恙也觉得这种领子好像不比圆领好看,也就没有画这种了。

    郭元乾听着有一些惊奇,“现在还有这种可以束口的罗纹边可用”他以前在外头跑的时候,要给小腿打上绑脚,不知道这两种功效是不是一样的。

    “不是一样的,这种束口有弹力的,没有那种绑腿的功效。”郭无恙摇头。

    现在出入远一些的地方都用车可用,郭元乾倒是对绑腿没什么执念,他把图样递给妻子,“无恙这边画了三套图样,正装,休闲装,运动装,我看就算是要做亲子装,大致上差不离也就是这几类了。”

    “生活中还真的是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安梅也赞同丈夫的看法。

    一旁等着爷爷奶奶评价的郭无恙连忙举手,“不是哦,还有居家服跟睡衣,不过休闲装勉强也可以当居家服用,但睡衣的用途就比较专一了。”

    “居家服”郭元乾想了想也明白了这款服装的意思,“居家的时候穿的吧像可行,在外只能穿西装,但穿西装就要端着,回家了想要行动轻松一些,就可以穿居家服。”

    至于睡衣,顾名思义,就是睡觉的时候穿的衣服嘛。

    郭元乾这么一想,“那咱们家的制衣厂以后还大有可为嘛。”倒不必只想着往外头接订单来做了,自家做衣服放自家店铺里卖也不是不行嘛。

    “就咱们这个规模,先还是小打小闹就好。”没有确定商铺的衣服能大卖之前安梅是不太敢投入太大的,毕竟家底儿就那么多,损一些少一些,他们两个老头子老太太还有三个孙辈要教养呢。

    总不能这家底儿在他们手上折损了,以后叫三个孙辈再去辛苦吧。

    郭元乾点头,他也无意现在就扩大经营,以后,如果确实是发展势头不错,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郭无恙不觉得对是否扩大经营能插得上嘴,她知道点新鲜东西,那是托了机缘的福,就算是知道几十年以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发财,可她对港城这边的发展不熟悉,不知道这边的具体情况,只知道港城一直以来经济发展都不错。

    有很多年,跟纽约、伦敦一起属于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至于说哪一年哪个行业发展得好,她就说不来了。只知道,港城银行业是发展得不错,但也有一些被挤兑破产的银行。

    所以她这份机缘帮不上家里太多的忙。

    郭元乾不知道孙女想了这么多,他比孙女当大人看待,并不是真就认为她能当大人用,是他想着孙女毕竟有机缘,不能当小孩子那样看待而已。

    家里生意上的事情还是郭元乾安梅夫妻俩做主的,郭泰安虽然有十五岁了,偶尔能帮忙做点事情,但做主还是没有的,郭元乾也不会把这样的重担就往十五岁的长孙身上压的。

    郭泰安有心想要担起家庭重任,但也没有这会就瞎指挥,他还是在学习阶段。这会他就专心地准备给可昭表姑的样板书签。

    样板嘛,郭泰安没有太费心思打磨,就打磨到没有毛刺也就行了,他看向这会在看课外书的妹妹,“无恙,我给可昭表姑送书签样板,你去吗”看了看抬眼看过来的小皆安,“小皆安你去吗”

    “去。”小皆安把手里的画本合上,跳下了凳子。

    看他这副迫不及待的样子,郭泰安失笑,跟爷爷奶奶打了一声招呼,就跟妹妹一人牵了他一只手去隔壁张宅。

    开门的是阿珍,她看到兄妹弟三人脸上就笑开了,“泰安少爷,无恙小姐,皆安少爷来了。老太爷这会还在客厅里呢。”

    “珍姑好,我们找可昭表姑。”兄妹弟三人一齐跟阿珍问了好才往里头走。

    张远松晚饭后一般会在客厅里坐着看看报纸或者书籍,也不要求晚辈一人陪同,反正老妻在一旁陪着呢。这会听到动静看到郭泰安兄妹弟三个就笑开了,“过来玩呢”

    “舅太公好。我们找可昭表姑。”郭泰安看珍姑已经上楼去叫人了,就拉着妹妹弟弟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

    张远松觉得稀奇,“哟,你们三个跟你们可昭表姑处得这么好那以后常来找你们可昭表姑玩。”

    “爷爷说我什么呢”张可昭听阿珍说郭泰安兄妹三个找,就知道可能是书签样板好了,连忙跟下楼来,就听到爷爷在说自己。

    张远松叫她走慢点,“不急,不急,都在这里等着你呢。我说他们三个跟你处得好,这还专门来找你玩呢。”

    “嘿嘿。”张可昭笑了笑,没说实话,就领着兄妹弟三个往楼上走,“爷爷我带他们去我房间玩。”

    张远松点了点头,“去吧。”他喊了一声阿珍,“给小姐房里送两盘水果。”

    “好嘞。”阿珍连忙去厨房洗水果。

    张可昭领着兄妹三个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了才低声问,“怎么样图样画好了吧”

    “画好了。”郭泰安看妹妹弟弟自己找了位置坐好了,就把拎着的东西给表姑看,“这些是图样,这些是我做了些样板出来,只是普通的木料,不是檀木。”

    张可昭可没想到这个表侄这么厉害,连书签样板都做了出来,她接过来一看就喜欢得不行,“哎哟,这几款都这么好看,我怎么选啊。”这还只是普通木料,也没有镶嵌金线的,如果镶嵌了金线那得多好呀。

    “这些细线条就是用来镶嵌金线的。”郭泰安把那些细线条指给表姑看。

    张可昭看着那线条,并不是普通的直线横线,而是勾勒出了图纹的,“这个很费功夫吧”

    “也还好。”毕竟是细线条,锋利的刻刀可以一笔画过去。

    张可昭看着几份书签样板,有些爱不释手,“我看每一份都好看,这可怎么挑啊。”

    郭无恙正待说话,结果外头有人敲门,原来是珍姑送水果上来了。

    两盘水果,一盘是是切了片的芒果片,一盘是切了片的火龙果,都是当季的水果。张宅一般都是吃当季蔬果,比较少吃温室蔬果。

    果盘旁边还配有银签子,阿珍叮嘱了一句,“火龙果是刚从冰箱里取出来切的,稍微有点凉,要慢着点吃。”

    “好,谢谢珍姐。”张可昭给三位表侄发放银签子,“先吃芒果片,这个是熟芒果,如果是青芒就更好吃了,切成片沾点椒盐或者酸梅粉,好吃得很。”

    阿珍看小姐招待得挺好的,也就退了出去。

    张可昭一边招呼三位表侄吃水果,一边问他们,“送朋友挑哪款更好啊”

    “不然送平安福乐,如意吉祥”郭无恙就推荐送有字的书签,“哥哥勾勒的符纹很雅致了,配上字,算是祝福。”

    张可昭看了看自己之前提的窗棱书签,确实是没有比带字的书签更好看,“那就按无恙说的这样吧,平安福乐,如意吉祥。”虽然这有些老式的感觉,但檀木书签本来也挺老式的嘛。

    “我就一套雕刻四张书签,”郭泰安看定下来就问表姑需要多少套。

    张可昭先说四套,后来又改口,“六套吧。四套用来送我的几个好友,一套我自己用,剩下的一套留着做收藏品。”

    “其实也没有好到能做收藏品的地步。”郭泰安有一些不好意思,他这手艺还没到家呢。

    但在张可昭来看已经很好了啊,“外头没有可这样的镶嵌金线的镂空檀木书签卖呢。我看其他的镂空书签,倒是有纯金纯银的,但花样不太好看。”而且,她送的是同学兼朋友,大家都是十七八岁的女学生,还不到用纯金书签的时候嘛。

    “那,有没有时间限制”郭泰安问明白好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们每天文武功课之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可没有太多呢。

    张可昭倒是不急,“九月份开学之前能交给我就行。”

    “好,我做好了就给表姑送过来。”听着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郭泰安就不急了。

    张可昭把准备好的材料拿给郭泰安看,“檀木片这个厚薄度可以吗”

    “稍微厚了一些,不过没事,这种可以劈开成两片的。”郭泰安仔细看过檀木片,厚度略有一些厚,劈开两片倒是刚刚好。

    张可昭不太懂这个已经很薄的木片还要怎么劈开,不过她看郭泰安说得挺轻松的,也就不追问了,“好,那我给这些木片够用吗”

    “够用了。”其实还有一些多,但郭泰安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百分百出成品,多一些备用也好。

    檀木片可以了,张可昭又取出了三条小黄鱼,“金子的用量我不懂怎么算,你看三条小黄鱼够用吗”

    “表姑,一条小黄鱼都用不到。”郭泰安估算过,书签不能太重,所以,“一个檀木书签至多用零点三克的金子,再多就有些沉了。”

    张可昭看了看木片的纹路,“用量这么小的吗”但她不专业嘛,既然专业人士说了每个檀木书签至多用零点三克,那她就信了,她翻出来几颗金珠子,“这种金珠子两克一粒,十颗够不够”

    “金子的损耗不会太大,八颗就够了。”郭泰安只想拿八颗。

    结果张可昭不但没有拿走两颗,还另外又放了十颗进来了,“多的就是我的加工费啦。”总不能叫人白加工啊,“这是我送朋友的心意,总不能是免费蹭来的。”

    “那也用不着这么多的加工费啊。”郭泰安有一些不好意思,其实像他这种没出师的,有些都不能收加工费的。

    张可昭觉得不多啊,“我这还给少了呢,港城这边加工首饰,一克至少也要收八块钱的加工费,老师傅的价格就更高了,我也没给你老师傅的价啊。”

    “表姑,加工费有这么高吗”郭无恙换算了一下,这加工费比一克金子的价还要高一些了。好吃的元朗丝苗米也才六块一斤呢。

    张可昭点头,“我嫂子他们也有去加工首饰的,收的就是这个价格。”

    “是这样子吗”兄妹弟三个对港城这边很多的物价都还没有底,可能算金子的价格贵,但算宝石就不贵了毕竟几克重的宝石不便宜嘛。

    兄妹弟三个将信将疑地拎着材料走了,就,了解港城物价迫在眉睫啊。

    张可昭有些可惜书签样板没有留下来,不过不要紧,可以到时候问问书签样板能不能留给她。

    兄妹弟三个回到家里就问爷爷,“可昭表姑说,加工费至少也要收八块钱,是真的吗”

    “差不多吧。”郭元乾看着长孙手里拎着的包,“怎么,你可昭表姑要你帮忙做东西”

    郭泰安点头,“表姑想做镂空镶嵌金线檀木书签。”

    “单这个工价,倒是合适。”郭元乾顿了顿,想说泰安还没有出师,一般来说不好收加工费的,不过,泰安跟着学了十几年,打下手也有好几年了,手艺比得过一般的师傅,只不过是他压着没叫出师而已,这个加工费收了也行。真的不收的话,表舅要是知道了肯定是不依的。

    郭泰安一向信服爷爷,既然爷爷说了可以,那就是可以了。郭泰安放下心来,准备把这单活做好,表姑的书签是送朋友,说不得要提一提工匠师傅,嗯,如果做得好,可当招牌用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