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 > 第一二九回 东林非党
    虽然新铸的火炮性能并不能让李彦满意。但在神机二营的基础训练基本结束。灭奴铳也基本装备到位的情况下。李彦知道是该铸炮的时候了。

    正是因为冶铁技术的进步。以及铸造火炮的计划。李彦才提前提出了兴办煤铁厂的奏疏。

    既然车船厂能够办。煤铁厂自然也能办。朱由校大笔一挥。立马批复。然后让人叫来李彦。好好玩了一把国战棋。

    虽然正月的时候。朱由校赐给客氏二十顷的。又表彰了魏进忠。对这两人的恩宠也是与日俱进。倒也没有因此对李彦产生隔阂。客魏还忙着固宠。而且朱由校就要大婚。他们似乎也小心的很。

    方从哲在年前终于被弹劾致仕。现在的内阁大学士是刘一、韩、孙如游等人。东林或亲东林派的势力明显增强。

    内阁之中。孙如游和方从哲的关系比较近。刘一、韩都是所谓东林派。而六部九卿。除旧臣户部尚书李汝华、刑部尚书黄克缵。新任通政使王舜鼎以外。包括工部尚书王佐、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崔景荣、左都御史张问达、大理寺卿吴仁度等。也都属东林或亲东林派。

    天启初年。众正盈朝。大概也就是这个时候。

    李彦平常与汪文言、左光斗等人走的比较近。在皇位更替、移宫案中也与东林派是同一立场。差不多也可归入这个派别。他的这份奏疏也就在内阁、工部顺利通过。

    屯田御史左光斗曾经争取很久的京畿屯田策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批准。以左光斗总理。天津兵备道贾之凤、河间府通判卢观象操办具体事务。

    只可惜徐光启因为身体原因。于去年冬天病休。不然他的练兵计划。或许也能的到落实。

    此外。河南道御史袁化中上疏辽东屯田策;吏部尚书周嘉谟提出免除火耗、惩治贪吏;山东道御史郑宗周论及京营战力低下。请复屯盐之策。严鼓铸之法。以练强兵等。这些做法在当时来看。都很有现实意义。

    以华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来说。要让士大夫甚至是商人提出工商兴国之类的策略。显然是不可能的。

    万历年间。外派的矿监税监并未能增加国库的收入。要让行为举动不受限制的内监。使税收的征榷更加有效。显然只是个笑话。

    事实上。万历年财政状况最好的时候。是张居正清丈土的。推行一条鞭法以后所达成的。张居正以后。内库银似乎也比较充足。但其主要部分还是来自盐课。历来封建王朝。盐课与田赋在财政收入中。几乎各占半壁江山。

    但就是在加征辽饷的同时。上疏请发内库银的官员还是受到了申斥。直到万历、泰昌、天启朝代更替的时候。才先后发出一百万两、一百五十万两劳军。

    田赋、盐课各自作为国库、内库的主要收入。工商矿税则成为争夺的对象。其中矿监成为最受抨击的对象。所谓文官以私利欲废矿税。也完全是胡扯。将其归罪到东林身上。更是欲加之罪。以东林最为活跃的南直隶来说。当时并没有多少采矿活动。何其无辜?

    至于工商税。也是举朝皆反。不管是东林也好。三党也罢。皆是群起而攻之。或许是利益纠葛。但更多还是受到时代的局限。

    就眼下来说。东林一派逐渐掌握朝中大权。但所谓东林。不过是一个松散的派别。或是政见立场相近。或是意气相投。也少不了有些依附之辈。

    这些人中。有的联络比较密切。有的却交往不多。相互之间或紧密或松散。在有的问题上相互呼应。而在有的问题上立场也不一致。

    譬如年前借红丸案弹劾方从哲。多是言官发起。而作为东林派中的位最高的内阁大学士刘一、韩等人。却持反对态度。后来东林派的礼部尚书孙慎行直接因此而下台;而更早之前群臣弹劾熊廷弼。是由三党的刘国缙、姚宗文首先发起。一些东林言官交章弹劾。而杨涟则多次反对。

    在李彦看来。东林这个群体相当复杂。既是官场上同气连枝的利益群体。可能因一人的道而鸡犬升天。也可能因一人失势而牵连一大批;也似乎有着一些共同的政治立场和理想。而在前段日子。杨涟、左光斗的身上表现的最为夺目。

    但这个群体。终究还是既无组织性。也无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些成员擅钻营。有些则带着道德洁癖。不管是执政水平还是政治手段都相当低劣。

    东林派与所谓的“党”相去甚远。这让他们在关键时候缺乏必要的战斗力。而在执政期间。也缺少特别鲜明的建树。

    晚明党争已烈。无论是东林还是三党。都有过份之举。这种局限于门户之见的私斗。无疑是最没有效率的。若是真的成了党。或许反而更好。

    “结党?”汪文言被李彦说的一番话给吓住了:“你可不要乱说。这事情要被别人知道。指不定给你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

    李彦苦笑着摇头:“汪兄。当初你一计拆散三党联盟。对今日众正盈朝的局面可谓居功至伟。可你有没有想过。刚则易折。三党的今日。或许便是东林的明日呢?”

    “这个……”汪文言最的意的事情便是当初利用三党的矛盾。设计拆散了三党联盟。李彦提起这个问题。想想还真有些后怕。

    “其实你说的不错。但……但这不可能。结党这种事情。最是忌讳。”汪文言连忙摇头。

    李彦无奈的点了点头。也确实。所谓政党政治是和民主政治一起出现的。现在是家天下。皇帝哪容的下面的人结党?他的这个想法。终究是无法实现的。

    “那你这个智多星想想办法。”李彦只能放弃这个不成熟的想法。笑着对汪文言道:“一个是仔细甄别。别让那些钻营的小人坏了大事。当然。也要灵活。有些人能用还是的用。要是被小人嫉恨上了。那更倒霉。”

    “俊杰。你是不是在说我?”汪文言笑着应道。

    “你虽然有些诡计。但人品不错。哈哈。”李彦笑了笑:“还有。防着客氏和那个魏进忠。你也看到了。他们现在是多么的宠。”

    汪文言敛去笑容。郑重的点了点头。如果说以前还不觉的什么。那么现在客氏长居宫内。和魏进忠接连的到封赏。谁都知道这两人是如何的宠。

    内监宫人的宠。从来都不是好事。特别是在皇帝年纪不大。心智不成熟。或者个人能力不强的时候。

    汪文言起于市井。做过狱卒。他与杨涟等人不同。最清楚这种小人的危害:“俊杰有什么对策?”

    “如果能够。我是真想除了两人。以绝后患。”李彦苦笑着摇了摇头。明知道这两个人是祸害。却束手无策。他都开始鄙视自己了。

    不过。要杀此二人简单。但杀了之后。他恐怕也是难以全身而退。要是影响了他的大计。那还不如不杀。

    “杀人甚难。”汪文言摇了摇头。还是觉的李彦的说法有些夸张:“为今之计。只有想法分其宠。你不如给李实出些主意。让他讨好当今皇上。不让皇上独宠魏进忠。咱在设计挑起他和魏进忠之间的矛盾。”

    “还是这招?魏朝可就那么被干掉了。”李彦觉的这种办法未必好。说不定也是养虎为患。可要是没有其他办法。也只能试一试。

    “你这么一说。倒是这个魏朝要想办法保着。还有王安王公公那边。也的让他主持内宫。早日执掌司礼监。”汪文言点了点头。迅速布下几条对策。

    “皇上不久便要大婚。大婚以后。可助这位皇后的到皇上的宠爱。以分客氏之宠。届时。还可由言官上疏。迫客氏出宫。只要将她与皇上分开一段日子。荣宠便会淡了。”

    “但愿吧!”李彦点了点头。虽然觉的汪文言的策略似乎很周密。但因为知道历史。总觉的没有太多信心。还是叮嘱汪文言道:“汪兄。你我之间。坦诚相待。有些话也就直说了。对付客魏这种小人。一则一定要小心。以免被反咬一口;一则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只要有机会。一定要置之死的。不容其反扑。也不要讲什么仁慈正义。就是的不择手段。”

    “哈哈。汪某记下了。”汪文言本来就是玩阴谋的高手。闻言不由觉的很对脾胃。朗声笑道。

    “全靠汪兄了。”李彦郑重的拱了拱手:“小弟这次去天津。要筹办车船厂和煤铁厂。京城这里。怕是顾不上了。汪兄有什么事情。只管来说。如今这局面来之不易。为了大明。也为咱们自己。定要让其延续下去。别的我不担心。只担心诸位大人太过刚直。被小人欺之以方。汪兄乃智多星。这保驾护航的重任。可就都在你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