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 > 第一三五回 攻取金州 上
    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这里与山东半岛的登州、莱州隔海相望。像一对钳子般拱卫着京津门户。

    旅顺口周围群山环抱。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其东侧面向外海。也就是黄海。西面有老虎尾半岛。伸入海中。构成天然的海港。只有一条峡湾作为入口。

    海湾的北侧就是金州卫中左所的驻地。修建有两座简单的砖城。不过这里的驻军。在辽沈战败的消息传来以后。大多已溃散一空。多是乘船逃到了一海之隔的登莱。

    不过此刻的岸上。仍然有数百难民滞留。他们都是从辽东内地奔逃而来。却苦于无船。只能留在此地。至于原来的本地居民。也大多逃散。

    西门守诚与他的斥候队已经将这里控制。但是当大队兵丁开始登岸的时候。人群中还是忍不住发出一片欢呼。

    “王师!王师来了。我等可以回家了!”年过半百的老秀才激动得热烈盈眶。倒头便败。

    不过在欢呼的同时。也有些人往后缩了缩身子。同时将身上的包袱拢紧了些。

    最初听到的欢呼声。让李彦油然而生强烈的使命感。但是当他踏上岸边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更加热烈的场面。从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眼中。他能看到的只有畏惧、担忧、惊慌。要不是还有那一丝丝期盼。他也绝不会停下脚步。

    “乡亲们!”李彦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与其说安抚这些百姓。不如说是给手下地将士一个战斗地理由。

    “本官乃朝廷新近任命的辽东道。率一万虎贲。登陆旅顺。我们的将士。将痛击建奴。恢复故土。让诸位乡亲重新拥有自己的家园!”李彦用力挥舞着手臂。大声吼道。下面的百姓都静静地看着他。并没有什么反应。

    “你们想不想回到自己的家园?”李彦继续挥舞着手臂。对着百姓大吼。

    没有想象中的齐声欢呼。不过李彦还是能清楚地听到东一声。西一句。稀稀落落的回应。

    “想……”

    “俺想……”

    “俺们想回去……”

    “俺的家啊……俺的老婆孩子啊……”有人失声痛哭。声音凄厉无比。

    李彦站在高处。他看到很多人开始抹眼睛。能听到哀切地叹息声。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老百姓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园。

    两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因为生计。也因为朝廷地强迫迁徙。从关内来到关外。在黑土地上辛勤耕耘。奋力求生。期间血泪斑斑。不可尽数。

    两百年后。当建奴铁骑踏上他们地家园。铁蹄之下。人皆为奴。屠刀面前。无理可说。他们只能再一次背井离乡。背着血泪。想要找一条回到关内的道路、求取生存之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明朝诗人张养浩一曲《潼关怀古》。道尽历史兴亡成败后面最真实。也最无奈的真相。

    “我要带你们回去!我会给你们报仇!还你们家园!”李彦站在高处。大声保证。

    不管怎么说。当历史不断进步时。百姓地苦难总会少一些。日子也会好过一些。奴隶与农奴、房奴也还是会有区别地。

    作为穿越者。李彦总觉得身边的一切不太真实。始终以旁观者地冷静参与着历史。改变着历史;作为曾经的宅男和房奴。他对改造社会。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有着天然和好感和理想。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甚至也没想过要怎么做。不过在这一刻。他又找到了一件想要做的事情。

    码头上面。刚刚登岸的兵丁排成整齐的队列。每排好一队。才会在队官的号令下面。迈开整齐的步伐。向岸上进发。

    虽然经过适应性的训练。兵丁们的脸上还是掩不住的倦色。不过他们还是努力将腰杆挺得笔直。齐声喊着口令:“一二一……左右左……”

    “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临时营地的方向。已经入驻的兵丁们。则开始唱起他们的军歌刚刚还沉浸在背井离乡痛苦中的百姓。不由都侧耳倾听。疑惑地相互看了看。又转过头将目光放到了那些正在行进中的队列上。隐隐感觉到:这支军队似乎不太一样。

    是夜。安顿好士兵以后。李彦在临时营地里召集把总以上军官及参谋人员。进行战前会议。按照辽东团三个营的编制。哨官的级别就是把总。能够出席这次会议的一线军官。也不过是厂卫营中军哨哨官崔石头、厂卫营营官宋大牛。神机四营左哨把总范统、左掖把总舒德启。以及神机四营的游击将军衔营官骆养性。神机二营统领炮队的中军官刘文炳、炮兵左哨把总林铭。

    此外。还有情报部的营官包有才、作战科把总西门守诚。以及参谋部茅元仪、申湛然等人。

    “依目前情报来看。金州地区的建奴将领是刘爱塔。对于这个人。我们的信息不多。只知道这是一个汉人。是从辽阳来的。他带了五百汉军。此外收拢金州卫原本的降军七百余人。总兵力为一千三百左右。暂驻金州卫。距离旅顺口一百七十多里。最新传来的消息。建奴似乎在搜集船只。准备攻打广鹿岛。”西门守诚简单扼要地讲述了最新的情报。

    “刘爱塔……”李彦并不知道这个是谁。只是嘲讽地笑了笑:“可惜。我大军首次战斗的对象。不是建奴。而是汉人。”

    “这些没有节气地家伙!”骆养性恨恨地骂道。

    众人地脸色都有些怪异。本来战前的动员。都是针对建奴所做。李彦将建奴说成是大明不共戴天的仇人。可未曾想到。这次要面对的竟然都是汉人。

    刘文炳撇嘴笑道:“骆游击莫生气。这样不忠不义的家伙。哪个朝代都有。咱们也不用客气。全都当作建奴杀了便是。”

    “对。杀了便是。”宋大牛瓮声说道。

    “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在战场上就是我们的敌人。”李彦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只能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越少越好。

    毕竟。明帝国与建奴在文明方面的差异。已经决定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内战。而是一次事关民族存亡的战争。

    历史地事实同样证明。以小族御中华的满清。是如何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压抑阻滞中华文明进步地。

    诚然。明末地中华在许多方面。已经较西方落后。但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方以智等人都是积极与西方交流。以中国人的才智。弥补这些微的差距。恐怕用不了多少时间。

    正是因为满清粗暴地民族政策。禁书无数。使得这一进程被强行中断。直到两百多年后。才又提出开眼看世界。而这两百年。正是西方近代文明发蒙、发展地关键时期。

    这是一次民族战争。却还有那么多的汉人为对方效力。李彦感到万般地无力。

    “眼下。我辽东军已有三营战兵抵达旅顺。分别是厂卫营中军哨、神机四营左哨、左掖。以及神机二营一个炮队。”茅元仪起身介绍辽东军的相应情况。

    “我军近两千。对建奴汉军一千两百余。其中七百余为新近的降兵。兵力上。我辽东军占有优势。但建奴在邻近的复州、盖州还有更多兵力。而建奴的主力就在六百里外的辽阳。至多十日。便能出现在金州。”

    “我军此次的作战计划。诸位已经都知道。”李彦轻咳一声。指了指墙上的地图:“消灭这一千两百建奴。攻占金州城。并以金州城为依托。修筑新的堡垒。以应对建奴的反扑。”

    “届时。金州城将成为建奴的绞肉机。我们要在这里大量消耗建奴的有生力量。并使其不得西顾。”李彦拍了拍地图。大声说道。

    “那才是我辽东军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而攻取金州。不过是一次操练而已。”李彦微微笑道。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有两千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而对手只有一千二百汉军。其中超过半数是新近投降的卫所兵。这些兵丁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总不会因为换了个主子。战斗力也能发生大的变化。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而在战术重视敌人。这也是李彦始终强调的。因而这一次辽东军的作战计划也相当的谨慎。

    三个营的战兵与一营辅兵经过休整。再次登上帆船。在辽民向导的指引下。沿辽东半岛的海岸线。向北航行。中途停靠大山岛。然后趁着夜色在南关附近登陆。

    这一次的航程更短。士兵们并没有感到劳累。就已经顺利登岸。建奴正忙着攻打广鹿岛。似乎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以及意识警戒金州半岛。

    南关距离金州卫城已经不足三十里。这一带同样是丘陵地形。对大军隐藏行踪十分有利。辽东军登岸以后。迅速收拾行装。进入预定地点进行休整。

    不过斥候很快带来一个不知道好坏的消息:金州的建奴正在北面不远的大孤山一带集结船只。并驻守了一队两百多人的兵丁。他们可能察觉到南关这边的动静。毕竟是两千余人。二十多艘船。想要完全瞒过也不太容易。

    PS:时间都乱了。这一更还是晚了。晚上那次更新也要推迟。可能又要到十一点多了。大家多多包涵。草根再看看。可能更新的时间还得调整。不过一天两章。草根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