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 > 第一七七回 鏖兵大虫河
    经过初期的试探。努尔哈赤下令代善与皇太极在金州城前诈败。见城内没有回应。便调集重兵将铁工城团团围住。准备强行攻城。并试图引诱金州内的守军应援铁工城。

    本来。攻打金州城。以引诱铁工城的守军。似乎效果要更好一些。只不过金州城头的大量火炮。让建奴感到胆寒。努尔哈赤现在极度怀疑辽南明军的数量到底有多少人。看样子铁工城与金州城的兵力并不少。那出现在镇江堡附近的又是什么人?

    努尔哈赤很快接到岫岩城那边送来的战报。在莽古尔泰、乌尔古岱领军到来之时。阿敏在镇江堡附近大败。损兵折将。

    也就是在努尔哈赤在广宁收到阿敏消息的同时。阿敏指挥旗下数千大军。对临江大营发起了猛烈攻击。汉军不行就上女真兵。用了三天时间。接连填平了临江大营前的数道壕沟。清除了营寨前的障碍。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攻到寨墙跟前的建奴很快发现。想要继续推进。依然是那样的困难。明军已经依托寨墙。将整个营寨内部都修成了防御工事。到处都是矮墙。到处都是壕沟。

    对于明军的步兵来说。这些矮墙与壕沟可以作为掩体。但对建奴的骑兵来说。却是障碍。优势无从发起。只能依靠步兵强冲。

    已经达到寨墙前。而且前面还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阿敏也不肯放弃。指挥大军继续猛烈进攻。

    两天之后。西路军进抵汤站堡。用火药炸开低矮的汤站堡堡墙。攻破此堡。强势切入凤凰城与镇江堡之间。

    而此时。阿敏也攻破了临江大寨三道寨墙。眼看胜利在即。阿敏一面令侦骑看住明军主力。一面继续猛攻。直到明军与次日攻取了险山堡。夺走了建奴在险山堡囤积的粮草。阿敏这才意识到他所处的处境有多么的糟糕。

    汤站堡、险山堡被明军占领。无论他打算撤向宽甸还是凤凰城。后路都被明军掐的死死的。虽然阿敏不认为明军能堵的住自己。但终究是个麻烦。

    阿敏想不通的是明军大部分都是骑兵。怎么会行动这样迅速。而且攻城迅疾。两日之间。连取两城。虽然只不过是两个小堡垒。但都有几百的披甲兵。怎么着也该扛个半天吧?

    他没想到的是建奴本来就不擅长守城。而选锋营中已经有战斗工兵的编制。他们最擅长爆破城墙。汤站堡、险山堡这样的小型堡垒。几乎不费什么事。

    汤站堡、险山堡一丢。阿敏就不能在镇江堡呆着了。建奴的优势是机动。要是被人围起来。那么优势就没了。防守也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不过阿敏也没有选择逃走。他始终觉的明军只有龟缩防守的能力。而在野战的时候。根本不是建奴的对手。

    阿敏的选择是聚集大军。回攻险山堡。他不仅要夺回险山堡。还要给那支明军京营精锐一次惨痛的教训。

    镇江堡距离险山堡并不远。让阿敏意外的是。明军并没有选择龟缩在城里。而是在大虫江北岸布下阵势。好像等着他们过去一样。

    明军并没有时间构筑复杂的防御工事。没有乱七八糟的深壕。这让阿敏放心不少。

    至于大虫江。虽然已经开冻。大军直接开过去有风险。但这是苦水季节。江水本来就不深。填过去就是。

    堂堂正正的野战。对建奴来说。也是比较喜欢的作战方式。看到对面的明军连车阵都没有。阿敏是彻底放心了。

    但是坏消息还是有。江边那座营寨的明军居然拔营而出。阿敏思量着是不是回头灭了这股明军再说。毕竟调动明军之后。利用机动优势攻击歼灭。这才是建奴最喜欢的作战方式。

    但是让阿敏担心的是临江大营的明军。还有从对岸的义州渡河的明军。数量并不少。大概有七千人左右。而且军容整齐。大军是排成了阵势。在辽东的野的里缓缓前进。速度不快。但想要偷袭却也不能。

    而且。阿敏能看到对岸的明军中有很多骑兵。他现在处在了被前后夹击的不利局面之中。

    阿敏想了想。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他让人带着两个千人队。不停的骚扰临江大营北上的明军。一方面驱使镇江堡附近抓来的辽民。抓紧时间填河。

    在大虫河对岸的一共是明军灭虏营与选锋营八个哨。以及金州营两个哨。其中有三个哨骑兵。真正的步兵战阵也就是四个哨三千人。

    火铳手排布在前。依然是五列排布正面排开二百五十多人。近一百丈。两翼是骑兵。身后是紧密排列的长枪兵战阵。各阵之间的空隙处也摆放了几门火炮。但是数量非常少。为了行军的速度。这些都没有携带太多。

    阵前也确实没有时间布设工事。只有两排简单的齐胸高木栅。相距不远。只能延缓骑兵的冲击。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两方的骑兵沿着河岸不时奔驰来往。要是有对方的骑兵想要渡河。另外一边就会有一队骑兵过去堵截。

    建奴骑兵的数量要比明军多很多。但分出两千人去延缓南面的明军。中间的队列也不能乱动。分出来的骑兵就不会太多。

    再说这些骑兵的目的只是侦察对岸的情况。并不是要突袭渡河。双方也只是相互试探而已。

    阿敏估算了一些对岸的明军。总数一万多。主力战兵不到一万。双方应该是差不多。

    阿敏心头有个疑问。这里的明军还有这么多人。难道说明军已经放弃了刚刚打下的汤站堡?

    王国兴确实放弃了汤站堡。那本来就不是他们的目标。而且兵留少了守不住。留多了又会导致分兵。所以在攻占汤站堡以后。只留下一队轻骑兵。就全军进攻险山堡。然后在大虫河北岸布下阵势。等待建奴过来。

    刘文炳猜到建奴必然北进。南下的话复辽军在孤山。以及刘家坳建有两处营寨。建奴弄不清楚状况。不会贸然前往。

    建奴北进有两个选择。一是直接绕道进入宽甸。整理大军以后再回身作战。一是夺回险山堡。依然牢牢的盯着镇江左近。

    要是建奴铁了心退回宽甸。那么明军就毫无办法。索性就在距离险山堡不远的大虫河北岸列阵。要是建奴真的过来。就打上一仗。要是建奴走了。那也没有办法。只能顺势占了镇江堡。重建东江防线就是。

    建奴果然是不甘心一推了之。事实上建奴预定的作战计划。要是明军进攻盖州、岫岩。都会示弱诱敌。但是在东线。却是狠狠的打回去。他们都没想到辽南军将主战场预设在了东江

    大虫河不宽。水也不深。但是建奴能征集到的辽民并不多。很多奴隶与汉军都在进攻江边大营的时候死掉。一时之间也无法补充。填河的速度自然也不快。

    明军的阵型压的很前。火铳能够覆盖到江边。不过他们并没有射击。只有几门轻型的火炮不时轰击两下制造点麻烦。其余时间。似乎也不管不顾。

    同样的。建奴也没有派弓箭手到前面去。大家都在养精蓄锐。等着决战时刻的到来。

    建奴在河中铺设了三处宽达十几丈的通道。在河的两岸终于连接起来的时候。建奴直接派出了女真铁骑。准备冲击。而没有打算浪费时间进行试探。

    一则建奴大军的身后还有一支七千余人的明军。从临江大营的战斗来看。这支明军也异常的顽强。战斗力不容小窥。

    此外就是能用的炮灰在临江大营的战斗中。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没有可以拿来用的了。

    就连一向用来冲阵的利器车。也都消耗在那里。现在也只有用骑兵冲阵。好在对方的阵列前面。并没有太过复杂的工事。

    两军隔岸对峙。对岸的动静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建奴开始调动骑兵的时候。复辽军的战士们也结束了休息。开始披挂上阵。

    这几天连续奔袭。将士们也确实是累了。才要抓紧时间休息。

    不过灭虏营、选锋营都是复辽军中的精锐。就算金州营的两个哨。在经历了这段日子的行动以后。也有了彪悍的气质。

    号角声响起。全军将士都是精神一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各自的位置。

    火铳手开始仔细检查弹丸、火药。还有火石。装好弹药以后。将火铳架设在前面的木栅上。

    他们只有两次射击的机会。对于后排的火铳手来说。甚至可能只有一次。射击结束以后。他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退到长枪兵方阵之间的空隙中。继续用火铳。或者是短刀战斗。

    建奴的第一次冲击就没有保留余力。十几骑一排。分作三队。后面的骑兵保持着几丈远的距离。开始缓缓加速。一排接着一排冲向道口。

    在建奴的骑兵冲上道口的第一时间。明军的火铳手也扣下了扳机。顿时火铳声大作。冲在前面的骑兵顿时倒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