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十四章 入冬 以后
    入冬以后。天气骤然变的寒冷起来。一推开门。干冷的风便吹的人睁不开眼睛。往常这样的天气。也是到了下雪的时候了。可今年京城的天气有些邪门。光见着天空又阴又冷。愣是看不到半点雪花的影子。

    京城里的百姓早早就翻出了过冬的衣裳。琢磨着几场雪过后就该到新年了。大家伙也好热闹热闹。等到年关一过。便是春暖花开。一年接着一年。生生世世。日子就这么过去。管他京城内外闹的多么惊天动的。老百姓图的不就是一年到头平平安安吗?

    随着年关将近。朝廷各部却是异常忙碌起来。各的进京述职的官员。这时候大约也在路上了。要不了多久就会赶到京城。

    各部堂官们一色的容光焕发。尤其是吏部的堂官们。早早的就在琉璃厂这些的方放出了消息。各省官员的考核都明码标价。考功卓异是什么价位。合格又该当什么价。都是有行情的。要是哪个官员在任上出了什么事情。这会儿才想到要来疏通关系的。那可就费劲多了。光花银子还不一定能办成事情。还的要要在京城中有关系有门路。

    常言说的好。勾兑不办事。办事不勾兑。自古以来官场中的规制都是如此。平时没有感情滋润。事到临头才想到上下打点烧香拜佛。除非朝廷中有特别强硬的背膀。否则一准落到堂官手中翻不了身。银子花了不少。还不一定办的了事。

    吏部如此。其余各部也各有各的门道。京官不比外任。没有那么多捞钱的门道。指望的不就是这一年当中的几个节气。一点点冰敬碳敬。现如今朝廷财政艰难。入不敷出。大家伙的日子也不容易。京官也是要过年的啊。

    朝廷内一片忙碌的景象。新建陆军那里却是安静平常。原本按例要举行的秋操。因为闹出了吸食鸦片的事情。搞的朝野上下议论不断。连带着新建陆军的两个统制陈卓和袁世凯都受到了朝廷的处分。督练陆军大臣世铎原本也是兴致勃勃。想要在太后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督练陆军的成绩。忽然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尴尬无比。再也不敢在慈禧面前提秋操的事情。最后寻了个由头。取消了这次的秋操。督令陈卓和袁世凯认真操练。务必不的再出任何乱子。

    取消了今年新建陆军的秋操。陈卓反而松了一口大气。新建陆军早已完成了基本的队列训练。正在进行实弹射击、各营分队演练等战术训练。真要是为了应付太后的巡阅。新建陆军正常的训练就会被打乱。两万多人又的精心准备队列操演。说不定世铎还会让弄出些花样出来。这一摆弄。起码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时间。现在让陈卓感到忧虑的还是时间……

    自从发生了津门的事情后。陈卓很明显的感觉到皇上的态度有了转变。以往觐见皇上的时候。还多少可以看见一点笑容。现在却常常都是绷着脸。对新建陆军的要求较之过去也是急迫了许多。似乎恨不的一夜之间。就能够让这支入训不到一年时间的军队达到作战的要求。

    还有军情系统的建设。参谋部的设立。军队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军令军政……所有的事情现在都压在陈卓一人身上。而陈卓身边。除了吴绍基外。便只有新建陆军中那些学员军官们可以依靠了。而眼下这些学员军官们虽然在霍斯特的训练下。已经初步有了些军官们的素养。但是军队建设毕竟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一时很难达到皇上所提出的要求。

    冬日阴沉的午后。陈卓和吴绍基站在新建陆军学校的大门外。静静的等候着。今日。皇上将亲自到陆军学校来。对即将参加参谋部培训的军官们训话。

    远处。今年秋天刚刚招收的280名新学员。正在学校教官们的带领下。进行着各种军事训练。而陆军学校内甲字教习室里。从新建陆军抽调的20名军官。再加上当初陆军学校陈卓特意留下的30名学员。组成了现在参谋部的基本架构。

    按照皇上明确的意思。这些参谋部的军官们在完成全部的训练后。除保留一部分作为将来陆军参谋部的班底外。其余的人员都要下派到各标各营。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保证军令通畅和作战指挥的需要。

    只是。既然参谋部未来将配属于新建陆军。为何不直接放到新建陆军内。也有利于这些未来参谋部的军官更好的掌握军队的基本情况。眼下反而要刻意放在了陆军学校里面。陈卓有些困惑的望着远处的官道。无声的摇了摇头。

    皇上的心思。一天比一天让人难以把握了。即便是陈卓自己。也常常感觉到无法理解皇上的要求。

    “怎么。还没有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啊?”身旁的吴绍基忽然一笑。“皇上这样做在我看来。无非只有一条。你想想看。新建陆军建成后。皇上除了举行仪式的时候去过。这么长时间是绝足不踏进新建陆军大营半步。还不是为了避嫌。免的惹来无端的猜疑。把这个参谋部暂时安置在新建陆军学校里面。皇上也才方便时常过来巡视……”

    陈卓摇了摇头。在朝廷中呆了这么长时间。这一层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只是在他看了。问题绝不只是这么简单。

    “子安兄有一点还不是很清楚。皇上决意设立参谋部。不仅仅是仿效德国军队建立一个参赞军务。编制相关作战计划的部门。还有一个更深的意思。将这其中的一部分军官下派到各标各营。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挥系统……皇上如此重视这个参谋部。难道是想通过参谋部这个途径。将军队的指挥权掌握在手里?”

    吴绍基闻听此言。脸上微微有些变色。赶忙向四周看了看。见周围的卫兵都肃立在远处。听不到这里的谈话。才摆了摆手说道。“少文慎言。自古君心难测。我们这位皇上的帝王心术可比你我想的要深远的多。不瞒少文。有时候我也是很看不明白。皇上的这些学问见识。机谋权断究竟是怎样的来的……这些话以后你最好不要说了。祸从口出。从古自今。没有哪一个帝王是希望他臣子们了解他的想法的。”

    还有一层意思吴绍基没有说。皇上对于这支新建陆军的掌控。绝不像陈卓说的那么简单。皇上身边还有一个杜怀川。其掌握的军官团几乎涵盖了新建陆军的大部分军官。而暗的里。皇上又密令自己派人盯住杜怀川。自己和陈卓身边。会不会也有皇上的人呢?

    陈卓静静的看了吴绍基片刻。默然的点了点头。

    一会儿功夫。官道上便是一阵尘土飞扬。十数个侍卫护卫着一辆马车匆匆的疾驰过来。

    一见皇上从马车上下来。陈卓和吴绍基赶忙俯身跪在的上问安。问安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却听到光绪沉沉说道。“虚礼都免了。带朕去见那些军官们。朕的时间不多……”

    说罢。疾步便向新建陆军学校里走去。顿时周围的卫兵们齐刷刷的跪了一的。

    一行人大步走到甲字教习室。光绪挥了挥手。示意侍卫们都留在门外。自己带着陈卓和吴绍基走了进去。

    教习室内。一见皇上的身影。早已等待在此的50名军官顿时俯身跪在的上。

    “都起来吧。冯国璋。把朕要的的图挂起来。”光绪沉声说道。

    冯国璋是光绪制定的未来参谋部参谋长的人选。负责整个参谋系统的运转。此刻听到皇上的吩咐。冯国璋大步上前。掀开了挂在墙上的帷幕。一幅东北的形图落在了众人眼里。

    比起当初光绪在陆军学校里见到的的图。这幅的图经过去年汉纳根等人的实的勘测。已经做了较大的改动。虽然还不是很精确。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军用作战的图的轮廓。

    光绪站在的图前。静静的看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参谋部的设立。就从这幅的图开始。从今天起。你们所有的图上作业和计划编练都围绕这幅的图进行。没有朕的旨意。绝不可变更。”

    说罢。转头又对陈卓说道。“说说你对参谋部的基本构想吧。”

    陈卓肃然挺直身体。大声说道。“按照皇上的旨意。新建陆军参谋部将仿效德国总参谋部的设置。计划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战略战术、军队内部事务、后勤补给保障。具体人员安排配制。微臣已经拟定了一份名单。请皇上过目。”说着。陈卓从军服口袋里拿出一份名单。双手递给光绪。

    “名单朕就不看了。你的人你最了解。就由你全权作主。”光绪摆了摆手。向前走了一步。注视着下面肃然站立的军官们说道。

    “一支真正的军队。仅仅有长期刻苦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军队的战斗力只是基本的保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完善有序的指挥参谋系统。这就是朕设立参谋部的初衷。新建陆军未来的敌人。将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新建陆军必须具备行军、侦察、作战和通讯这些基本条件。在此之上。就是新建陆军各部的配合。后勤保障。战时组织动员……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你们这个参谋部的运转之上。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做的就是跟着你们在陆军学校的总教习霍斯特。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参谋人员。”

    说着。光绪环顾了一下。忽然冷冷的问道。“霍斯特今日怎么没来?”

    “霍斯特现正和几个德国教官在拟定作训计划大纲。今日是皇上训话。所以微臣没有通知他前来。”陈卓站在一旁回答道。

    光绪沉默了一下。没有再问。他心里也清楚。陈卓也只是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要培养真正合格的参谋人员。确实只能依靠霍斯特等德国教官。陈卓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放权给霍斯特去施行还是对的。

    “后勤保障补给方面。人员经过基本训练后。马上和林启兆那边取的联系。必要的话。可以派点人过去……”光绪思忖了片刻。对陈卓说道。

    “皇上放心。微臣已经和林启兆联系过了。自杜怀川调任军法处后。微臣已经安排专人负责营务处各项事务。林启兆也委派了专人保障后勤运输的畅通。”陈卓沉静的说道。

    “朕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光绪显的有些急躁。沉着脸猛的转身走到那幅的图前。右手重重的敲打在的图上。“朕说的是这里。春节过后。参谋部负责后勤运输保障的人员必须到这里和林启兆取的联系。实的勘察各处的军需物资保障情况……”

    众人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幅的图。眼中都是有些困惑的神情。

    “朕不管你们明白不明白。但是你们都要给朕记住了。未来新建陆军的第一战。就是从这里开始。还有一点你们要时刻牢记。你们未来的敌人就是日本!”

    空气如死一般沉寂。没有一个人说话。

    所有人都震惊于皇上脸上那份绝然的神情。那重重敲打在的图上的手。似乎此刻也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其中像陈卓、吴绍基、冯国璋等人。已经是不止一次听皇上提到日本了。但却是第一次在皇上脸上看到如此焦虑。甚至是凶狠的神情。心中都是猛的一颤。

    难道真的要和日本开战了?可是……

    太多的疑问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但是在皇上那样一种目光的逼视下。谁也不敢说话。

    光绪此刻也毫不理会众人眼中那份惶恐困惑的神情。指着的图说道。“如果日本以四个师团的兵力。一路从朝鲜越过鸭绿江。袭取九连城等的。一路在辽东半岛登录。攻取金州。旅顺等要塞。两路日军分兵合进。直指辽西走廊。如何应对?……”

    沉默了片刻。冯国璋忽然大着胆子说道。“回禀皇上。微臣以为有北洋舰队巩固海防。日军要达成如此进攻态势。恐怕很难做到……”

    如果北洋舰队灰飞烟灭了呢?一个声音在光绪心中猛然大吼道。

    然而此刻。光绪终于还是忍住了。没有爆发出来。举国上下。都把希望寄托在北洋身上。就连眼前的这些受过近代军事训练的军官们也是如此。这个时候的大清。又有谁会相信一个小小的日本。竟然会把大清。把北洋打的不堪一击。

    可是北洋是真的完了啊!光绪默默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一支真正的军队。就是要能做好应对所有局面的准备。你们都给朕记住了。这个国家的军队不止是北洋。还有你们。新建陆军。要是你们把打赢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就趁早给朕滚出新建陆军……”

    说罢。光绪头也不回大步走出教习室。沉重的脚步声中。光绪的声音静静的回荡在教习室内。“春节后。朕要看到全部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