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五十三章 国破乎 国战矣 十一
    一个人的甲午第五十三章国破乎国战矣(十一)

    日本东京伊藤博文首相官邸

    刚刚主持完内阁会议的伊藤博文。一脸疲惫的躺在椅子上。神情中透出一股无法言喻的忧虑。守候在门外的侍女。这时候托着一个精致的木盘悄悄走了进来。在伊藤博文和坐在对面的外相陆奥宗光身边放上一杯清茶。又从木盘中拿过一张热气腾腾的毛巾。跪在一边轻轻的在伊藤博文额头上按摩着。

    良久后。伊藤博文似乎是深深的出了口气。脸上的气色也比刚刚进屋的时候要好了些。缓缓的从椅子上面直起身体。一旁的侍女恭谨的鞠了一躬。悄然退了下去。

    “陆奥君。和国会里那些议员们私下接触的情况如何啊?那些议员是否会同意内阁提出的追加3000万日元公债的议案?”伊藤博文揉着两侧的太阳穴。轻声问道。

    陆奥宗光微微倾了倾身体。脸色也是分外的难看。“国会议员对于内阁即将提出的追加3000万日元公债的议案。反应非常强烈。绝大多数议员都反对在这个时候追加发行公债。认为这样做会进一步增加国民的负担。也会让帝国脆弱的财政体系不堪重负。他们希望帝国政府能够尽快结束对清国的战争。并且将战争结果转变成为帝国能够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结束战争?帝国还没有得最后的胜利。怎么可以在现在结束?……一群只知道夸夸其谈的政客。”伊藤博文哼了一身。一丝郁郁的怒气从脸上一闪而过。瞬间又变成了些许的无奈。

    国会议员们地态度并不让伊藤博文感到意外。此时帝国的经济。确实已经到了就快要崩溃的边缘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已经占据了帝国财政收入的70%以上。并且在这场战争结束以前。这种局面还将进一步加剧。然而那些短视的国会议员们难道没有想过。在这场战争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前。结束这场战争无异于自杀?

    “国民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为了这场战争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伊藤博文抬头头。望着窗外东京美丽地秋色。忽然叹了口气。“帝国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准备了十多年的时间。消耗了帝国全部的财力和物力。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停止……帝国处在遍布火山、地震的岛屿之上。资源匮乏。除了纺织业。工业基础也很薄弱。要蜕变成为真正地强国。要引领东亚大潮。除了赢得与清国的这场战争。帝国还有别的选择吗?所以……”

    伊藤博文忽然转过头。狠狠的盯着陆奥宗光说道。“陆奥君。所以我们必须说服国会议员。让国会通过追加发行3000万日元公债的议案。撑。帝国将无法赢得这场战争地胜利。错过了这个机会。或许就永远无法改变帝国的命运

    陆奥宗光踌躇着。表情显得异常地为难。“伊藤阁下。请恕我直言。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恐怕很难去说服那些固执的国会议员。他们都是些冥顽不化的家伙。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对于庞大的清国也存在着畏惧的心理。担心这场战争会将帝国拖入破产地深渊中。”

    理由!伊藤博文看着陆奥宗光沉思了一会儿。忽然问道。“能够从外交上寻找到一些理由吗?能够激起议员们愤怒的理由。”

    陆奥宗光再次摇了摇头。此时外交上的局面更加糟糕。英、法、美等国的驻日公使已经通过正式途径。照会日本不得在这场战争中。伤害到此刻清国那位亲征辽东的皇帝。从而引发清国的内乱。损害到各国在清国的利益。俄国也是蠢蠢欲动。尤其是在日本占领相继攻掠清国辽东、辽南后。俄国已经多次暗示不排除进行武力干涉的可能。

    这种外交上的恫吓当然并不具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但是此时对于日本地外交政策却是一个非常微妙地时刻。一旦这场战争引起了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清国政府地动荡。触碰到了西方列强的底线。日孤立。也会为西方列强进行干涉提供借口。

    “外交上的处境并不乐观。我现在更加担心陆军在辽东的行动。如果引发一场外交灾难。那个时候。帝国恐怕也很难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了。”陆奥宗光紧锁着眉头。有些艰难的说道。

    正在此时。门外的侍从副官禀告道。“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吧。”伊藤博文沉着脸点了点头。川上操六这个时候从广岛的战时大本营回到东京。难道又是为了组建征清第三军的事情?帝国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又如何能够同时在清国的山东半岛发起攻势呢?这些好战的家伙。只知道进攻。进攻。却从未想过帝国发射的每一发炮弹。都是从国民的口袋里硬挤出来的。

    “报告伊藤阁下。山县阁下从辽东发回电报。我觉得很有价值。所以专程赶来面见阁下。”川上操六笔直的站在伊藤博文面前。从手中的公文包中拿出一份电文。

    伊藤博文皱着眉头看完。忽然无比惊诧的问道。“清国军队点燃炸药。并放火焚烧牛庄。给帝国军队带来惨重的伤亡。这是真的吗?”

    “真实的情况山县阁下专门发了电报说明。帝国陆军在进攻清国牛庄的战役中。遭遇到清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各部亡达到了5000余人。所以山县阁下下令焚烧牛庄。以摧毁清国军队的意志。降低帝国陆军的伤亡。”川上操六面无表情的说道。

    “混蛋!”伊藤博文勃然大怒。“山县大将这样做。是想掩盖陆军进攻不利的事实

    “并非如此。山县阁下和陆军将承担全部的责任。”川上操六猛地一碰脚跟。深深地鞠了一躬。又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一些晦涩的意思。“山县阁下已经让随军的记者将牛庄的照片交给海军带回国内。准备刊发在报纸上。山县阁下希望这样做能够激发国民求战的欲望。也能让世界各国看到清国是一个何等野蛮的国家。对于缓解伊藤阁下的压力可能也会有帮助。”

    伊藤博文不觉一愣。又将那份电文仔细的看了一会儿问道。“那些照片呢?”

    “已经在路上了。估计最多十天就可以送回国内。”川上操六回答道。

    “陆奥君。或许你想要的东西山县大将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伊藤博文忽然回身。嘴角露出一丝奇怪地笑意。“不仅要把那些照片登在报纸上。还要送到每个国会议员的手中。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帝国军队是在如何浴血奋战。又付出了多么巨大的损失。我相信这些照片会点燃国民复仇说着。伊藤博文又转过头。神情已经变得分外的严峻。“虽然如此。帝国陆军依然要为此承担责任。帝国陆军必须明白。这样的损失是帝国无法承受的……川上君。为何牛庄一战会进行的如此艰难?”

    “或许是清国皇帝亲征田庄台。鼓舞了清国军队地士气……”川上操六有些困惑的摇了摇头。“确实有些难以理解。战局推进地并不顺利。很难想象下一阶段帝国军队还会遇到怎样坚决的抵抗。所以战时大本营的希望伊藤阁下能够同意。立刻组建征清第三军。进攻清国的山东半岛。彻底摧毁清国的意志。”

    “帝国的财政……”伊藤博文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沉默片刻。他断然说道。“组建征清第三军的事情就由川上君负责。立刻进行。帝国内部地事情就交给我们吧。这一战。帝国只能前进。绝不能后退……”

    “陈卓的新建陆军第一镇有消息了吗?”在辽河一线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光绪从地图上抬起头。望着袁世凯和段祺瑞问道。

    从陈卓率新建陆军第一镇立刻连山关后。陈卓所部便与田庄台的作战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崇山密林中。电报线路是架不过去的。只能希望于陈卓派人传递回消息。他那里面师团的全部兵力。胜负难测

    沉默了片刻。段祺瑞摇了摇头。目光中透出无比的凝重。

    此战皇上的意图已经无比清晰了。辽东、辽南能够与日军进行野战的部队。只有新建陆军。此战就是要用田庄台各部拖住日军主力。再让新建陆军第一镇从侧翼对日军发动猝然攻击。一举挫败日军地攻势。

    然而此时日军对辽河一线地攻击已经进行三天了。虽然各部驻防的阵地暂时还没有失守。但是还能够坚持多久。就连段祺瑞此刻也是心中无数。日军地进攻是前所未有的猛烈。完全是不惜任何代价的架势。而此刻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都顶了上去。连依克唐阿所部练军也调到了辽河前线。剩下来的只有卫护田庄台行营的1000多人了。

    “皇上。陈卓大人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习毕业的。对日军的作战非常了解。应该能够击破日军第五师团。回师辽河一线。”袁世凯在一旁安慰道。只是这样的话语就连能言善辩的他。也说的无比苍白。

    打仗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结果呢?

    光绪站起身来。看了众人一眼。强行压住心头的烦闷和担忧。笑着说道。“朕也是着急了点。或许这个时候陈卓已经在回师的路上了。朕对陈卓有信心。对你们也有信心。也是人。又刚刚经过牛庄的血战。已经非常疲惫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是拼命。朕这里也有一万多人。朕倒是要看看。日军有多大的胃口。如何能够一口气吃下这么多人。”

    士气已经有些低落了。光绪心中非常明白。牛庄一战给田庄台各部的士气打击非常大。就连新建陆军内部。也多少对日军的战斗力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此时此刻。自己这个皇上是绝不能掉链子的。只能鼓舞下面的士气。

    “据微臣从营口方面得到的消息。日军已经抽调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到营口。微臣已经仔细观察过了。此刻在辽河一线的日军进攻兵力大约在两个旅团左右。兵力是我们并不怎么吃亏。如何就守不住辽河?”似乎是读懂了光绪脸上的笑容。袁世凯也是哈哈一笑。

    作战指挥部内的气氛微微有些缓和过来。光绪点了点头。悄悄将袁世凯和吴绍基叫到了外面。低声问道。“辽南有什么动静没有?刑天带着3000多人出去这么久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光绪即便不问。袁世凯和吴绍基心中也早就有了疑问。以刑天带去的新建陆军第二镇3000多人的兵力。再怎么说。也该弄出点动静出来。就连吴绍基派往辽南的军情处的人员。也没有打探到刑天的一点消息。这个家伙……”光绪皱了皱眉头。以他对刑天的了解。刑天胆大心细。不至于连破坏辽南日军的后勤运输都做不到吧?

    正在踌躇的时候。段祺瑞忽然匆匆的从作战指挥部里跑了出来。面色惊慌的说道。“徐邦道发来电报。日军已经突破了营口方向的防御阵地。现各部正在节节抵抗……”

    猝然间。众人都是大惊失色。营口不仅有北洋各部。还有新建陆军第二镇2000人的兵力。怎么会如此之快就被日军突破了呢?

    “新建陆军第二镇呢?难道他们也败退了?”光绪勃然大怒。瞪着段祺瑞大吼道。

    “新建陆军第二镇正在发动反攻。但是日军已经打开了缺口。徐邦道此刻已经无法弹压住营口的北洋各部。恐怕坚持不了一天了……”段祺瑞犹疑了片刻又说道。“日军是从丰升阿防守的阵地上突破的。”

    当初把丰升阿放在营口方向。主要是担心宋庆震慑不了丰升阿。而营口有新建陆军第二镇2000余人的兵力。想来丰升阿也不敢轻易败退。没想到他居然又率先溃退了。

    “不杀丰升阿。朕何以对此刻辽河诸军。传朕的旨意。命徐邦道立刻就地擒杀丰升阿!”光绪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