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獠 > 第十七章 计划
    招呼打完,小娘几步来到王晋身边低头看王晋写的东西,其实也是个活泼的丫头,而且对啥都好奇:“娄镇大么?有黄家山大么?”

    “娄镇大不大,我不知道,不过,肯定没有山那么大!”王晋不知道黄家山,但他肯定知道那是个地名,他只是逗逗这小丫头。

    聪慧的小丫头先是一呆,很快闹了个大红脸,不过却不会低头掩饰,直接撰起拳头抗议。

    “呵呵!”王晋可不想挨打,虽然丫头力气小,但打中地方还是会嘶哑咧嘴的,赶紧指着正在写的记录说到:“好了好了,来,读一读!看那些不认识!”

    “哦!”一说识字,小丫头变得十分乖巧,对王晋也恭敬许多。

    说到小娘学字,那是去年冬天就开始了,王晋偶然一次说教教她,这丫头就迷上了,说她聪慧也是说她学东西,她比其他孩子学的时间少很多,进度却飞快,且能举一反三,更难得的是丫头勤于思考!但小娘依旧严格遵守着寨中女孩不入学堂的规矩,王晋说替她求情她也断然拒绝,甚至威胁如果王晋开口她就再也不来学。

    小娘一边读,王晋一边写,不时停下来教一下,气氛融洽而温馨,王晋真没有其他想法的,一直以来,无论石老爷子还是石宽叔,或者如今的文小娘,他都将他们当作比较亲近的家中亲人,也很享受之中难能可贵的亲情有爱!再说,这文小娘才十三的小丫头片子,有想法的那是!只有一点比较尴尬,王晋hun节晚宴上的那句胡话,他倒是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但其他人却牢记在心,包括溪水两个老头,石宽叔一干人,还有后来几ri便得知一切的文小娘,对于他们来说,十四,过两年就该出嫁了。

    记录完,已是傍晚,小娘如今并无成年亲眷照顾,她跟着龚老爷子一家生活,此刻已然回去!王晋收拾收拾,出门直奔石老爷子哪里而去,确实有事商量,当然蹭饭也是十分必要的!

    “回来了?”石老爷子早把王晋看作一家人,见到王晋没啥客套的,他也知道王晋所为何事:“听石宽说,你们并未入娄镇!”

    “恩!”王晋边应边行礼,再跪坐,坐好才说到:“有几样事,需和阿瓮商议!”

    “讲!”老爷子还是很随意。

    王晋点点头的,也很随意那么一说:“年初商议的事,该是可以开始办了!”

    老爷子身子一定,双眼一瞪,沉默半响才追问:“可有把握?”

    “看过之前一成没有!”王晋伸出一根手指,手势一变,五根指头张开手掌翻了翻,又说到:“看过之后五五之数!”

    “不够啊!”老爷子皱了眉头。

    “接下来就不光是咱们能左右的了!”王晋摇摇头,而后目不转睛的望着老爷子。

    “也是!”老爷子想了想一会,直到眉头逐渐舒展,才说了句无关痛痒的话,随后屋子里静悄悄的,略显沉闷。

    正值此时,屋外突然传来一声清亮的吆喝:“开饭咯!”

    王晋和老爷子对望一眼,双双露出了微笑,王晋当先起身,一边搀扶老爷子,一边对外边回话:“哈,二嫂,今天做啥好吃的!”

    那边也传来了笑骂声:“鬼娃子,还想有啥!有饭有肉,你还嘴叼不成?”

    ……

    在每一个的中国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唐,千种风情,万般神采,而无论真实的大唐到底具备哪一种容颜,我们都不能反对一点,那就是大唐取得的成就是无比辉煌的,甚至这辉煌的光芒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从而产生一种错觉:大唐之地处处繁荣昌盛。其实不是的,秦汉之际汉人的足迹就遍布黔中道。但直到大唐晚年,大唐的福音依然没有真正播撒进这片大山,至少在王晋到来的这几年是仍然没有的,非但如此,每到动乱年月,羁縻州的蛮部往往掀起起兵反叛的大浪,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蛮族聚居!

    王晋又一次离开了溪水,目的地便是散落在绥阳大山中的一个蛮族村寨,算上上次去乐源,这是王晋第二次离开溪水,方向向西,行程六十多里。半路上他只见过一个小寨,在王晋的记录里有,人口很少,只有二十来户,七十多口,王晋不由再一次感叹夷州的地广人稀!与王晋同行的还有三个人,其中两人是去年后两次交易皮货走西面最远的两人,一个叫石林,一个叫龚喜,剩下一个则是老叔石达了,去蛮寨,怎么能少他!

    爬过又一个山头,王晋正聚jing会神的走路,冷不丁天上传来一阵听不懂的话语:“!#¥%!¥!”

    有山蛮,王晋好奇的抬头张望,刚好一个身披斗篷,头裹土布头饰的山蛮顺着一棵大树滑落下来!原来在树上,难怪声从天上来,不管对方说的是啥,王晋和达叔以及石林都没有动,以免产生不好的误会!只有龚喜迎了上去,上一次皮货交易,是由龚家村人出面,想来龚喜应该认识对方!王晋只与达叔对望一眼,看来目的地到了。

    龚喜也是个笨蛋,看来并没有多高的语言天赋,等对方下了树,他就蹦出一个字:“嘿!”

    还好,对方果然认识龚喜,连带欢笑的直奔龚喜,黑è斗篷下突然伸出的双手一张,狠狠的拍在龚喜的双臂上,发出‘砰’‘砰’两声!王晋知道这是友好,不过这招呼打得真狠,不光龚喜满嘴咧咧,王晋感觉自己的手都觉得麻了!

    既然认识就好办了,达叔上前叽里咕噜的一阵沟通,蛮人很快示意大家跟他一起回寨。通过交易的记录,王晋其实已经知道许多绥阳蛮寨的分布及规模,但说实话,如同卡子山贺家一样,他真真的分不清楚这些族人的民族类别,毕竟这是千年之前,后世的许多划分,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甚至不存在的。

    王晋语言不通,行走间也就没话说,这时他才注意到,蛮人居然没有穿鞋,但同他们一样健步如飞,真是无法想象其脚上的老茧之厚!行不久,就来到对方的村寨,同溪水一样,他们也是依山建寨,不过规模略大过溪水。出乎王晋意料,等五人走到寨门前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人,他们等待似乎也正是自己一行人,看来早有人通报回寨!

    直到王晋等人走进,一个首领模样的人越众而出,石大翻译还没开口,人家已经当先相持汉人的礼,说汉话相迎了:“欢迎你们,我的朋友!”

    汉语,那是多há流的语言,这首领会说王晋并不惊讶,达叔那边开来口:“濮夷”

    “是,濮夷”

    溪水人对濮夷是友好的,于是濮夷对溪水人同样友好,这就是山民交往的原则!当然,王晋也不是毫无准备,双手送上一小袋食盐,这是早已备好的礼物:“献给头人,希望两家能够世代友好!”

    “哈哈哈!”濮夷首领放声大笑,爽利的收纳了礼物,侧身手势一引:“请!”

    达叔与头人走在了前面,两人开始说起了夷语,王晋摇摇头,打量起这个村寨,一水的干栏式式竹屋:所谓干栏,其实就是房屋多有扶梯式样的前半部。底层低矮,上部楼房!

    濮夷男子都包头巾,或穿对襟短衣,或穿大襟长衫,è黑或蓝,简单朴实,大多体格彪悍,但神è温和。濮夷女子们则身穿或黑或蓝的右衽大襟衣,衣服的盘肩、袖口、襟沿镶有花è兰干;长脚裤,蓝è裤脚镶青布和兰干,裤脚成百褶状。头饰也很讲究,年纪稍小的梳着一根发辫盘于头上,再戴绣花头巾,显得活泼灵动!年纪稍大的则加有王晋看不出材质的“骨架”饰品相衬,显得更加端庄,当然,大多数女子是穿有小布鞋的!

    王晋在看濮夷,濮夷人也在看王晋等人,或许深山封闭,难得有外人前来吧,最有意思的就是濮夷的女孩子,他们看王晋大大方方,不加掩饰,偶尔还报以甜甜的微笑!与汉家女羞涩内敛是有明显区别的。

    头人的屋子是村寨中间的位置,结构看起来与普通寨民并无二致,正屋是中间一间最大的便是客厅,濮夷人称堂屋,正对大门有神笼,供奉灵位,也是一家人节ri祭祀之地!不一会,王晋一行跪坐在了堂屋一侧,濮夷七八人则或跪或盘腿的坐于对面,主宾皆定,居中席地盘腿的头人才再次开了口,用的却是汉话:“我的朋友,我先自我介绍,族姓黄,我名普!你们的礼物我代族众收下,你们也可以说说你们想要什么回赠礼!希望不会太难为我!”

    “呵呵!”王晋心里笑了笑,头人就是头人,人家或许真的ing格朴实,但人家也不傻的!难怪刚才收礼物收得那么爽快,人家一早就猜到自己是有求而来的。

    好在从溪水出发前,大家就商议过此行所需对话方式,就是不必绕什么花花肠子,这对蛮族并不是什么好招数,那边达叔望了王晋一眼,随后便开门见山:“我们为结盟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