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獠 > 第三十五章 徐洪的八卦
    第三十四章徐洪的八卦

    山谷中的小道上,快手徐洪打头,王晋紧跟其后,他身后则是挎着腰刀,背着小篓的石名,哑巴跟班则走在了最后,这一行不是去他处,就是跟着徐洪去绥阳县城的。当徐洪提出要一个溪水人亲自去一趟县城时,大家竟然不约而同的望向了王晋,王晋自然是推辞不掉的!

    “王郎,再走一阵这就要到了!”说话的是徐洪,自从确认了娄镇外埋了数百口袋新坟后这厮就变得十分殷勤,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总不会是个坏事。

    王晋额头爬满了细密的汗珠,确实有些累,不过比起去年的珍州一行那是轻松多了,所以他只是笑了笑:“呵呵,徐大哥莫要担心,这点路程不算什么!”

    见着王晋有说有笑,徐洪点点头,颇为不屑的讲到:“那倒是,同样是夫子,县学中的那几位跟你确实没法比,一个个娇贵得跟个小娘子似的!!”

    “县学的夫子还有几位?”王晋有些惊讶。

    “可不,嘿,还是那句话,这不是咱们明府正出来的!说是什么倡教而兴!”

    话匣子一打开,接下来就听见徐洪一个人唧唧咋咋说个不停,这货其实就是个话痨,好在王晋确实对县城两眼一抹黑,十分需要多多了解,所以也就饶有兴致的听下去。这一路行来着实太也听来了不少绥阳府的事。比如徐洪口中的明府,也就是县令,此人姓康,名康方庆,年约四十,到绥阳上任已经快三年了。

    当然,为了不让徐洪跑题太远,王晋还是需要接一接话头的:“明府高瞻远瞩,绥阳府兴盛那自然是指日可待的!”

    “兴什么兴啊,好好的南街北街愣是平白整出个东市西市,拆了好几家好房不说,到头来也就空置着没用。。”徐洪摇摇头,突然想到什么一定住了脚,转头咧咧直笑,眼色奇怪的说道:“倒是那平康坊是个好去处,王郎你们难得来一次,不去一去哪就着实可惜了些!”

    王晋一下子觉得徐洪所说的地方有些耳熟,倒是石名不知怎么突然来了兴趣,便问到:“那是什么地方?”

    “嘿,好地方,好地方!”关键时刻徐洪就是不说,只一脸向往的表情!看着徐洪一脸的色迷迷,王晋恍然间知道了平康坊是个什么地方,八成是个烟花之地!

    ‘咦!不对啊,自己怎么对烟花之地这么耳熟?想到这里,王晋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地方,随后求证到:“康明府去过长安?”

    “啊!王郎如何得知?自然是去过的!”徐洪稍稍惊讶,想了想似乎不记得自己是否说过这茬,不过这也不打紧,话痨的能耐就是有什么都能接着说下去:“想当年,康明府也是在京畿之地做过京县正五品县令之人,想来定然得去京里走动!”

    王晋听到这里不由嘴角有些抽抽,东市西市,平康坊,若是再添上一条朱雀大街,这不就是长安嘛,看起来这位在任三年的康明府那是有意去复制一个小长安,不过他这不是异想天开么,这黔北的大山里有块平地就不错了,还能让你造个长安城?再说,不说你有违制的嫌疑,就是让你真造出来,有用?

    想着这些,王晋到真好奇起来:“那这么说,康明府算是外调?”

    “嗨,王郎也不必说得这般隐晦,咱们绥阳人人皆知此事来龙去脉!”说话间,徐洪又开始走了起来,边走边说书:“康明府乃是灵州(宁夏)将门康家一俊才,朝廷恩荫其族,明府即入仕,话说咸通初年,即调入京畿,算是平步青云!那知人有旦夕祸福,明府入京不久又受他人牵连,这才被贬夷州!要说这牵连之人,却不是外人,乃是康家另一个大人物,即当年受封检校工部尚书,会稽县男,携义武节度的康承训康尚书!”

    故事越说越长,王晋一边听一边理,原来这康尚书非真的是尚书,校检二字就表示工部尚书乃是个荣誉,此人乃是个武职将军,倒是真从底层一步步积功而起,只是这其中家族的扶持到底有多大外人就不得而知。反正七年前便做到岭南西道节度使(广西南宁)的位置,那时正值南邵与朝廷争锋安南,康承训掌军战败,你说败就大家败吧,偏偏康尚书麾下有个小校颇有能耐,大败之中独他取了一胜,康承训也不知怀恨在心还是想要逃避责任,愣是抢了小校之功勋,拿了朝廷封赏,后来此事被告发,皇帝虽然震怒之余,倒是也没重罚,只撤了他的节度实职,封了个千牛卫的空头将军咱们的康明府就是因为这事给抹了官职,当然,其中具体怎么个牵扯法,徐洪就说不清楚了。

    “不过别说,有句话怎么说的,成也什么。。败也什么。。?”讲到这里,徐洪忘词了。

    “萧何!”王晋笑笑的提点。

    “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徐洪摇头晃脑,想想又不对,改到:“不对,当时败也萧何,成也萧何!”

    王晋傻了,愣是没明白:“怎么说?”

    “你别急嘛,听我慢慢讲!”徐洪佯怒,似乎挺享受这份关注,他倒不怕人笑话自己更像个说书人,不像个官差。

    “是,是,徐哥你继续!”王晋姗笑不已。

    “败萧何已经说了,如今说成萧何!”徐洪故作姿态的清清嗓子,故事一跳却成变了另一个:“话说十一年前,朝廷与南邵蛮子大战于安南,那可是招来了天下各处兵马,其中有一伙徐州兵圣人诏令戍守桂林,三年一轮换,唉,说实在的也都是苦命人,这一守啊就是六载不得归,谁不思及父母妻儿,于是乎这群徐州兵便反了!”

    对造反王晋倒是没什么想法,但越听,那种如平康坊三个字一般熟悉的感觉又涌上来心头,他不由有些着急的问到:“后来呢?”

    徐洪到没什么想法,而是继续说书“后来?有人造反,朝廷就派兵打呗!嘿,天下兵马多与南邵征战,徐州兵素来又以悍勇闻名天下,哪里如此好打,朝廷的抵报倒是没说具体如何,但是,这一打就是好些年,各处还在不断增兵,又有各路商家传出的消息印证,自然天下人都知晓徐州戍兵那是捅破了天了!”

    “再后来,就回到了咱们那位康尚书身上了,毕竟是知兵能战的老将,徐州戍兵又闹得太不像话,约莫三四年前,康尚书再接诏令领诸道兵马去打徐州戍兵。也就是那之后,咱们明府这才跟着复起,虽然夷州乃是流放之地,但也是一县父母。再说,如今三年一任期满,今后之事谁又敢断言不是!”

    徐洪的故事告一段落,王晋也点头认同,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样子这康明府还要高升,不过此刻他却很想知道徐州戍兵的事情,便问道:“那如今徐州兵的情形如何了?”

    徐洪一脸无奈:“这个啊,呵呵,不瞒王郎,咱们这地方山高林密,距中原也远,消息来得太慢啊!一般人哪能知晓这么快!”

    从镇上出来到绥阳百多里山路,快步也得走两天,一路走一路聊,王晋早把徐洪的性子摸了个八九不离十,顿时一记马屁送上:“嘿,那也分人不是,徐哥哪能是一般人,定然知晓些别人不知道的!只怕不愿与人说罢了!”

    “呵呵!”徐洪乐呵呵的笑了,用手一指王晋:“知我者王贤弟也,得,娄镇之事向来少府都是交予我和哑巴处置,咱们也算自家人,我也就不瞒你,某家有门子常去明府府上,倒是听说过一些消息,只是准不准做不得数,王郎你也不要传就好!”

    “那是,晋定然守口如瓶!”

    “某家见过的抵报这么说的,去岁正月,康老将军率诸道大军7万自宋州进攻徐州,路上就斩了一个孟什么的,此人乃是庞勋手下大将,庞勋是谁?嗨,说了半天忘了这茬,这庞勋就是徐州戍兵领头的,还有一个叫许邵。说到哪里了?哦,对了,这时徐州兵在海州(连云港)、寿州也为官军所败,损将折兵。”

    “二月的时候,康老将军又使沙陀人朱邪赤心的几千骑兵出战。在徐州城旁一条河边战败了庞勋手下一个叫王弘立的,此人部众本有三万多,淹死的打死的不计其数。这时又朝廷的敕令,说是被官军俘获皆可释放回家。自此后,造反兵每与官军遇,都有好些不战自溃。再后来,康老将军自然是越战越勇,越战越顺!庞勋四处攻打州县,打宋州不成,又想攻亳州!我听明府和少府议论时说,这是不敢与老将军对阵,想撞个口子好跑!结果东转西转到反被沙陀骑兵追上了,大军一下就散了,庞勋在自个也就战死了,当时在九月,也就是半年前!”徐洪说道这里,自傲的看了王晋一眼:“抵报都没说这事,估计是论功行赏的事没定下来!这是明府的家信上讲的,所以一般人那肯定是不晓得的!”

    “呵呵!”王晋笑了笑的点头,而后不再说话,徐洪喜欢说,但不喜欢唱独角戏,且刚才也讲累了,这会便也闭嘴赶路。

    王晋其实不是不想说,有些话他没法对人说不说,此刻他心中翻江倒海般难受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难过当然不是为那个庞勋,又不认识有啥可难过的!一直不想去回忆穿越前,是因为再留恋也回不去,所以他极少去回忆!如今徐洪一勾,他便不由自主的回想起来当初追看历史穿越小说的日子,也回忆起了到处查资料,到处发小白评论的日子来!自然而然的也就明白了自己为何有一种极度熟悉庞勋起义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熟悉来自一句话,一句记忆挺深的话:“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大唐,那可是多少男儿心中无限向往之地啊,说灭就灭了!基于桂林,徐州戍兵!庞勋兵败谢幕,生灵涂炭几十万!下一个是拉开大幕的是谁,王仙芝啊,这个人名气可大多了!而王仙芝一出,那个更有名的私盐贩子也就快现身了吧!”王晋越想越远,恍然间发现,一个大时代的狂潮离自己原本是那么遥远,此刻又仿佛是那么接近

    正当这时,徐洪洪亮的嗓门又响了:“王郎你看,那就是绥阳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