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指点江山 > 第二十九章 血腥杀伐
    拂晓辰光,东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似的乳白,空气里浮荡着蒙蒙的雾气,有如一层薄纱轻轻掩覆着林梢,地上秋霜遍布白色的斑点依稀可见,呵出雾气清晰可见。这深秋的清晨,相当寒冷。

    清晰的战鼓声,缓慢而稳定有力。早已在黑暗中整装待发,候命多时的五千名辽东军队以及一千名辽西军兵迅速集结开往三日前预定迎敌的地点阳乐城北35里处,穿过卢水在卢水河边平原地带,临滩布阵,组成方阵,以逸待劳等待乌桓骑兵的到来。

    士气高涨的六千名军兵在公孙宏德分配之下两千黑翼铁骑由公孙宏德与公孙易秋率领之下组成中军,其他四千名士兵结成五队方阵,方阵间留有双马空隙,便于骑兵跃马攻击。第一排八百巨盾手手擎巨盾位于前列,第二排一千拒马枪手,乌黑铮亮的长枪烁烁放光,阴森恐怖。第三排之后是太史慈率领的一千五百名辽东强弩弓箭手手持蹶张弩⑴以及公孙瓒手下五百箭手共两千神射手位列其中,方阵四围布置矩阵铁车⑵。阵中是二百名刀斧手藏于其中。阵前设下无数陷阱,脏坑,净坑,梅花坑应有尽有,完全笼罩在射程之内。不论骑兵刀手,一式轻甲上阵,全军将士已经作好准备,背南向北摆出誓死血战决不退缩的防御阵容。八面迎风招展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纷飞摇荡,上绣斗大纂字“公孙”二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根据前方埋伏的公孙瓒传来的消息,敌人已经穿越他们所隐藏之地,正直扑卢水而来,分散出去的探马斥候也纷纷将消息陆续传来。敌军正时刻逼近卢水。

    “报,启禀主公由乌桓单于丘力居亲自率领的乌桓骑兵已经距此不远。已经到达齐山脚下,并且已经发现我等行踪正全速杀来。请主公定夺。”一名斥候飞马而至。

    公孙宏德听到最新消息后眯缝着双眼猛然怒睁凌厉的眼神自眼中电射而出,令人不可正视:“好,再探再报!”

    听到消息的太史慈马上传号令,命令手下两千名弓弩手以自己的破空响箭作为发射号令。

    不多时,前方尘起。胡角声此起彼落,马蹄声从轻不可闻转眼间犹适滚滚巨雷轰然而至。黑压压的骑兵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令人毛骨悚然。

    “啊,不是说这乌桓外族只有万余么??看这敌军架势恐有两万不止啊?!我们真的能够挡得住么???敌骑的气势有如吹枯拉朽,面对乌桓骑兵的铺天盖地而来,我们的阵列真的好象是车轮前的一颗小石子……”公孙易秋见此情景也不禁有些懊恼,不知道那些探马是如何侦察的。居然连敌人确切的人数都没有调查明白,另自己的部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不及再思,公孙易秋听到自己军中的号角已然响起。

    “咚,咚,咚”战鼓声一下一下的敲响,夹杂在漫天的马蹄以及敌人狼嚎般吼叫,狞笑声中居然依然清晰可闻。

    公孙宏德转首面对身旁的公孙易秋轻声问:“秋儿看到如此场面,心中可有惧怕之意??”

    “不,有爷爷在秋儿身边保护秋儿,秋儿什么都不会惧怕!”公孙易秋握紧拳头,坚定的回答道。

    “好孩子,不愧是我辽东好儿郎,铮铮铁骨,无愧我大汉子民,孩子你一定要记得“实力”二字。如今的天下雄厚的实力决定一切,我们的实力强那任他洪水猛兽,秋儿都不怕才是,今天就让秋儿你看看爷爷这镇守辽东几十年所积累的抗击匈奴的作战经验吧

    ”公孙宏德那副从容大度的油然神态,令全场官兵气势高涨,热血沸腾。公孙易秋望着公孙宏德那雄伟健壮的身躯,虽然已经皓首银须,鹤发童颜但面临如此恶敌精力如此恶战却依旧谈笑风声,毫无惧色。公孙易秋如醉如痴,浑忘战场上的凶险。满脸期盼的对着自己的爷爷笑着回道:“是,秋儿知道了!”。

    二人说话间,前方传来太史慈清晰高昂号令之声:“三军戒备,弓弩手预备”随着太史慈的话音,一排排肃穆阴森的箭弩已然蓄势待发。

    乌桓铁骑果然名不虚骑术精湛,瞬息之间已然扑到事先挖掘的陷阱面前,已经达到强弓硬孥的射程之内。乌桓族人狰狞的面容清晰可见,刺耳的呼啸之声不绝于耳,哈哈的狂笑扑天而来。

    只听一声刺耳的尖锐响起,太史慈扯开弓囊,搭箭上弦,穿云之矢脱弦而去,几个动作,全在眨眼间完成。箭身撕裂空气,发出尖厉的声响,而声响落在箭尾之后,金芒突闪,数十尺的时空距离立幻虚无,仿佛箭矢早就已经钉在那个位置上了。那个位置,正是为首当先的一名头领摸样的乌桓族人。正叫嚣的指挥骑兵全力冲锋。突然箭芒已达身前,穿过前心,透过脊梁。他整个身子被这猝来的力量撞落尘埃,死尸扑通栽倒与马下,在这生死一瞬的历程中,他甚至没有发出一声喊叫。金光闪闪的穿云箭旋射贯入身后另一名乌桓士兵的胸口之中。

    跟随着这箭声响起,第一批箭雨顺势而出。冲击到最前方的骑兵纷纷栽倒,侥幸躲过箭雨之人也纷纷跌落陷阱之中。

    如潮水般紧密的劲射使乌桓骑兵发生了混乱:由于铁车防线的阻挡,乌桓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势为之凝滞,前排的敌兵随即被弩箭穿倒,人仰马翻,造成后续攻击发生中断。劲弩连环发射,每一箭射出必有死伤,乌桓游骑就算再英勇善战,也无法继续保持队型和士气,只能留下数百具尸体,向本阵仓皇溃败而归。远离射程之外,重新集结有条不紊的进行编队。

    公孙易秋目不转睛的看到敌人退却,终于缓了口气,不禁然刚刚竟忘了呼吸。乌桓军第一波攻势,就这样被彻底粉碎了。

    “我们赢了?”公孙易秋拍手庆贺中带有一丝狐疑之色。

    “那里赢了,这乌桓军退如潮水不带一点凌乱。说明刚才的攻击不过是个试探,恐怕真正的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公孙宏德看到乌桓军队退守有序,不禁眉头紧蹙,感觉到乌桓军中统帅之人颇不简单。

    “呜,呜”号角声连绵不绝,敌军之中随着战旗摇摆,众骑兵的布局开始漫漫散开,看情形似乎敌人将不采取密集进攻改为分三面围功战术。

    公孙易秋看在眼里心里暗想幸亏爷爷预料到敌人将采取这样的攻势,自己等所列的阵势正是预备三面受敌,否则可真的麻烦了。

    公孙宏德点手唤过一旁待命早已经血贯瞳人的拓拔无情和许储,另二人来到近前,吩咐道:“稍后反击之时拓拔无情由你带领五百轻骑从左侧冲出寻找敌军主将力求击杀不可恋战。仲康你也率领带五百黑翼轻骑从右侧杀出同样主要目标是敌人主将首领不可恋战,速战速决。完成后即刻回转阵中不得有误。”二人领命分头点兵准备出发。

    不多时乌桓军分三面罩定辽东矩阵阵,遂以决堤之势重又淹来。乌桓弓箭射程虽不及弩箭来得远但辅以健马弥补射程上的不足实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汉人弩箭有一先天不足就是装箭实在太慢。

    所以这一战比第一次冲锋有效得多。乌桓骑兵马不时突入铁车边身前,但具被隐藏左右的刀斧手斩断马腿,跌落马下。在如此猛烈的进攻之下,辽东军队中的弓弩手不时也有人倒下。战局就这样来回的拉锯着,不时有战士倒下,殷红的鲜血逐渐染红了这片土地。

    "战斗已经进行这么久了。好象自己的军队是被动挨打啊!战争似乎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戮战了这该怎么办…?…?自己的部下能够在肉搏战中与敌人一拼的恐怕只有自己身后肃立多时的这两千名黑翼精锐轻骑了。不及敌人的十分之一怎么会是对手呢!?这该怎么办呢!?爷爷怎么似乎并不在意呢?……”公孙易秋看着面前这一幕幕的景象,对于战局的发展心中有点忐忑不安,

    "爷爷说实力决定一切,自然是有必胜的把握,那他的把握在哪呢?我们的利器现在看来不过是强弩铁车巨盾和拒马枪这其中有效杀敌的只有强弩,只是强弩的机动性有限只能防御不能突击……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突击。我们的突击。一定是这样”望着神闲若定的公孙宏德,公孙易秋脑海中的思路在飞快的反转着,一条模糊的线路在脑海中逐渐形成,脸上的笑容随着心结的开解如同盛开的花瓣,一丝神彩在公孙易秋邪邪的眼神中凝结,

    “秋儿,你想到了么?!”看着孙儿面色从凝重慢慢缓和下来。一直在旁边观测公孙易秋表情神态的公孙宏德心中不免欣慰感觉此子果然天资聪慧,善于思考,天赋异秉!!"

    “爷爷,秋儿在想你老人家是否在等待乌换桓骑兵冲锋马队用老,力量衰竭,然后我们再实施反冲突击对么??”公孙易秋目注战场,提气扬声说道。已经静立多时的黑翼骑兵早已焦急万分,期待冲锋的到来,忽然听到主公公孙易秋的这番话语,眼前一亮令左右众黑翼铁骑闻之心中一振,感觉到是自己等人冲锋陷阵的时刻即将到来。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令有些松懈的士气瞬间急剧高涨。

    “对,秋儿你说的没有错,爷爷正是等待时机,那乌桓骑兵企图利用箭队缩短射程但是马队的回环冲刺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我们的时机就在现在他们回还的时候。!”公孙宏德望着士气重新高昂起来的战士们,长长的叹息一声:行军作战,凶险无比,任何细小环节都是格外重要,倘若稍有差错,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军兵高昂的气势在战争中极为关键,秋儿居然在这混乱的战场之上,时刻注意调节士兵们的士气,另战士们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不能不说这公孙易秋是极具天赋的帅才。前途不可限量。

    到现在为止,一切情况基本上都还在公孙宏德的掌控之中,战斗前的各项具体部署都执行地相当顺利和成功。现在就在等待最为关键的环节到来

    深秋的阳光,暖洋洋的。些许的微风,轻轻掠过,送来一阵微寒。而又正是这细微的寒意,越发衬托出阳光的温暖。然而,在这战场之中萧萧的寒意,令这过午阳光显得苍白无力,略微偏西的阳光绽放出一天中最绚丽的光芒。公孙宏德凝重的面容终于露出开心的微笑。

    “拓拔无情,仲康率军出击吧!这是决定命运的一击。希望两位将军不要令本帅失望,此役能否取胜”公孙宏德望着刺目的阳光完全照射在对方骑兵的身上,知道机会已经来临,目光转到一旁迫切焦急等待命令的许楮与拓拔无情身上,沉声道。

    “得令”早已期待这个命令多时的许楮与拓拔无情急忙领命,一声激昂清越的号角声响彻原野,拓拔无情与许楮各率领五百黑翼铁骑从矩阵两侧空隙之中突击而出,反击的号角就此吹响。清一色的黑衣,黑甲,黑马,黑枪骑兵如同两条乌龙一左一右尾随回返本营的乌桓游牧骑兵射手横扫入敌群衔尾追杀,似苍龙出海般,在乌桓阵营中翻转不定,直扑向乌桓中军首领所处之地而去。一路之上所向披靡,在许楮与拓拔无情手中无有二合之将,刺目的阳光令端坐马上的乌桓骑兵无法做出精确的反击,一时间阵脚大乱,微微出现松动。许楮等骑已然来到乌桓骑兵阵脚前,两员乌桓大将拦住去路,哇哇怪叫“此路不通。”

    许楮哈哈一阵狂笑,大喝一声:“滚,休挡你家爷爷许某的去路。”手中合扇板门刀如闪电般划破天空,大刀翻转卷动的气流化作道道劲风劈向面前二人。两人应声而倒,跌落马下,死于非命。旁边众乌桓兵将大惊失色,惊慌异常,纷纷向后退却。

    许楮手擎大刀高声断喝:“谯人许褚在此,尔等番邦异族哪个前来送死,。”身后黑翼骑兵也齐声怒喝,声势震天,直破云霄。“兄弟们冲”许楮暴戾的声音呐喊而出,抢先杀入敌人中军大营。五百铁骑也随后蜂拥而入。

    忽然面前散乱退却的乌桓军兵停止了波动,阵中穿来一阵“呜。呜”号角声,如潮水般的敌群左右一分,让出一条道路,几十名乌桓武士簇拥着一名将领急弛而出,来到许楮等人面前。

    “你是何人,竟敢冒犯我大汉疆界,进犯中原。爷爷我许仲康刀下不死无名之鬼,速报名送死。”许楮望着眼前这名乌桓将领,看装束此人必定是领军人物,临行之时公孙宏德老将军交代自己此次突击的目的定是此人。思绪间马往前提,一晃手中大刀,到尖点指对面来将高声厉喝,发出震天狂笑,杀气直冲而出。

    来人正是乌桓部落单于丘力居,此此率领一万五千乌桓游牧及五千名渔阳叛军挟鼎盛之威,自起兵以来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不免生出中原大汉军兵不过如此,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卑躬屈膝之徒。令崇尚武力的乌桓将士全军上下鄙夷蔑视之心充斥满腔,与渔阳张纯,张举等人于渔阳分兵后一路挺进,不可阻挡,骄狂之心与日俱增。此番进攻阳乐全军上下本着一鼓作气摧毁辽西郡内唯一的防御力量,辽西全郡垂手可得,所以日夜兼程,没有想到在这卢水岸旁居然出现这样一支韧性十足,防御体系如此完善的部队阻挡。久攻之下,居然无功,自己军兵损失伤亡很大。连续不断的进攻,往返迂回骑射令乌桓军兵异常疲惫。令乌桓单于丘力居大为恼火,忽见汉军阵营箭弩稀疏很多,手下谋士断定是汉军箭支不足,才造成如此现象。令丘力居大喜急忙吩咐手下准备全力进攻,争取在太阳落山之前击破汉军大营。就在这时惊见汉营之中派遣出两支骑兵,清一色的黑甲黑袍,跨下黑马。丘力居见此心中一种不祥的感觉逐渐涌上心头。一种诡异的感觉逐渐在乌桓军中形成。果然尾随本方撤退骑兵衔尾追杀的这两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各个如出闸猛虎,不可阻挡,瞬息只间已然杀到本方阵营之内,让丘利居觉得有点失措,败军之将何足言勇?一支已然正竭力防守的部队居然还有主动迎战的勇气?岂有此理!更让丘力居觉得愤怒的是他的军队在对方黑甲战士的兵刃下如同草芥,毫无反抗之力,每过处,都是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更加令人无法想到的是手下诸将居然在对方率军冲锋将领手中无二合之人。使丘力居等人预感到情形不妙,急忙调集兵将全力阻挡对方这两翼骑兵队伍,本方军队节节败退,敌将居然已经杀到中军,丘力居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列队迎击!

    “你是什么人,报上名来,本王亲自前来会你。”丘力居目注面前这员汉将如此嚣张火往上涌,拍马舞动狼牙棒,金甲黄马似一道金光向许楮激射而来!

    “谯人许褚!”许楮怒睁虎目,冷然暴喝。

    许褚的大刀像雷电一般劈向丘立居,丘力居摆棒相迎,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二人战在一处,长刀逼射出了无可比拟的光芒,刀锋过处凌厉的刀风煞气席卷而至,丘力居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阻挡这漫天的刀影,疲于奔命,几个回合过后,丘力居感觉不妙急忙拨马便走,逃之迢迢。乌桓军队见主帅一败,阵脚大乱,跟随主帅向后退去,在黑翼铁骑追逐杀戮之下由小乱逐渐扩散为大乱,乌桓全军阵营全体出现松动,眼见着身边的部下一个个倒下,丘力居的心里由最初的震撼与慌乱变成了现在的恐惧与绝望。虽然四周不远处满眼都是自己族人的军队的身影,虽然总数不到千人且被围在核心的黑翼骑兵就象是蓝色大海中泛起的一朵微不足道的小小浪花,但毕竟远水难解近渴,汉人手中兵器上泛着的冷光与不时传来的自己族人痛苦的呻吟声都让丘力居明白无误的意识到,一场失败在所难免,无奈长叹一声,正待吩咐左右传令后退撤军。身旁手擎中军大旗护旗兵士忽然中箭翻身栽倒跌落马下,帅旗也投掷地上。

    大旗一倒,全军将士如同失去双眼顿时乱作一团,远处时刻嘹望的战场情况的公孙宏德见此情形,大喜过望吩咐左右鸣炮示意敌人后方埋伏的公孙瓒率军出击。一时间辽东阵营之中炮号连天,鼓声大作响成一片,公孙宏德亲自率领全军杀奔乌桓军营而来。

    正在焦急中等待的公孙瓒军兵,听到战场中信炮响起。在公孙瓒的带领之下如潮水般从敌军后方狠狠地杀过来了。陷入包围之中与乌桓军队搏杀的拓拔无情收起刚刚射落敌方帅旗的弓箭,手举长枪高声呐喊:“乌桓的族人们听着!你们的首领已经被我们杀死了!看看你们的大旗已经倒了,快快放下你们手中的武器逃命去吧,不抵抗着不杀。”身后数百名黑翼铁骑齐声呐喊,而极端血腥惨烈的战斗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很快停止。相反更加激发乌桓族人凶残的本性,对着拓拔无情等人展开了更加猛烈的围攻。顿时使黑翼骑兵陷入苦战,不时的有人从马上栽到地下。

    这个时候,嘹亮激越而熟悉的号角声响起,随着号角声响,公孙宏德率领全军赶到,数千名军兵以排山捣海之势攻杀而至。一千黑翼骑兵瞬息杀到所过之处一片腥风血雨,所向披靡,乌桓围攻之阵立即分崩离析,瓦解冰消。乌桓骑兵虽然勇猛,但在此中情况之下也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丘力居见此情形战败已成定局,丢下满营兵将在身边卫队的保护之下落荒而逃,这卢水河旁到处喊杀声一片,死尸横躺竖卧,血流成河,乌桓兵将全线溃败,死伤无数,纷纷逃离战场。撤退中正遇见掩杀过来的辽西军队,又是一场血战,乌桓骑兵全无斗志,四散奔逃,公孙瓒军兵简直如削瓜切菜般,随意屠杀乌桓兵卒,夹杂在乌桓骑兵中的渔阳汉人部队纷纷投降做了俘虏。而乌桓兵卒却宁死不降,最后近千名乌桓无抵抗能力的军兵死于公孙瓒率领的辽西军兵屠刀之下,场面之血腥令前来打扫战场的公孙易秋心神受到极大的冲击,作呕的感觉不时涌上心头,面前的这血腥一幕令公孙易秋幼小的心灵之中领略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使公孙易秋更加厌恶战争。谁也不曾经想到今日的这场战役将对公孙易秋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注:⑴蹶张弩,开弓力量很大,一般采用脚踏的方式开弓,速度慢,但射程远。操作熟练的军兵发射的速度也不会太慢,不信自己比划几下看,呵呵。而且古代也讲究火力持续性,分作几队,轮流发射,上箭,瞄准。战国时期的弩依照强度和张弦方式的不同分成擘张弩和蹶张弩两种。擘张弩的强度较小,用手臂的力量就可以拉开。《孙膑兵法》中这种小型的弩可以射到100步。有记载这种弩装备过汉军的重骑兵用于在冲击前进行最后的火力打击。蹶张弩的力量较大,用双臂的力量无法拉开。所以有“超足而射”的记载。战国时期韩国的弩弓是非常有名的,有记载可以射到600步。而在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弩则可以射到900米的惊人距离。由于强弩张弦难度大.发射速度慢,因而往往将弩手编为三组:第一组瞄准射击,称为“发弩”;第二组张弦后处于待发状态,称为“进弩”;第三组张弦,称为“上弯”。当第一组射击完毕,就退为第三组,第二组则进为第一组,第三组进为第二组,如此循环不断,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近代欧洲的火枪手,因装填弹药费时.也采用了类似的三排制。

    ⑵矩阵铁车:昔日卫青远征匈奴,遭遇敌人骑兵主力,于是先以铁车围成圆阵,以弩士居中固守,趁敌长攻不克,疲惫无功之际,突放出铁骑冲击敌人的疲军,因此大获全胜。所谓“万弩齐发之阵”,便是在作战时将部队分成数个横行,前行上前瞄准发箭,后行以作为预备,前行射击完毕退后填装,后行再上前发射。如此轮流射击,就可以做到循环往复,不间断地予以敌人强有力的打击,因此有“弩甘战持久”之说。后有李陵五千劲卒为匈奴数万所围,虽然最终由于箭矢损耗殆尽,后援遥遥无期而投降,却也创下杀敌过万骄人战绩,他所用得就是此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