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指点江山 > 第二十九章 微风
    转过天的早晨,付衣没来。到是来了位不速之客——董卓帐下的近卫都督徐荣。

    徐荣这次是受了董卓的委派押了两个刺侯前来告罪,自然告罪只是借口前来探望同乡才是荣的本意,毕竟离家多年偶遇家乡来人真是如见到亲人一般。

    汉朝时期的辽东早已没有先秦大燕时代的繁华,一个郡直辖属民也不过几千户。象公孙宏德所在的襄平郡乃是辽东重镇也仅仅万余户和关内实不可同语。

    他乡遇故知,是为人生喜事。易秋滞京多日,这里遇见乡亲自也是惊喜的不得了。

    互诉思乡之情,自不细表。

    临走时徐荣特意拉过那匹盲马,仔细叮嘱易秋道,“贤弟此马乃是传说中最是通灵的龙马《雪夜狮子照》,当日不弱目盲君侯也抓之不到。贾司马曾言,‘此马眼疾似是后天所染,如能祛除天下良马当无从其右’还望贤弟珍惜。”

    易秋一扫当日轻视之情。再次端详良久,还是摇了摇头无可奈何道,“此马眼疾怪异,必剥去眼球上的白翳才能复明,可此等手段小弟并未听说有谁能使。”

    “贤弟且记人外有人,天下之大高人无数。想这上古神马出世,自不会盲目终日,龙腾虎跃必有伸展之机。”

    易秋喃喃自语道:“是阿,是龙总有腾渊之日。”

    转迩,易秋精神一振一躬到地:“谢谢义兄点拨。”

    看着易秋眉间忧色展缓,徐荣心中一笑,自是策马而去。

    师徒袁府

    “叔父,这何进不知道中了什么邪~?调我当司隶校尉。如此来西园军尽去,日后动作反倒不利成事阿。”

    当座老者沉吟半晌道:“想这何进背后也有能人。绍儿不可自乱阵脚,司隶校尉就司隶校尉。汝速调京外部曲回京并术儿私曲,如有动荡当可自保无虞。”

    转而叹道:“西园军众矢之的,如今形势不明,只持均势便了。”

    “小侄紧记叔父教诲,不过一旦绍儿部下回京,那董老虎便无从遏止!”

    “董老虎一为张让,再为丁原。不过是一届武夫,量他先辈凉州三明也逃不出士人手心,小小董卓又有何气量翻到天去?嘿嘿,我们先借他的手逼何进惩治内宦。再用何进制衡董卓。最好他们同归于尽,我们士人才有出头之日……。”

    转眼间已经八月下旬,本该秋凉的季节现在却是闷热无比。

    既然董卓主动示好,一连多天又都平安无事,大家警惕心也松了。这天鱼儿实在是坐不住了,主动央求文姬出门踏郊。毕竟同是少年心性,上午易秋携了鱼儿、文姬、大小双儿再次出外巡游。有了上次的教训,易秋这次特意约了带上了许褚和十九家将跟随。

    不过,大家心照不宣没有再去庄后的东山,而是去了西面的仙人台。

    仙人台是邙山地界最高的山峰。北向黄河,南向帝都洛阳,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可以尽收眼底。传闻的洛阳盛景之一的“邙山晚眺”便出于此。

    一路西行,不时发现行色匆忙的可疑路人。易秋渐走渐觉头大,这些人分明都是斥候啊,究竟这是什么世道!天子脚下竟比塞外小城还要来得动荡么?!

    本想立即回转,但看着一众女眷的心思也不好说出这样杀风景的话。转念又想不禁暗自好笑,现在毕竟还是和平时期,这里更是帝都所在,难道真会有人在这里开仗不成?

    是啊,大汉朝自从高祖斩蛇开国以来,的确没人敢在天子脚下闹事。

    但从前没有不意味着现在也没有,此时就有两个胆大包天的宿世冤家约好要在仙人台下开兵见仗、一决雌雄

    原来自从袁绍撤掉部署在京郊周围的部曲以后,在洛阳周围的其它不明势力也随之散去。董卓的斥候终于可以不受阻碍的把视线扩大到整个洛阳周边。而同样,失去了袁绍部曲掩护的丁原再也不能隐匿住自己的位置。

    少了袁绍的拦阻和何进的警告,丁原也不肯再匿山林,要知道丁原业已经被任命为执金吾赶着入京为官,偏生这可恨的董卓拦住了所有去洛阳的要道。在吕布等一干将领的强烈要求下,丁原直接给董卓下了战书,约定氓山脚下一役定胜负。

    看到战书的董卓不禁大喜,亲自调齐三军杀奔仙人台。

    要知道丁原一众毕竟还有两千亲军战力不弱,且兼氓山地区山高林密极易隐藏,如果丁原刻意躲藏,董卓还真就没办法,有此良机自然不会错过。

    而易秋等人却不知道这些天来外界的变化,在京都各大势力的有意默许下氓山山区已经被刻意划成权力真空区。大战即将来临,而此时的易秋已经一脚踏入了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