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指点江山 > 第三十一章 火起
    易秋接吕布一箭不易,吕布接易秋三矢更难

    吕布出手时两人间隔尚在百步开外,而等到飞马而下的易秋后手发箭时,俩人之间已不及五十步。

    面对如此近距离的三支利矢,常人根本没有闪躲的机会。

    但吕布不同。在此间不容发之时,吕布急带丝缰,整个战马直立而起,自己则一个后翻筋斗从马后胯处倒翻出去。与此同时三支利箭悉数射到战马身上,其中两只竟能穿透马盾破体而出,堪堪搽着飞将头皮直掠而过。

    站稳脚跟的吕布心头先是纳闷,没想到这员被自己杀气锁定的小将竟然能在利箭及体的瞬间做出反应,而且一发三箭,射速之急加远超自己的想象。既而是痛惜,这匹陪伴自己多年的宝马良驹是再也不能活了。

    在远近几千将士众目睽睽之下向没有如此丢脸的吕布彻底被激怒了。不过失去战马的吕布好似老虎没有了爪牙,虽然强悍依旧,但毕竟失了先机,已然挡不住西凉军顺山而下的冲锋,。

    待吕布从死马身下抽出重戟再找易秋,才发现易秋并没有和自己身后的并州军接战,而是顺着山谷旁的岔道直冲而去。

    这里原名喇叭口就是因为这段山道象两个喇叭反扣在一起。

    董卓赢了,在付出三百名西凉武士性命的前提下终于击退了丁原的并州军,只是并没有抓到丁原。由吕布、高顺等一干大将保护的丁原退得很从容,董卓恨得牙根痒痒可是毫无办法。

    许楮、无情伤了。他们最先接战吕布。用不惯手的西凉长销对付吕布已很难匹敌,何况处于狂暴中的战神的武力简直翻了倍。幸好二人配合默契,舍命相搏,许楮、无情拼死力战之下爆发的战力即使吕布也不敢小觑。最终还是让出了路口。

    其他人都无大恙,大家一起回转崔府。只是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冲出山口的易秋并没回来,易秋哪去了?

    。。。。。。。。。。。。。。。。。。。。。。。。。。。。。。。。。。。。。。。。。。。。。。。。。。。。。

    头顶的天空是那种极澄澈的蓝。而远天在一道道火烧云映衬下,是通红的一片,此时的太阳已有半边尽被远山吞没,飞鸟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蝴蝶在草丛中翩然起舞。易秋就这么静静的躺在草地上,不知道已经有了多久。似乎他从一醒来就没换过姿势……

    怎么来到了这里?这里又是哪里?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只清晰记得,就在刚才自己被吕布的杀气所慑,当劲箭勘勘及体时才有警觉,那恐怖的一箭真是的霸道无双,分明五指已经紧执箭身,竟仍能在掌内火辣辣的滑钻进来,尤其那种无坚不摧的冲击势头竟能依着箭体由指及臂先于矢尖贯入胸前,然后,…

    …然后自己就晕了过去……

    头脑已从最先的混乱渐渐的走向平静。

    刚刚可真是吓了自己一跳,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一颗硕大的丑陋马头。定睛细看竟然是自己雪夜玉狮子,不过这马的面皮不知道被谁染了色……哦,不是色,应该是血。左右并无他人,难道是自己的血?

    易秋再次陷入了回忆可惜完全的不记得。

    然后发现左手手腕系着缰绳……,哦,是了。自己打马下山的时候左手腕就是缠着缰绳,也幸亏是系着缰绳,不然这匹小悍马一早就会跑掉了吧……,易秋心下不禁暗自得意了一下。翻腕再看右手,不禁大惊失色,不对啊。记得在自己晕倒前是抓着那支利箭来着,明明扣得死死的,怎么变成了这个?

    原来此时易秋右手攥着一方古拙大印,定睛细看:古印正面方形,边长二寸,厚三毫,曲篆两行八字:“西老折胜,黄神啸吟”。印背有长方形握柄,高一寸,柄端镌一“上”字,以便掌正钤盖。印面有十六个小圆圈,分布于每字的四角,小圆圈之间,或以细线相连。上三星横连,下双星并列;中部六星与右下一星连线为北斗七星。另五星做W型连接,印文中穿插以星宿图案,这种印面布列星宿的方式,到是前所未见。

    不想了,易秋翻身坐起。觉得胸口依旧隐约做痛,揭开胸前衣襟,才知晓为什么长箭贯胸而竟能不死,原来那一箭正巧钉在胸前玉佩上,而此时玉佩竟好似已嵌在肉里般。

    忍痛揭下玉配,易秋心里暗道侥幸。若不是自己贴身携带父亲所遗的这枚玉佩,恐怕真的是小命不保了。想到父亲,不免自是又神伤了一番。

    暗自运转无为诀,本以为的内伤并没显现。相反倒觉内力更加充盈了。尤其是自己的无为真劲的性质也起了些微变化,似乎多了分阴凉特质。隐隐有突破境界的先兆。

    要知道易秋自小习练的无为诀属于道家绝学。在道家的角度来说,先天真气是宇宙之本,能量之源。人出生前在母体内,口鼻呼吸之气断绝,全赖脐带供给养份,而此时任督二脉贯通,先天之气回转通畅。而出生后,后天之气从口鼻进入,与母体联系断绝,任督二脉逐渐封闭,至乎闭塞,与先天之气的联系也就此断绝。!

    道家的诸般神功练到终极便是反后天为先天直接吸取天地本初的能量达到天人合一的仙圣境界。先天功说来容易可做起来太难,世间人多半是以后天入先天,其时纵使有了现成的神功法诀,兼之自己也有万中无一的资质,也要靠漫长岁月的磨邸。而且稍有差池先天功便又会重入后天境界。

    先天功第一重筑基,第二重洗髓,第三重强识,第四重以后才是渐入实质,步入一流高手的境界。而与后天武学不同的是,先天功极难大成,三重以后的境界突破几乎都是无迹可寻。古往今来许多得道高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三重天里打转,难窥宇宙秘奥。

    就算无上先师左慈也只能强行把易秋送到两重天的境地。以后的修为全赖易秋自己,但易秋短短几年已经勘破三重天的进境恐怕左慈也意料不到。

    望着渐没天际的暖煦火球,易秋有些急了,他迫切想知道刚一战的结局如何?自己的部下和朋友是否安妥?!更迫切的想回到自己亲人身边。毕竟现在的易秋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自己一人在荒郊野外的遭遇这还是第一次。

    望山跑死马,等到易秋蹬上最近的一个山头太阳已然完全的落到地平线下。易秋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远远的帝都洛阳被一片妖异的红色所笼罩。易秋看在眼里痛在心底,帝都是什么地方,怎么会烧起大火?难道大汉的天真的要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