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唐朝当炼师 > 46,神仙大会
    青城县,聚仙楼。

    一个临窗的桌前,两位道装打扮的人对坐而饮。

    “老哥,你看江对面,诺!那边,多少人在干活啊?怕没有好几百吧?”

    “是啊,我刚下山时就看见了。动静闹这么大,是干啥啊?”

    “你还不知道啊,那里要起一座‘道院’!听说叫什么‘指南道院’!”

    “那地方怎么也得方圆十几里地啊,是谁那么有钱啊?让钱给烧昏头了啊?”

    “那不是座道观,也不是个书院,听说是专供天下学道之人讲学炼丹的地方!”

    “真的?这是谁有这么大的气魄?我等在山洞里猫着,一年也烧不了一两炉丹,要是真有这么个地方,何不一起去打打秋风?”

    “兄弟,你那两下子,恐怕进不了这道院的!我听说了,明年三月初三,便是那道院建成之时,届时还要搞一个‘神仙大会’呢!”

    “什么神仙大会?这可是从古至今都没听说过的。除了东皇公西王母,谁能召集天下神仙来此聚会?莫不是失心疯啊,这般主意也能想出来!”

    “老哥,这你可就不知道了,这神仙大会啊,据说是本朝皇帝的御妹,也就是玉真公主牵头,发了个知会天下的‘神仙帖’,连剑南道的鲜于大人都在上面用了印的,还有青城道教威仪使,上清宫的刘真人也签了名。来头可是不小啊。”

    “我说老弟你也不想想,真有神仙道术的人,会来这凑热闹吗?八成是一些江湖术士才会来混个名声吧。”

    “那你就不知道了,这神仙大会可不光是热闹热闹就完事了的。听说凡参与神仙大会者,来者不论何人,只要露一手本事,便有赏格。最高奖赏是一万贯呢。你想我等烧丹之人,缺的便是钱啊,包不准有多少人挤破头来参加这神仙大会呢。还听说了,有道术的人还可以被礼骋为道院教授之席,从此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自可随意烧炼,这不是我山野烧炼之人的福音吗?”

    “真有此事,你莫不是道听途说,随口蒙人的吧?”

    “嗨嗨,老哥,你还不信?小二!”

    一个小二颠颠地跑了过来,点头哈腰地道:“二位仙长,还想用点什么?”

    “将你店里的那玉真公主会仙帖,取一张过来让这位老哥看看!”

    那小二忙从袖口里抽出一张帖子来,那人看时,果然正如所言,上面是一篇花团锦簇般的韵文,看了半天,才明白,那是说明年三月初三,西王母诞辰之日,玉真公主大会天下神仙于青城山下指南道院,望天下有仙术者咸来赐教等等内容。当下便将那张帖子袖了,准备上山去找知音同好一起商量这事。

    他二人正谈得欢畅,却不知另一张桌上有个年轻人正自斟自饮,一边竖起耳朵听着两人的谈话。

    此人正是李玄。

    他当日于鲜于家族一拍而合,终于迈出了穿越大唐的第一步,建立指南道院!

    随后的日子可把他忙坏了。跟鲜于仲通数次会晤,终于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鲜于氏投资五百万贯,占了道院四成的股份,其它的资金,则由鲜于氏牵头,在成都各大商行里招览。李玄坚持不让鲜于氏独占全部股份,自有其未来的打算。鲜于叔明一开始还怒气冲冲,后来李玄又说出几样让他闻所未闻的项目之后,便只好接受了李玄的动议。首期一百万贯,已经到了青霞门派出的道院总监陈会的手里。

    青霞门这回可真是鼎沸了。苏耀一开始听李玄说要弄个道院,还以为他只是异想天工,或者是小打小闹,当鲜于二老爷亲临颐生堂,带来了一百万贯的钱票,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一百万贯啊!老天,无量天尊,就凭小玄子这张嘴,人家就拿了一百万贯来!

    师兄们无不瞠目结舌,李玄费了老大的劲,才跟大伙解释清楚,这钱,不是青霞门的,而是用来建道院的!青霞门在道院的总股本中,占有十成,若按总资本一千万贯计,也正好是一百万贯。不过,将来道院要是赚钱了,那十成便一直会往上翻,变成一千万贯也是有可能的!

    这帮烧丹炼汞的汉子,对李玄嘴里的什么资本金、股份等词儿一窍不通,他们想的,只是眼前的这一百万贯,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啊!

    苏耀终于觉得这辈子的目标已经达到了。青霞门在李玄的手里,一定会名扬天下,名利双收!这小子,太精了,空手套白狼!这青霞门,就是交给他又何妨!当然,最好是将冰凝那丫头嫁给这小九,免得以后笼不住了!

    鲜于家族倒是也开了个小会,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虽说鲜于仲通可一言而决,但老太爷鲜于志简那里,却还是通报了一下。谁知鲜于志简手一挥道,别打扰我清修,你们自己看着办!这鲜于叔明这才召会族中几个叔伯子弟商议,众人看了那一玻璃香水等物,都绝得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因为李玄的青霞门,在他们眼里,除了老老实实地烧炼宝物之外,绝对会在他鲜于家族的控制之下,完全可以放心。

    鲜于瑾瑜被家族派为常驻青城山的代表,这年青人办事稳妥,本就是家族着力培养的下一代接班人。这下,干脆就让他一边帮着督办道院之事,一边准备着将来就直接参加“道举”,走另一条登科入仕之路。

    李玄查看落水的那块风水宝地,方圆十里之内,俱被圈作道院之地。青城山的道教威仪使刘真人,见了鲜于大人的手令,都个屁都没敢放,就在文书上用了印,同时用印的,还有增加李玄等青霞派九人为青城道士的道牒文书,以及增补幻云道人李玄为“蜀郡道门都教授博士”的官文。鲜于仲通办成此事,前后只用了三天。

    李玄本想不当官的,可鲜于仲通说得明白,这官是“道官”,虽有俸禄,却不必管什么事!而且不过是从九品。但以后若有大事出场,至少也有个名头,还是弄个护身符为好,办起事来方便!于是李玄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张“名片”。

    李玄心里只是对那“教授博士”的名号感兴趣,他前世只是个本科,但穿越过来却得了个“教授兼博士”的双头衔,一时之间也得意无比,心里想着哪天如果穿越回去,倒要教那黑社会老婆看看,老子却也不是像她天天骂得那样,百无一用是书生!

    圈地之后,鲜于仲通派了崔宁带着五百兵丁前来帮忙,却被李玄给退了回去。这帮丘八太难侍候,还是在当地招工的好,反正现在老子有的是银子!

    指南道院的建筑图纸,李玄可是费了一番工夫的。他先画了一个草图,然后由鲜于氏在成都府请了匠作监最有名的“样式雷”,一个姓雷的匠人,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终于定了下来。

    道院建设的第一步,是建一个烧水泥的高炉。高炉交给了铁良,他已经在山上摸索出了小型的耐高温窑炉。在离道院最近的山壁之下,建了一座高三十余尺的窑炉,内膛全用石英砂和粘土烧成的砖块砌成,又用赤石脂粘土等细密泥缝,第一炉试烧,便烧出了光洁可爱的“六一泥”!

    然后便是趁冬天岷江的枯水期,用“六一泥”混合砂石,在江边建了一个小型的码头,动用了大量人力,把码头边上的石块清理干净,形成一定的停泊能力。为了方便横渡岷江,直达对面的青城县,李玄又和铁良研究,打造了一条巨大的铁索,横在岷江之上,渡船可以拉着这铁索两头摆渡,每天上下工的民工,也可以方便的乘坐渡船来回。

    本来李玄是想在岷江之上建一座拱形石桥的,他对古代的赵州桥可是情有独钟,可是人力时间和技术都无法安排,只好等将来道院发展了以后再说了。

    将那块面江的山地平整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好在此时农闲,青壮男人大都在准备猫冬,突然有了这么一个报酬不低的活儿,方圆百里的农民纷纷赶来,一时间,岷江岸边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指南道院的筹备处便落在了青霞门在县城的基地--颐生堂。李玄便也天天在这猫着,有时便到这隔壁的“聚仙楼”喝喝酒。这聚仙楼第一个在青城县专卖“青霞酒坊”的“剑南烧春”,已经引得青城山上不少修道烧炼之人都下来品尝。生意也越来越好。

    道院的建设已经是全面铺开了,但如何找到道院的师资力量,才是李玄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在当时初见鲜于仲通之时,他就已经将方案想好了。那就是利用玉真公主这个皇家的招牌,和她那大唐第一女公关的人脉,招揽天下有名的道教神仙、方术之士,一起来开个神仙大会!

    为了求得玉真的支持,李玄可是没少花功夫,三天两头地去给公主解解闷儿,终于得到了她签名的那张《玉真公主会仙帖》。这帖子可是由那个为李玄做《谪仙李玄琵琶歌》的新进西蜀著名诗人严尊撰文的,一篇骈六胼四的华丽文章,把李玄都看得头晕。这严尊却是由鲜于叔明推荐到李玄的身边,居然是想给他做个幕僚。李玄只好在未来的道院中给他安了个文秘的差使。

    这帖子经过各种渠道,散发天下,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李玄心里也没个底,毕竟谁也没这么干过。不过李玄心想,即便是神仙,恐怕也难以逃脱名利二字的羁绊,否则怎么解释历史上那么多的“神仙高道”要奔走于皇帝公卿的门下?但凡想要干点事的人,很难离开名利二字,即便是他李大炼师,虽然是个穿越者,也是不能免俗的。因为李玄压根儿就不相信,这世上真有神仙的存在。

    “大师满街走,神仙牛马狗。”

    李玄心里想着即将到来的神仙大会,不由暗自笑了,一口喝完杯中的“剑南烧春”,施施然走下聚仙楼,回去给冰凝妹子讲故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