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唐朝当炼师 > 90,地是圆的
    那玄晖道人对着灵机子问道:“依道兄此言,天地却是元始天尊从虚空中开辟,形成天圆地方之形。此亦即《周髀》盖天之说也。贫道却有一问,那天地之前,却有何物?天地之外,又有何物?天地之间,又有何物?天之上,却有何物?地之下,又有何物?”

    刘希岳听得甚是真切。他虽然已经入道,但所求的只是炼丹之法,对这些天地原始的道理,却想也没有想过,此时仔细想来,这几个问题却让他一时迷糊起来。难道天地之外,另有他物?那古来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怎地又变成了元始天尊呢?他一心想知道答案,便凝神静听,边上的蓝会玄也是双目炯炯地注视坛上。

    只听那灵机子答道:“这位道兄,想是并未听清先前之言。天地之前,别无他物,只有我元始天尊自虚空中来,开辟天地。天地之外,亦无他物,只是虚空而已。天地之间,却是充满元气。天有九重,地有九垒,《灵宝经》中俱有所载,何须强辩之?”

    玄晖道人呵呵一笑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依你之言,你那元始天尊,与著《道德真经》的太上老君,竟然还有先后之分?”

    那灵机子却反唇相讥道:“这位道兄,你连老子一气化三清都不承认,又如何能与你说理?”

    玄晖道:“你灵宝派以元始天尊为天地之始,却是置那写五千文的老子于何地?如果老子自己便是开天辟地之神,为何五千文中,于此却不著一言?”

    那灵机子顿时急了:“老君于周王之时显灵。应那尹喜真人之请,方才留下《道德真经》五千文,你连这些都不相信,却又如何入我道门?”

    那玄晖道人只是哂然道:“道不同,不相与谋!你信的道是神,我信的嘛,却是天道自然!不辩也罢!”说着,竟飘然下了玄坛。

    那灵机子站在玄坛之上,尤自洋洋自得。却见一人飘飘然上了台。那人一袭青衫,身材极是瘦长。却未戴道冠,浑然不似一个道士装束。

    “古来论天者一十八家,你所说地,不过是盖天一家之言而已。天圆地方,只是常人所见,你身为道门中人。却也拘泥此说,呵呵,怕是却未得大道!”那人出言惊人,众人立时来了精神,这刘希岳也竖起耳朵,唯恐听漏了一个字。

    灵机子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依你之言,天不是圆的,难道却是方的?地不是方的,难道却是圆的?”

    那人道:“浑天如鸡子。

    地如鸡中黄!这蛋中之黄,不是圆的,难道是方的不成?”

    “这个……这个……你这说法却是从何而来?”灵机子被他一问,一时间答不上话来,却早有一人掳袖而上,大声道:“非也,非也!你这话可是大大的不通,大大的不通!若地是圆地,那地下另一边的人,岂不要掉了下去?不通啊不通!”

    众人见那发话之人。却是一个胖大道人。身上道袍油污邋遢。脸上红光满面,此时急着争辩。更显得那张圆脸红得发紫。他这话虽急,但却是众人心中所想,刘希岳也觉得有道理,这地怎么可能是圆地呢?明明是平的嘛!

    那人只是微微一笑,缓缓道:“古来论天十八家中,以浑天之说最为中的。当年太史公司马迁为汉之太史令,开始也是以盖天之说编定历法,后有蜀中方士唐都、落下闳献浑天之说,与太史公当廷辩论三月,使之折服,方有浑革盖命之太初改历,你等枉为道士真人,却为何不知此典,尚在此妄论天体之道!”众人听他这话大有来头,不禁另眼相看,只是听他口气,竟是把所有道士真人都不放在眼里,难道此人并非道士?

    坛下梁令瓒掳须点头,他是个浑天说的拥护者,此言可谓是正中下怀。

    那胖大道人又开口道:“你这话就是不通!这浑天之学虽说天体圆如弹丸,但并未说大地也是圆如弹丸。葛洪祖师也曾写有《浑天论》,贫道依稀记得,那是说天体是圆的,大地却是平圆,而非如你所说的蛋黄之圆!就象……对,就象煎鸡蛋与煮鸡蛋,煎出来地蛋黄形如圆镜,跟煮出来的蛋黄不一样!”

    刘希岳听得“卟哧”一笑,心道这胖道士说得到也明白,只是这比喻也太有趣了些,不禁内心有些偏向这胖道士,只觉他说得极有道理。

    那青衫之人神色极为镇定,缓缓道:“你这话不无道理,当年太初改历之后,言天者多宗浑天,东汉张平子著《灵宪》,畅言天道,并造有浑天仪,采用的正是你这说法。但是此说却有一个极大的疑问,若地是平圆之状,那大地之边缘却在何处?按你家祖师葛稚川《浑天论》之说,浑天之状,如鸡中之黄,地乘天而中居,天乘气而外运,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半出地上,半出地下,二十八宿半隐半现。那么大地之中,当在河南阳城,古人早以影表测得。而大地之缘

    ,却在何处?我心存此疑,几十年来,无一日不在思索!”

    “这……地之广,不知其几千万里,你又如何能够知道何处是地之尽头?”那胖道士显然有些底气不足,只是仍觉得那地如蛋黄之说,实在是不可思议。却不知此人如何能得此结论。

    青衫之人又道:“若无庄子鲲鹏之举,扶摇万里,自然不能穷极地之尽头,然此事却并非绝无可能。我等修真之人,若不明天道之理,却又如何能行那天人之大道?我早已立下大愿,非要想通这一关节不可。于是花了十年时间,亲身前往极北苦寒之地,终于被我得见天之异象。弄通了这千古之大疑问!”

    众人听他娓娓道来,不由得萧然起敬,就连那灵机子,此时也是心存佩服。那胖道士却道:“你难道真的到了地之尽头?这怎么可能呢?十年也不可能走到啊!”

    青衫之人呵呵一笑道:“要是走到了地之尽头,恐怕我也回不来了。原来这大地,却是没有尽头的!我在那极北之地,竟然见到了不可思议之天象,那一天,天上的日头居然不落,我以随身所带之沙漏。测了整整十二个时辰,竟然没有黑夜!我当时便想。此地难道便是古书中所言之‘丹丘’吗?终日常明,是为白昼。从此推断,这大地,原来便是圆如弹丸!”

    顷刻之间,声音全无,众人俱各沉思。有几人似是明白了道理,慢慢点起头来。那刘希岳对这些深奥地道理闻所未闻,自然是茫然摸不着头脑,只觉得那青衫之人说得十分有理,却不知道理何在。

    李玄自然明白,原来这人到过北极,见了极光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这修真之人中,也有特立独行地啊!这人一定要留用!

    那青衫之人忽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纸来。他从中抽出一张,却是一幅图画。众人只见上面赫然画着一个大大的圆圈,那圆圈之上,却是画着小小的星点,状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显然便是二十八宿星像之图。而圆圈之内,却有一个小圆圈,其中涂得黑黑地,正是一个黑球,却有一个白框子。写着七十二福地。旁边空白处。又密密麻麻写满小字。似是注解。

    那青衫人又道:“此图便是天地道体之图,那位道兄如果不信。你便可从此地出发,走上几十年,我包你又返回此地!”

    众人俱是又惊又叹,心道此人之奇,天下罕见,这天下之大,确也是无奇不有。这等奇思异想,便是神仙真人,也未曾一言提及。不由得个个无言,人人缄口。

    鸡蛋,确实是个很好的比喻啊,李玄心想,只是这蛋黄太大了点,那也没办法,古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且慢,贫道尚有疑问!”那胖道士突然开口道:“按你之说,如果大地是个大大的蛋黄,那这地下的另一边,难道也有人站着?这人难道不会掉下去吗?”

    是啊,那怎生能有上下之别呢?不少人觉得这胖道士的问题,正是自己想问地,便愈发关注起来。

    “嗯,问得有理。”那青衫人似是胸有成竹,早料到会有些一问。他随手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向上抛去。等书落下,却又开口道:“各位可曾看见,地上之物,纵始抛向天空,只要力道一失,终有下坠之时。即便你会轻功,也只是上纵数尺而已,力尽必坠!以理推之,地下之人,亦不得脱离大地。我等所谓上下,与地下之人所谓上下,并无区别。盖因宇宙天地之间,充满一种‘刚风’,这‘刚风’有如磁石吸铁之力,将天地万物制住。即便是日月星辰,也是由这‘刚风’所制,故能流转不坠!”

    “

    “刚风?”坛下惊奇之声又起。

    “这大地便由‘刚风’制御,故能浮于天中,而人物亦由‘刚风’制御,故能立于地表。我等人类若能明白‘刚风’之理,修得法术,脱其制御,便可飞升于九天之外,遨翔于宇宙之中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可信奉神仙之人,却是在想,如果修得大道,便能白日飞升,难道是乘此刚风而飞?

    只有李玄惊得不能再惊,他看到地那幅图,大地明明是个圆形地。只是离天太近,可已经接近了同心圆地古希腊思想了。而且这人明明说地是圆地,难道这时的道士已经有地圆地思想,那刚风,好像跟佛教地某种说法接近。李玄几乎可以断定,这人不仅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且知道地球有磁场,还有了地心引力的概念。这可是太超前了啊!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形状,一直是天圆地方作为主导。地圆说一直到明清之际,传教士带来西方的天文学,才开始流传,当时还被人诟病不已。这人在唐朝就有此见识,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

    这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