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炎黄再现 > 第一章 身份之谜
    诗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夜读,学国学卷不释手。

    公元一六九年(建宁二年)三月,汉灵帝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

    宝儿记忆法:一六九谐音:要扭酒。建宁:可以想象成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

    联想串联记忆:建宁公主,因为自己的母亲“慎园贵人”董氏被皇帝立为孝仁皇后,为此而高兴。

    所以,找韦小宝喝酒寻开心。

    韦小宝扭动酒瓶盖,开酒伺候刁蛮公主喝酒。

    结果建宁醉醺醺的要玩“火烧藤甲兵”,点燃了韦小宝的辫子。

    韦小宝被烧得披头散发的到处乱跑,点燃了御膳房,致使宫中大火。

    此事造成群臣弹劾参奏曰:“董贵人教女无德,致使宫中大火。此女无德无才,不应立为皇后。如若不然,必定致使后宫大乱。”

    明君康熙,从谏如流,废董氏而打入冷宫。

    取消建宁公主谥号,贬为贱民打入教坊司。

    从此公主变野鸡,千人枕,万人骑。

    小宝从此脱苦海,日日笙歌,赌博庆。

    (上面是记忆法,下面为剧情)

    建宁二年三月初一,宝儿由于创造了造纸术,而摆脱了家徒四壁的凄凉生活。

    从此,可以告别贫困,不用再和母亲一起忍饥挨饿了。

    也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可以整理家中简牍,仔细研究,现代难得一见的,简牍版的古代原文文献了。

    要知道,这可是珍贵异常的,价值不菲的古董啊。

    在现代,谁会有这么大手笔,给孩童教书认字,直接用古董教学啊!

    那是,天方夜谭,得了妄想症,还差不多。

    初晨,阳光普照,大地回春,温暖而舒适的春风,送走了寒冬腊月的凛冽寒风,迎来了,万物生机勃发的春天。

    幽州涿县,文家村,宝儿家。

    宝儿将家中简牍,从书房拿出,在母亲的帮助下,晾晒简牍。

    宝儿随手拾起简牍,借着温润安详的阳光,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只见简牍上刻着:《说文解字竹部》:“篆,引书也。”

    宝儿回忆起了,在现代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中《古代汉语》里的解释: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规定采用的标准字体。

    “小篆”的得名,不同于甲骨文、金文的以书写载体命名,而是得名于其形体特点。

    《说文解字竹部》:“篆,引书也。”“引”就是牵引拉长,就是要使弯曲的线条延展匀称。

    “篆”书这个名称逐渐脱离“化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物性而走向符号化的形体特点。

    宝儿,继续查找,同类别的简牍,获得了《说文解字序》完整的全文:

    “往古的时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

    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

    (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

    (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这就是说,仓颉创造文字是为了宣扬教令、倡导风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

    君王运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泽,而臣民应以立德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捞取爵禄。

    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为“字”,是说它来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叫做“书”。

    “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

    (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长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所以在泰山封禅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

    《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六书”。

    (“六书”的名称,)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即属此例。

    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属此例。

    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属此例。

    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二字即属此例。

    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即属此例。

    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

    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异。

    (不过古文尚在通行,)一直到(春秋末年)孔子写“六经”,左丘明著《左传》都还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体、意义仍为学者们所通晓。

    再往后(到了战国),诸侯们依靠暴力施政,不服从周天子;他们憎恶礼乐妨害自己,都抛弃典籍(各行其是)。中国分为七雄并峙,田亩的丈量方法相异,车子的规格尺码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规定,说起话来方音分歧,写起字来相互乖异。

    秦始皇初灭六国,丞相李斯就奏请统一制度,废除那些不与秦国文字相合的字。

    (李斯等人负责规范文字,)李斯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写了《博学篇》,(它们)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体,有些字还很作了一些简化和改动,这种字体就是人们所说的“小篆”。

    这个时候,秦始皇焚烧《经书》,除灭古籍,征发吏卒,大兴戍卫、徭役,官府衙狱事务繁多,于是产生了隶书,以使书写趋向简易,古文字体便从此止绝了。

    从这个时候起,秦代的书法有八种体势,第一叫大篆,第二叫小篆,第三叫刻符,第四叫虫书,第五叫摹印,第六叫署书,第七叫殳书,第八叫隶书。汉朝建国以后有草书。

    汉朝的法令规定,学童十七岁以后开始应考,能够背诵、读写九千个汉字的人,才能做书史小吏;进一步是用书法“八体”考试他们。

    通过郡试之后,上移给中央太史令再行考试,成绩最优的人,被用为枢秘处的秘书。

    官吏的公文、奏章,文字写得不正确,“尚书史”就检举、弹劾他们。

    如今条令虽在,却停止了考核,文字之工不讲习,士人不通汉字之学很久了。

    汉宣帝时,征召到一位能够读识古文字《仓颉篇》的人,宣帝派张敞跟着那人学习。

    (在这以后)凉州的地方官杜业,沛地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也能读识古文字。

    孝平帝时,征召爰礼等一百多人,要他们在未央官讲说文字,尊奉爰礼做“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集大家的解说著了《训纂篇》。

    《训纂篇》总括了《仓颉篇》以来的十四部字书,计五千三百四十字,典籍所用的字,大都收入该书了。

    到了王莽执政摄行王事的时候,他要大司空甄丰等人检校书籍,以标榜自己尽力于制礼作乐之事,这期间对古文字很有一些改动。

    那时有六种字体,第一叫古文,这种文字出自孔子住宅墙壁中收藏的一批古籍;第二叫奇字,它也是古文,不过字体又同古文有别:第三叫篆书,也就是小篆:第四叫左书,即秦朝的隶书,是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创制的;第五叫缪篆,是用在玺符印鉴上的文字;第六叫鸟虫书,是写在旗幡等物上的。

    出自孔子住宅墙壁中收藏的一批古籍,鲁恭王拆毁孔子住宅,(无意中)得到了《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等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还有北平侯张仓所献的《左传》。

    一些郡县、诸侯国也往往从地下发掘出前代的宝鼎和器物。

    它们的铭文就是前代的古文。

    (这些古文字数据)彼此多相似,虽说不能再现远古文字的全貌,但是先秦古文字的情况却能知道大概了。

    世人无知,极力否定、诋毁古文,认为古文是好奇的人故意改变现行文字的写法,假托出自孔子住宅墙壁,伪造出来的不能知晓的文字;(认为古文)是诡变正字,搅乱常规;(认为拥护古文的人)是想借它炫耀于世。

    很有一些儒生(喜欢凭着臆断)争着抢着解说文字和《经》义。

    他们把秦朝才有的隶书当做仓颉时代的文字,说什么“文字是父子相传的,那里会改变昵”?

    他们竟然瞎说:“马字头作一人字是长。”“人握十是斗。”“虫字是屈写中字的一竖。”掌刑官解说法令,竟至于凭着拆析字形来臆断刑律,比如“苛人受钱”(原义是禁止恐吓人犯,索取贿赂,“苛”是“诃”的假借字,可是)有人说,“苛”字(上为“止”,下为“句”),意思是“止句”。

    类似上文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这些解说)都同孔壁中出土的古文字形不合,同史籀大篆的字体相违。

    粗俗浅薄的人,欣赏自己习见的东西,对于少见的事物则格格不入,(他们)没见过宏通的学问,不知道汉字的规律、法则,把古文典籍看成异端,把无稽之谈当做真理,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看得神妙至极。

    (他们)探究圣人著述的深意,又看到《仓颉篇》中有“幼子承诏”一句,便说《仓颉篇》是黄帝时代写的,说那句话寓有黄帝仙去,让幼子承嗣的深意。

    他们迷误不通,能不违背事理吗?

    《尚书》记载,舜帝说;“我想看看古人绘制的图像。”

    这话表明舜帝制订制度,必按旧典行事,而不穿凿附会。

    孔子说:“我还能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

    又说:“(这种“存疑精神”)现在的人没有了啊!”(“存疑”)不是作者自己不懂就不闻不问,(而是担心)人若凭着自己的猜想去解释古史古事,那就会弄得是非没有定准;巧言诡辩将给世上的学习、研究者造成疑团、困扰。

    文字是经史百家之书的根基,是推行王道的首要条件,前人用它记述自己的经验传示给后人,后人依靠它认识古代的历史。

    孔子说“本立而道生”,这是因为(确立了根本)能使人懂得世上最深奥的道理,而不会再受困扰。

    现在我叙列篆文,参照古文、籀文,博采诸家之说,做到出言无论大小,都确凿有证,在考稽的基础上撰写出自己的说解。

    我想用这部书总编万物,剖辨谬误,使学习的人了悟(文字的本原),通达文字的妙意。

    我采用分立部首、以部首系联字头的办法编排文字,使它们不相错杂。

    万事万物都能从本书里见到,没有哪一样不涉及、不记载的。

    遇到读者不易明了的事物,我就援用可资说明的东西比喻它。

    书中提到孟喜的《易经》,孔安国的《尚书》,毛亨的《诗经》以及《周礼》《左传》《论语》《孝经》等,都指古文版本。遇到我不知道的事物,就告缺不论。

    许慎(约58年—约1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

    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

    许慎曾担任太尉府祭酒,师从经学大师贾逵。

    他历经21年著成的《说文解字》,归纳出了汉字50个部首。

    许慎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已失传。

    许锦晶曰:叔重者,名慎,汝南召陵人也。

    性纯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许慎《说文解字序》(简体)

    看到这,宝儿,才明白这些简牍,实际上是,自家的族谱。

    原来,自己不姓文,应该姓许。

    由于,“字圣”的外号,传来传去的,就变成了文姓了。”

    一股身为血脉后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宝儿至此下定决心,要重现先祖所留的学说论述,在这神话版的三国演义世界,继承先辈传承,再获“字”圣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