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经典常谈 > 第3节
    的人。东

    莱有个张霸,不知孔壁的书还在,便根据书序,将伏生二十九篇分为数十,

    作为中段,又采左氏传及书序所说,补作首尾,共成古文尚书百二篇

    。每篇都很简短,文意又浅陋。他将这伪书献上去。成帝教用皇家图书馆藏着

    的孔壁尚书对看,满不是的。成帝便将张霸下在狱里,却还存着他的书,并

    且听它流传世间。后来张霸的再传弟子樊並谋反,朝廷才将那书毁废;这第一部

    伪古文尚书就从此失传了。

    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

    家语、孔丛子11,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

    国的传。他是个聪明人,伪造这部古文尚书孔传,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他

    采辑群籍中所引“逸书”,以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成功了这部书。

    他是参照汉儒的成法,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

    五十八篇12,以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篇数。所增

    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这是汉武帝罢

    黜百家,专崇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所谓大经、,足以取信于人。只看宋以

    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13,正是他伪作的大禹谟里,便见

    出这部伪书影响之大。其实尚书里的主要思想,该是“鬼治主义”,像盘

    庚等篇所表现的。“原来西周以前,君主即教主,可以唯所欲为,不受什么政

    治道德的约束。逢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

    这叫做“鬼治主义”。“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富力的增加,

    文化大开。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的政治学说都是建筑在人性上面。尤其

    是儒家,把人性扩张得极大。他们觉得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

    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鬼神的压迫。”这叫作“德治主义”1。

    看古代的档案,包含着“鬼治主义”思想的,自然比包含着“德治主义”思想的

    可信得多。但是王肃的时代早已是“德治主义”的时代;他的伪书所以专从这里

    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词旨坦明,毫无诘屈聱牙之处,却不免露出了马脚。

    晋武帝时候,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曾立过博士15;这古文尚书大

    概就是王肃伪造的。王肃是武帝的外祖父,当时即使有怀疑的人,也不敢说话。

    可是后来经过怀帝永嘉之乱,这部伪书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东晋元帝时,

    豫章内史梅赜发现了它,便拿来献到朝廷上去。这时候伪古文尚书孔传便和

    马、郑注的尚书并行起来了。大约北方的学者还是信马、郑的多,南方的学

    者才是信伪孔的多。等到隋统一了天下,南学压倒北学,马、郑尚书,习者

    渐少。唐太宗时,因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四年

    西元653年,颁行天下,考试必用此本。正义居了标准的官书,经学从

    此大统一。那尚书正义便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伪孔定于一尊,马、郑

    便更没人理睬了;日子一久,自然就残缺了,宋以来差不多就算亡了。伪古文

    尚书孔传如此这般冒名顶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的时候。

    这一千年中间,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南宋的吴棫首先发难。

    他有书裨传十三卷16,可惜不传了。朱子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

    整,又平顺易读,也觉得可疑17。但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切的证据。

    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半;他还采取伪大禹谟里“人心”、“道心”的话解

    释四书,建立道统呢。元代的吴澄才断然的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他的尚

    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鷟著尚书考异,更力排伪孔,

    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谳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里

    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第二是

    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辩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

    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

    尚书馀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

    着动手的,便是搜辑汉人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

    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伏生尚书从

    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清代诸大师的的劳绩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

    其中也还该分别的看。照近人的意见,周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

    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

    尚在然疑之间。虞、夏书大约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誓那一篇许

    是后代史官追记的。这么着,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注释:01“雅言”见论语。述而02说文言部:“谟,议谋

    也”。

    03说文书部:“书,著也。”

    0论衡。正说篇。

    05劝学篇。

    06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伏氏碑云。”

    07论衡。正说篇08汉书本传。

    09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10后汉书。杨伦传。

    11家语托名孔安国,孔丛子托名孔鲋。

    12桓谭新论作五十八,汉书。艺文志自注作五十七。

    13见真德秀大学衍义。所谓十六字是:“人心惟危,心惟微,惟精

    惟一,允执厥中。”在伪大禹谟里,是舜对禹的话。

    1以上引顾颉刚盘庚中篇今译古史辩第二册。

    15晋书。荀崧传。

    1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

    17见朱子语类七十八。

    「参考资料」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序例及卷三十六伪孔安国序。顾

    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辩第一册。

    诗经第四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

    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

    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颈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

    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

    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01,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

    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

    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

    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

    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

    慧”了02。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

    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

    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03,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

    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

    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

    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

    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

    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

    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

    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

    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往来,宴会时都得奏乐

    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

    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

    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

    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工,

    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

    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

    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剌、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

    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

    ;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

    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佚。但是还

    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0。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

    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

    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

    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

    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

    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时的环境,

    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

    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

    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

    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

    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

    “诗以言志”这句话。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

    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发嗟,如琢如磨”05,本来说的是治玉,

    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0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

    以为绚兮。”07,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

    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

    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08。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09

    ;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

    10。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

    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

    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

    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

    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

    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

    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都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

    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厉了。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

    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

    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

    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

    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11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

    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作的,为什么事作的,

    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12。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

    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

    会与作诗人的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

    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

    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

    的专门任务;传里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

    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

    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

    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

    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

    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

    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

    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

    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

    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

    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

    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

    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

    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两国的诗,现经考

    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13了。颂有周颂、鲁颂、

    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

    风和小雅里。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

    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1的

    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

    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

    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

    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

    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

    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

    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注释:01吕氏春秋。古乐篇02英美吉特生英国民歌论说。

    译文据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章。

    03“土鼓”、“蒉桴”见礼运和明堂位,“苇蘥”见明堂位

    0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

    05卫风。淇澳的句子。

    06论语。学而0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的

    句子:“素以为绚兮”一句今已佚。

    08论语。八佾09“思无邪”,鲁颂。駉的句子:“思”是

    语词,无义。

    10论语。阳货。

    11、12见孟子。万章。

    13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1周礼。大师郑玄注。

    「参考资料」顾颉风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辩第三册下。

    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同上。朱自清言志说语言与文学。

    朱自清赋比兴说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

    「编者案:朱先生两文,今均见诗言志辩中」。

    三礼第五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

    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

    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01;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

    子是儒家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

    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