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祸乱洪荒 > 第九十六章 封神榜出圣人忧
    孔宣和大鹏被成汤封为南北两大诸侯之后,截教和混元山在人族名声大震,人族的气运被两教抢去了八九分,截教更是收了不少的三代门人,这些人大多都在修炼有成后入商朝为官,道门四教中截教的气运大涨!

    截教本就势大,如今气运再涨自然引起了老子和原始不满,老子崇尚无为而治即使心中有不满但嘴上也不说什么,原始却是在弟子面前谈起截教,“其多披鳞带角,湿生卵化之辈”久而久之原始门下都有些看不起截教门人。

    这日赵桔在混元山打坐,忽然耳中传来声音:“你等速来紫霄宫!”

    正是鸿钧的声音,自鸿钧合道后这数万年来还是他第一次出声,赵桔也能想到这次肯定就是为了封神一事了!

    将赵翊招来安排了一下赵桔便起身上了三十三天外。

    与此同时其他极为圣人也赶往紫霄宫。

    紫霄宫内众圣见礼之后便各自安坐,道台蒲团上,青光一闪,却是显出一身古朴道袍地鸿钧。

    “此番着尔等前来却是有事分说!”

    众圣听了,各自心中思索,毕竟道祖不会无缘无故招众人前来,只是不知这次却到底是为了何事!

    “自盘古开天破混沌,此时已经亿万年之久。天道之下,无极生太极,阴阳不能单生单存。自开天有因,日后便有果,所谓大势主角一兴一衰,一成一败便为一劫。故天地先有龙凤劫后有巫妖劫,如今却倒了第三次天地大劫之时!”

    众圣一听,不由大惊。巫妖劫的惨烈众人都犹还记忆在心,只是不想这不过短短十几万年就又迎来一次天地大劫。再一想如今洪荒之中有能力应劫的也就是道门一脉,准提看向道门四圣的眼光顿时变得幸灾乐祸起来。

    “老师敢问此劫是为何劫?”老子知道赵桔在这种场合只会装聋作哑,所以也不指望赵桔,自己开口问道。

    “天地之间,存有大道亿万条,虽不能成就混元圣人,却也足以让修行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世俗凡人之因果有后土所化之六道轮回演化,由地府监管;而修道有成之辈,却是不能由六道轮回监管因果。然天地灵气有限,为天地平衡便衍生出那一万五千年一次的杀劫,然而多有人隐匿不出逃避杀劫,如此天地灵气补不足损,故才有了如今的天地大劫!”鸿钧声音依旧,只是所说的话让众位圣人心中发冷。

    众人均为圣人自然知道如今这劫难却是躲不过去了。既然为劫,那应劫之人肯定是凶多吉少。众人门下都有不少弟子,只要是正常人,便不会甘心拿出来应劫。

    “敢问老师,何人当应劫?”准提起身问道。

    “尔等门下,福缘不深者皆当应劫!”

    鸿钧扫了一眼众圣,见都是一副不开口的样子,也不计较,径直拿出一面黄色榜书当空一挂,顿时黄光照亮整个紫霄宫内殿。只见榜上面显出三个金黄奇古大字,正是那开天辟地后孕育出地一件至宝“封神榜”!

    “此乃巫妖之后第一劫,榜上当有三百六十五周天神位。尔等门下弟子,根基与福缘足够者,可成仙道;根基浅薄,福缘不够,因果沾染太多之人,为保一丝真灵,可入神道;再次者则身化飞灰回归本源!”

    停顿片刻等众圣缓过神来鸿钧又道:“三百六十五位神位,分属天地神位。当以各圣门下为主,其余天地散修为辅。上榜与否的关键:一乃自身气运,二乃大教气运。”

    天地大事,一荣一枯,一兴一灭为一劫难。天地既然有劫,生灵因果纠缠之下,便会需要人去受难抵过才是。因果劫难如果纠缠太深,最后受损的必将是维护天地运转规则的天道,天道如若受损,便是翻天覆地了。所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大劫难如若导致天道受损,从而天地间一并杀机顿起,那即使是所谓的不死不灭的圣人恐怕也不得好过。

    这样一来,不论谁去挡灾化劫,总的需要人去顶着才行,凑了数,消了劫难,才能防止一劫演化成一无量劫。至于这生灵劫难究竟该轮到谁的头上,却是又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却是圣人金口许诺,签订封神榜,不忍门下精英弟子化灰灰,从而把那些个根基较浅,福缘不厚之人,尽皆签名上榜。只要榜上有名,便会有人前去完了杀劫,送其上榜。

    第二种却是天数之下,注定上榜之人,虽是不在三教之列的散修俗人,却也跑不掉,时辰一到合该身死自然上榜!

    “凡上的封神榜之人当以真灵寄托封神榜,日后以封神之身值守听命于天庭,多为运转周天星斗。监管天罡地煞气数之神位。尔等还须好生考虑,如若签下封神榜,纵使圣人手段,日后亦不能反悔。如若不签封神榜。他日大劫开始,各圣门下便但凭天数气运,生死自论。”

    鸿钧说完。随即隐身虚空,只待众圣签榜后再次现身!

    众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沉默不言,毕竟谁都不想自己门下上榜。

    此时最轻松的便是女娲了,她就独自一人,一个陆压也不能算是自己的弟子,也乐得看其他几位圣人发愁。

    见众人都不开口,女娲道:“还请几位师兄快点,签完了封神榜我等也好早回!”

    老子也只有玄都一个弟子,自然也不担心上榜,又见无人说话,老子便向赵桔道:“师兄,封神乃是大事,师弟窃以为不可仓促而定,我等可先回,日后有了计较再定下人选不迟,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赵桔也在为自己门下烦忧,虽然几个弟子都身怀灵宝,但说不定封神期间或遭不测,老子此言整合他意,“师弟所言极是,正当如此。”

    老子和赵桔既然这样说,原始和通天自然也没有意见,接引准提女娲三人也无所谓,众位圣人便都起身各自回山……

    ——————

    下午还有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