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道血玄黄 > 第八章 终临大海
    一个急追,一个急逃,都是为了身家性命,使足了力气。这一追,就足足追了三天三夜。

    太清仙气乃是法宝一般的仙家内外交修所化之物,本身有是仙气结成,如不攻击只是用于辅助,对使用者真气需求极低,但也耗神。三天三也下来,李捍道也快受不住了,只能咬牙死磕。

    那巫人真灵更是不行,依仗着先天真灵所蕴涵的一点神通,往大海之处逃遁,妄想借水行得新力逃生。

    他是后土所邀缔造六道的一十二天巫之一,最大的能力是以法坛通天问地,驱役鬼神。实乃句芒一族,修的是木力,而非金土,遁不的地。所消所耗,自天地万木中得,可人飞在天空中,那有机会碰的着树?所得不过正常恢复的千之一二,但水能生木,见水则木旺,到了大海就有逃生机会。

    可惜,刚到海边不远,终是拼不得消耗,速度逐渐变缓,慢了一筹,被李捍道太清仙气所化巨掌险些抓了。

    这巫见此情形知道逃不掉了,心一横,真灵落地,瞬间长出一十丈石头巨人,对准李捍道挥拳便打。

    这巨人拳风呼啸,力大无穷,一拳就将还没反应过来的李捍道直接砸飞。

    摇头晃荡回过神来,先是一惊,随即看破这巫不过强弓之尾,不足为惧,心中大怒:“好啊,你丫的竟然玩游戏!看我虐不死你!”

    依仗的速度比石头巨人快了许多,跟其游斗几翻。

    这巫人明显很少争斗,李捍道不说不说,在洪荒中也碰过几只比自己强大近百倍的怪兽,有过死磨硬泡的经验,让石头巨人有力没处使。

    缠斗了几百个回合,李捍道渐渐摸得此巫虚实,神通两分道理,觉得是时候了,就不在纠缠,洒出造化青针,不过两个回合,就找到空隙,将巫人临时所化的石身崩溃。

    石身崩溃,李捍道又就在身边不远,巫人真灵再想遁出皆来不及了,被太清气掌一把抓住,直接捏死,真灵涣散,化做光点,却被金光罩着,一时间竟不能彻底消散。

    原来这巫人真灵落地,即能借土重生,却非一朝一夕就能恢复神通,自然不是太清仙气对手,被一把捏死。

    巫级分为:巫民、巫师、巫师长、巫王、地巫、大巫、巫祖。

    可怜堂堂一位天巫,几有地巫威能,就因缔造六道轮回神通大减,但也是巫师长修为,几可比拟天仙,本身又巫族中仅有的三十六天巫之一。

    这天巫极其罕见,亿万巫族里也不过出了三十六位,乃是巫中大脑,地位高的可怕,就算在巫祖面前都说的上话,今天死在宵小手中,当真死不瞑目。

    李捍道气喘吁吁的降落地上,收了大部分仙气,手里握着巫人真灵,咬牙切齿。

    微微一愣,却是发现这团金黄之光里面,正是那巫人真灵。但奇怪的是,明明真灵已经涣散,却被金光罩的,隐有再生之意,心下不由大奇。

    略一思考,李捍道总觉得这金光不凡,隐约与真灵相合,太清仙气仿佛都被其吸引。一咬牙,手一合嘴,将金光连带巫人涣散真灵一起吞下肚去,散盘而坐,全力运转玄功,想将其炼化。

    他却不知,这团金光,带是后天大功德所化,妙用无穷。

    十二巫祖之一的后土娘娘,与其他十一祖好勇斗狠,视异族如蝼蚁的品性大不相同,乃大慈大悲,大仁大毅之人。

    洪荒之中,本无六道、阴府,生灵死了,不得安宁,不得转世。时间一久,化成冤魂历魄,飘荡天地,日夜哭嚎,相互吞噬,一旦强大,必然祸害众生。

    如运气不好,便被有神通者摄了去,炼成法宝真灵,或阴兵幽灵,以供应驱使,永世不得超升,当真惨不忍睹。

    后土娘娘见了,心中感叹,便坐在九幽峰上,发下大誓愿,曰:必让众生,死得其所。

    闭死关,观地域九幽,想找出解决办法。

    也是天道使然,气数在定。

    后土娘娘发下大愿,静坐九幽峰顶数万年,终于感动天地,大道降下大能力,大玄机,使得后土娘娘参悟玄机,以大毅力,费时六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年整,找到隐遁的先天先天六气之阴,缔造先天六道,终达成誓愿,众生死得其所,不在游荡天地。

    六道一成,众生感动,自觉流泪,谢其恩德。

    天道有感,降下大功德与后土,险些功德成圣。

    只是能说一半是天数使然,一半是福缘不足。

    后土娘娘乃巫祖之身,天地二字仅取其一,修不得元神。

    先天六道出,后土娘娘缔造后天六道时灵机一动:“想我巫族修不得元神,神通再大,百万年也就化成灰灰,回归大地。如我能借此机会掌管六道,岂不就能让儿孙转世重生,修炼元神!”便动了心思。

    只因这念头一动,不合天数所定,行了逆天之事,本来圆满的功德就被天道减了足足三成之多。

    后土又不明因果,自然不知功德重要,竟将天道所降无量功德分成两份。

    一份被化成一十二小份,分于缔造先天六道的一十二天巫,导致本来就略显不足的功德差了近半,无法成就圣人之位。否则这洪荒之中的第二位圣人,必然是后土娘娘无疑,便是功德成圣不足保巫族万全,也不至于日后几乎灭族。

    叹息叹息,奈何奈何。后土若知自己一念之差,导致天道留给巫族的一线生机几绝,又不知有如何感想?

    李捍道吞了道德金光,巫人不修元神,自不识天道所降之光,无法道真灵合,只能当一辅助天巫询天问地,震慑鬼神的辅助之物。是以,这道德金光本就无主,一入肚内,顿时有所感应,本来包裹着巫人的道德金光,立时化开,巫人真灵立即消散无踪。

    道德金光先进李捍道身体,后直追本源,融其真灵,虽然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功德都隐遁真灵,不见踪影,但也让他立时有种玄之又玄的明白,知道这金光是为何物。

    “竟是道德金光,无量功德所化,我的人品,真真无与伦比。想来也是,既然穿越至此,天数必然在我,否则世间突然多了我这一无果之虫,天道还不赶紧降下天劫把虫轰死?我竟差点忘记这里可是洪荒,天道明察秋毫,可欺不得!恩,应该欺骗不得吧???”不由有了一丝明悟。

    当然,天数归天数,福缘归福缘,知道归知道。知道不知己,以为天数在己就敢胡来,不夹着尾巴小心过活,一样化做灰灰,死无葬身之地。

    吸收了道德金光,李捍道真灵瞬间壮大何止百倍?至少省去他在真灵性功上的万栽苦修。

    功德神光更是隐约在脑后显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福缘气运,增加不知多少。

    但很奇怪,他的缠身业力,却不减反增,暴涨百倍。如此业力,换做他人,不将业力一一斩断,或造下大功德抵消,必永无成道之日。

    不过这业力却非天道出错,而是本非此间之因,自然无需结果,妙妙之处,更能抵消因果,比之从道德金光得来的其他好处,绝不差上一丝,只是李捍道不知罢了。

    真灵壮大,转化元精、元气速度暴增数十倍。不到半个时辰,所消所耗,就全然恢复。虽不见涨,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这才有心思打量四周。

    这是一片青山绿水之地,空气潮湿,略显腥咸。略微一想,就知道离海不远,不由欢喜。

    要知沿海两岸,江河之边,多有生灵聚集。

    洪荒之中跑了一年,河见过不少,江不碰一条。河边多野兽,江又见不着,现在遇了海,只要沿着海边走,总能找到所寻之人。

    忽然一惊,想起自己追哪巫人,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偏离东方,抬头观天,很快松了口气:“还好,还是东方。三天三夜,鬼知道跑了多少里地,想来离人不远了,待我起上一课。”以指代笔,大地当纸,口中念念有词,慢慢推算起来。

    不多时,推算完毕,不由皱了没有古怪喃喃道:“奇怪奇怪,真真奇怪。这人气聚集之地,是为东方无错,只是为何课相中显示鱼龙曼衍,龙蛇并居?难道人跟猴子还能住在一起不成?或者说巫跟猴子住一起?”他却是思想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忘了这是什么地方,洪荒里别说猴子跟人住一起,就是跟猪当邻居,都再是正常不过的事了。

    半天理不出个头,干脆不再多想,又刮了一棵大树,做一自行车,太清仙气裹了轮子,继续赶路。

    自行车‘咯吱咯吱’踩着白雪,大雪早停,大地白茫茫一片,不见鸟兽花虫,有如死寂。只有偶遇绿荫,才能感受到大地的一丝生气。

    一路前行,偶尔也能碰上几只野兽,野兽们好象都有了默契,相互间都不攻击。就连平时最为暴躁的六爪灰熊,碰了骑着自行车自眼前骑过的李捍道,也是发发威声,便不理不睬,竟直走了,让李捍道一镇希奇:“想这洪荒之中,万兽万灵,必有其自然法则,生存规律,大自然的奥妙,实在是哪个啥啥。”

    又行了几日,雪虽未融,云盖浩阳,天气却渐渐暖和起来。阵阵海风,自东方吹来,让李捍道精神大震,知了快到海边,妙时延着海走,总能达到目的所在。

    一日,李捍道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来到大海之岸。

    海岸之边,方圆三十里内异常诡异,风景宜人,而且没有受到半点大雪的影响。

    绿树、红花、芳草、昆虫、飞鸟、走兽,奔腾大海,滔滔蔚水,浪浪水花,卷起数丈甚至十数丈之高,击打在海岸之边,沙滩之中,悬崖石壁之上。发出‘轰隆’响声,照应的烈火残阳,好不凄美,好不壮观,好不摄魂,实在慰人心神。

    终于出了雪地,见了大海,李捍道心里异常激动。

    深吸了一口大气,提起全身真气,大吼而出:“啊!!大海!!我来了!!!”声传数里,声音自近到远,分了十数个层次传入耳中,当真心旷神怡。

    欢快的又蹦又跳,又喊又叫,疯狂了好半天觉得累了才停下来。好象与人激烈争斗一翻,浑身有些脱力,一屁股下,全身成‘大’字形,躺在地上,心里说不出的宁静,不多时,呼吸细稳,微微有声,却已沉睡过去。

    好在以大海方圆三十里内,气温比三十里要高上十几度,并不是非常寒冷。李捍道又有所突破,得道德金光,真灵大涨。修为虽然没有增加多少,但道行跟境界却不比一般天仙差上半分,自然而然,一呼一吸,都能采补天地灵气,滋养身体,这才没有被冻出感冒。

    可能是追逐巫人,大战一场后身体太累。也可能是突降异地,每日为生死存亡而挣扎,没人聊天,没人关怀,没有亲人在身边,独自面对寂静与危机,而导致心累。

    这一觉,李捍道足足睡了六个时辰,既没有真气波动,也没有冥想炼性,就如常人一般鼾睡,直到第二天午日当空,才被阳光的照射感觉惊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