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道血玄黄 > 第十四章 造化金丹
    (求票啊!还有两章就到第二卷《天地初劫》,剧情也就正式展开了,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帮忙砸票,顺手收藏!!

    修改一下,我已经非常精细的查看了,竟然还是出现五处错别字,真是哪个郁闷)

    这,就是真正洪荒人类的体质!百倍于己的资质,百倍于己的元精,百倍于己的丹田容纳极限!

    有熊三光的精、气、神变化肉眼可见,默默观察的李捍道心底不由升起一股危机感,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不然心理没法平衡。

    沉默半响,李捍道余光扫到一堆事物,灵机一动,开口说道:“你的真气已成,还需要时间适应,先别想这个,贫道现在有就一翻考验要你去做。”

    有熊三光赶紧强行平复下激动心情,恭敬道:“请老师明言。”

    李捍道抬手一指,对着不远处被胡乱堆放的铜砖说道:“这有大约五百斤精炼青铜,品质远在一般黄铜之上,你现在将它带去傲来国换些东西。至于换什么,要看你自己的眼光,算是贫道对你的第一道考验。”想了想,酝酿了一下词汇才道:“此翻考验,意不在东西,而是在选择。你选择的东西,就是我未来有可能传授你的东西。当然,如果你贪图这些身外之物,却也不用回来了。”

    五百斤青铜,说多不多,说少也着实不少。

    尤其是加了玉石精炼后的铜砖,隐约亮着一层碧色毫光,一看就知道与众不同。

    这些青铜论品质比之钢铁还要硬上三分,还有聚集、容纳灵气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灵气会慢慢熏染青铜,时间越长,这些青铜的品质就会越高,属于那种非常有潜力的物质。

    这些功能或许在巫家眼里不算什么,但在弱小人族眼里,就算一方小诸侯,一口气也拿不出这许多相同的东西来。

    有熊三光本来看见青铜后神色有些恍惚,但一闻李捍道所讲,脸色一变,坚定道:“请老师放心,学生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

    李捍道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且去吧。”

    有熊三光又是一礼,从身上抽出张兽皮把铜砖包扎好,抗起沉重的包袱转身就走,李捍道见了笑道:“如果让你抗着包袱离开,恐怕到不了傲来国,直接就被潭水淹死了,待我送你一程吧。”说罢大袖一甩,一枚造化青针潜在袖影里悄悄射去,有熊三光只感一阵狂风刮来,身体一轻,景色倒转,下一刻已经被送到了水潭之外。

    有熊三光对自己这个新拜老师的手段,现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对着瀑布又拜了拜,抗起包袱掂量了掂量,迈着坚毅的步伐走下山去。

    “洪荒之中,我还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啊!而且还是先天不足的那种病蚁。

    先天不足,只能以后天来补,好在有太清仙气做底,不然我都不敢肯定,一年之后会被会被有熊三光这小子超过!以后想要吃香的喝辣的,我这样继续下去恐怕是不行了,看来的拼一拼。”

    送走了有熊三光,李捍道考虑再三,在水帘懂外布下阵法,然后来到水帘洞的石桥上,灵气最为浓厚之处盘膝而坐。一层太清仙气包裹全身,五心朝天,吞云吐气,玄功运转,凝练起已经几近圆满的丹田真气。

    水帘洞中灵气是外界百倍,修炼起来速度自然也快了数十倍。不过一个时辰,丹田已经饱满。

    李捍道却没有停下,而是双手按在小腹上,不停来回揉搓,发出‘嚓嚓’的摩擦声。

    与此同时,随着双手的揉转,体内真气流动骤然加快,形成一股无需控制的吸力,将溢出外泻的真气强行拖入四肢百脉,周天流动。

    真气在百脉流动,冲的全身忽冷忽热,忽爽忽疼,很快就达到经脉的容量的极限,真气从四万八千毛孔溢出,却被一层太清仙气挡着,不得消散。

    心念一动,心头一点心火点燃,迅速兵分两路,自前胸后背而落。

    一路半途扩散开来,在皮肤上形成淡淡光焰,燃烧着溢在体表的灵气。

    一份涌入丹田气海,竟然将真气点燃,李捍道全身瞬间变的通红,好似煮熟了的龙虾一般,呼吸也变的急促起来,额头出现豆大的汗珠。

    这时,太清一脉的眼前银月,也忽然变成两份。

    一分化做四万八千星光,顺着鹊桥落下十二重楼,保护好四万八千根汗毛,不让心火化尽,

    一分落入丹田谷底,同心火抗衡,将沸腾的真气渐渐平息,李捍道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脸色也变回正常。

    也不知过了多久,心火跟银月星光消失无踪。

    李捍道此时丹田中的真气再称为真气已经多有不妥,因为被心火心炼之后的真气饱满凝集厚实,如流水一般,金灿灿。境界到还有些不稳,真元有时候还会自然的化成腾腾雾气,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心念一动,真气就化成气水,游走全身,却是到了道家传说中的真气化元的真元境界。

    李捍道感受着真元在经脉流动的感觉,心中感慨多过高兴:

    “毕竟我是一个人独自修炼,没有明师指点,就算有错也没人指正。以前我将得失看的太重,此次真气化元能够一月促而就,绝非偶然,实是水到渠成而已。看来以后的修行应该胆大心细,绝对不能缩手缩脚,修行如不道心坚固,犹三豫四,怕是永远也蹬不了无上天道。”

    原来李捍道早在几个月前,真气就已经达到真气化元的地步。

    只是真气化元,需要用心火同炼外孔内田,依靠一内一外的压力将很气实质化,有极的的危险性。

    火候一个控制不好,丹田就会被心火烧穿,修为尽废,身体具毁。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除非找到能够重雕肉体的宝物,或者有人用同源真气,不惜代价的帮忙慢慢修补丹田,不然就会变成一个不能修道的废人。

    这才犹三豫四,整日只是打磨身体,孕育元精,扩张泥丸容量,想等时机成熟在一跃而就,避免风险。

    但见了有熊三光的变态先天体质,李捍道终于醒悟,修道修身又修心,自己先天不足,只能以后天努力来补。怕事只能坏事,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如怕这怕哪,畏三忌四,怕是一辈子也难有什么成就。

    俗话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舍不得媳妇抓不着流氓。

    既然如此,自己何必害怕这些?何况还有太清仙气这种无上灵药,就算修为尽废,丹穿田毁,再重新修来就是。这才将有熊三光支走,自己潜心修炼,终于使得真气化元,下一步就是该凝结金丹。

    李捍道略一犹豫,刚刚真气化元,身心体魄最为清明舒爽,自己现在的境界正处于最稳当的时期。便决定趁热打铁,默默搬运起周天,一丝一毫的牵引外界灵气,炼化成内在真元。

    这一炼,就足足炼了整整半个月,才将十倍缩之的丹田真元补满。这还是因为水帘洞灵气非凡的关系,如果在外界,这个时间恐怕要延长两年才能作到。

    丹田一满,李捍道又收揽天地精华炼成元精,化为银后。随后默念太清仙法上的结丹门法,心神沉入谷地,引银月精光映照丹田气海,顿似火浇油中,整个丹田都沸腾了起来,逐渐形一旋涡。

    旋涡如黑洞,越转越快,形成一股无形的吸力。

    旋涡又不是黑洞,所有真元被强大的引力吸成一团,如若一个金色水球,被旋涡影响,不停的荡漾起无形波纹。

    凝结金丹,其实就是一个补足先天,重造天地的过程。

    一旦成功,再无身体上的先天限制,任何修道者结成金丹之后,在丹田容纳极限这方面,可以说说是同处于一个相同的起跑线。因为金丹就是一微型宇宙,靠的是个人境界、道行、法力论大小,与身体再无关系。

    金丹即是一小天地,造此天地,就是为了日后引天地二灵,合本名真灵孕育盘古的过程。

    书上说人有天、地、人三魂,其实指的是三这个数,并不是说人有三个灵魂。

    天魂指的是天心大道,地魂指的是地灵始母,人魂指的真灵元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其实说的是一个极数,也代表了元精、元气、元神之人身三宝。

    一能生二三,三能生万物。

    反之万物生出三,三能生二,二又能生一。

    修道就是将万物炼成三,再炼成二、一,最后合道的过程。

    丹书上讲的三元归一,其实就是这个过程。

    天地洪炉,结一金丹,就是凝结天地,以万物之力,创造天地。

    真元本就是万物变化是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丹田内所有真元被吸力凝集一点。真阳与自天照下的银月阴阳合和,渐渐在最中心的一点生出一个脆弱的点。

    此‘点’初成,根基不稳,随时都有崩溃的,但随着真元精元的补充由小变大,最后在所有真元全部消失之后,终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空间,或者说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宇宙!

    张口吐出一口开天所排除的杂气,李捍道慢慢睁开眼睛,一抹银光,射出三尺之外,瞬息阴遁不见。

    创造天地,几是神灵之威,李捍道所消所耗自然很大,银月缩小了十几圈不说,丹田内更是空空如也,金丹虽成,但所有真元都被用与创造,是以现在的李捍道神劳思倦,真元全无,跟一般凡人没有任何区别。

    虚弱的从地上缓缓站了起来,一种明悟涌上心同,李捍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小说里的那些仙家动不动就能将兵器收入己身,金丹本身就可以说是一小的宇宙。只要真元充足,别说收把仙兵入体,就算将整个世界都收入其中,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金丹跟泥丸一样,它们最大空间都是无限的,但想要开阔起来却困难无比,这种说法只是一个比喻。

    金丹是介与虚实之间的东西,丹道新成,还不够坚固,如果轻率就从外界补充真气,充满后天杂气的真气流入丹内,一个不好,就会让刚刚稳定下来的金丹直接崩溃。李捍道这会儿肚子饿的厉害,又真元全无,取不出脑后葫芦里装着食物。

    看了看一尘不染,家徒四壁,只有几只小鸟在水池旁嬉戏的水帘洞,只能无奈苦笑:“麻烦了,一个不好,老子恐怕就要变成全宇宙第一个被活活饿死的神仙!”又拍了拍胸腹,呵呵笑道:“还好还好,我也算是有道之士,身体不同凡人,避谷一月,应当不成问题。妙时金丹稳固,吸纳灵气也就不成问题了,想来还饿不死人。”

    (PS:有错别字的地方,跟言辞不通顺的地方,希望读者帮忙指正。顺便说下,这个星期的精华又么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