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雇佣军 > 第二十一章 下邳救高顺
    第二十一章下邳救高顺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

    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终于城破。

    下邳城西大门外,中军帐。

    黑眉细目,白面长须的一代枭雄曹操,正苦恼着如何处置吕布及其麾下一干将领。

    手下心腹夏侯敦、夏侯渊兄弟声言绝不与三姓家奴为伍,一意坚持处死吕布,同时夏侯敦还坚持处死高顺,以报毁目之仇,令曹操甚感为难。

    可曹操心中却万分不舍杀了吕布、高顺等人,对于曹操来说,得吕布则等于得了一把堪称无坚不摧的利刃,不管是对付北方的袁绍,还是对付那个织布贩履的刘大耳,都将得心应手。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若杀,太过可惜。

    况且,自己有意天下,正缺人才,怎可擅杀,岂不断了天下人才归附之心?

    若是不杀,则麾下将领心中之愤难平,特别是夏侯敦、夏侯渊兄弟,这几年来,麾下将士折损于吕布、高顺之手的太多了,就在这次下邳一仗中,夏侯敦还因此失去了一只左眼,落下终生残疾。

    曹操心中犹豫不决,杀还是不杀?

    正在烦恼间,军士来报,有一少年手执淮南名士刘晔的引荐信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曹操心情不爽,本欲让军士打发走了事,可听到是刘晔引见,便改变了主意。

    他听过淮南名士刘晔之名,据说是前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裔,在扬州一带颇具声名,也对刘晔诛郑宝之举略有耳闻。

    自己心中对袁术的寿春、庐江早有染指之意,现在刘晔遣人来见,正好钉下一颗锲子。

    想到此处,曹操令军士将来人召唤进来。

    ……。

    严正一行数十人,押着十余辆装着蜀锦的板车,一路上风餐露宿赶来下邳。

    刚近下邳南门,就被曹军的士兵拦了下来。

    经过一番解释,士兵进城禀报。

    严正见下邳已经被曹军击破,心中焦急万分,要是高顺已经被曹操所杀,自己岂不是白跑了一趟?

    这时,从南门出来一个四方脸的骑马将领,只见他来到严正众人面前,喝问道:“谁是领头之人?”

    严正赶紧上前一步道:“是我。”

    “你是何人?”

    “小子姓严名正,庐江皖城人氏。”

    “来下邳城何事?”

    “小子奉家师之命,拜见曹公。”

    “何事?”

    严正抬头反问道:“敢问将军如何称呼?”

    “某乃曹公麾下裨将军徐晃。”

    徐晃,五子良将之一?严正一惊,抬头多看了一眼。

    不想徐晃不耐,喝问道:“你求见曹公究竟所为何事?”

    严正答道:“事关重大,必须面见曹公方才能说,还请将军见谅。”

    徐晃微一皱眉,但也不再坚持,只是点了一下严正背后的一溜车辆,问道:“车上装载是何物?”

    “回将军话,这是敬献曹公的礼物。”

    徐晃一听,并不说话,跃下马来,径自上前挑起车上遮盖察看。

    但见车上全是蜀锦,不觉有点惊愕。当时蜀锦做为最方便的流通货币,一匹锦相当于二十五绢或者千斤粮,这十多车的锦,应该不下有千匹,这少年是何来头?

    严正见徐晃面露异色,连忙上前轻声道:“徐将军若是赏脸,正愿向将军送上数匹锦以资酒钱。”

    徐晃见车上并无异状,考虑到是来求见曹操的,也不想为难,答道:“不必了,本将非贪财之人。”

    说完,徐晃回头招来一个小校,令其率一队人马,护送严正一行人去见曹操。

    那曹军小校率数人在前面带路,令严正一行跟随在中间,最后是数十曹军士兵尾随。这说是护送,其实就是押解。

    但严正本来就没有恶意,所以也不以为怪,只是让众人收拾行装,随那小校进城而去。

    经过南门时,严正发现,密密麻麻的曹军士兵隐在城门之后,可谓水泄不通。

    当队伍行至城中心,正转向往西门去时,突然一个人影从街边拐角处迅速窜进严正的队伍之中,引起严家家丁几声惊呼。

    严正一把拽住那人问道:“你是何人,意欲何为?”

    眼睛看去那人年纪约四十上下,浓眉星目,倒不象是险恶之人。

    只听那人口带轻微喘息,答道:“落难之人,还望小郎代为遮掩一二。”

    这时,前面领路的小校折身过来,向严正问道:“方才吵杂之声,因何而起。”

    严正眼角看向那人,见那人满脸祈求之色,心中一软,回答道:“将军勿怪,方才是我不小心拌了一下,推搡一番方才站稳,所以才引起了惊呼声。”

    那小校左右环顾了一下,见并无可疑之处,便继续引路而去。

    严正过了一程,对边上那人轻声问道:“你究竟是何人?”

    那人蒙严正解围,心中防备之心渐去,答道:“我姓陈名宫……。”

    陈宫?严正不自觉地张大了口,有种恍如梦中的感觉。

    “陈公眼下形势危急,可有想好去处?”严正随即想到陈宫现在可是逃亡之人,若是在自己的队伍中被查出就麻烦了,说不定曹操一怒之下就砍了自己这些人的脑袋,那就太冤枉了。

    陈宫答道:“如今下邳失陷,满城皆是曹军,宫无法出城。还望小郎救人救到底,助宫出城。”

    严正急道:“可前面就是西门,若是被人认出,我这数十条性命可都被你连累了。”

    严正并非不想救陈宫,可如果因为陈宫,而让这数十人冒死亡危险的事,严正绝不想去做。

    陈宫道:“小郎放心,曹军中能认出我的人不多,避开几个为首的将领就是了。”

    严正想想也是,见陈宫一身布衣,倒与严家家丁的服饰相配,心想,如果运气好或许就这么出城也未尝不可。

    可严正、陈宫未曾预料,或许陈宫是心中知道,但为让严正不拒绝他,故意隐瞒。

    下邳已经城破,这四个城门岂会如此容易过关?

    果然,刚到西城门处,就被守门曹军拦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