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 第 36 章 桓公十年
    周桓王这个人啊,怎么说呢,虽然周室衰微,但他好像还是很努力的样子,至少存在感还挺强的。哪怕是繻葛之战打输了,他也依然活跃在搞事的前线,在晋国的内战中左右横跳;现在和郑国彻底翻脸了,之前被用来制衡郑庄公的虢公也有点弃子的味儿了。

    当然,现在这个虢公不是之前那个从周平王时就想分权给他的虢公忌父,而是繻葛之战才第一次出现的虢公林父。他遇到的这个事情怎么说呢,也是他自己给周桓王的把柄。没事儿为什么要跟上司说自己下属的坏话啊,而且人家还比他更理直气壮。

    总之这次说坏话的结果就是,虢公被自己的下属带领王师讨伐了,最终虢公不得不逃去了虞国。说起来,有个成语叫啥来着,是不是假虞灭虢说的就是这两个国家了。

    “此女之前似乎说过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听起来像是他们的谚语。原本她以此描述郑公与周王林的关系,如今看来,给虢公使用当是更为适宜。”冯的指节支撑在自己的下颌底部,言笑晏晏。

    “无德之人,远不如周王宜臼。”寤生本在闭目养神,听到这句话眼也不睁地评价道,“尽管世道如此,至少周王本该高居云端。”

    庄姜的声音没透出什么感情“为王者自当拨乱反正,否则便不配为王。如此说来,周王林至少比周王宜臼更有魄力,毕竟讨逆也算是维护秩序的一部分。至于战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可惜如今之世,只有高居云端才能保留周王最后的颜面。”文姜勾起一抹笑,“已经不是周王和周礼能够全然主宰世间的时代了,兄弟舅甥又如何,握在自己手里的权力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她笑得颇有几分放肆,甚至在丈夫看过来的时候都未曾收敛。二人对视良久,鲁侯允先行避开了她的视线。

    终他一生,从未听闻过所谓鲁人孔子之名,后人却似乎对其十分推崇。所以他死后,鲁国在她手中应当也没有沦为齐国的附庸。允想道,何况她说得也没错,否则昔日他怎会选择与羽父合谋。

    熊通作为自立为王的叛逆者则十分认同文姜的话“夫人所言甚是,如今正是打破僵局的最佳时机。”他看向文姜的眼神满是赞赏,文姜则微微颔首以示意。

    正当众人以为有什么好戏可看时,不过片刻熊通便收回了目光,随即深深叹一口气。也不知他究竟想到了什么,众人清晰可见的只有他连眉眼都柔和了些许。

    之前说到的那个秦国把自己抓到的芮伯送回国,和他亲娘芮姜打对台戏也发生在这一年,也就是桓公十年。当然,很难说芮姜这时候还有没有活着,也许只剩下芮姜扶植的新芮伯也说不定。

    接着是虞国的故事。其实很多小国家对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反而是由于各种成语典故和著名人物才变得耳熟能详。比如虞国,除了假虞灭虢之外,还是百里奚的故国,这次这个事件中则记载了一句名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事情发生在虞公和他的弟弟虞叔之间,他俩一点都不像这个时代的兄弟,反而像后世那种君臣大于兄弟的关系。虞叔得了一块玉,虞公想要,但是被虞叔拒绝了。这多大个事情啊,拒绝了就拒绝了呗,可是虞叔很快就后悔了。

    后悔以后就先引用了我们刚才说的那句周人谚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然后说我何必为了这块玉,将来给自己买来祸患,最终还是把玉献给了虞公。然而这还不算完,虞公又向弟弟要宝剑。不是,为什么显得这么小家子气啊。

    如果说之前的记载里的兄弟们相残都是为了权力,还好歹有点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这类历史剧常有的那个味儿,虞国这个哥相比而言真的好没档次。你就这么缺这一块玉一把剑吗

    虞叔于是忍无可忍不想再忍,他哥太贪得无厌了。贪得无厌不可能只体现在他身上,所以他觉得他哥迟早会招致祸患并且祸害到他。虞叔不想成为城门失火被殃及的池鱼,所以他选择先出手为强,先把他哥干掉。

    所以他哥虞公成功被他赶走了。按理说弟弟应该成功上位了,尽管史书没有记载。话说这件事情是各种篡位的故事中难得没有什么后续的,虽然哥哥有错在先,但是感觉也没有错到应该被赶下台吧。

    冯积极开口“从德行不佳故将失天命而言,迫其退位,以太子代之并不过分。不过嘛”他眉目弯弯,“”

    “寡人反倒比较好奇那个假虞灭虢的国家,以及百里奚是谁。”寤生眯着眼看向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小疯说那叫做繁体字,由籀文演化而来。然而确实难以分辨。

    “晋人吧。”冯撇了撇嘴,“从位置而言,只可能是他们。至于百里奚,啊,她也提过不少距离我们不太遥远的人了。从她从不介绍来看,应该都是十分著名之人,奈何我一个都未曾听闻过。”

    熊通听罢冯的话,略微思考一下便又去发弹幕了“百里奚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耳熟的,但一时有些想不起。”

    “楚君颇为心细。”寤生笑道,“宋公往后若是有话要说,还是多加注意才是。”

    熊通并不似他给人的印象一般豪爽而无心机,不过作为楚国的邻居,寤生从不敢轻看他。只是众人均在死后才来到这里,既然不用顾忌言行会影响到旁人,少了几分小心翼翼自是寻常。这位楚君却好像依然如生前一般谨慎,也不知为何。

    接下来这件就是鲁国自己惹下的祸事了。桓公六年我们说到,齐国自己无力对抗北戎,于是各国大夫前往驰援。其中公子忽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毫无疑问的大功臣。然而当齐国把分发馈赠的任务交给鲁国时,鲁国却把公子忽排序在了后面。

    当时公子忽就大怒,不过一个是在别人家的地盘上,再加上公子忽拒绝了齐国想把女儿嫁给他的请求,估计是觉得齐国也不会站在他这边就没有当场发作。但这事儿不只是不给太子面子,更是不给郑庄公面子。

    所以四年后,郑国回来报

    仇了,他要求齐国也一起出兵伐鲁。齐国呢,虽然和郑国一起整过不少活,但是鲁国对齐国而言也比较重要,大概是有些左右为难。所以齐国的主力部队是从卫国那里借的,也正是因此,这场战役不称“侵伐”。

    不过话虽如此,齐侯、卫侯、郑伯三位国君还是带领大军一起围了鲁国的近郊,这个地方叫做郎。但是这场战争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因为一来,鲁国也没有那么弱;二来,鲁国使用的顺序叫做“周班”,就是周封爵的顺序。

    之前滕国和薛国争见鲁隐公的时候我们就说过,同姓大于异姓大于庶姓,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是平等的话,地位的高低顺序就取决于周封爵的位次。郑国是周宣王时分封的,排次在后理所应当,除非郑国现在就去把周王推翻。

    所以鲁国觉得自己一点都没错,从道理上讲也确实没有错。甚至在春秋记载这件事情的时候,明明是郑庄公主导的战役,却依然在记载的时候把郑伯放在了最后,也还是按照周班来排序的。所以这场危机最终大概还是不了了之了。

    当然,至于为什么排序的时候齐在前卫在后,可能是因为在周的血缘社会里,姜姓本质上是自己人,和姬姓同样是构成周的核心毕竟在同姓不婚的情况下,一个姓怎么繁衍出一整个国家呢。

    “都说姬姞婚,生而蕃。然而看几位夫人便可以知晓,都是姜姓,也都是嫁与姬姓国。”冯作为商人的后裔,说起这个话题来格外有立场,“周族本为姬、姜两姓构成,姞姓,不过是占了后稷元妃之名罢了。”

    宋公冯作为在场最被嫌弃的人,此时却并没有人反驳他,因为他所言的确是事实。鲁国多次嫁女入纪,纪为姜姓;齐国亦数次嫁女入鲁,同样是姬姜联姻;庄姜所嫁的卫国,也是武王兄弟之后。

    而寤生自己虽然娶于嫚姓邓国,雍氏女则姓姞,但他母亲武姜的身份毫无疑问。也就是说,姬姓和姜姓尽管都会与其他姓通婚,唯独彼此之间仍是忠实的盟友,哪怕时至今日盟友关系已经不那么稳固,这种婚姻的传统依然延续了下来。

    好的桓公十年就这些事儿,明年,郑庄公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这不仅仅意味着郑国争位的狗血戏码即将开场,也意味着,郑国的时代就要结束了。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就从鲁国国史开始的那年开始,郑公毫无疑问是这二十多年的岁月中绝对显赫的人物,如今不知有何感想”冯扭头问道。

    “绝对显赫不过是与周王对抗罢了,当不得如此赞誉。”寤生微笑,“况,此女之前有句话寡人颇为认同,王权没有永恒。从她所言便可知,如今纷乱之世将在数百年后终结于秦,秦之后再有所谓的汉,此后又不知王朝凡几。”

    “与我等亡者何干。”

    允讥笑道“若是无干,你何必停留到现在”

    “无奈家有不肖子罢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