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 > 第105章 举国关注四城郡,第一位封神的
    第105章 举国关注四城郡,第一位封神的人类万字

    安置点内的民众,纷纷走出了各自的帐篷。

    他们满脸惊讶的看向彼此,希望从对方的表情中,得知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毕竟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所有人都毫无准备。

    心心念念的这一天就这么来临了,换成谁都会反应不过来。

    然而电视里,汽车广播中,甚至随手打开的一个网页上,都能看到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官方报道。

    东山州州府发布的这条公告,点燃了百万民众的心。

    “我们真的能回家了”

    “终于熬到头了,不用再住在这帐篷里,也不用挤在这小小的安置点内了。”

    “一切都过去了,回首去看这几个月,倒也是一份宝贵的经历。”

    民众们纷纷欢呼雀跃,不管彼此之间认识与否,都会热切的交谈着回家之后的打算。

    三个月的时间里,民众的思念,家乡的情绪,早已积攒到了一个临界点。

    随着官方消息的突然下达,这份情绪也终于在此刻被点燃。

    “呼呼那个,大家伙都静一静”

    一名调查员拿着扩音器出现在了安置点内,这让所有的民众纷纷安静了下来。

    “咱们第一安置点,将会是三天后第一个撤离的地方。

    在这三天时间里,请各位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好。

    我非常理解大家归心似箭的心情,但这三个月都过来了,我希望能和大家一同完成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疏散任务。

    请大家届时务必听从指挥,现在我们也在积极的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大家回家的路一路畅通。”

    调查员的话,很快便得到了民众们热情的回应,甚至更有些心急的人,现在就已经返回帐篷内开始收拾东西,坐等这三天以后,踏上回家的路。

    “各位民众,这里是第二安置点指挥中心”

    “这里是第三安置点指挥中心”

    “第四安置点指挥中心向所有民众公告如下”

    各个安置点内的喇叭里接连传来了轻灵悦耳的女子声音,所有的民众们无论在做什么,都纷纷放下了手头的事情,仔细的聆听着公告。

    “今天是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十。

    三个月前,东山州紧急下达自然灾害防范指令,包括卫海郡,临岛郡在内的四个城郡,所有民众不得已离开了家乡。

    各个城郡纷纷配合行动,在短短几天内便激活了超过三十八个大型安置点和四十二个小型安置点,容纳受灾民众几百万人。

    这是足以载入历史的时刻,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全国人民对东山州四城郡高度关注。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所有城郡纷纷送来大量物资,帮助各安置点内的民众,维系基本生活。

    这是一场属于东山州的战斗,更是一场属于全国人民的战斗。

    现在,很荣幸能告诉大家,东山州危机预警将在三天后正式解除。

    所有在外的民众,请听从指挥,完成这场战斗的最后一项任务。

    我们,回家了”

    听到广播里传来的声音,所有的人都感触颇深。

    他们的眼中含着泪花,激动不已的彼此相拥。

    终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终于不必再担惊受怕,更不用再杞人忧天了。

    各个部门都在紧密的联络,所有先前将民众们带离家乡的交通工具,现在也会重新带领着民众们走上回家的路。

    三天时间,明明一闪而逝,但对于这些归心似箭的民众而言,一分一秒都足以让他们感到煎熬。

    各地网友们也在网上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向所有避难的民众表示祝贺。

    “风暴已去,黎明已经到来,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都可以回家了。”

    “别说是那些民众们了,就是我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差点哭出来。”

    “转眼间就是三个月,好在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快要过年了,这个时候能回家,已经是一份幸福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感觉这个大事件还和昨天一样,想不到马上要结束了。”

    在东山州下达官方公告之后,好像全国各地都被笼罩在了一片喜悦的情绪中。

    先前他们对东山州四城郡的诸多疑惑,也暂时被喜悦的情绪所替代。

    这是一件值得所有人开心的事情,预示着曾让他们担忧的一切,都将在三天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过在民众们的心里依然充斥着疑问,比如他们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四城郡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不知道现在他们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在天灾过后被摧残的满目疮痍。

    回归城市之后,他们是否又能在短时间内就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

    这些疑问对于他们而言,或许只有真正回到家的那一刻才能有一个答案了。

    正所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尽管其他城市的人们也对这件事情感到欣喜,但却很难真正体会到,在安置点里度过三个月的人们,此刻心中真正的感受。

    当晚,安置点内的民众纷纷坐在了一起,大家都把这段时间攒下的食物放在一起一同分享。

    安置点内从未有像现在这般欢声笑语,这份笑声甚至足以把寒风隔绝在外。

    天寒心暖,安置点内的欢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然而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沉浸在这样的喜悦中,就比如此刻卫海郡临时指挥室内,就是一片死寂。

    队员们纷纷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唯独属于冯琪琪的那个座位,现在是空空荡荡的。

    再往后就是东山州总兵吴文祺,府尹李密,以及三位司长和一众院士们了。

    理论上来说,这是他们所召开的最后一场共同会议,也算是为这三个月来的共同努力画上一个句号。

    “同志们,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眼下危机暂时得以解除,大家也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下。”

    这明明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从赵启口中说出,这是让在场众人都感到了几分低落。

    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情绪都很消极,赵启轻轻叹了口气,随后有了明显的语气变化

    “我知道大家现在都不太好受,我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你们每一位队员都是我亲自挑选来的,我不希望任何人有任何的意外。

    但在那个最重要的关头,冯琪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她从没有辜负过身为钦天监一员的使命。

    如果没有她的英勇就义,天险关必破,四城郡的境地绝不会是现在这样,在外的民众们也不可能回家。

    她所做的一切应该被铭记,可因为事情特殊,这件事情我们不能向大众说明,至少现在还不能。

    但在座诸位,都要深刻的记住那一天,人类与妖魔的第一战,正式命名为归墟之战。

    四成郡坐落边关之地,为东海归墟边关。

    就让冯琪琪永远留在这里吧,看着这处被她以性命守护的地方”

    赵启的声音传到在场众人的耳中,使得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

    “监使”

    李怅然眼眶有些发红的看向赵启问道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您那么神通广大,也一定有办法能够改变这一切,对吗”

    对于李怅然的询问,赵启沉默了片刻,方才轻轻的叹了口气

    “天地万物自有其势,成铸坏空乃不变的法则。

    我们捍卫的是人间,同时也是这天地的法则。

    生死之数,又如何能人为去更改。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何能无慨然查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本无形。”

    李怅然默默的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从赵启的这番话里,已经得到了答案。

    可这番话在王无尘听来却是让他眼前一亮,在稍稍思索之后,王无尘豁然开朗,紧接着语气激动的说道

    “监使,您在这个时候引用庄子的这番话,只想告诉我们人死后气还依然存在,会不断的变化,所以死就等于生而生也相当于死。

    之前您在内观的时候曾看到过,一定会有人牺牲这个无解的局面,所以一定也留下了后手吧。

    比如说,我们佩戴的这块玉佩”

    闻听王无尘此言,队员们纷纷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前佩戴的玉佩。

    的确,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赵启先前让他们带上玉佩是何用意,毕竟这对于这场战斗好像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赵启看着王无尘没有说话,只是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后方的城市地图,随后将手里一直拿着的一份古卷,看似无意的随手放在了桌子上,便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在场众人纷纷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无尘说完那番话之后,赵启就这么自顾自的离开了,莫非是王无尘问了什么不该问的问题

    “无尘,监使他这是怎么了”

    张振山有些奇怪的皱起了眉头,他能够明显感觉得出赵启有些不太对劲。

    王无尘始终站在原地,他的脑海中回想着刚才赵启离去时做的几个动作,看似无意,但好像每个动作,又都藏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意义。

    思索间,王无尘的眼神落在了那份古卷上,这古卷在他人看来像是赵启无意间落下的,但在王无尘看来,这更像是赵启有意放在这让他们看到的。

    他很快便将这古卷拿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太平经合校东壁图几个字。

    看到这几个字的那一刻,王无尘就觉得有些眼熟,这肯定是道家古籍,他之前在藏经阁里也见到过,只是并不曾仔细翻阅。

    王无尘很快便翻开了这本古卷,在他人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字样,王无尘却能够很好地理解。

    “道兴者主生,万物生。道兴者主养,万物养。”

    “好道者长生,乃与阴阳同其忧。顺皇灵之行,天地之幸,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

    在看到这其中的内容之后,浮现现在王无尘脑海中的两个字,首先就是修仙,随后再细细一想便是成神。

    这让王无尘越发觉得赵启一定另有所指,他再度朝后翻越,很快便看到了一张,不属于这份古籍的一纸残卷。

    “阴玉,葬之暮口,百年成阴,千年凝玉。

    聚万灵而养气,亘古不朽。

    玉寒而阴,触及似冰,润而不水,透而不亮”

    王无尘紧接着就下意识看了看胸前佩戴的这块玉佩,不正是这残卷中所说的阴玉吗

    越发疑惑的王无尘,思索着抬起头来,看向赵启临走前最后看向的方向。

    那是一份初阳郡的城市地图,而在这地图上不知是巧合还是怎的,有一处位置被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像是特别标注出来了似的。

    “快,把罗盘给我”

    听到王无尘的声音,张灵渊也来不及想原因,便赶忙从背包里拿出了罗盘递了过去。

    王无尘迅速按照罗盘上标注的方位,渐渐完善的地图,在完成最后一笔的绘制之后,王无尘终于茅塞顿开,顿感醍醐灌顶。

    “我明白了”

    王无尘激动的转头看向队员们说道

    “赵监使的确早就留下了后手,冯琪琪还有希望”

    “啊”

    这番话听得在场众人是一头雾水

    “王先生,您是什么意思

    医院方面已经给冯琪琪下达了死亡通知,难道你的意思是冯琪琪还能再活过来”

    张道义捋了捋胡须,眼神充满探索的看着王无尘。

    “不,我说的还有希望,是另一回事。”

    王无尘迅速坐了下来,强压着心中的激动,看向所有人解释道

    “这件事情赵监使不便自说,我想是因为此事本就是逆天而为,而监使作为执掌封神之人,自然不可监守自盗

    但监使先前在行动前让我们佩戴的玉佩,并告诉我们,不论发生什么,绝对不能摘下来,答案就在这残页里。

    这残页应该也是监使特意留下的,就是让我们知道这玉佩的作用。

    冯琪琪虽然身死,但因为生死时一直佩戴着这快阴玉,所以她的魂魄应该并没有去到鬼路,彻底离开阳间。

    而是暂居在这玉佩中,凝而不散。”

    一边说着王无尘,还特地打开了古卷,让其他人进行传阅。

    “这本古卷,对道教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其中不乏提到过很多人为修仙或成神的例子。

    阴玉的残卷是监使特地夹在这里的,而被隔开的这一页提到的正是香火成神。

    人要想成神,有很多种方法,一来就是正修,也就是大家所理解的修行。

    不论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只是对于成神阶段的称呼不同,但其本质道理是共通的。

    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仙人,都是正修得道。

    比如各显神通,过海的八仙,再或者道家著名的天师。

    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便是要于世有大功绩。

    在这本书中的论衡道虚篇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如黄帝铸鼎守山,鼎成后有龙须虎鬓夏迎黄帝,于是黄帝骑龙上天。

    再或者淮南王,刘安得到举家生,鲜汇集鸡犬,所谓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这些人能够登临神位,这是因为生而不凡,且举世有功。

    虽无明面香火,但受百姓赞扬。

    当然,还有很多可修仙成神的偏法,譬如尸解成仙,再或者鬼仙等等。

    自古以来,人们对修仙成圣之事就颇为痴迷。

    但常人修仙难比登天,就是因为这本就是逆天而为之事。

    所以才会有渡劫这个概念的出现,如若不是逆天而行,又何须招惹来天灾,需渡劫才能临高位”

    王无尘这一番长篇大论,彻底让李怅然坐不住了

    “大仙,伱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能听得懂,但是连在一起,怎么我就听不明白呢

    你到底想说什么

    不是在说冯琪琪吗,怎么又突然扯到修仙,成神上去了”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张灵渊,此刻缓缓开口,一语道破天机

    “监使留下的后手,是让冯琪琪成神”

    一众院士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如此大胆的推断,还是很快便得到了王无尘的认同。

    “没错,这就是监使给冯琪琪留下的后手

    现在冯琪琪的魂魄一定就在他所佩戴的那块阴玉里,这让她的灵魂能够在阳间停留很长时间,而不至于魂飞魄散。

    监使临走前特地看了一眼地图,并且我注意到地图上有一处方位被特别标注了出来,随后带入罗盘中去看,就能发现这一处被标注出来的地方,乃是初阳郡的风水宝地。

    如果这本古籍上所记载的没错,那么监使应该是在告诉我。

    为冯琪琪立碑刻文,立人身祠,受百姓供奉,积蓄香火。

    有朝一日时机成熟,监使便能封其为神,登临封神榜”

    王无尘从刚才到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似乎本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

    立碑建祠,香火供奉,这种事情若非是王无尘说出,就算再让几人坐在这想一年也不可能想得出来。

    “真的假的监使为什么不直接说”

    对于张振山的询问,王无尘一字一顿的说道

    “自古以来,人身祠积攒香火塑神只存在于神话传说里。

    并且,只有三天子哪吒的传说中有提到。

    这是逆天而为之事,监使要是说了,可就是泄了天机”

    在场众人纷纷瞠目结舌,良久回不过神来。

    但刚才王无尘说的这番话,让李密以及吴文祺二人听的是一头雾水。

    他们根本就听不懂什么天机,什么修仙之法。

    从刚才到现在二人的感觉一直是在听天书。

    见众人纷纷沉默,李密疑惑的摸了摸脑门

    “王先生,我没太明白您什么意思,是需要我们做什么吗,能不能简单的解释一下”

    “啪”

    王无尘当即回头指向了地图中被标注出来的中心位置

    “我相信我已经明白了监使的想法,就按我说的做吧,一切责任我来负责。

    在这里,修建起一座祠堂,祠堂内立碑,写冯琪琪之名。

    将她的尸身就葬在这碑下,切记要将她的肉身与阴玉一同下葬。

    随后,组织百姓民众前去敬奉香火,他有一日,冯琪琪定有成神之机”

    尽管队员们对于王无尘的这个猜测感到非常惊愕,但他们都很清楚,几人之中最有脑子的就只有他了。

    现在他又如此信誓旦旦,并且刚才赵启的确有些反常,就让他们都觉得或许王无尘说的,还真就是赵启的意思。

    至于李密和吴文祺,他们压根也不需要去真正理解王无尘方才这番话的意思。

    反正重点他们是听明白了,那就是王无尘代表了赵启的意思,所以王无尘下达的命令就是赵启的命令。

    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场会议在结束之后,李密和吴文祺便开始着手准备。

    而另一边离开了会议室后的赵启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站在窗边,一直在看着会议室的方向。

    “抓紧时间让工兵部集合,还有最后一项收尾任务要执行,这次任务时间很短,只有三天时间,立刻着手准备”

    吴文祺一边急匆匆的上车,一边对着电话里说的。

    这声音在寂静的深夜中极为清晰。

    在吴文琪离开不久之后,李密也和其他官员走了出来

    “赶紧安排一下,跟初阳郡郡守说一声,不论那个地方要做什么规划,都必须结束。

    并立刻传递一份建设文件,让城市规划局的人加紧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项目。”

    听到这些声音,赵启轻轻的松了口气。

    果然,王无尘没让他失望,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稳步进行。

    只是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王无尘探进来了个脑袋

    “监使,没打扰您吧”

    赵启冲着王无尘招了招手,在走进来之后,王无尘方才注意到赵启面前的桌子上刚刚倒上了两杯热茶。

    “监使,您知道我要来”

    王无尘坐在了赵启的对面,颇为好奇的询问道。

    “我不但知道你要来,还知道你带着一肚子疑惑来的”

    被赵启说中了心思,王无尘赶紧将手里的这份古卷递了过去

    “监使,我实在是不敢确定,我是不是正确理解了您的想法

    冯琪琪真的要”

    没等王无尘说完,赵启便看着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我没有什么想法,你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尽管去做,无需多问。”

    闻听此言,王无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赵启轻轻的抿了一口面前的热茶,随后方才意有所指的看向王无尘说道

    “你知道为什么自古以来所有的修士也好,还是江湖术士也好,都总会把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挂在嘴边上吗”

    “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在明面上的意思吗”

    赵启闻言笑了笑,接着问道

    “那你知道天机不可泄露,还有下半句话吗

    人们大多只知天机不可泄露,却不知为何不可泄露。

    只因为这一句话的后半句,知天机者,不可逆天矣。

    在我们大炎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能看透天机的人可不在少数。

    擅长风鉴,凭借风声风向就可断吉凶,且深义五行六壬之法的袁天罡。

    八卦奇门借东风的诸葛亮,以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

    他们都知天机,却也遵循着同样的禁忌。

    天机不可泄露,道法不传六耳,知天机者,不可逆天矣,你明白了吗”

    赵启这番话说的非常隐晦,但还是让王无尘很快便明了的点了点头。

    到底说这番话就是在向王无尘解释,为何这件事情只能靠他自悟而不能明说。

    冯琪琪的命运本非如此,赵启让其加入钦天监的那一刻,实际就已经改变了冯琪琪既定的命运。

    在这场与妖魔的战斗中,会有人因此而死,是这场战斗的命数。

    因此死的人是谁赵启一直无法知晓。

    冯琪琪或许命不该绝于此,只因她的命数从一开始被改变,所以才逐渐延伸到了这一条不归路上。

    但有一点是基本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冯琪琪本无封神之命,所以这本就是逆天而为之事。

    若此事从赵启口中说出,就是泄了天机。

    赵启怕的不是会因此遭受天罚,而是因为在泄了天机的那一刻,此事便注定难成。

    当然,只是因为冯琪琪的事太过突然,让赵启毫无准备。

    这件事情也同时给赵启提了个醒,他必须要在封神榜中了解更多信息,从而找到一个能封人为神且不逆天的方法。

    这一天或许对于现在来说还有些久远,但既然已经在赵启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就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去吧,做你觉得该做的事情。”

    赵启抬头注视着王无尘,让王无尘这颗始终不安的心终于沉静了下来。

    他朝着赵启郑重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转身离开了此地。

    赵启独自坐在办公室里良久,每当四下无人的时候,也才是赵启真正能够直视自己内心的时候。

    冯琪琪的死,对他而言也有颇深的触动。

    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这场与妖魔之间的战斗将会持续很久。

    因此而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些人都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归宿。

    看来,除了天道之外的精怪封神还远远不够。

    找到能让受天道约束的封人成神之法,才是关键。

    如此一来,在和妖魔对抗中牺牲的人,能够登临神位。

    这倒是冥冥之中,契合了当年姜子牙封神的命局。

    想到这,赵启的眉头稍稍皱了皱。

    他忽然想起当时妖魔们在看到神明时的异样反应。

    为何在这些妖魔的判断中人间已无神明

    究竟是一直以来,这些神明都只是人们心中的臆想,还是说神明是因为这些妖魔,才消失的

    商纣时期的封神究竟存不存在

    这个疑惑存在于赵启的心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或许答案,还得在妖魔的身上找寻了。

    对于兵工司而言,修建一座祠堂并不是什么难事。

    由于时间紧迫,因此在当天晚上,吴文祺便调动了兵工司的队伍,火速赶往归墟边关之一的初阳郡。

    赵启在地图上标注出来的这处位置,位于初阳郡市中心。

    这里坐落着初阳郡最大的文化公园,大多是在宣扬儒家思想。

    工兵队抵达现场之后,便立刻开始测量数据,铸城司司长刘文斌为兵公司的建筑人员了祠堂的图纸,方便接下来的具体施工。

    从图纸上来看,这个祠堂并不算大,基本上放置一块石碑和香堂之后,也就不剩下什么多余的位置了。

    王无尘担任起了赵启的角色,在现场负责指挥。

    他是唯一猜透了赵启想法的人,因此对于这份指挥工作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这次施工相较于上次要简单的多,一来建设规模没有那么大,二来完全可以用之前建设后还没来得及撤走的建筑材料,并不需要再浪费时间。

    巨大的探照灯再度亮起,将整个施工现场照的亮如白昼。

    施工人员匆忙的身影,总在施工地走来走去,王无尘则拿着图纸和刘文斌站在一起,大声指挥并掌控着整个施工进程。

    另一边,张振山和李密派下的一位高层领导,前往了附近的城市,去寻找这一代最有名的石匠,陈沐风。

    当车辆拐弯抹角的进入一条小胡同之后,二人纷纷看到了一扇开着的院门。

    院子里四周摆放着许多的石碑,上面都是空白的,还没有刻字。

    在见到陈沐风之后,张振山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不过他只是说要打造一块石碑,但并没有表明这块碑是给谁打造的。

    在按照尺寸挑选好石碑之后,几人又商定了一个交货日期,由于张振山选好的石碑是现成的,所以只需要时将往上刻字即可,因此三天时间足够了。

    初阳郡再度忙碌了起来,一座祠堂的雏形也在建筑人员的手中逐渐出现。

    队员们看着渐渐拔地而起的祠堂,直到现在,仍旧对王无尘当时所说的话感到难以置信。

    “大仙儿,你确定坚持是这么想的会不会是咱们会错了意”

    王无尘闻听此言,回头看了看说话的李怅然,紧接着轻轻摇了摇头

    “放心吧,我来承担所有的责任”

    李怅然等人并不知道,王无尘也知晓这猜测究竟有多么大胆,所以提前去找过赵启,虽然只是跟赵启聊了三言两语,但已经基本能够断定,自己并没有误解赵启的心思。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施工人员好像再度回到了当初建立城墙的时候,他们被分成了两班制,日夜不停地推进着工程。

    石料的地基,木质风格的建筑主体

    一座小型祠堂,正在逐渐形成。

    转眼间,三天时间已经过去,各个安置点的民众早已迫不及待。

    第4天天才刚亮,第一安置点的民众便纷纷收拾好了各自的行李,急不可耐的,不断朝外张望。

    他们在外面待了三个月,这回家的心情自然很迫切,一秒钟都不想过多耽搁。

    几辆提邢司的车在不久之后出现在了现场,撤离行动的主要负责人,下车之后便用扩音喇叭大声说道

    “各位民众,咱们这第一安置点要率先撤离。

    请各位民众有序上车,我们会前往车站,在火车站集合”

    这一次的撤离行动明显比上一次要有序的多。

    一来所有的安置点要分批次进行撤离,不再像上次那样几百万人一股脑的大规模迁徙。

    二来比起离开家,现在回家的旅程,民众们都表现得非常配合。

    他们在提刑司调查员的安排下,纷纷走上了停在安置点外的一排客车,告别了这个他们待了三个月的容身之地。

    一个城市内最少也设立了三到四个安置点,因此在第一安置点的民众们抵达火车站等候时,其他安置点的民众也正源源不断的朝着这边赶来。

    根据东山州高层的统一制定,此次撤回计划大概要持续一个星期的时间。

    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要让几百万的民众安全回家,仍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多个火车站都安排了一到两列专门进行疏散行动的火车,被封闭了三个月已久的高速路也全面开通,可让乘坐汽车回家的民众顺利通过。

    这次的场面明显不像上次那么大,毕竟时间充裕,高层领导也希望能在这件事情上完美的画上一个句号,而不是在撤离的最后关头再出什么幺蛾子。

    很快,兰陵郡火车站站前广场就已经站满了人。

    这些人们都因为即将能够回家而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火车站内的工作人员也在进行紧急调度,特地新出了一条快速通道,能让这些回家的人尽早上车。

    专门被安排指定撤回计划的火车,已经停在了轨道上,所有的厢门同时打开,大屏幕上一直显示红色的禁行字样也终于变绿。

    人们踩着脚下的积雪,拎着手中的行囊,正是走上了回家的路。

    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序上车,在这一刻,民众们也彰显出了超乎想象的配合度。

    纵然进站的路有些拥挤,纵然行囊间的不断碰撞让人感到不适。

    但在回家的这种心情下,民众们都彰显出了极大的包容度。

    甚至为了队伍能够更快的上车,彼此间还会相互帮助。

    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辆火车便已经坐满了人。

    伴随着一声鸣笛声,站前的调查员朝着车上的民众敬了个礼。

    火车站内的广播频道,也紧接着传来了一个甜美的声音

    “兰陵郡火车站全体工作人员,祝所有的乘客一路顺风,平安回家”

    民众们看着窗外,看着这个他们生活了三个月的地方,此刻居然在心里还萌生了几分不舍。

    “各位乘客,我是这辆列车的列车长,很荣幸能够执行此次还乡计划。

    本列车的所有乘客,都是临岛郡的市民,我们前往临岛郡火车站,大概需要三个半小时的时间。

    恭喜各位,熬过了最昏暗的岁月,我们又一次万众一心,克服了困难。

    请各位民众向窗外看去,愿这一片坦途,指引各位回家的同时,也照亮未来的路”

    列车发动了,带着民众们对家的思念,朝着东方驶去。

    各个城市的所有人都知晓了,今日是要正式启动撤离的日子,所以即使没有人刻意去说,但大家依旧会默契的配合行动。

    第三安置点的长排汽车浩浩荡荡的朝着火车站出发,所有的私家车纷纷自发式的停在了两边,给这支车队腾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

    “滴滴”

    “滴滴”

    看着车辆远去,所有的私家车车主纷纷长鸣喇叭,为所有的游子送行。

    坐在车上的民众,也被这一幕所感动。

    他们看着窗外,看着银装素裹的城市,纵然是在要离开之时,却依旧感受到了几分温暖的归属感。

    这就是大炎国独有的人情味,回家,是每一位大炎国子民心中的执念。

    撤离工作还在继续,其他较远城市的撤离时间也要稍稍延后。

    但按照整体计划的安排,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将会完成所有城市安置点的全面撤离。

    因此那些暂时还没有开始撤离行动的安置点,民众们纷纷在耐心的等待着,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再添什么麻烦。

    终于,这场人类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迁徒,在三个月之后,即将正式画上一个句号。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不论是安置点的民众,还是其他各个城市的市民,都在心系着清空的四城郡。

    尽管直到现在网上还有对于四城郡的诸多猜测。

    尽管人们依旧不知晓四城郡发生了什么。

    但还乡的列车已经出发,带着离家的游子回到这熟悉的城市去。

    天上洋洋洒洒飘下了雪花,就像是在为他们送行似的。

    列车的轰鸣声盖过了风声,坐在车厢里的市民,彼此交谈着,回忆着记忆中家的模样。

    这时候的他们还并不知道,四城郡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们不知道,四城郡修筑起了高耸的城墙与城门;更不知道,这里变成了人间边关之地

    或许,四城郡是幸运的。

    毕竟这是目前大炎国唯一几处,有神明镇守关门的城市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