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崇祯太子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抵有些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意思
    1月20日

    杭州

    由于准备江西战事的关系,越其杰等人并没有返回应天参加新皇的登极大典。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早先陛下虽在赣州大胜一场,但江西的鞑子毕竟分为东西两路,赣州一役也只是借着斩杀其统帅而使西路暂时没了战力,对东路这边却是没有大的影响。

    如此情形之下,自浙江方向给江西东部的鞑子施加压力就显得极其必要了。

    由此,哪怕后勤物资还未筹措完毕,可常冠林却还是领着一部分人马先行驻进了衢州。

    切莫小看这一动作。

    此时长江以南的局面已然明显,明清两方都很清楚下一场大战定会发生在江西,而现在双方的力量对比早已不似去年六七月时,清军却也只能设法守住这插入江西腹地的利刃。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杀入江西的清军在切断大明东西联络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处在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若西路那一支能够按着原本的计划拿下赣州,继而斩断江西与湖广的联系,那么他们还能凭着一省之地坚持一阵。

    但好死不死,西路的王体中贪功冒进,却让胡一青拿了个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功劳,在西路因此而陷入重新整合的局面中后,江西的清军便没有多少余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冠林前出衢州便能把江西的东路清军死死拴在抚州、上饶一线,从而绝了他们行险再攻赣州的心思。

    不得不说,这一招很稳,稳到有可能失去一战砥定江西的机会,但说到底,现在在杭州主持战事的人是越其杰。

    他这人行事本就偏稳,再加上对万元吉那里的情况算不得有多了解,做出结硬寨、打呆仗的决定却也在情理之中了。

    “制台,这都什么时辰了,怎地还不见踪影”

    朱国弼顺着钱塘江往远处望了好一阵,可来来回回的舟船之中却无一艘像是自己所等,就这么过了柱香功夫,他终还是朝着身侧的越其杰抱怨了一句。

    “国公唤我卓凡便是,这声制台却是万万当不起的。”

    “你叫我国公,我叫你制台,这也算是互不相欠,你也莫再谦辞了。”

    抱怨归抱怨,朱国弼与越其杰处的也算不错,待听其谦辞之言,他便拿话堵了回去,总算也是表达了自己对两人之间地位高低的态度。

    从表面来看,朱国弼乃是超品国公,越其杰却只是个小小的正二品而已,两人的身份虽谈不上天壤之别,但也足够拉开一定的差距了。

    可朱国弼并不是在应天混吃等死的那帮勋贵,他很清楚,在这個节里什么爵不爵位都是虚的,手中握有足够的力量才是实的。

    便拿他们两人来说,他这个保国公似乎是陛下安顿在杭州坐镇浙赣的,可他手中一没兵卒,二没地盘,大抵也只能算是个高级眼线,而越其杰不仅挑着江西战事的担子,便连半个浙江也得配合他行事。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不但得叫越其杰一声制台,便是行个大礼却也符合二人手中权责的差距。

    这般情形之下,哪怕素来稳重的越其杰会谦让一番,他这个凭着钻营生生将自家侯爵抬成公爵的人又怎会安心应下

    “制台,你这里军务繁杂,莫不如先回去,待我将他迎到,晚上再一同饮宴吧。”

    朱国弼也不知是真心,还是仅只寻了个旁的话题,不待越其杰再次开口,他便先插了一句。

    不过这话确也合情合理,自朱慈烺要求越其杰做好打大仗的准备之后,他便一日忙过一日。

    要知道似先前预想的那种仅以收回一两座城池作为目标的战事,参战士卒大抵也就仅限常冠林一军而已。

    此等规模哪怕在料敌从宽备的情况下,却也不过数个州府便能单得住。

    可陛下在返回之前曾经说过,他的目标是一次夺回整个江西。

    依着此等情形,不但参战兵卒的数量需得多上不少,便连补给路线也会长上许多。

    如此一来,担上军需差事的州府便得涉及整个浙江,他越其杰自然也就得忙成个陀螺了。

    只是

    “唉,还是稳妥些好,安南伯好不容易想通了,切莫因这些小事而让他觉得咱们轻看。”

    “哼他哪里是想开了,若非陛下拢了湖广人心,鞑子又把太上架了起来,我看他郑芝龙怕是还在福州做他的春秋大梦呢”

    老实讲,朱国弼对那海匪头子是一万个看不上的。

    这倒也不是鄙夷其人的出身,实在是他觉得手握一把好牌的郑芝龙生生将自己逼到了这般被动的地步。

    如此情形,素来苦于没什么牌可打的朱国弼又怎可能看得起郑芝龙

    他想得明白,在鞑子未曾过江之时,那小家子气的郑家便只顾着保存自家实力,却没想过在明清双方面前展现自己的真正力量,为将来提高价码做好准备。

    其后陛下领军至杭,他们又是首鼠两端、左顾右盼,既不曾抓住机会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又不曾狠下心来助清军拿下杭州,以此作为在清廷的立身之本。

    之后陛下击败多铎,江南局面逐渐稳定下来之时,这郑家更是缩在福建,竟似觉得所有都会将他们忘记一般,生生拖到湖广、赣南尽皆上了贺表,他们才明白自家已无力挣扎,如此才厚着脸皮要去应天拜见陛下。

    真真白瞎了那纵横四海的水师。

    “国公也莫小看了安南伯,谁又能想到素来疲散不堪的卫所兵,竟能在陛下手中成了百战百胜的强军”

    越其杰的话自然不会让朱国弼打消对郑芝龙的鄙夷,但他不管如何做想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真没人能想到

    朱国弼自不用多说,从最初便没想过那个“假太子”竟真能走到这般地步。

    哪怕如徐瑜、越其杰这些从一开始便死心塌地跟着朱慈烺的臣子,也曾在那次夜袭之中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若这么一想,郑芝龙的这种首鼠两端、左右摇摆似乎便也能寻到一些合理的解释了。

    “制台也莫为他开脱,这郑芝龙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朱国弼既已这般说了,越其杰自也不会一意为其说话,只是笑了笑便准备再说些旁的,可谁曾想,他这里还未想好该将话题扯到哪里,那宽阔的钱塘江上却已出现了数艘挂着郑家旗帜的海船。

    “倒是乖巧,竟未开战船过来。”

    又是一句吐槽,朱国弼便只是静静等着,却也不再言语。

    他对郑芝龙虽是一万个看不上,但按他的为人为人却也不至当着越其杰的面将其贬得一无是处。

    只是让他以堂堂国公之身来迎这个海匪头子却终还是有些勉强,哪怕他看着越其杰这个陛下左膀右臂的面子来了,但略略露出些心中不满,将这份人情落得再扎实一些却也是难免的。

    约莫三两盏茶的功夫,那几艘海船终于靠到了颇为繁忙的码头上。

    其后一番锣鼓齐鸣自不必说,待那颇具文人气质的身影出现在二人视线中后,各人早已惯熟的戏码这才到了台上。

    “哎呀末将何德何能竟劳烦国公与制台亲迎真是罪过,罪过”

    “安南伯为我大明镇守东南,实乃劳苦功高,今日有缘得见一面,我朱某人如何能不亲来”

    “我郑芝龙深受先帝隆恩,便是粉身碎骨也难保其中万一,今日得国公夸赞,末将只觉羞臊难耐,又怎敢厚颜应下啊”

    “安南伯忠君体国,真乃我辈楷模啊”

    朱国弼说得情真意切,郑芝龙说得慷慨激昂,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竟似要在这码头上烧黄纸、斩鸡头,却让主了这番迎接的越其杰都有些插不进话去。

    半晌之后,流程总算走完,待到几人入了越其杰在杭州的临时衙门甚至都已过了一个多时辰。

    对于朱国弼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越其杰倒也没什么惊讶,说到底他虽在这等方面不算擅长,但见得多了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分辨之法。

    加之他与朱国弼处了这么长时间又怎会对其为人懵懵懂懂

    不过这些日子越其杰倒也没有露出心中所想,与朱国弼的相处也算是融洽。

    归到根里,这朱国弼在应天勋贵之中有些威望,若能将其拢住却对陛下大业颇有益处,他越其杰又怎会因些许个人观感而让这等重臣心生不满

    一路陪同,无有爵位的越其杰自觉落后半个身位,但依着朱、郑二人的精明却也不会冷落了这个真正的地主。

    “安南伯此番上京,陛下定然是万分欢喜的。”

    宾主落座之后,越其杰便以此做了开场白,可谁曾想,当他说完这句之后一路都维持这和煦笑容郑芝龙却忽然将脸沉了下来。

    “制台有所不知,这几个月红毛似有异动,末将本也是不打算在这个节里去见陛下的。”

    话音落下,不单越其杰,便连朱国弼挂在面上的笑容都僵了一下。

    什么意思

    难道他此番不是去输诚,反而是想用红毛威胁陛下的

    心念及此,朱国弼立时便将面上的笑容调整了一下,其后才饶有兴致地将视线转到了越其杰身上。

    “哦却不知红毛有何异动”

    “唉台湾那里的倒是没什么动作,可爪哇一带的红毛舰队似是频繁调动,却也不得不防。”

    说话时郑芝龙面色惆怅,似乎颇为红毛异动而忧心,可他这幅表情落下越其杰眼中却又是另一种观感了。

    红毛舰队早不调动晚不调动,单单在郑家的处境极其被动时频繁调动,这不是他郑芝龙谎报军情,想以此来作为与陛下讨价还价的本钱之外还哪有旁的原因

    如此情形之下,越其杰的想法与先前相比便出现了些微妙的变化。

    “言之有理,爪哇红毛频繁调动,虽不见得就是要对我大明用兵,但确也不得不防,只是未知安南伯的消息得自何处”

    他想得明白,郑芝龙此番前来的目的当与先前所想颇为不同,可若真等到郑芝龙入了应天再将全部心思表露出来,不但会让陛下那里措手不及,更会使局面再难还转。

    因此,他还不如先将郑芝龙的心思全部摸透,如此也好让陛下那里先做个准备。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这里料定郑芝龙是在挟洋自重,可当他听到郑芝龙后面的话后却也不得不再多几番思量了。

    “早先受了陛下所派前去南洋购粮的船队里不是丢了四艘吗其中一艘在十来日前逃了回来,这消息便是他们带来的。”

    嘡

    话音落下,不管满心想探出郑芝龙真正目的的越其杰,亦或不知打着什么算盘的朱国弼皆都不由心中一沉。

    若这消息乃是走丢船支带回,那么其可信度便与郑芝龙所言有着天壤之别了。

    想到这里,越其杰便准备接着问上几句,但郑芝龙那里似已料到了一般,只等他面上思量之色消散便将来龙去脉大体说了一通。

    据那些逃回来的船员所说,他们在半路上便遇到了红毛的战船。

    商船面对战船,自然是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如此情形他们除了束手就擒却也没了旁的办法,终也只能跟着他们靠在了海上的某处小岛。

    原本,这些红毛是打算将他们这几支船搁浅在小岛附近的暗礁上的,可船上的一位管事生生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红毛舰队的指挥官用所有粮食和银钱换取一条生路。

    如此他们才从这些挂着官方名义的海盗手中捡回了一条命。

    至于那消息的来处,便是在这段时间里,从红毛船员口中探出来的。

    “安南伯可有应对之策”

    郑芝龙已然将话说到这般份上,朱、越二人便也确定了这消息的真实性,但他们两个对海上之事一窍不通,寻思半天却也只能问计于郑芝龙。

    可谁曾想,老海贼这边还未说什么,那里却有个差役在门口鬼鬼祟祟,待越其杰将他一番呵斥之后,那差役才唯唯诺诺地说道“制台,并非小人刻意窥探,只是”

    “只是什么直说便是”

    “刑部阮部堂在安吉以北遭了劫匪,一行百三十人无一生还。”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