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崇祯太子 > 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来统兵?
    “传三位阁老和朱先生过来。”

    得到广州失守的消息之后,朱慈烺并未如小内监们所想那般直接暴怒。

    他在将那份呈奏细细看了一遍之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便望着窗外出神。

    二月二十八日荷兰人领数千清军与海盗突袭广州。

    当午,荷兰人突然加入战斗,徐仁爵身中数创,士卒死伤甚巨,守军不得不退入城内与敌周旋。

    是夜,徐仁爵领残军反击,怎奈敌众我寡,虽杀伤无算,但仍无法扭转战局。

    最终,广东布政使宋应升殉国,署理广州总兵徐仁爵阵亡,广东巡抚顾元静退守肇庆。

    此时朱慈烺虽面朝窗外,可他眼中浮现皆是有关广州一役的描述,却连半点外间景物都印照不进。

    在万元吉的呈奏之中,有关广州战事的描述仅数十字而已,里面甚至都没有描述宋应升如何殉国,徐仁爵如何阵亡。

    可在那字里行间却是处处都透着广州众人的竭尽全力,便是无有详细描述,朱慈烺自也能想来当时的紧迫。

    归根到底,器不如人。

    若广州守军也有荷兰人的加农炮和燧发枪,哪怕此次进攻甚是突然却也绝对不至将徐仁爵逼到“身中数创”、“死伤甚巨”还要冒险夜袭的地步。

    他原本想着,一步一个脚印,待将基础性的问题全都解决之后再搞火铳大炮之类的东西,可谁曾想,荷兰人终还是因着局势的变化而将手插了进来,如此却也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按部就班了。

    “将李永茂也唤来。”

    “是。”

    话音落下,自有小内监领命而去,就当周全以为陛下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时,自暖阁之中却忽然传出了一阵长长的叹息声。

    “唉。”

    因着这一声,周全突然意识到了些什么,看向朱慈烺的目光中也不由带了些忧色。

    陛下登极之前从未入过应天皇宫,他们这些被圈在里面的内监也只是通过各种传言对其有着些笼统的传言。

    那一阵子屡战屡败直至望风而降的明军竟在“太子”的率领下破镇江、救杭州、斩尼堪、退多铎,他们这些在宫中不得外出的阉人便觉这位殿下简直就是武曲转世。

    其后殿下变成了陛下,他也在机缘巧合之下被调到了乾清宫中当差。

    老实讲,最初那段日子他可谓是如履薄冰,真怕一个差池便会惹恼这手中有无数条性命的陛下。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位凭着身上战功才一步步走到现在的陛下虽然占全了英明神武、运筹帷幄,但待他们这些奴婢却是甚为和气,无有半点架子。

    那时他真觉得陛下就如天神一般,否则阳世间所有能说出来的优良品质怎就会集于陛下一身

    只是

    陛下终归也只有十六七岁啊。

    哪怕满朝文武、万千子民都需他庇佑,可这两年之间又不知有多少灾厄一件件砸在他头上,又不知有多少重担一样样落在他肩上。

    现在那位从一开始就跟在身边的徐二将军又,便是陛下在外面并未露出半点哀难,他心中却怎可能真的如面上那般平静

    想到这里,周全越发担心陛下因强压情绪而伤了身体,待见他出神之意更浓却也不由说了一句“徐二将军和那位宋大人皆是求仁得仁,陛下您切莫让哀思伤了身子。”

    “将军难免阵前死,瓦罐难离井边破,可”说到这里,朱慈烺顿了一下,待他那紧锁的牙关逐渐松弛下来,周全的耳中才又传来一阵微微颤抖的话语声“可那么难的时候他们都熬过来,怎到现在却”

    于公心而言,他清楚地知道徐仁爵和宋应升必须死在广州,否则有着对江南失节官员的处置打底,各方官员说不得便会在面对敌军时越发摇摆。

    可于私心来说,这两人一個是他要拿来独当一面的大将,另一个则是攀登科技的巨大助力,若真让他将二人定一番价值,恐怕在他心中多少座城池也都远远不及。

    话说到这般份上,不管朱慈烺或是周全都是默然不语,但暖阁中的寂静也只维持了一小会而已,外间便传来了小内监的禀报声。

    “陛下,三位阁老和朱部堂已至殿外了。”

    “进来吧。”

    “启禀陛下,臣请调安南侯领福建水师迎敌。”

    人未见,声先至。

    就当朱慈烺的话语还在暖阁中略有余韵之时,朱大典的声音却直接传了进来。

    很明显,他这已经算是君前失仪了,但朱慈烺亦晓得这个极擅带兵打仗的文官也是心忧于广州失守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会如此,所以便也未存着责问的心思。

    毕竟现在他的地位已经稳固,不需用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来让人潜移默化。

    只是

    “安南侯才到应天,若就这么将他急匆匆遣回去,却非我大明无人乎”

    有关广州的应对之法,钱谦益显然存着其他的谋算,不等朱慈烺说些什么,他这里便先将其顶了回去。

    其实朱大典的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若只从作战的角度考量,曾经以火攻之计打赢了料罗湾之战的郑芝龙定然是最合适领兵对敌的。

    可钱谦益的话便没有道理吗

    郑芝龙上月二十三日才入的应天,其后朝廷虽将他晋为了侯爵,可本质上却是剥离了他的兵权。

    要是再过几年,等到局势再稳当一些也不是不能将他放归,可现在满打满算也还未到一月,朝廷若是因广州失守而让他领兵对敌,且不说会不会有放虎归山的可能,单只让他落上个临危受命的名头便是中枢万万不能接受的。

    “钱阁老说笑了,我大明富有四海,境内自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要是想让这一仗稳稳得胜,我却不知还有谁有这本事。”

    换做旁人面对钱谦益的质问,许还会稍稍避其锋芒,可朱大典的政治光谱颇为复杂,他既是阉党的人,又是浙江的人,两相叠加下来多少还能因同乡情谊而和东林的浙江一系互留脸面,可对上应天这一系的却只有夹枪带棒了。

    其实他在朝中做了这么多年的官,他又怎会不明白钱谦益不愿让郑芝龙再回福建的缘由

    只是在他看来,大明毕竟已是今非昔比,在面对荷兰人的试探之时最好能尽用全力,稳稳当当地拿下这一仗的胜利。

    否则若让其看出大明的外强中干,谁晓得他们会不会大举来犯。

    届时大明无有擅长水战的将领,终还是不免将郑芝龙放虎归山,倒不如现在就干脆放他回福建,哪怕会让朝廷失去对此地的控制,至少还不至再添一外敌。

    老实讲,这两人的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差别只在于如何权衡罢了,身为大明皇帝的朱慈烺,他整日里要做的并非从那对错分明之中做出抉择,却是在这一片茫茫然的灰色里面尽可能找出一个合适的。

    “二位阁老的意思呢”

    眼见两人又要再做口舌之争,朱慈烺便将目光投向了马士英和袁继咸。

    “启禀陛下,依臣之见想要夺回广州终还得水陆并举,也不见得必须得让安南侯再受颠簸之苦。”

    待见陛下的目光扫到了自己这边,袁继咸不假思索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而在他说完这句之后,朱慈烺的身子略略往前倾了一些,紧接着他便又继续说道。

    “顾元镜未曾带过兵,想来对当下的局面也无能为力,恰好他先前已向周遭省份求援,莫不如就从其中挑一知兵之人主持战事。”

    不得不说,袁继咸的话多少也落到了重点上,只是他这么一大段说完,临了临了却是未曾提出半个人选。

    显然这位当初敢于拼上一军人马也要打通前往应天之路的老臣,在入阁之后便出现了些微妙的变化。

    对此,朱慈烺倒也没有责备的心思。

    按着他的本意却是想让这位老臣在地方上当做定海神针的,怎奈他手中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入阁平衡各方势力。

    如此才不得不将这位在朝中并未多少根基的老臣赶上了架。

    人嘛,实力不足,说话自然没有底气,更何况他的存在也只是作为几方势力之间的缓冲,又怎好一句话就将两面都得罪了。

    话到这里许有人会问,袁继咸在地方上有带了多年的数万人马,在朝中又有皇帝作为依仗,莫说现下仅只议事而已,便是真就直冲冲怼了他们又能怎样

    这话自然是没错的,可也要看和谁相比。

    钱谦益在南直隶的影响力自不必说,就算这里的地方势力受了连番打击,但一声地头蛇却也还是能当的起的。

    再看地方各省,主政广西的瞿式耜是他的学生,郑家和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还仅只是省一级的,若将目光下到州府乃至各县,谁能说得准哪一个便是他的得意门生呢

    马士英也是一般道理,他本就是贵州人,在这靠近前线的地方自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另外似越其杰是他的妹夫,何腾蛟与他是同乡,余者皆都不必细说,仅只这些便也不是能够轻易招惹的。

    当然,有影响力并不代表这些人就会对他们言听计从。

    便拿李永茂来说,当初马士英落到绝境之时是他出手帮了一把,但到了后面,他手握万余人马却一直在杭州安安稳稳,并未掺和进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里。

    说到底,人总是复杂的,哪里会如黑白一般分明

    以此为基,当袁继咸说些两不得罪的话时,明白其处境的朱慈烺又怎会求全苛责

    “袁阁老之言可谓老成持重。”

    待到袁继咸话音落下,马士英的称赞便接踵而至,只是各人所说都代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又怎可能只这么一句便在旁边装死

    “赣南正与清军交战,万元吉却不可轻动,剩下的就是何腾蛟和瞿式耜”说到这里,马士英顿了一下,紧接着他便似突然想到一般补充了一个人选“哦,对了,还有郑森。”

    他想得明白,那郑森不过二十三四,大抵便是个陪跑的,主持广州战事的人选大抵便会在何腾蛟和瞿式耜之间产生。

    马士英自然是想让自己的老乡接下这差事的。

    哪怕在靖武这一朝,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派系内部的联系已然不如早前那般紧密,但让何腾蛟拿下差事多少也会让自己在朝中站得更稳一些。

    当然,他也晓得钱谦益定然存着同样的想法,只是这一番终是去作战的,那瞿式耜在面对靖江逆王这等跳梁小丑时都毫无招架之力,又凭什么与何腾蛟争这个差事

    “马阁老言之有理。”

    随着马士英表态结束,钱谦益第一个便站出来表示了赞同。

    到了这会,在场几人大抵也都明白了主持广州战事的人选会自何、瞿二人之中产生,自然也就没了再说什么的打算,仅只是等着两位阁老决出胜负。

    “何腾蛟在经验上确要丰富一些,只是湖南毗邻川陕,鞑子和闯军残部又正在那里交战,若让他再分心关注广东战事,一旦川陕有变怕是两面都要吃亏啊。”

    话已说到这般份上,该排除的人选已经排除,该表现的态度也已表现,剩下的自然是图穷匕见了,而当钱谦益将选择何腾蛟的最大劣势直接丢出之后,马士英自也得做出相应反击。

    “钱阁老所虑甚是,可瞿式耜在应对靖江逆王之时的表现实在太过差池,显然并无军略再身,所以我总恐他重蹈覆撤,将局面闹到不可收拾啊。”

    “马阁老言重了,靖江逆王某乱之时他也不过将才到任,若仅此便断定其人无有军略却也偏颇了些。”

    随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便是纯粹由战事本身作为出发点的朱大典也觉得有些难以抉择。

    可谁曾想,就当这番唇枪舌剑似是要这么陷入僵持之时,一直听着几人争论的朱慈烺却突然冒了一句。

    “你们觉得郑森怎么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