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483章 集议
    第483章 集议

    在营地里转了一圈,确定振威中卫战备完善后,朱景洪才与范长春几人团坐起来。

    “此战你觉得该怎么打”

    对于具体指挥作战,朱景洪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才问范长春这些专业人士。

    “敌军势大且已完成集结,我军如今却无统一指挥,正面交战想赢实在极难”范长春直接说了实话。

    “想要获胜,非得剑走偏锋才行”

    得知宁焕祥遇害,军队被迫开始收缩时,范长春和一众副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一下午的时间,也足够他们议出“偏方”来。

    “说说看”朱景洪表情严肃问道。

    “敌军势大,然其弱点也很明显,他们迅速集结出发,必然带不了太多粮草”

    “且其快速向南逼近,又将其粮道给拉长了,所以”

    这时朱景洪插话道“所以关键在于断其粮道,如此他们极有可能不战而退”

    “正是如此”范长春答道。

    断敌人的粮道使其败退,这种计策史书上不绝如缕。

    虽是老生常谈的玩意儿,但其效果也非常明显,所以才会被翻来覆去使用。

    当然了,要实现袭击粮道的目标,其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依范长春所言为例,如何在茫茫戈壁中找到准噶尔的运粮队,在此过程中如何不被敌军斥候发现,又如何能击败重兵运送的运粮队

    难度可以列出很多,想要完成这等人任务,非得要天时地利人和同在。

    “你觉得派多少人去袭敌粮道合适”朱景洪低声问道。

    范长春答道“至少要一千骑兵,此时臣问过几位参将,他们纷纷请战愿往其中尤以左都参将石崇为甚”

    在四王八公小辈之中,石崇算是年长的一批,也是其中走得最快的几人。

    想到这位,朱景洪不由想到贾家那些人,跟石崇比起来这些人简直简直就不配跟人比。

    “他既有如此决心,那就让他去吧他素来考虑事情周全,由他去差事办成的机会也大些”

    “十三爷,真要派人去袭粮道”范长春有些迟疑。

    这等冒险举动,成功了固然皆大欢喜,一旦失败且不说坏了大局的后果,仅石崇身死他范长春就把石家得罪死了。

    “难道还能有假派石崇去吧,少了他麾下的千多号人,对前线大局影响不大”

    “可是”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婆婆妈妈的,赶紧将事情布置下去,明天我们再议如何迎战敌军”

    范长春看向了在场同知和佥事,希望他们能站出来说了两句,但这些人此刻全部跟木头一样。

    眼见范长春还在迟疑,朱景洪当即表态“行了,这件事我做主了,出了事也由我来担着,现在就去把石崇叫过来”

    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范长春也就不在犹豫,当即命人去把石崇叫来。

    “再派人去传我的话,让青海行都司和各部族军队,以伱们卫为中尽快靠拢过来”

    “再传我的话,明天中午各部将领,前来此地商讨对敌之策”

    朱景洪又一连发出两道命令,让范长春几人虽觉得不合规矩,但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收拢军心形成统一指挥,否则一场大溃败在所难免。

    “是”

    吩咐完这些,眼见范长春几人面露倦色,朱景洪语气变得柔和说道“明天还要议事,你们都回去歇着吧”

    “是”

    辗转一天,精神处于高度紧张,而且还扛到半夜没睡觉,范长春几人眼下确已累到极点。

    继续待着毫无意义,范长春几人便离开了。

    他们走了没多久,石崇确已骑马赶来,靠近朱景洪后就下马步行。

    “参见十三爷”

    抬抬手示意石崇起身,借着微弱的火光,朱景洪看着他道“你们万指挥使说,你主动请缨要去袭敌粮道”

    躬身抱拳,石崇答道“非如此,不能克敌制胜”

    “深入敌后,茫茫戈壁,可谓九死一生,你就不怕一去不回”朱景洪很是认真问道。

    “十三爷,石家饱受圣上隆恩,如今正是到了报国之时,又岂能畏险而退缩”石崇目光坚毅。

    朱景洪点了点头,对石崇又高看了几分,暗赞此人确有其先祖遗风。

    “你们万指挥使怕你出事,我说此事干系由我来担着,他才同意让你迂回敌后”

    当石崇要说话时,朱景洪却已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你真考虑好了”

    “臣愿往”石崇单膝跪地。

    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朱景洪郑重说道“你是将门虎子,既有如此锐气,我不拦你”

    “谢十三爷成全”

    “一定要平安回来”朱景洪语气严肃。

    感受到朱景洪的关心,石崇再度深深一拜,答道“臣遵命”

    于是石崇也离开了,今天夜里他就会带队转移,趁着夜色潜入敌后去。

    在石崇离开后,侍卫们已搭好了帐篷,可以让朱景洪暂时歇息一番。

    一整天朱景洪都在赶路,即使他身体素质极好,如今多少也有些吃不消。

    他钻进帐篷里歇了,但他的命令却在戈壁上四处飞驰,传达到了前线各部去。

    在朱景洪离开总督行署后,杨隆山也返回了自己本部,此时天都已经快要亮了。

    而他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接到了从振威中卫传来的话,朱景洪让组织大军向东北方向靠,并在今天中午带着将领过去议事。

    “这般安排,看来此番大战,已是不可避免”杨隆山叹息道。

    本来他有机会来主持此番大战,可因为其胆怯然后拒绝了。

    但杨隆山并不后悔,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清楚,西北这烂摊子他若是接手,有八成的可能会搞砸。

    “十三爷是圣上嫡子,圣眷之隆无人能出其右,由他来指挥倒也不错,至少败了板子也要轻一些”

    没错,杨隆山看得很清楚,这场战役就是朱景洪指挥,而不是什么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传令下去,大军继续往东北移动,尽可能向振威中卫靠拢”

    要参与决战,他们必须在今天赶到振威中卫附近,如此才能统一排兵布阵。

    时间紧迫,杨隆山又岂敢耽搁。

    而他的抉择,和北线的周全辉如出一辙,后者接令后也让军队继续向南靠拢。

    初八上午,朱景洪从营帐里醒来,他是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的。

    修整一夜的士兵,正在吃早饭同时备战,发出声音也是在所难免。

    在起身后,朱景洪没着急出去,而是提笔开始写信。

    直到现在他才想起,自己应该给老头儿写封信,稍微解释一下前线发生的事,最大限度避免误会产生。

    他既然要抓均军权,被皇帝误解乃至猜忌,本身就是极正常的事。

    即使老头儿不疑我,太子和老六也会忌惮我,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想到这些,朱景洪忍不住叹了口气,他既已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就只有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把信封好,朱景洪将其交给了随行侍卫,他们将会把信交给八百里加急的信差。

    做完了这件事,朱景洪方才走出军帐,此时周围士兵们大多在吃饭。

    只见他走向其中一处圈子,这些人发现是他靠近,立刻放下了手中吃食,忙向朱景洪这位十三爷行礼。

    “参见王爷”

    示意众人起身后,朱景洪问道“吃的什么”

    在场兵卒约有三十人,领队的乃是一名队正,听到问话他便站了出来。

    “回禀王爷,早上每人两个面饼,外加一条牛肉干”

    在此人答话时,朱景洪也在仔细观察,现场就还有未分完的面饼和肉干。

    在当下这个时代,能让士兵吃得这般豪华,其实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很费钱,也难怪皇帝随时都觉得自己穷,实在是朝廷上下花钱的地方太多。

    朱景洪笑着问道“我走得急,没有带吃喝,能否在你们这里借一顿”

    听到这话,没等那队正说话,其随行侍卫就要开口,提醒他其实带了他的膳食。

    没错,即使是身处前线,朱景洪的“后勤”保障一样优越。

    那队正先是以为自己听错了,然后他便觉得格外的惶恐不安。

    主要是这种事他从未遇到过,以至于此时不知该如何处置。

    “王爷我们这”

    看出了他的局促,朱景洪遂开口道“莫非你还舍不得”

    “小人岂敢”队正再度跪了下去。

    “起来起来”一边说着话,朱景洪自顾走入人群,而后拿起了一块面饼。

    “都坐都坐,不必这般拘谨”朱景洪自顾坐到一块儿石头上。

    他尽可能显得和蔼,但他亲王的身份,还是给众人带来了极大压力。

    别说是这些普通士兵,便是石崇这等顶级武勋子弟,在朱景洪面前也轻松不起来。

    “王爷叫你们坐,你们就别都站着了”侍卫百户高鸿出言道。

    眼见朱景洪都坐了,众人虽仍觉惶恐难安,可还是陆续都坐回原位。

    一边吃着饼,朱景洪一边问道“早上吃这些,中午又吃什么”

    这是朱景洪问出的第一个问题,让现场众人很摸不着头脑,但为首的队正还是老老实实回了话。

    接下来,朱景洪又问了他们想吃什么,这个问题无疑更显得奇怪。

    好在他的身份高得离谱,外加个人带有些传奇色彩,众人才没有把他当做“蠢蛋”,反倒觉得他有些莫测高深起来。

    在朱景洪的“家常”问题之下,一帮士兵逐渐放松了下来,便让他了解到他们最真实的心态。

    宁焕祥的死虽对军心影响极大,但京营的这些骑兵并非斗志全失,相反他们心里的那份憋屈,反倒让朱景洪觉得可以利用起来。

    在朱景洪与众人相处愉快,顺道观看这些人显露武艺时,高鸿在他身边提醒道“王爷,万指挥使他们来了”

    朱景洪目光扫了过去,果然见到除了范长春,杨隆山和周全辉这些人都到了。

    他在这里闲聊,除了了解军心士气,其实也是为了等这帮人到来。

    所以现在,他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王成福,本王记住你的话了,只要你能斩下三十首级,本王亲自设酒与你庆功”

    个人斩首三十级,这是非常逆天的战绩,偏这个王成福就夸下了海口。

    但刚才王成福展露的武艺,让朱景洪相信此人有这本事,前提是他能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活下来。

    所以,朱景洪才有说最后一句,这其实是对王成福的一种祝愿。

    “参见十三爷”

    范长春等人靠近后,便向朱景洪行了礼。

    示意他们起身后,朱景洪指了指高处山坡,说道咱们上去说话吧”

    “是”

    于是这一行十几名将领,都跟着朱景洪一道往山坡上走去。

    那里有更好的视野,而且可以隔绝外人偷听,乃是极好的议事地点。

    看着朱景洪离去得的背影,王成福环顾左右问道“你们说我能否吃上襄王爷的宴席”

    “大人,三十个首级,这可不容易啊”

    “瞎说什么,以咱们队正的本事,三十个还不是抬抬手的事”

    王成福好歹是名队正,在他手下有说真话的老实人,自然也少不了拍马屁滑头。

    朱景洪在时这些人跟木头一样,他一走众人就又恢复了“人性”。

    这边众人吃饭时说笑着,而朱景洪等人已到了高坡,这里已经能俯瞰下方营地。

    “都坐吧”

    现场,侍卫们已摆上了椅子“马扎”,这种便携的物件在当下并不稀奇。

    椅子的设置也很有趣,朱景洪毫无疑问是主位,其余众人则按官阶左右排列。

    众人落座之后,朱景洪便让他们先说麾下人马情况,如此他便正式行使起前线指挥权。

    听得众人回话后,朱景洪方说道“诸位这次准噶尔虽来势汹汹,但其实不必怕他们“

    “只要收拢了军队,且不说能否打得过他们,至少我们就有了自保之力”

    虽然朱景洪这话略显悲观,但在场众将反而松了口气,他们就怕这位爷年少轻狂,强行要跟准噶尔人正面硬顶。

    见众人不说话,朱景洪接着问道“诸位,若我军全部后撤,能否甩得掉准噶尔大军”

    打不赢就跑,这是很简单的选择,朱景洪可没什么面子关系。

    朱景洪话音落下,就听杨隆山开口道“王爷,此事不太可行圣上那边,只怕不会同意”

    “圣上之意,是在今年内重创准噶尔,此前一年战局焦灼毫无进展,现今稍有推进而若不进反退,圣上定会降罪”

    这是将领们最大的压力,而宁焕祥的压力最大,所以他才谨慎过了头,过分求稳才导致局面焦灼难有进展。

    而今宁焕祥死了,杨隆山等将领要直面皇帝怒火,所以他们会反对后撤。

    这其实是一种悲哀,将领本该只管打仗,根据现有条件做出优酷

    “如今各部收拢,这一仗该怎么打,诸位可有计议”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