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562章 黛玉将离京
    第562章 黛玉将离京

    五月初三,燕王府存心殿东配殿内,朱景洪坐在书案后,听着千户宁万福做汇报。

    北王陈富礼,堂堂白莲教的天王,就这样落网了

    镇国中尉朱怡锂,知情不报试图造功邀宠,在拷打之下把一切都招了

    事情的全貌,已清晰展现在朱景洪面前,得知这些让他愤怒的同时又觉得无奈。

    “案情你如实向京城禀告,如何处置自有圣裁”

    “是”

    随着朱景洪这句话,此番遇刺之事便画上了句号,前后结案竟只用了两天时间。

    原本朱景洪以为得十天半月,哪知宁万福办事如此之有效率,眼下更对他高看了几分。

    “宁千户,你今年多大了”

    若他强留,我该如何妙玉心中在打鼓。

    听到这话,宁万福当即答道“回禀王爷,臣今年三十七了”

    银安殿内美人在前,朱景洪不自觉放下了笔。

    且据朱景洪所知,妙玉觐见皇后已有数次。

    “原来如此,你既执意要走,我就不挽留你了待我回到京城,再来找你叙话深谈”

    “多谢殿下”

    “大事你能有何大事”朱景洪反问。

    白莲教反贼跟一国之母讨论佛法,现实有时候就这么魔幻。

    只因一事不二罚,朱景洪把他们罚过了,这件事也就算揭过了。

    “你这人嗨说不清楚了”朱景洪假惺惺的说道。

    “臣飘零半生碌碌无为今得遇王爷,方才顺风顺水,破案有如神助,这都是王爷的恩典”

    正如朱景洪所言,首先他得把差事办好,人家才好在朝中替他说话。

    “回去准备吧”

    接下来宁万福又说了许多奉承话,听得朱景洪也是极为满意,然后他才说道“今年南北二司有几个缺,我看你就挺合适你待在燕山太屈才了”

    朱景洪接着说道“三十七正值壮年,你前途无量啊”

    又是一天过去,当朱景洪书写奏报时,妙玉头一次主动找到了他。

    听到宁万福这第一句,朱景洪便感觉很耳熟,然后他才想起这话孙绍祖说过。

    若将她留在坤宁宫,岂不更方便了朱景洪如是想到。

    “辞行你要离我而去”

    轻的是罚俸,重的则是挨军棍,但所有人都没有怨言,甚至对朱景洪还心怀感激。

    要留妙玉对朱景洪来说很简单,其所谓的“皇后相召”毫无威慑力。

    宁万福告辞离开了,接下来他还有许多事要做,尤其是借陈富礼来扩大战果,多抓点儿白莲教的贼徒。

    “诶什么提携不提携,能不能上去还不一定,何况即便你上去了,那也是靠你自己的本事,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可惜她是白莲教反贼,若有行刺之心谋害母后

    也正因为案情告破,责任划分问题也得以明确,龙禁卫旗手卫和京营相关人选,都受了朱景洪轻重不一的惩罚。

    之所以放他离开,是朱景洪为了好玩,毕竟重要的是增进感情的过程,而不是以得到人为目的。

    没错,即使朱景洪罚了他们,这些人仍然是心怀感激。

    两天时间能结案,宁万福本人都感到惊讶,但他也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若单纯只是要女人,他一句话就能让不同美女排队伺候。

    “是臣告退”

    妙玉答道“宫里皇后娘娘说过,等我回去一起讨论佛法”

    想到这里,朱景洪的想法抛弃了这想法,他觉得把妙玉留在襄王府,由他来看住这贼女更合适。

    这些话,宁万福全当了耳旁风,只听他接着说道“王爷大恩,臣万死不敢相忘”

    作为近身护卫,让堂堂亲王遇险,这些罪过若让皇帝来罚,可就不是这般轻松躲过了。

    “妙玉法师,我正打算去找伱,昨日我读佛经正有不解之处”

    让他高兴至此的,不是因为要调到京中,而是靠上了朱景洪这棵大树。

    对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妙玉如今已完全免疫,只见她欠身答道“王爷,贫尼此来,是为辞行”

    “回去把文书写漂亮些,到时自会有好消息”

    朱景洪这话几乎等于明示,宁万福哪还敢有半分犹豫,当即他便跪下道“多谢王爷提携”

    朱景洪说了这话,基本事情就算定了,这让宁万福心中万分激动,差点儿就从原地跳了起来。

    “非是要离王爷而去,只是与太子妃约定时间快到,若不及时返回唯恐误了大事”

    “诶你既要走,能否今晚再陪陪我”

    “你在我心安,能否让我多心安一阵”

    说这话时,朱景洪已走到妙玉身前,宛若情侣一般拉起她的手,甚至顺势还要将她拥入怀中。

    虽与朱景洪已多次亲密接触过,但这种行为还是让妙玉抗拒,所以下意识的就想要躲开。

    但朱景洪岂能让她躲掉,双手收紧妙玉就只能缩进他怀里,老老实实不能动弹。

    罢了,他这冤家,由他去吧妙玉无可奈何。

    但朱景洪又岂是本分人,尤其是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于是妙玉再度被他弄得极为难受。

    在第二天,妙玉还是如愿离开。

    北王陈富礼及其死党被捕,教中她最大的反对势力基本被除,她便可以更专注投入到大业中。

    妙玉去忙自己的事业,而朱景洪也没有闲着,又继续开始了他的巡视差遣,接下来是主要是检查各部实战能力。

    如何检查当然是调动军队,进行类似于“拉练”的活动,这些事情他已提前请过旨意。

    转眼间,又是十天过去。

    朱景洪遇刺的情况,案情的全部细节,以及围捕白莲教的战果,终于是传回了京城

    皇帝朱咸铭看到,自然是震怒无比,对燕山地方官全部都有不满。

    “燕山已成多事之地,看来地方官尸位素餐,不在少数传旨户部,燕山各地方官罚俸半年”

    “另布政使、按察使降级留用,北平知府连降三级,宛平知县罢官”

    “另传旨宗人府,燕藩族人勾结反贼,上下相欺禽兽不如,着罢其藩府在籍族人全部削爵为民”

    “朱怡锂凌迟,其家人充军流放,朱怡镔父子发配凤阳”

    朱咸铭此刻确实很生气,如果不是为顾忌皇家颜面,他真想把燕藩上下屠尽。

    作为朱家儿孙,居然跟反贼有勾结,还意图谋害自己的儿子这完全触及到了他的逆鳞。

    “另传旨各藩府,务必严加约束族人,若再有违禁之事发生,朕绝不轻饶”

    “是”程英小心答话。

    见皇帝不再说话,程英立马把这些事跟小宦官交代,毕竟拖久了他也可能会忘记。

    待几名小宦官离开后,程英正提壶给皇帝添茶,却听后者说道“这件事情不要让皇后知道”

    皇后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朱咸铭是怕她知道情况担忧。

    “是”

    再说皇后这边,今天她这里还算热闹,太子妃领着一众王妃和公主来请安。

    之所以说是一众王妃,是因为来的人也包括郡王妃,只是这些人平日很少能得召见。

    如今唯太子在京,表面看来储位已无是无比稳固,所以众人都簇拥着元春,附和着她与皇后的谈话。

    至于宝钗,她因如今肚子大了行动不便,所以自己坐到了一边,但在她身边却有人陪着。

    除了最年轻的两位郡王妃,此时长庆公主朱云湄也坐在她身边,跟她交流着孕期要注意的一些事。

    朱云湄是皇帝长女,年龄在老五和老六之间,在她嫁人时朱咸铭还是亲王,后来才从郡主加封的公主。

    “好妹妹你是有福气的人啊,能嫁得十三弟这般良人,我可知道他最疼你了”

    听到这句话,一旁的朱云笙忍不住笑了,随即她说道“大姐你什么眼神,十三哥他还算是良人”

    朱云湄反问道“妹子这就是你不懂了,疼爱关心尊重妻子,难道还算不上良人”

    “你是姐姐,你说的都对”朱云笙直接投降,她可没功夫跟人辩论。

    就在这时,殿外进来一名宫女,到了朱云笙旁边说道“公主,林姑娘请您去一趟”

    “何事”

    侍女答道“她没说,好像挺难受”

    “诸位嫂嫂姐姐,我有点儿事先告辞了”

    朱云笙与黛玉关系要好,如今人家或遇着难处了,她自是要第一时间出现帮忙。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宝钗不用笑道“三妹这性子,可真是一言难尽”

    “明年她也要选婿了,就是不知会便宜了哪家才俊,似三妹这般尊贵人物,选配夫君绝不能马虎”

    终于,朱云湄引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其实她是受人之托,想要为某家选出驸马,营造出其家族腾飞之机。

    虽说驸马不能做官,但和皇家结亲的勋贵,却能更得皇帝的信任,家族发展很容易更进一步。

    比如朱云湄的夫君,其父兄在朱咸铭继位后,就受到重用并最终得以晋爵,如今其兄还袭着一等子。

    “是不能马虎”宝钗淡淡答道。

    “所谓人心隔肚皮,如今的人都似戴着面具,多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辈,非得要找个知根知底的人才放心”

    听到这里,宝钗总算明白朱云湄的意图,但她本人根本不会掺和这件事,毕竟这可是嫡公主婚姻大事,哪是她这做嫂子的所能决断。

    而朱云湄之所以找上她,是因此前两位郡王选妃都是由宝钗主持,她便以为选驸马宝钗也能说得上话。

    端起茶杯,宝钗吹了一口热气,而后说道;“大姐,明年的事还早,你我还是别聊太远了”

    “呃是是是,此言有理”

    见宝钗此时不愿多说,朱云湄只能连忙转移话题,打算过些时日再提此事。

    见场面略有尴尬,一旁的青阳王妃开口道“来,嫂子您喝茶,大姐你也尝尝”

    她一开口,旁边的静海王妃也说道“听说是福建新上的贡茶,昨天才到”

    有她二人说起话来,气氛瞬间为之一变,尴尬的气氛也都消失无踪。

    而现场最尴尬的,莫过于一人独坐的睿王妃陈芷,此时除了侍奉的宫女,她身边竟是一个人都没有。

    她也想凑到皇后跟前,但她知道皇后素来不喜欢她,即便去了也是自找没趣,好不如一个人安静待着。

    “这帮势利眼,日后有你们哭的时候”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但陈芷还是很希望有人过来缓解尴尬,当下这情形她实在受不了。

    但没办法,眼下就是没人过来。

    大概半刻之后,朱云笙从殿外回来,而后神色凝重坐回了原位。

    “怎么了这是谁欺负你了”宝钗好奇发问。

    “没人欺负我”朱云笙随口答道。

    于是宝钗又问道“林丫头找你何事”

    “她要走”

    “要走去哪儿”宝钗更好奇了。

    “去金陵”

    “好端端去金陵作甚”宝钗越发不解。

    此时她想到了一众可能,既黛玉是想回金陵等朱景洪,再过两月朱景洪就会出现在那边。

    黛玉爱流泪,尤其在思念时要流泪,这段时间宝钗见多了她伤感模样,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虽是多番开导,但基本可以说是毫无用处,她还落泪伤心便还是如此。

    宝钗知道,黛玉用情极深,唯有朱景洪才是她的“治病良药”。

    想到这里,宝钗心中亦不免暗骂,这薄情寡义之人竟还没回来。

    正当宝钗想着这些,只听朱云笙接着说道“才传了信来,她父亲病重,已有性命之忧,她得回去看看”

    竟是林如海病重

    想到这里,宝钗不免有些惭愧,暗道自己是错怪了黛玉。

    “走的时候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严重了”

    朱云笙答道“想来是太累了,听她爹身体一直不好”

    她二人说话之事,朱云湄便低声询问两位弟媳,这位“林丫头”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问她才知道,原来这位只是個公主侍读。

    “跟襄王妃关系要好还是太子妃的表妹”

    得知这些,朱云湄收起了轻视之心,暗骂自己此前只用心过日子,竟没把朱云笙身边人弄清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