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丑女如菊 > 分卷阅读651
    菊花将收集的鸡毛扎了许多鸡毛掸子,放在来喜店里卖,也是废物利用的意思,可是卖得不大好。也是。谁家没这个哩

    等鸡埋上后,吴婆子才回家去。

    菊花又炒了几个菜,然后招呼吃饭,扬声对青木道“哥,把这猪肚包鸡端回去,我炖给娘和云岚姐姐吃的。”

    青木答应了一声,也不客气,起身拍拍身上的碎木屑。去厨房来端。

    菊花用一个大篮子装了那煨罐,对他道“还是拎着好一些,端着不方便。你还要牵着葫芦。回头弄洒了,烫了人就不好了。”

    青木点头,一手提着篮子,又叫上葫芦,回隔壁去了。

    板栗还不舍地撵在后面,颠颠地一直跟到院门口,叫道“哥哥,哥哥。”

    何氏笑道“哥哥晚上再不家去吃饭,他爷爷奶奶该想他了。明儿再来跟你玩,不是一样”

    葫芦晌午一般在张家吃。晚上就被带回去了。

    菊花叫道“甭吵,吃过饭带你去瞧小舅舅。”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槐子要去山地那边,找王忠嘱咐些事,菊花就跟他一起去。要看看那些鸡。

    将板栗丢在家跟葫芦玩,让葡萄在一旁看着,槐子则抱着小葱和菊花一块出去了。

    出了村,看着萧瑟的树木和田野,遍地落叶秋草黄,别有一番凄凉,只有庄稼地里才见得绿色,或是小麦,或是胡萝卜等作物。

    槐子边走边教小葱“闺女,瞧,那是小麦。麦子磨了粉做饼吃的。这个是白萝卜。”

    小葱就随着他的手指移动,一双眼睛到处看,看到小麦忽然道“韭菜。”这个娘教她认过。

    菊花扑哧一声笑起来。

    槐子也忍不住笑了,觉得有必要让闺女搞清楚,这小麦跟韭菜还是有区别的,于是特意岔开正路,往田埂上走,带小葱去瞧小麦。

    到了不知是谁家的麦地边,槐子蹲下,让闺女站在地埂上靠在他怀里,跟她说韭菜跟小麦的区别。

    菊花道“也没韭菜作比较,她这么点大的人,如何能记得打眼一瞧,这两样东西还真差不多哩。”

    槐子便伸手扯了一根小麦苗,让小葱拿着,说是回家跟韭菜比比看,是不是一样。

    小葱捏着那根麦苗,固执地说道“韭菜。”很不乐意地瞪着爹,咋老是把韭菜说成小麦哩

    菊花瞧着父女俩一模一样的狭长眼睛,互相瞪视的样子,哈哈笑了起来。

    槐子咧着嘴乐道“好是韭菜。小葱说是韭菜就是韭菜。”

    忽听有人道“哟这是谁,愣把小麦当韭菜哩”

    两口子转头一瞧,原来是周小年跟他媳妇,扛着锄头,看样子是要去地里。

    槐子笑着招呼他们,道是闺女小,认不得小麦和韭菜,他带她来瞧瞧。

    话音刚落,小葱就转向菊花,撅嘴道“娘,韭菜”

    槐子慌忙道“是韭菜。爹弄错了。”一边对周小年两口子眨眨眼。

    那两人都笑起来,菊花也无奈,要是不将两种作物摆在一块,怕是闺女转不过来这个弯。

    周小年道“槐子,我正想要问你件事哩。今年我也种了两亩地的红萝卜胡萝卜。我头一年种,也不大会伺候,长得不大好。那天从你家地边过,觉得你那萝卜秧子壮实的很,想问问你可有啥窍门没有。”

    槐子问道“你垫了底肥么”

    周小年道“垫了,跟小麦一块丢的肥。猪粪掺了泥巴还有稻草烧的土肥,早就发好的。”

    槐子道“地在哪儿我跟你去瞧瞧。没见着我也不能瞎说。”

    周小年十分高兴,转头在前带路,顺着地埂弯弯绕地走起来。

    小年媳妇站在一边,让过槐子,等菊花上前。跟她一道走。她跟一盆火似的,赶着菊花问这问那,又夸小葱长得好,会说话。然后神神秘秘地说起了周矮子家的事。

    “我大伯那天回家可气坏了,把我大伯母和小满媳妇一顿臭骂,还罚了跪哩听说小秀回娘家也挨了骂,真是活该,她们那天闹得也忒不像样了。”

    菊花微微一笑道“也不怪她,谁丢了娃儿不心慌她难过起来哪还想那么多。”

    这婆娘这么热乎干啥

    不管咋说,“人嘴两张皮。翻过来搭过去”,彼时娃儿丢了,纷纷埋怨张家;此时见娃儿找回来了,张家也不示弱,就换一种说辞了,大多数人都是跟风说闲话的,千万不能当真。

    小年媳妇立即道“听你说这话就是个会体谅人的。要说这事吧,人贩子也是扮作卖辣椒的人进村的。她要是埋怨几句,你肯定也不能怪她;她丢了娃儿,人都同情可怜她。可她不该打人哩。”

    菊花听了不置可否,见她还要说,忙抢着道“总是我们没考虑周全,让人贩子钻了空子。”

    小年媳妇咋呼道“怪道我公爹说你家为人厚道哩我跟你说实话,我那会儿也有些糊涂,觉得这人贩子可不就是你们家收辣椒引来的后来听了那个卖辣椒人说的话他说有个村子死了人那天被拐了个女娃我公爹又教我一番道理,我才想明白这人贩子要来,谁也挡不住,你就不收辣椒,他也会找旁的法子混进来的。”

    菊花听了诧异这话说得倒有几分道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出自真心就是了。她这会儿跟菊花一副掏心掏肺深谈的样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们有多深的交情哩,再不会想到几年前两家也是大吵过的,想起这事菊花就想发笑。

    小年媳妇见菊花不说话,自顾自道“如今可好了,咱们是真的放心了。娃儿他们随便在门口、村里乱跑也不怕了。大伙儿说起这事来,不知多感谢张家哩”

    菊花急忙道“这都是村长安排的,我们不过就是跟着出了点银子,村长还出了大头哩。”

    小年媳妇笑道“你也不用客气,我们都晓得是你家先提出来,村长才安排人的。”

    菊花就没再吭声。

    原来,他们收辣椒结束后,本想撤回在各个路口守候查看的佃户,因听人说又有一个村丢了娃儿,觉得这人贩子怕是一时半会儿杜绝不了,就跟槐子商量,让他去跟李耕田说,专门安排人常年在这几条路口看护,并不时地在村里往来巡查,外村人进来离开都要仔细询问,这样就杜绝了歹人作恶的可能。

    李耕田听了连连点头,他如今也不差这点银子,不说为乡人修桥铺路了,这点小花费还是能出得起的,于是就张罗起来。

    想着好歹都是有功名的人家,他就召集了张家、赵家、刘家一起,以三秀才一举人的名义,每户一年出十二两银子,安排了四个人,分别在通往清北村的渡口、往榆树村的路口、村头往下塘集去的大路口、村尾进山路口安置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