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七十八章 军备工作
    当时的李定国在桂林蹶了孔有德,有尾大不掉之势。

    孙国主带着驾前军来到湖南,自然是要打出自己这个国主的威望来的。

    恰好辰常总兵徐勇,气焰十分嚣张。

    在整个湖南绿营崩盘之际,他反而兵出辰州,击败了归附了孙国主的张光萃。

    这下子,枪打出头鸟,孙国主立威的对象找到了。

    为了打好这场首秀战。

    五万多驾前军倾巢而出,带着数十门红衣大炮,无数弹药水路并进,主打的就是一手火力压制。

    十二月二十一日,五万多驾前军抵达辰州,架设大炮。

    徐勇看着这阵势直接懵了,连忙派副将张鹏星带兵出城夺炮,但被西军轻易击败,张鹏星夺炮不成,反而被西军的炮火击毙。

    第二天,得益于每尊大炮有药子数百出,驾前军轰的那叫一個爽。

    等到火力覆盖结束后,五万多驾前军一拥而上,轻而易举的攻破了辰州。

    西营虽然在云贵地区,资源匮乏,但各种军备工作一直做得不错。

    无论是用滇马、水西马和自己带来的北方马,拉出了一支不拖后腿的骑兵。

    还是收罗工匠,在彩云之南铸炮造枪。

    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如今虽然云南地区的工坊早已经落入了李定国之手。

    但好在贵阳多年前就成为了整个西南明军的后勤中心。

    除了囤积了大批粮草,军械外。

    为了便于运输,孙可望从云南也是抽调了不少工匠和器械,把贵阳打造成了西南的军工中心。

    这些工匠和器械,孙可望撤退时自然是不能落下了的。

    现在这些工匠和器械,落户到了南宁,已经具备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

    “国主,广东虽然火器发达,而在我们带来的工匠和器械,也已经在南宁恢复了生产。”

    “可红衣炮百位,鸟铳数万,绝非一年之功能够完成的啊”万年策忧心忡忡道。

    “国主,我们在南宁,能够在一年时间内,造出三十门红衣大炮,万余杆鸟枪就已经不错了,若是算上从两广搜罗来的工匠,造五十门红衣炮,两万多杆鸟铳就已经是乐观的估计,一年的时间,十万新军所需要的火器,实在是难以筹集”

    “火器方面你们不用担心,你们尽量筹集就好,孤昔日在云南都造了那么多的大炮,现在在火器发达的两广,只要我们用心,一年时间造出红衣炮百位,鸟铳数万,是可以办到的。”孙可望淡淡道。

    “国主,我等一定用心。”马兆羲和万年策缓缓道。

    从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孙可望雄心勃勃的军工计划不抱什么希望。

    “用心就好。”孙可望自信道。

    马兆羲和万年策不相信一年的时间,能够造出这么多火器出来。

    但是他孙可望可是有底气的。

    两广,特别是广东的火器制造能力,远远超过了马兆羲和万年策的想象。

    想那尚可喜和耿继茂,初入广东之时,受挫于广州坚城之下。

    为了打下广州,这二人命令投降的从化知县季奕声铸炮。

    结果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季奕声就给尚可喜和耿继茂造出了四十六位红衣大炮来。

    由此可见广东火器生产能力的恐怖。

    孙可望要是能抓住机会,从广东多弄些工匠来,一年造大炮百位,其实还是保守的估计了。

    要知道,他现在的条件,可必尚可喜初入广东之时要好得多。

    只是光有火器还是不行,在这个时代,火器又不能包打一切。

    “兆羲,年策,孤不担心新军的火器问题,我们从贵州原本就带来了不少大炮和火枪,孤现在担心的是将士们的弓箭和盔甲问题”孙可望缓缓出言。

    这个时代,是冷热兵器结合的时代,缺了什么都不行。

    火枪虽然威力巨大,一崩一个大窟窿,比弓箭的威力强大很多。

    可问题是,要是下雨了,又该怎么办

    一旦下雨,火枪直接就变成了烧火棍。

    而是还不止如此,弓箭虽然威力没有火枪强大。

    可是由于原始火枪的初速不快,其穿甲效果有时候反而不如真正的硬弓。

    虽然轰击铁甲的效果极佳,可面对现在普遍装备的棉甲却效果不好。

    其穿甲效果,不如现在的硬弓。

    而弓箭的射速,也要比火枪强大得多。

    一位精兵,手持弓箭,短时间内可以连发数箭,十数箭,甚至是数十箭

    与之相比,火绳枪的射速就大大不如了。

    当然了比较的对象是真正的硬弓,而不是拉胯的软弓。

    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火枪对弓箭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

    硬弓虽然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想要拉开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想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其时间需要按年来算。

    而消耗的粮食和箭矢的成本非常恐怖。

    而火枪兵

    三个月出炉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弓箭兵需要长时间的练臂力,而火枪兵只要会开枪就行。

    只要训练有度,三个月的时间,火枪兵的战力就已经形成了。

    “弓箭和盔甲”马兆羲和万年策闻言头都大了。

    清军普遍装备棉甲,火枪的威力会大打折扣。

    而想要破开棉甲,硬弓是上上之选。

    可是一把上好的硬弓,制造周期需要半年。

    对工匠的手艺要求也很高。

    想要大规模的制造硬弓,在两广实在是难以找到这么多制弓匠人啊

    “国主,弓箭之事,实在是难以为继,我等只能尽力,而盔甲若是在一年之内想要制作数万顶,我们只能制造棉甲而已。”

    孙可望闻言叹气道“弓箭之事,孤也知道你们难,我们能制作多少,训练多少,尽力就好吧。”

    “而札甲一定要务必制造万副以上,棉甲虽然便宜,可鞑子的弓箭手繁多,若全是棉甲,对我军不利啊”

    “万副札甲。”万年策闻言脸色一变,随后咬牙道“国主请放心,我等一定办到”

    “好两广之中,你们的命令就是孤的命令总而言之,一年时间,孤的十万新军一定要装备的八九不离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