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顺军反攻
    若是李自成除掉了二五仔,靠着他自己的二十万嫡系大军,拼到最后,咱大清能赢吗就算能赢还能剩几个人

    此时此刻,洪承畴觉得十万清军在贵州就是李自成当初的情况,虽有一统天下之势,但稍有不慎却会满盘皆输。

    而李定国则是咱大清,拥兵二十万的他,在多尼的满蒙主力入黔之前,拥有对贵州清军的绝对军力优势。

    而安坤这些人便是吴三桂、姜镶、唐通、白广恩等人。

    所以咱大清不想一败涂地的话,除了吸取李自成的教训,早日合兵一处进行决战外。

    还要好好的掌控安坤这些二五仔,要是贵州地区清军一直占据着优势,这些人自然能够为咱大清所用。

    反之,若是不能,就必须要迅速下手,永除后患

    在这种焦急的等待,时间一天天的流逝。

    六月中旬,随着气候的变化,洪承畴等人开始躁动不安。

    而就在此时,南明方面终于开始有动静了。

    “诸位,朝廷有难,我等身为大明臣子绝不能坐视君父危机,而在夔东之地无动于衷”

    四川,夔州。

    年过七旬的文安之老气秋横,满脸正气对着夔东众将开口。

    “督师说的没错,云南若是不守我夔东无法独存,唯有和朝廷同舟共济,击退此次鞑子的进犯,保住西南,大事才有希望”皖国公刘体纯沉声道。

    此言一出,数十名大大小小将领的神态各异。

    夔东十三家的各路兵马,虽然是以顺军余部为主。

    但每一路兵马的主将都有着自己的心思。

    而永历朝廷为了控制这支颇有实力的军队,对刘体纯、李来亨、郝摇旗、袁宗第等大将各自授予公爵。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顺军各将的爵位相等,加大李自成死后,顺军内部的离心力,好让朝廷的督师便于节制这支兵马。

    然而永历朝廷的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却导致了夔东内部矛盾重重,谁也不服谁。

    让这支本可以席卷湖广的大军,因内部问题,局促于夔东的穷山恶水之中,无法打开局面,对抗清大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现在顺军内部已经被永历朝廷搞乱了而西营的内部也刚刚经历了漫长的三王内讧。

    但是得益于西营和闯营的抗清意志都非常坚定,南明一方看起来似乎并不是毫无胜算。

    “二虎叔说的没错,唇亡齿寒,晋王若是在云贵兵败,我们在夔东也早晚会死于鞑子之手。”

    临国公李来亨沉声道“现如今只有两家一心,合我数十万之众,四处出击,才能让鞑子顾此失彼,扭转整个西南战局”

    “小老虎有什么想法”靖国公袁宗第开口道。

    “诸位请看”李来亨指着西南地图道。

    “现在贵阳已经失手,李定国的兵马局促于云南、黔西一带,鞑子的三路大军会师贵州,看起来势不可挡。”

    “然而吾观局势,若是我闯营将士能够和西营联手,合两家的数十万兵马之力,清庭的此次进攻,非但不能覆灭朝廷,反而会自食恶果,自取灭亡”

    “小老虎,说下去。”益国公郝摇旗眼前一亮。

    “诸位,鞑子的十几万兵马进兵西南,看似声势浩大,然而在兵力上,我们却反而占据优势。”

    李来亨沉声道“我十三家有兵马十万,其中能披甲上阵的精锐战兵数万,而西营坐拥西南,李定国手中的兵马不下于二十万。”

    “以三十万之众敌鞑子的十几万兵马,只要操作得当,非但西南之地可保,而且鞑子的主力也会遭到重创甚至覆灭”

    “不错。”刘体纯微微点头道“西营的那几個娃娃的确有本事,昔日一堵墙请封秦王之时,号称拥兵二十万。”

    “老高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虚张声势,觉得我们两家兵马,彼此相当。”

    “那曾想六年前,那几个娃娃还真拿出了二十万大军,席卷西南,北伐东征,惊动天下。”

    “现在孙可望虽然和李定国交恶,带走了一批兵马,但昔日他们兄弟二人各守一方之时,云贵地区就有兵马二十余万。”

    “现在李定国手中的兵马绝对有二十万以上,而我十三家的兵马合力,亦有数万披甲精锐可用,两家若是一心,对付鞑子的十几万兵马,根本不在话下”

    “刘二哥说的对,一堵墙、小尉迟的确有本事,现在小尉迟和朝廷有难我们这些做叔父的自然得出手相助,一起对付鞑子。”袁宗第闻言也是微笑道。

    一时间,夔东众将纷纷附和,都表示愿意出兵相助李定国。

    “各位公爷,晋王早已受封王爵,按照祖制你们可不能这么称呼啊。”一名文官开口道。

    “驴球子,孙可望和李定国再怎么样也得论资排辈,老子当初和他们的义父,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时候,他们这些娃娃连毛都没长齐呢”袁宗第不满道。

    刘体纯、袁宗第这些人按照辈分来说,其实都是孙国主和李晋王的叔父。

    以前刘体纯刘二虎在造咱大明反的时候,张献忠都特么得叫声刘二哥呢。

    就这辈分,夔东的兵马孙可望就不好处理。

    要知道,刘体纯和张献忠以前喝酒的时候,在门外站岗的说不定就是孙国主四兄弟。

    都这样了,孙国主能拿刘体纯这些人怎么办

    而至于李定国就更别提的,就是因为处理不了夔东的这些人,他才会选择遁入滇西死地的。

    刘体纯等人是什么辈分李定国的威望能压制他们吗

    况且那时候的李晋王输得只剩下裤子了,夔东的这帮人又不怎么鸟李定国的那两颗人头。

    十三家又不是没和李定国交过手,人家贺珍在汉中,可是三千人打崩了李定国的三万人啊

    两蹶名王的名头的确很大,可根本唬不住夔东的这帮人。

    正是因为李定国压不住夔东众将,所以自感地位不保的李晋王宁为鸡头,不为蛇尾。

    为了不让夔东出几个亲王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他毅然地奔赴滇西死地。

    夔东众将辈份极高,又大多曾经辉煌过,所以经常忆往昔峥嵘岁月的他们,自然不会对李定国、孙可望这些风头正盛的年轻人有多少尊重。

    “对李定国受封晋王又如何想当初八大王让他带着几万兵马攻打汉中,老子那时候不过三千人,最后又如何”

    贺珍飘飘然道“还不是老子主动出击,带着三千人连战连胜,打的李定国兵败如山倒,毫无还手之力”

    “贺老弟说的对”刘体纯附和道“晋王毕竟是小辈,虽然本事是越来越大了,但是很多事情还得看我们这些做叔父的”

    文安之闻言眉头紧皱,刘体纯这些流贼如此不知咱大明朝的礼制,这让他这个手持永历尚方剑的督师心中极为不满。

    不过他好歹也在夔东和孙国主死杠了七八年了,自然熟知夔东各将的秉性,也知道变通。

    “诸位叔父,我们还是来谈正事吧。”

    眼见文安之脸色不好,李来亨开口道。

    “对小老虎说的对,正事要紧。”刘体纯附和道。

    一时间随着李来亨的开口,闯营众将的态度为之一变。

    而三谭这些人也在大势之下,不再言语,静静地聆听着李来亨的发言。

    “闯王毕竟是闯王,纵使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李来亨只是姓李,刘体纯这些人就对他礼敬有加。”三谭中的老大谭文感慨道。

    “各位叔父、督师、涪侯、仁寿侯、新津侯。”

    李来亨拱手道“以我们两家的三十万兵马,足抵十几万鞑子”

    “若是运用得当,不仅西南之地可保,就算是消灭这十几万鞑子也不在话下”

    “临国公有何建议”文安之询问道。

    “各位请看,满洲鞑子看似声势浩大,但是他们的兵马辗转万里,早已经疲惫不堪。”

    “而李定国收拢兵马二十万,云集滇中、黔西一带,蓄势待发”

    李来亨缓缓开口,随后指了指自己的位置道“除此之外,我军的位置极佳,清军深入云贵,占领贵阳之后。”

    “我军已经能够威胁他们的侧后,也就是说吴三桂、洪承畴的后路已经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十几万清军集中在贵阳一带,这支兵马的粮道无外乎有两条。”

    “第一条便是从江南通过水运将粮饷运抵湖广,再辗转入黔。”

    “第二条就是从河南、陕甘一带调集粮饷,翻越秦岭,途经汉中,到达保宁。”

    “再通过嘉陵江溯江而上抵达重庆,经过遵义、息烽入黔”

    李来亨看着眼前的地图,扫了夔东众将一眼。

    “这样的两条粮道,不远万里,又出现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若是不断,我们枉为男儿”

    “小老虎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刘体纯开口道。

    “二虎叔,小侄的意见是,集我十三家之力,以十万兵马、数万披甲,两面出击”

    “一军从夔州、万县出发,溯江而上,直扑重庆,逼迫吴三桂这个汉奸率领主力回援后路减轻晋王在贵州的压力”

    “一军杀入湖广在襄阳、郧阳、荆州一带搅他个天翻地覆”

    “若是能够攻城拔寨,席卷湖广自然最好,要是打不下荆州、襄阳等重镇,也当让湖广清军鸡犬不宁,牵制洪承畴的兵力,扰乱他的粮道”

    此言一出,夔东众将窃窃私语,权衡着李来亨计策的利弊。

    “小老虎,好计策”郝摇旗哈哈大笑道。

    “要是我们十三家兵马这样做,鞑子的后方必然鸡犬不宁,小老虎,文督师,郧阳、襄阳一带就交给我,我必让这些地方鸡犬不宁”

    “对就该这么打”刘体纯正色道“莪和三位侯爷以及老塔、老党他们攻打重庆。”

    “小老虎,你和其他叔叔伯伯杀入湖广,我们十三家的十万兵马,一左一右,倾巢而出,必能使得鞑子顾此失彼”

    “现在已经入夏,李定国想必也在准备反攻,要是我们立刻发起反攻,抄了吴三桂和洪承畴的后路,李定国在贵州的决战必能大大增加胜算”

    “等贵州收复后,我们闯营和西营联手,或北攻四川,剿灭吴三桂,出营陕洛,或东下湖广,诛杀洪承畴,直取江南,天下大势都能为之一变”

    刘体纯中气十足,慷慨激昂,说得夔东众将不停的点头。

    其实清军在进攻云贵的时候,夔东的顺军余部是拿命在拖清军的后腿。

    夔东之兵两攻重庆,第一次逼迫吴三桂回援,把吴三桂的主力拖到了十一月才重新加入云贵战场。

    第二次在李定国一败涂地的时候,刚刚兵败的夔东十三家又调集兵马,杀向重庆。

    但凡李定国在北盘江防线能坚持三个月的时间,战局都有可能逆转。

    然而做为主力的西营兵马,一败涂地,夔东之兵实在是无法单独破局。

    等到李定国兵败的消息传来,西营主力又没有转入四川,前来会师。

    绝望之下三谭内讧,重庆之战化为泡影。

    而另外一边,李来亨等人杀入湖广,在江汉平原大肆骚扰,甚至一度攻下重镇襄阳。

    只可惜大事去矣,终究是无力回天。

    顺军只能悻悻然地返回夔东,进行最后的茅麓山一举。

    夔东众将议论纷纷,都表示愿意配合李来亨的方案。

    “好既然如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刘体纯厉声道“我们这就两路出兵,让吴三桂和洪承畴看看,我们大顺军的厉害”

    李来亨虽然在夔东十三家中地位超然,但终究还是威望不够。

    很多时候需要刘体纯这位元老协助,才能一锤定音,统一顺军内部的声音再通过压倒性的大势,来统一三谭等人的意见,从而完成一个决议。

    好在和以往不同,现在西南战局紧张,清军三路进兵所向披靡,局势不容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抗清意志比较坚定的夔东将领,其内部自然是争论少了许多,合作多了许多。

    两路反击,拖住清军后腿的战略计划迅速通过,夔东的各支兵马开始行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