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拾旧部
    十二月中旬,北盘江之战彻底结束。

    南明一方的三路大军都相继撤退到云南境内。

    由于除了炎遮河双河口之战外,其余战事都不激烈。

    所以南方一方的二十万大军,虽然经过了溃败,但仍有十余万众。

    特别是白文选的北路军,几乎是全身而退,数万兵马的损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十余万明军分布在曲靖府境内,在沾益、平夷、亦佐一带重新集结。

    从兵力上来看,明军和清军依旧不相上下。

    而撤退到了曲靖的明军也终于解决了粮道问题。

    在败退数百里后,明军的粮草终于供应得上了。

    反观清军,粮道进一步拉长,后勤压力进一步增大。

    得益于补给线的缩短,明军非但解决了粮草问题,而且清军由于后勤压力极大,粮道不稳,不得不延缓追击的速度。

    从理论上来说,明军还有一战之力。

    只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南明一方的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而清军则士气高昂。

    在这种情况下,昆明失守已成定局。

    而西营诸将的心思也活跃了起来。

    在昆明失守,前途渺茫的大势下,李定国已经彻底无法服众,西营诸将该各奔东西,自谋出路了。

    “德安侯,昆明已不可守,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狄三品的大帐之中,王会沉声道。

    狄三品摸了摸怀里的血书,反问道“岐山侯,不知你有什么意见。”

    “依我看,不如”王会死死地盯着狄三品的脸庞。

    “你我兄弟多年,就不用绕圈子了,我意南下广西投奔国主,不知岐山侯可愿意与我狄三品一道”狄三品开口道。

    “正有此意”王会从怀里掏出了孙国主的血书。

    “狄兄,国主已经派人送来血书,我等本就是国主的部将,朝廷又无能,回归国主麾下才是我等的归宿”王会开口道。

    “好你我两部,这就南下”狄三品大喜过望。

    他和王会乃是好友,又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狄三品不用担心自己孤立无援了。

    “老王,锦衣卫已经给我带来了最新的情报,昆明城中,李定国想要对蜀藩下手,而蜀藩和延安藩已经举起了义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李定国自身难保,正是我等脱离他掌控的大好时机”

    “狄兄,我今日正为此事而来”王会哈哈大笑。

    当天夜里,狄三品和王会二人一起举兵,带领麾下的兵马急速西撤。

    而他们的主将祁三升得讯后,大惊失色,连忙率兵追赶。

    然而在得到锦衣卫的又一份情报后,狄三品和王会停止了撤退,在曲靖府城下,列阵和祁三升部对峙。

    两军对垒,祁三升试图劝说狄王二人回头,可事已至此,开弓哪有回头箭

    曲靖府城下,西营将士再次展开对决。

    狄三品和王会二人兵不满万,而祁三升却仍旧掌握着两万兵马。

    然而就在大战刚开始之时。

    祁三升的大阵却发生了惊天巨变

    “投国主投国主”

    李如碧和塔新策二人各率本部人马,倒戈一击,直冲祁三升的中军。

    混乱之中,大批秦兵或倒戈一击,或轰然而散。

    直接将祁三升的本阵给暴露了出来。

    “大帅,撤吧”

    大阵之中祁三升的亲信们纷纷劝说。

    祁三升看着眼前的一切,拳头紧握。

    他手底下的这支大军,一度高达三万余人。

    可祁三升他只有五千兵马是自己的老本。

    其余人马要么是溃散的驾前军,要么就是从狄三品等秦将手中剥夺过来的。

    此时此刻,表面上是他的两万人在打狄三品和王会的七八千人。

    可实际上却是自己的五千老本,在面对大批秦兵的围攻。

    “撤”祁三升一声令下。

    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收拾起自己的残兵败将,火速撤离。

    十二月十九日,狄三品等将在曲靖收拢了大批秦兵,共计两万人,脱离官道,向着昆明东南方向的宜良前进。

    而在此时,王尚礼统率的先锋骑兵,已经抵达了宜良和蜀藩等部兵马会师。

    从十二月中旬开始,不断有秦兵秦将,在锦衣卫的指引下,脱离李定国的大军,前来宜良和王尚礼会师。

    一时间,西营内部的势力此消彼长。

    随着陈建、艾承业、丁有才、冯万保、狄三品、王会、塔新策、李如碧、徐延威、高凤翔、杨威等将的相继归来。

    宜良周围集结了七八万反正兵马。

    而除了祁三升外,高文贵和吴子圣手底下的秦兵秦将几乎化为乌有,数万大军一哄而散。

    而马宝、马唯兴等人手底下的兵马亦脱离大批。

    等到了永历十二年的最后几天时。

    李定国麾下的十几万大军,损失了近一半人马。

    此情此前,令他悲愤无比。

    好在,在这个危机时刻。

    作为唯一一个支持他的都督级人物,白文选始终坚定地站在他的一边。

    而白文选在军中素有威望,他的表态也避免了李定国的一败涂地。

    白文选所部四万余人保持稳定为李定国保留了最后一丝体面。

    而马宝、马唯兴等反正将领也带着所剩不多的兵力来到昆明和李定国会师。

    祁三升亦率数千残兵来到昆明。

    晋藩麾下的高文贵、吴子圣、吴三省、窦名望等人也同样带来了一些残兵。

    而云南三将之一的贺九仪,由于得罪孙国主得罪的比较深。

    王尚礼和王自奇在交水之战中都站在了孙可望的一方。

    而被孙国主委以重任,地位几乎和王尚礼、王自奇比肩的贺九仪却在永历朝廷的宠络下,选择了支持李定国。

    感觉自己回头太难的贺九仪在思考了整整一天后,最终带领自己的兵马选择去了昆明,而不是宜良。

    而由于贺九仪在西营中地位较高,威望较大,又有五千老本为核心。

    所以他麾下的万余兵马,也保持了比较好。

    当永历十二年的最后一天到来之时。

    昆明城中的李定国手脚发凉。

    不到半月的时间,十几万大军散去将近一半。

    如果不是白文选在军中素有威望,手底下的四万余人保持完整。

    他除了万余晋兵,几乎就没有什么兵马了。

    “晋王,清点出来了。”

    被灭了满门的金维新穿着一身素服,他府内的长辈全都被蜀兵杀了干净。

    “朝廷现在有巩昌王白文选部四万五千余人。”

    “吴子圣、高文贵部五千人。”

    “祁三升部四千人。”

    “马宝、马唯兴部六千人。”

    “杨武、高启龙部七千人。”

    “贺九仪部一万一千人。”

    昔日拥兵二十余万的李定国,在不到两個月的时间里,只剩下这些兵马了。

    “幸好有巩殿下”李定国心中既有愤怒也有感动。

    除了杨武和高启龙外,秦将们能走的几乎都走了。

    如果不是白文选的数万兵马选择支持他的话。

    只怕在绝望之下,贺九仪这些造了孙可望反的秦将也会弃他而去。

    好在白文选虽然对不起孙可望,但一直都对得起李定国。

    他的站队,让李定国能够勉强维持着局势。

    还剩下最后的一点资本,能够在满清和孙可望之间生存。

    “晋王,去四川吧,我们还有这么多兵马,和夔东之兵会合的话,朝廷还有希望。”

    白文选缓缓开口道。

    其实锦衣卫是有联络他的,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只要他能够站队孙可望,那么整个西营就将大局已定。

    有了他的兵马支持,李定国手里就再也没有了资本和筹码。

    区区万余晋兵而已,在孙可望和满清之间连生存的资格都没有。

    而在这种大势下,贺九仪等人也绝对会看清局势,不会做盲目的牺牲。

    只是在白文选的心里,李定国是他的生死之交。

    为了这份友谊,白文选最终还是像以前一样,在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选择了李定国。

    而他的选择,也给李定国带了最后的一丝希望和筹码。

    有这些兵马在,李定国似乎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晋王现在我军势穷,若前往四川,必为李来亨等人所轻。”

    金维新恨恨道“孙可望欺我晋藩太甚,不如率军直攻宜良。”

    “王尚礼大意之间必为晋王所破趁机大胜之势,可重新收拢秦兵,再集十余万众”

    “闭嘴”

    还不等金维新说完,白文选勃然大怒。

    “满洲鞑子就在眼前,我等西营将士岂可在鞑子眼前自相残杀”

    金维新吓了一跳,连忙闭上自己的嘴巴。

    白文选在李定国心中是个什么地位,金维新自然清楚。

    说句不好听的话,白文选就算要去降清,李定国估计都不舍得下手弄死他呢

    二人之间的友谊那可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

    和白文选相比,金维新知道自己的几斤几两。

    更何况李定国已经大不如以前了,在现在白文选的实力足以决定一切。

    巩昌藩麾下的这支大军,是南明一方唯一一支还保持着建制的野战大军。

    也是李定国和永历朝廷唯一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李定国和永历都得敬白文选三分,金维新哪敢放肆啊

    “文选,不要动怒。”

    李定国叹气道“我虽深恨孙可望,可也知道满清才是我们最大敌人。”

    西营内讧这几年已经是老传统了,可是当着咱大清的面内讧。

    李定国也是知道这其中的利害的。

    现在满清的十几万大军,已经进入了云南,过几天都要打到昆明了。

    在这种情况,他跑去宜良和王尚礼开战,这不是自取死路

    “晋王可是愿意去四川了”白文选叹气道。

    如果一开始李定国就决定去四川的话,蜀藩也不会举兵,西营也不会有这么多事了。

    可是现在只能亡羊补牢了。

    “蕞尔建昌,难当大任,况且夔东之地贫瘠,养活李来亨等人的兵马都难以为继。”

    “只有西入永昌,号令土司,才是大明中兴的希望。”

    李定国沉声道“陛下已至楚雄,我们二人率大军护卫圣驾进入滇西。”

    “胜则可以重新夺回昆明,不胜则可以撤入安南,和郑成功联络。”

    历史上李定国就不愿意撤往四川。

    而现在情况更差的他,自然就更加的不愿意了。

    毕竟现在他更不可能节制夔东诸将了。

    而建昌的王有德本就和晋藩有大仇。

    现在经过了滇京事变后,对秦将更加不信任的李定国就愈发的担心王有德会投敌。

    虽然王有德麾下的兵马不堪一击。

    可人家在建昌要是搞个坚壁清野。

    那么李定国带着大军和朝廷到了建昌就直接抓瞎了。

    而退入滇西,情况则会稳定很多。

    大理、楚雄、丽江等地都有存粮,可以支持很长的一段时间。

    就算情况不利,也可以南走车里,进入红河平原休整,再航海和郑成功联络。

    “晋王既然心中有主意了,那我们就西撤吧。”

    白文选又是长叹了一口气,他对大局其实已经产生绝望了。

    只是对李定国的友谊,却让他不得不继续在李定国的战车上作战。

    “那就请巩殿下为陛下断后吧。”李定国有些犹豫地开口。

    白文选的支持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只是到了现在,李定国只能让他来断后了。

    原本还有高文贵和祁三升的秦兵来断后。

    可是现在十万大军一哄而散,只余下些许残兵。

    而李定国的万余晋兵更是不能再损失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只能由白文选的兵马来断后了。

    “晋王,你我兄弟不必如此,你带着晋兵先去楚雄护卫陛下,我必不让鞑子威胁到陛下和朝廷的安全。”白文选郑重道。

    在另一时空,南明撤离昆明时,是由冯双礼带着炮灰部队进行断后。

    而在李定国执意西撤后,冯双礼这些人直接跑到了四川。

    断后的任务,不得不由白文选的大军执行了。

    而现在由于秦兵们脱离太多,脱离太早。

    还在昆明,白文选部就不得不进行断后。

    还好白文选和李定国是生死之交,所以即便不利于自己,为了李定国他也会去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