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敌入彀中,阵斩都统
    看着战死的千余断后明军将士,清军上下大为震撼。

    “王爷,要是北盘江时,二十万明军有此斗志,只怕我们也进不了云南。”吴藩大将吴国贵骑在战马上缓缓开口。

    郑文雄等千余死士以卵击石,死战一天,其悲壮程度令人震撼。

    “只可惜,大明朝廷终究是那个大明朝廷。”吴三桂也感慨了一声。

    汉军和绿营中根本没几个人是甘愿为满清走狗的。

    吴藩中,胡国柱、吴国贵等大将一直都在劝说吴三桂举兵反正,洗刷千古骂名。

    可在明清之间,吴三桂始终是觉得咱大清能够得天下啊

    不止是吴三桂,这也是大多数汉将们的共同认知。

    “速速清理残兵,夺下铁索桥,进兵永昌,一举剿灭李定国”

    吴三桂手中的马鞭一指,大批吴军进至江岸。

    然而直到此时,吴军才发现,澜沧江上的铁索桥已经被明军烧毁。

    于是,清军的诸路人马沿着澜沧江寻找出了几处水缓之处,扎下了浮桥,开始过江。

    由于自认为大局已定,为了夺取剿灭李定国和永历的功劳。

    不止是吴三桂,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罗可铎、贝勒杜兰、征南将军赵布泰等人也悉数渡过了澜沧江,一头扎进了滇西的热带雨林之中。

    十八日,清军前锋抵达永昌,不战而得到了这座滇西重镇。

    已经连胜数十场的清军,见状心中的骄傲之情更是上涨。

    在永昌休整后。

    二十一日,五万余清军沿着道路开始进入磨盘山之中。

    磨盘山之地,险要无比,道路不宽,清军摆出漫长的一字长蛇阵缓缓进入。

    “主子,此地极为险要,只怕暗藏伏兵啊”

    一名清军将领向多尼进言。

    在后军中的多尼举着望远镜一看,只见大军走的这条羊肠小道的两侧,俱是高山和密林。

    正是伏击的最佳地点。

    “多派些斥候上山。”多尼挥了挥手,不置可否。

    “主子”这么清军将领还想说什么。

    但一旁的赵布泰却开口道

    “怕什么,我八旗天兵自从进入云贵以来,大小数十战,无一败绩。”

    “明人早已经丧胆,看见我八旗天兵前来,逃命还来不及呢,哪里敢伏击”

    自从进入云贵赢得一塌糊涂后,咱大清的八旗兵也是重拾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嚣张气焰,根本没把明军放在眼里了。

    “可是对手是李定国啊要是不小心”这名清军将领小心翼翼道。

    “哼李定国怎么了”赵布泰不屑道“老子在炎遮河时,只带了一万多人就灭了他的三万老本他的长子李溥兴更是被我八旗天兵生擒处死。”

    “如今我军有五万余人,李定国的兵马支离破散,现在最多有万儿八千的残兵。”

    “就这么一点兵马,哪里还敢迎战啊”

    “依我看,李定国连昆明和永昌都不敢守,此刻早已经逃了。”

    赵布泰的一番言语,直接让那名清军将领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赵布泰位高权重,全军统帅多尼也急于追击,自己提示两句就好,要是再说话,只怕是恶了两人。

    “让斥候上山探测,其余人马速速前行,莫跑了李定国和永历”多尼开口,结束了争论。

    虽说逢林莫入是兵法哲理。

    在密林众多的磨盘山面前,清军不应该急于进入的。

    可是古语有云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云贵之地,沟渠纵横,山川众多。

    在这种地形面前,清军要是按照兵法来,现在估计还在昆明待着呢。

    自从进入云贵后,清军一路上经过的关隘、天险,数不胜数。

    要是处处小心,处处留意,哪里能打到滇西啊

    再加上清军至今无一败绩,又急于彻底剿灭李定国和永历,收获全功。

    所以,在磨盘山面前,五万余清军选择了一头扎入。

    “多派些斥候,登山巡视”

    另外一边,身处中军的吴三桂看着磨盘山的地形,也是眉头紧皱,派出了大批斥候登山警戒,以防明军埋伏。

    可在这种地形中,不要说六千明军了,就算是数万兵马隐藏于密林之中,一时间也难以搜寻。

    加上明军为了这场伏击战,都隐藏于密林深处或者蛰伏于深沟之下。

    又自食干粮,不生火,不炊烟,没有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所以即便有不少斥候登上了两侧的高山,扎入了附近的密林。

    仍旧没有搜寻到明军的踪迹。

    眼见情况如此,五万余清军开始全面进入。

    一万两千人的先锋,三万人的中军都已经进入。

    只剩下最后一万多人的后军还在徘徊。

    “怎么会有这么多鞑子”一处隐蔽的山洞中。

    窦名望举起望远镜,牙齿紧咬。

    眼下已经有两股清军进入磨盘山之中,延绵十余里,但还有一股清军还没有进入伏击圈中。

    粗略算下来,只怕是伏击圈中的清军已经有四万余人,而在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

    “泰安伯,鞑子众多,要是悉数放入,只怕会撑死我们”总兵高允成咬牙道。

    在现在,由于滇京事变中,永历朝廷的大臣们,死难者数十家。

    而光禄寺少卿卢桂生这個小人物,也已经在孙国主的授意下被锦衣卫随手除去。

    明军没有了泄密的风险。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明军的实力大损。

    大批原本应该在各地牵制清军的西营将士,被带到了广西。

    所以面对数量大增的清军,六千晋藩孤军,仍旧压力巨大。

    “事到如今,不知道鞑子后续还有多少人马,晋王令我待吴三桂全军进入后再鸣炮出战,眼下只能先发动了”窦名望叹了一口气。

    清军人多势众,要是等他们全军进入磨盘山。

    只怕鞑子的先锋部队已经出了伏击圈。

    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泰安伯,你可放心率兄弟们直冲吴三桂的大旗,给我五百将士,我必堵住鞑子的后军”

    高允成看着即将到来的鞑子的后军,咬牙道。

    窦名望闻言,拳头紧握。

    现在看来,鞑子的后军源源不断,所部至少在万人以上。

    高允成以五百人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眼下他手中只有区区两千人马。

    整个磨盘山地区,也只有六千孤军。

    要是让高允成带一千人去阻挡吴三桂的援军。

    那么他自己就只有区区一千人去冲吴三桂的本阵了

    “泰安伯,火烧眉毛了眼下只怕鞑子的先锋已经进入了三伏之内”

    高允成急切道“要是再犹豫,只怕这些鞑子就过了三伏,直接抵达晋王所在了”

    窦名望闻言双眼陡然睁大。

    “好我给你留五百人在此,阻挡鞑子的后军”

    “本伯这就率军鸣炮出战”窦名望咬牙道。

    “泰安伯保重,在你阵斩吴三桂之前,允成除非是死,否则必不让一个鞑子扰乱泰安伯的壮举此战我军必胜”高允成郑重道。

    “我军必胜”窦名望面目狰狞了起来。

    他披上了自己厚重的战甲,拿着重达数十斤的云南斩马刀,大喝一声

    “竖旗”

    “鸣炮”

    山洞中,数十名晋藩战士,鱼贯而出,一杆巨大的龙抱日月旗出现在山峰上,迎风飘扬。

    “鸣炮”

    “鸣炮”

    数十名明军战士齐声大呼,大旗迅速飘扬。

    一股狼烟在山洞附近骤然升起,向着初伏的晋藩将士传递着军令。

    “开炮”

    磨盘山上,十余门隐藏好的中小型火炮对准了吴三桂的中军。

    一根根导火索点燃。

    轰的一声巨响。

    一颗炮弹自上而下,轰入清军的阵中,当场炸死了数人。

    “敌袭有埋伏”

    清军阵中,各种声音夹杂,仓促之间,一股慌乱蔓延开来。

    轰轰轰

    就在此时,明军事先埋藏好的地雷轰然爆炸。

    让慌乱中的清军更为骚乱。

    “给我冲,杀了吴三桂”

    窦名望大吼一声,跨上了自己的战马,不顾一切冲向了山下的敌军。

    “杀鞑子杀鞑子”

    一千五百名晋藩战士,拿着各种武器,居高临下咆哮着发起了决死冲锋。

    “有埋伏,快跑”

    山下,不少清军士兵肝胆欲裂,看着疯狂而来的明军惊慌不已。

    嗖的一下,一道刀光闪过。

    一名惊慌失措的士兵被军官一刀砍死。

    “不要乱,速速披甲,迎敌”

    虽然心中大为惶恐,但是这支清军,不是满蒙精兵,就是吴三桂的老本,最差的也是绿营精锐。

    所以即便遇到了埋伏,但整支军队的组织仍旧没有瓦解。

    一名名清军迅速走向随军马车,连滚带爬的穿戴起自己的盔甲。

    由于负甲行军,不仅速度缓慢,而且会极大地消耗士兵的体力。

    所以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在长途行军中,都会让士兵们卸甲。

    将笨重的盔甲放在配属的运输车辆上,只携带兵器行走。

    这种安排固然提升了军队的机动性,保留了士兵们的体力。

    可在仓促遭遇埋伏之时,却成为了致命的破绽

    “杀”窦名望手持云南斩马刀,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重甲,率先杀入清军中。

    直接他大手一挥,巨大的斩马刀朝着一名清军立劈而下。

    刹那着,伴随着巨大的惯性,窦名望一刀下去,一颗头颅便飞向了天空。

    “杀”

    “杀”

    “杀”

    千余明军将士披甲执锐,如虎入狼群一样,不断地吞噬着清军。

    一名名手持利刃,身无片甲的清军倒在了明军的刀下,引得清军人群中的恐惧更加的高涨。

    短短地一刹那,就有数百清军死在了明军的刀下。

    而窦名望和手底下的战士却愈战愈勇,不断地向着吴三桂的中军大旗冲去。

    “快快”吴三桂眼见后路被袭,心中惊恐不已,连忙下令。

    “快令将士上山搜杀伏兵此地道路狭窄,首尾不通若坐以待毙,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

    征战二十余载的吴三桂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虽然后路被袭,在惊慌之下,他依旧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明军不可能只从后路动手,在磨盘山的两侧和前方,势必也会有伏兵。

    而磨盘山下的羊肠小道极为狭隘,清军若是待在路上,兵力根本施展不开。

    只会沦为明军刀下的鱼肉。

    唯有拼死一搏,方有生机

    “快下令”吴三桂大喝一声,中军的大旗开始舞动。

    无数清军士兵迅速披甲,准备脱离道路,抢占道路两侧的制高点。

    然而就在此时,数十颗炮弹骤然打入清军的先锋和中军中。

    “杀鞑子”

    无数杆龙抱日月旗在磨盘山各处挥舞。

    少数上山的清军斥候迅速被明军杀尽。

    高文贵一刀结果了一名清军斥候,带着亲兵向吴三桂中军的前段发起了冲锋。

    与此同时,王国玺、杨祥二人带领三伏的两千精兵出战。

    直接杀入了清军的前锋之中。

    一时间,五万余清军被截成了三段。

    先锋、中军、后军,互不相连。

    在明军的疯狂攻击下,惊慌不已。

    “杀杀杀杀杀”

    漫天的喊杀声响起。

    一名名晋藩将士不顾一切,肆意地冲入清军中,大砍大杀,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窦名望骑着战马,沿着道路不断砍杀。

    千余明军跟着其后,向着吴三桂的旗帜发起了决死冲锋。

    在疯狂的攻击下,道路上的清军们恐惧无比。

    大批士兵丢盔弃甲,在对死亡的恐惧下,逃入了两侧的密林之中。

    “给我放箭”固山额真沙里布,眼见窦名望即将杀至,惊恐万分。

    连忙命令手底下的满蒙亲兵放箭射杀。

    数十名满蒙兵忍住了心中的恐惧,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对准了窦名望。

    “泰安伯小心”一名晋藩将领大喊。

    嗖嗖嗖

    数十支犀利的箭矢射向窦名望,瞬间将他连人带马扎成了刺猬。

    一阵战马的哀鸣声响起。

    伴随窦名望多年的爱马身中十余箭,不甘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窦名望也身中数箭,鲜血流出,看起来伤势不轻。

    然而由于他身披重甲,虽然中了数箭,流血不止,但其实都不是致命伤,至少短时间内要不了他的命。

    “纳命来”摔在地上窦名望,带着数根箭矢爬了起来。

    疯狂的冲向沙里布。

    一阵刀光闪过,蒙古镶白旗的最高指挥者,固山额真沙里布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倒在了窦名望面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