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决战的时刻到了!
    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陷入了沉思。

    若是清军主力北上绕过孙可望的资江防线。

    那么或许战局就不会那么棘手了。

    无论是北进常德,还是从宝庆府北部的那条大路直接兵进长沙,多尼都不需要硬啃孙可望精心打造的资江防线。

    可是如此一来,非但清军的麻烦事不少,而且不能歼灭孙可望的主力,纵使保全了主力,多尼他们也在责难逃啊

    “王爷,镇中、新化等地尚在孙可望的手中。”

    杜兰缓缓道“我军的粮草辎重屯于武冈、沅州,大军若是脱离大路进行北上,若是不拿下新化、镇中等一系列西贼据点,我军的辎重根本无法进行转运。”

    “但要是率兵扫荡这些孙军据点,不仅容易分兵露出破绽,而且孙可望也必定率师北上,重新堵截我军渡江”

    多尼等人闻言仔细地思索起来。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而后勤则依赖于交通线。

    清军此时后路已断,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从昆明转运到湖南的物资。

    但是这些物资却非大路转运不可。

    大军虽然机动性不错,可以脱离大路活动。

    但是人的双腿可以走小路,马的四肢也可以走小路。

    可武冈和沅州的那些运输车辆要是脱离了大路,那可是没办法转运的呀

    如果选择北上,那么清军的后勤工作得重新规划。

    只有率兵扫荡新化、镇中等地,武冈、沅州等地的物资才能够大批地转运。

    只是如此一来,不仅攻城会折损兵马,费时费力,而且也会给孙可望重新布防的时间。

    可要是率军直接北上,趁着孙可望来不及布防之时,直接强渡资江。

    那么大军的确可以过去,但多尼等人也将彻底地成为了无水之源。

    大军之中,士兵和战马只能携带半个月的粮草。

    纵使竭尽全力,士兵每人都背上了几十斤的口粮,战马全都负重前行,民夫携带独轮车随军行动。

    大军的粮草也最多只能携带一月之用。

    如此一来,稍有不慎,在湖南清军的主力就将因为粮尽自溃啊

    “北上新化一带,强渡湘江,此策太过于冒险。”

    “稍微不慎我十几万大军便会自行溃散”

    “而率军先攻占新化、镇中,不仅会损伤兵马,而且还会迁延时日,给孙可望重新布防的机会”多尼眉头紧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一旦清军彻底地抛弃后勤,选择与时间赛跑。

    那么多尼等人的容错率将会极低。

    稍微遇到困境,大军便极有可能自行哗散。

    想当初孙传庭率十万大军兵出潼关之时,在他深入河南内地之后,明军的后勤就已经断了。

    数百里的补给线,以咱大明的后勤能力根本无法将军粮运上去。

    可是孙传庭的士兵在这个时候,依旧没有溃散。

    那是因为,孙传庭一方面组织军队在河南疯狂地烧杀抢掠,抢到了一些粮食。

    另一方面,明军的粮道还没有断。

    虽然后方只能运过来三瓜两枣的,但毕竟时不时地也会运来一些粮食,稳定人心。

    让明军将士在心理上好歹有個寄托。

    万一明天粮食就运上来了呢

    所以哪怕是运不上粮食的粮道,只要没断那就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等到李自成把孙传庭的粮道断了后,虽然对明军的待遇没什么影响,该挨饿的还是得挨饿。

    可这下子,明军将士最后的一点盼头全没了

    以前虽然在挨饿,可粮道没断好歹也有点心里寄托,能够坚持坚持。

    现在就连最后的一点盼头都没有了,就连意淫都尼玛没有意淫的基础了。

    这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呢十万明军哗散呗

    而眼下清军的境遇和当初的明军有些相似。

    一旦多尼放弃打通自己的交通线,那么清军的士气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清军饿不得了,在知道自己没有粮道的情况下。

    一旦清军士兵挨饿,那么整个军心将一发不可收拾

    而要是选择清除新化、镇中等据点,打通交通线。

    那么不仅清军会进行分兵,露出破绽,而且还会给孙可望重新布置防线的机会。

    总而言之,难多尼是真的难

    “王爷,现在我军进战不能,后退有忧。”巴思汉叹气道“在宝庆难下孙贼的防线,回返贵州又只能待死。”

    “北上新化,分兵打通交通线不妥,直接强渡资江又会让大军陷入险境之中。”

    “不如我军不渡资江,直接北上去常德吧。”

    “北上常德”一众清军将领议论纷纷。

    现在辰州还在清军的手中,若是北上常德,虽然湘西地势险恶,土司众多。

    但那条从沅州经过辰州直抵长江一带的大路却勉强畅通。

    若是选择北上常德,那么清军既不需要沿途强行渡江,也不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和时间去打通交通线。

    要是按照此策执行,那么清军的后勤压力的确会少很多。

    “巴都统,可是常德一带有闯贼,而且长江难渡,荆州也不知道在不在朝廷的手中。”

    “要是我军北上常德,被阻拦在长江边上,孙可望又率军尾随,只怕情况依旧不妙啊”贝勒杜兰开口道。

    “闯贼总比西贼好打,我军若是能够抵达长江,大军携带粮草后,纵使荆州不在我手,我等也能以手中存粮快速地北上河南,东去武昌。”

    “总比在湖南和孙可望周旋的好。”巴思汉沉声道。

    清军众将闻言纷纷点头。

    现在的三条道路中,出宝庆,下衡阳,断了孙可望后路的计划已经行不通了。

    而北上新化,直趋长沙又会令清军左右为难。

    现在唯有北上常德的战略,才稍微有希望一点。

    毕竟顺军总比西军好打。

    况且长江虽然难渡,但若是荆州还在咱大清的手中,多尼等人渡过了长江就直接脱困了。

    就算荆州已经失守,多尼等人渡过长江后,这一带没有强军存在,身后又有长江可以迟滞追兵。

    以清军的机动能力,也能在平坦的江汉平原上快速机动,迅速脱困。

    而一旦选择在新化地区再渡资江,纵使能够得手。

    多尼等人还得过湘江、打长沙、下岳州,才能抵达武昌脱离困境。

    这条路不仅困难更多,而且还有孙可望的主力在虎视眈眈

    显然是非常不妙。

    多尼思索了一番后,长叹了一口气。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北上常德是大军脱困的最好选择。”

    “只是”

    “王爷,这是什么”巴思汉询问道。

    “只是我等统率十几万兵马前来湖南,原本是打算阵斩孙可望,歼灭其主力。”

    “可是不过短短时日,我等却不得不为保全兵马而犯愁了”

    多尼苦笑道“就算我军北上常德脱离了险境,为大清保存了十万大军。”

    “可我等也必定前途未卜了。”

    清军众将闻言都沉默不语,一股悲伤之情迅速蔓延。

    他们本就身负磨盘山之败,现在非但将功补过不成,反而要为大军生机发愁。

    现在就算保存了大军,他们的罪责也难逃了。

    “王爷,事到如今,孙贼彪悍,我等若能全师而返已经是大清的幸运了。”

    巴思汉叹气道“现在再想其他也是无用,带着兵马杀出湖南吧,就算我等会被革职问罪,但要是能够保住大军,也算不会沦为大清的罪人。”

    此言一出,八旗众将都低头不语,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没有其他路走了。

    就算被革职问罪,也好过在湖南葬身掉这支大军。

    “传令下去,大军好好休息两天,暗中准备北上之事。”

    “再勒令偏沅巡抚袁廓宇,让他速速准备,将沅州一带的物资发往辰州,以供大军之需”

    “同时,再令他收罗辰沅一带的船只,为大军做好渡江的准备。”

    多尼疲惫地挥了挥手,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八旗诸将都沉重无比,退出了大帐。

    而绿营将领的心思却各异。

    “大哥,我对不起你啊是我鬼迷心窍,竟然投了鞑子”

    谭诣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后悔不已。

    在重庆之役时,由于北盘江战败,他对局势已经感到了绝望。

    于是便意欲率众降清,为此还害死了他的大哥谭文。

    那曾想降了清之后,他才骤然发现,此时的满清似乎局势并不好。

    要是早知道孙可望已经占了湖南,抄了多尼的后路。

    谭诣哪里会抛弃了坚持了十几年的抗清事业,害死自己大哥,剃了自己的发啊

    四九年入国军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坚持了十几年,等到走出那一步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是四九年

    此时的谭诣,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三弟。”一双大手拍在了谭诣的肩膀上。

    “二哥”谭诣牙齿一咬,心中苦涩不已。

    “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满清是秋后的蚂蚱,我等兄弟割了多尼的首级再反正便是。”

    谭宏低语道“毕竟我等二人虽然降了鞑子,可是天下之人降了鞑子的又有多少”

    “不要说其他人,王辅臣先为义军,后跟了姜瓖,再投了闯王,又降而复叛,拥立朱鼎珊为主,在大同反顺。”

    “等满洲兵一来,又剃发降清,向鞑子表忠心,几年后又随姜瓖在大同反正,举兵反清。”

    “大同城陷后,又跟了阿济格在北京威风八面,等阿济格死了,他又投了济尔哈朗。”

    “我等兄弟为明臣数十年,从未有过变节。”

    “纵使现在因为一念之差投了鞑子,但也是远强于王辅臣之流的。”

    “若时机已到,我等去投孙可望他必不会为难我等”

    谭诣闻言双眼一亮。

    “二哥,好大哥虽然死在了莪的手里,但那也是鞑子逼得”

    “等时机一到,三弟和二哥联手,多杀几个鞑子为大哥报仇”

    谭诣对杀了谭文的事情一直都耿耿于怀,毕竟几十年的兄弟了。

    多少风雨都在三兄弟的相互扶持之下渡过了,可最后却因为一念之差而害得自己大哥惨死。

    既然谭诣心中有愧,又不愿意归咎于自己,自裁向谭文谢罪。

    那么也就只能把这一切归咎于满清,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了。

    “要是我等能够相助孙可望歼灭满清主力,再恢复汉家江山,大哥的在天之灵若是在九泉下有知,必会原谅我们二人”谭宏郑重道。

    “对大哥一向想杀光鞑虏,若是有机会,我必用鞑子的首级来向大哥谢罪”谭诣坚定道。

    多尼等人决定北上常德,杀出重围。

    一时间宝庆府内呈现了一片诡异的气氛。

    清军在紧锣旗鼓的准备跑路,而孙可望此时却生出了决战之心

    “顺军南下了”宝庆城内,孙可望瞪大了双眼。

    “国主千真万确”张虎拱手道“李来亨等人戴白巾,穿白衣,发誓为闯王报仇”

    “现在常德一带的诸路人马已经悉数南下,数万可战之兵不出五日,必能抵达宝庆”

    “好”孙可望一拍大腿。

    “顺军肯南下,两家合力,披甲战兵足有二十万以上是多尼的近乎一倍”

    “此战,我军必胜,孤再也没有什么忧虑的了”

    西顺两家合力,一旦顺军抵达宝庆,那么宝庆地区的形势将急转直下

    总共拥有二十万以上披甲战兵的孙可望一方,直接可以锁定胜局。

    此时的大西、大顺、大清三家,就像是昔日山海关大战时的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一样。

    孙可望是多尔衮,拥兵近十五万。

    多尼是李自成,拥兵十二万。

    李来亨是吴三桂,拥兵五万。

    虽然由于孙可望麾下新兵众多,或许战力根本达不成多尔衮对李自成的压制。

    但即便是这样,孙可望和李来亨联手,宝庆的形势也几乎和山海关时无异了。

    “张胜,从即日起,你率骑兵日夜挑衅”

    “是”张胜连忙拱手。

    “众将听令”

    “末将在。”一众大将拱手。

    “全军准备,待顺军一至,合我两家二十万精兵,孤要在此地一举歼灭多尼洗我岔路口之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