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37章 马吉翔:先下手为强!
    第237章 马吉翔先下手为强

    好在孙国主对此倒是没什么忧愁,毕竟他那三个儿子各有其命。

    长子孙征淇身体不好,不但在顺治十八年就死了,而且还没有留下后代。

    历史上孙国主的义王爵位由二子孙征淳继承,但是老二没几年也死了,还是没有留下后代。

    咱大清只能让孙国主的三子孙征灏继承。

    这老三倒是有本事,跟着康麻子远征漠北,出任镶白旗汉军都统,当上了汉兵部尚书。

    虽然孙国主的死为人诟病,但是老孙家的富贵却是持续了百余年。

    别的不说,在义王爵位被降袭之前,靠着这个爵位孙国主的儿子们就能领好到几万两银子,好几万石禄米。

    再加上气派的义王府还有赏赐下来的金银珠宝,老大和老二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早死,甚至还生不出儿子来。

    这怪不得其他只能怪自己的身体不行了。

    总不可能说咱大清阴了老大老二,唯独放过了老三吧

    这也是李嗣兴、艾承业比孙可望儿子出境率高的原因。

    老大和老二体弱多病,是两个病秧子。

    富贵享着都这样,要是让他们带兵打仗,只怕已经被折腾死了。

    至于老三嘛,能够出任咱大清都统和兵部尚书,远征漠北。

    身体是好,本事也是有的。

    只是现在他还年幼,所以孙国主的儿子们只能这样了。

    “叉出去,给我叉出去”吴三桂被吴应麒气得浑身发抖。

    “快快把二王子拉出去”胡国柱连忙开口。

    原本大家都已经可以体面了,可二王子这么一闹,搞得吴三桂灰头土脸的。

    他要是不体面了,二王子也落不着好,体面不了。

    “二王子,冷静”周围的吴藩文武连忙拉住了吴应麒。

    一个个地唯恐这位平西王府的二王子出了事。

    “他们这是觉得应熊回不来了啊”

    吴三桂看着眼前的一幕,悲从心来,双眼不禁一红。

    自己的儿子只有自己才真正的在乎

    虽然吴三桂卖过爹,也卖过儿子。

    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是比较注重感情的人。

    历史上举兵造反后,为了吴应熊他顿兵于湖南,试图和清廷划江而治接回自己的儿子。

    后面侍鲁虾接回了吴应熊的儿子吴世璠后,吴三桂痛哭数日然后立了长孙为自己的继承人。

    而现在为了能够救回吴应熊,吴三桂也是打定了主意要推迟举兵的日期。

    先与清廷虚与委蛇,让人接回吴应熊一家再说。

    吴应麒被一众人拉了出去,而洪承畴此时却长叹了一口气。

    “长伯,你是决意要救应熊了”他叹气道。

    “老师,只需推迟数月时间,我遣鲁虾带着精锐好手,必能接回应熊一家”吴三桂自信道。

    吴藩里面的确是人才济济,历史上从云南不远万里前往北京。

    鲁虾等侍卫虽然没能接回吴应熊,但是吴世璠却是被这些侍卫给接回来了。

    有如此人才在手,也难怪吴三桂没有放弃希望

    “长伯,事到如今,你意已决,老师也劝说不了你了。”

    洪承畴沉声道“可是伱有没有想过,若是之前举兵,歼灭了多尼的满蒙主力。”

    “长伯你的威望在天下人的心中将在孙李二人之上。”

    “如今机会已经错过,你要是现在举兵歼灭多尼的残兵,亡羊补牢,尚且为时未晚。”

    “再拖几个月,待多尼北返,你放虎归山后,纵使接回了应熊又能如何”

    “请老师放心,纵使多尼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陕甘,学生在陕甘绿营中经营多年,也有足够的把握夺取陕甘。”吴三桂回答道。

    吴三桂坐镇汉中已达十年之久,他对陕甘绿营的经营和渗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历史上哪怕是在云南待了十几年后,吴三桂都觉得陕甘绿营会倒向自己。

    更别提现在才离开汉中没多久的他了。

    可是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吴三桂起兵后云贵绿营不用说,四川绿营全面倒戈,湖广绿营也是降者如云。

    可是陕甘绿营

    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人俱和吴三桂划清了界限。

    而王辅臣起初也将吴三桂的使者献给了康熙。

    只不过后面是由于部下挟制,王辅臣才不得不反清的。

    “长伯,你此时若是起兵,联络贵州的李本深、郑蛟麟等人必可全灭多尼所部。”

    “而后以迅雷之势北上陕甘,多尼既灭,西安八旗兵力单薄根本无法左右大局。”

    “如此一来陕甘唾手可得,若是迟疑数月,让多尼北返,让满清调整西北防线,战局势必会有所逆转”

    洪承畴语重心长道“你要是一意孤行,早晚会后悔的。”

    吴三桂闻言心头一动,只是思索一番后还是开口道

    “应熊未归,永历还在缅甸,我军推迟数月,一来可以等应熊归来,二来可以接永历归国。”

    “待秋收之后,我军兵精粮足,又有永历在手,手握天下大义,如此方为上策”

    洪承畴见状摇了摇头,要是按照他的方法直接拥立吴应麒为皇帝。

    以老子拜儿子的方式,坐实了吴应麒乃朱三太子谣言。

    那么只需要抛弃吴应熊,那么吴三桂的前路便会光明无数

    可是吴三桂终究是舍不得他的那个儿子啊

    待数月时间一过,只怕大好的局势就要付之东流了

    眼见洪承畴的劝说没有效果,吴藩众人纷纷没有说什么。

    要是劝说吴三桂立即起兵,这无疑是让他放弃自己的长子。

    这种话他们这些做属下的怎么能说出口,怎么敢说出口

    “长伯,你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早做准备。”洪承畴叹气道

    “现在云南腹地皆在你手,你可假借大清国的名义逼迫缅人献出永历,同时和丽江的马宝、建昌的王有德、雅州的高承恩、元江的那嵩联络。”

    “再让贵州的李本深、郑蛟麟想办法留在贵州。”

    “其中建昌和雅州之事最为紧要,待永历一到手,你以刘文秀的遗粮便可直趋保宁”

    刘文秀经营四川后,在雅州留下了高承恩部五千人,主持四川西南地区的屯田工作。

    这位蜀王临死前曾经说虏兵日逼,国势日危,臣精兵三万人,在黎、雅、建、越之间,窖金二十万,臣将郝承裔知之。

    虽然刘文秀对四川明军的实力或许有夸大。

    但是一万披甲兵却是有的,除了兵马外,最关键的是这些地方积存了数年的粮草,可解十万大军的一时之需。

    “老师说的是,我这就率精兵前往滇西,先和马宝等人会晤。”

    “待应熊回来,永历归国后,便统率西南之兵十万人,北伐陕甘”吴三桂郑重开口道。

    “好,长伯你这一去,云南之事有老师帮你统筹。”

    洪承畴咳嗽了两声,道“虽然云南遭了兵祸,但元江、丽江等地还有孙可望时期的一些存粮。”

    “你部占领的武定等地秩序尚可,秋收之时虽然所获之粮无法供养十万大军,但也足以支撑一搏了。”

    “那就有劳老师了。”吴三桂郑重地行了一礼。

    西南之地残破不已,但在这片区域的十几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

    不是西营旧部,就是绿营精兵。

    若是事情顺利,吴三桂未必不能以此兵马成就大业

    三天后,吴三桂带着大批兵马出了昆明,沿着大路直奔滇西。

    与此同时,洪承畴这把老骨头呕心沥血。

    一方面竭力恢复云南的生产,筹备军需。

    一方面拼命联系西南之地的各路人马。

    他这个人一向有魄力,做事做得绝。

    为明臣时大肆杀戮农民军。

    为清臣时竭力消灭南明。

    而如今再次决定当明臣后,反起清来也是颇为卖力。

    就在孙可望、吴三桂各自准备的时候,李定国、顺治、郑成功也各自动作。

    在磨盘山大战时,永历帝在靳统武的护卫下继续西逃抵达了腾越。

    随着距离缅甸越来越近,户部尚书龚彝、礼部侍郎郑逢元、吏科给事中胡显、御史陈起相、吏部文选司主事姜之琏等人由于不愿离开故土,纷纷选择离去,遁入山中隐世。

    而工部尚书王应龙是西营旧人,无论是张献忠还是孙可望、李定国都非常看重他。

    此时他已年迈不堪,行动不便。

    王应龙思忖着若去缅甸,此生怕就要客死他国了。

    于是便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我本草莽微贱,蒙恩授职,官至司空。”

    “先不能匡扶社稷,今不能患难从君,有何颜面再活于人世之间”

    他的儿子在一旁劝慰了许久,见王应龙情绪渐渐平复下来,这才转身退出了屋子。

    不料次日清晨,他的儿子前来请安,方才发现王应龙竟高悬于屋梁之上,早已气绝身亡。

    他的儿子抱着自己老父亲冰冷僵硬的遗体,忍不住痛哭流涕道“父殉国难,子成父忠”

    说罢,也跟着悬梁自尽了。

    王应龙父子皆死在了腾越,死在了故国的最西端。

    就在磨盘山战役结束的当天下午,永历帝一行匆匆离开腾越,向西南奔走抵达南甸。

    听说永历帝逃难至此,南甸土司刀呈祥连忙命其弟刀乐保率几十名土司兵前来扈驾。

    永历帝与后宫众妃嫔驻跸于振鹭亭旁的一棵古榕之下,此时天色已晚,众人饥饿难耐。

    当地村民听说皇帝避难于此,进献豆粥。

    永历帝方才得以勉强裹腹,而太后及众妃嫔哪里吃得惯这些粗粮,含在口中久久不能下咽,纷纷抱头痛哭。

    就在这时,一户人家把家里认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组合的一盘菜。

    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道“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

    从此之后,滇西地区就多了一道名菜大救驾。

    待皇帝一家吃饱后,靳统武埋锅造饭,让文武百官饱食了一顿。

    正所谓人一旦吃饱,事情就多起来了。

    在饿着的时候只有饥饿这一个烦恼,等吃饱就会无数烦恼。

    吃饱喝足的文武百官们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便纷纷大骂了起来。

    其中马吉翔更是首当其冲。

    “若非马贼从中作梗,我等和皇上岂能落到如此下场啊”

    “就是要是前往四川,我等衮衮诸公岂能为衣食所困”

    一想到自己这一路上吃的苦,文武百官们就咬牙切齿。

    他们不敢当着靳统武的面骂李定国,就只能把火力对准了马吉翔。

    马吉翔和他手底下的亲信们一个个脸色阴沉。

    可是当着永历皇帝的面也不好动手。

    论嘴皮子敌不过这群人,只好忍气吞声。

    可是待夜色已深,马吉翔悄悄找来其弟马雄飞、女婿杨在秘二人等人商议。

    马吉翔开门见山地道“吾等百千谋议,方得使圣驾幸缅,保其安全。”

    “今百官随驾至此,他们在皇上面前成天地说三道四,皇上耳根子软,定然后悔当初不早入蜀,若是如此你我几人早晚会死于非命的”

    马雄飞和杨在秘二人闻言皆是沉默不语,

    马吉翔又接着说道“依现在的形势看,文武百官皆恨我等,唯有先下手为强,才能保全我等的身家性命”

    “先下手为强”马雄飞和杨在秘面面相觑。

    “事到如今,文武百官皆恨我等,而晋王不在,我等无依无靠,要是稍有不慎,皇上对我等动了杀心,你说我等还有活路吗”马吉翔语重心长道。

    他所能依靠着不过是李定国、金维新。

    但是现在此二人都不在,文武百官又是这种态度。

    要是永历帝被说动,下旨诛杀他,马吉翔只怕会身首异处

    “大哥,除去文武百官的确我等兄弟的活命之法,只是平阳侯带着四千精锐护卫着皇上和文武百官。”

    “单靠你我兄弟手中的这些锦衣卫,根本无法对他们动手啊”马雄飞忧心忡忡道。

    他们手底下的锦衣卫平日里还有,杀几个大臣不成问题。

    可是现在有靳统武的四千精锐在,他们手底下的锦衣卫根本不敢造次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