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41章 李白合流,大清药丸!
    此时的李定国精神已经要崩溃了,对局势甚至都感到了绝望。

    一年之前,他手握数十万兵马,坐拥西南之地。

    而现在,他只有区区几千残兵,困居孟艮一隅。

    如此巨大的落差,让他的精神怎能不崩溃

    以手中的几千残兵,他还能迎回天子,匡扶社稷吗

    五千人,能战之精锐不过三千,经历了贺九仪之事后,若无人来助,这么一点兵马,李晋王他还能干什么

    区区三千晋兵何能扭转局势

    秦兵走的走,散的散,而他的三万晋兵从北盘江一直打到孟艮,早已经凋零殆尽。

    好在他还有希望

    正如安龙、交水、昆明一样,白文选这个兄弟已经来了三次了。

    若不是白文选,在安龙他根本接不到永历,掌握不了大义,对抗不了孙可望。

    若不是白文选,在交水联络众将倒戈一击,他也击败不了孙可望的十几万大军。

    若不是白文选,在昆明带着麾下数万大军站队自己,只怕人心早就已经散去。

    只凭万名晋兵,他甚至都退不到磨盘山。

    而现在,在滇南死地,李定国只剩下了数千残兵。

    唯有白文选带领大军前来,他才能从绝望局势中看到那么一丝希望

    “晋王,我们该走了,若是贺部士卒告知吴三桂我等的虚实,只怕会有大兵前来。”孟艮城中,靳统武缓缓开口道。

    李定国原本打算在孟艮一带重整旗鼓,收拢各部再图大举。

    然而随着贺九仪之死,祁三升等人尽皆不敢和他合营。

    他手中只有区区五千人马,要是逃散的贺部官兵将孟艮虚实告之吴三桂。

    那么李定国就危险了。

    毕竟孟艮距离昆明道路十分艰难,若是李定国手中有个两三万兵马,那么吴三桂倒不至于带着主力来冒险。

    可是李定国现在只有五千人,一旦贺部官兵将虚实尽数告之。

    在李定国看来吴三桂随便派个万儿八千的兵马来摘自己的首级那就非常有可能了。

    所以在贺部逃散,诸将皆不来合营的情况下。

    李定国只能离开孟艮,另寻他处了。

    “走,我们去找巩殿下。”李定国长叹了一口气,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第二天,李定国所部将孟艮城中的房屋尽数烧掉,孟艮一带的粮草物资全是征集,彝人少壮者掳去随军,老弱的杀掉,搞起了坚壁清野。

    到了现在明军各部军纪都已经开始下滑。

    毕竟军纪严明的前提是需要粮饷充足,西营的行兵五要在以前之所以能够执行,那是因为他们粮饷不缺。

    可是到了现在,在茫茫的丛林之中,各部明军无衣无食,也只得抢掠了,而抢掠一起烧杀也会随之而来。

    在昆明试图舍粮救民的李定国,现在为了搜刮物资,维持军队,也不得不开始从百姓的口中争食。

    就这样数千残兵裹挟着青壮,带着大批辎重,开始踏上了寻找白文选的路途。

    而在一处雪山上,一道大喝响起。

    “宁愿晋王负我,我决不负晋王”

    白文选立于雪山平夷,呵斥着自己的部下。

    “王爷,贺九仪已死,李定国心胸狭窄,我军若与其合营,只怕早晚会遭到他的毒手啊”

    一众亲信们跪在地上,哀求道。

    从李定国回到云南开始,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是大批西营老兄弟死在了他的手中。

    从驾前军将领到刘文秀再到现在的贺九仪。

    虽然王尚礼等人被孙国主捞了出来,可光是一个刘文秀,李定国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西营将士寒心。

    而现在就连他的晋将,高文贵和吴子圣都被贺九仪之死给吓着了,为了自保不愿意前往合营。

    白文选所部的将士又何尝愿意呢

    “我相信晋王,他无论对谁下手都不会对我下手的。”白文选郑重道。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利益都是主流。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可总会有人能够彰显出人性的光辉。

    李定国和白文选之间的友谊便是明末这个时代的闪光点。

    白文选为了李定国,安龙之时公然背叛孙可望,而后在交水之战又冒着杀身之祸给李定国通风报信,倒戈一击。

    而现在在贺九仪死后,他又决意和李定国合营,或许在白文选的心里,李定国是他值得付出生命的兄弟。

    而李定国对待白文选也同样是满含真情。

    他对孙可望下得了手,对刘文秀下得了手,对王尚礼、王自奇、张胜、张虎、贺九仪、关有才更是下得了手。

    可唯独在白文选想要降清之后,李定国不忍刀兵相加,放他离去。

    李定国和白文选之间的友谊在明末这个黑暗的时代无疑是一抹人性的光辉。

    “王爷,三思啊”张国用、赵得胜、冯国恩等人一众亲信苦苦哀求。

    “我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再敢离间我和晋王者,军法从事”

    白文选屹立在雪山之上,望着南方冷冷开口。

    第二天巩昌王白文选领兵从雪山平夷攀崖附木,翻过雪山,走过草地。

    带着一万四千余人南下寻找李定国会师。

    七日后,两军相会于木邦,共计约有两万兵马。

    李定国因此军威大振

    而与此同时孙国主已经手握数十万兵马,在两北两线同时开战,东下江南,南取广州。

    不过区区一年多的时间,两人的态势完全颠倒过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五月二十日,多尼等人的战报终于抵达了北京。

    此时的北京已经进入夏季,天气渐渐温暖起来。

    然而整片皇宫之中却满是寒意。

    “你们都说说我大清该怎么办。”顺治帝坐在首位。

    周围的都是亲王、郡王、贝勒、大臣。

    此时的清廷正在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而会议的主题自然不言而喻。

    顺治帝开口,但是周围却鸦雀无声。

    宝庆之战的情况已经来到了北京。

    如此惨败,这些满清贵族们又能如何

    “你们不说,那朕就说了”

    顺治帝颤抖道“孙贼势大,闯贼又与之合流,咱大清的满蒙子弟已经伤亡殆尽。”

    “满洲丁口去年就只有不到五万人,蒙古丁口也只有两万六千人。”

    “多尼此贼磨盘山一战就折我满蒙子弟七千宝庆之战又害我满蒙子弟整整一万四千人”

    “整整一万四千人啊”顺治面目狰狞,咆哮道“自太祖起兵以来,我大清何曾有过如此惨败”

    “磨盘山之战,就已经是我大清前所未有的惨败了,在宝庆多尼此贼又创造了一个记录”

    “我大清只有七万多满蒙子弟,短短的时间内,多尼就害死了两万一千人”

    “再打下去,我满洲就要在关内亡族了”

    满蒙八旗本就只有七万多丁口,就算全数上阵亦不过区区七万余满蒙八旗。

    更何况这里面还要剔除身体羸弱和伤残之人。

    多尼一下子送掉了两万多满蒙披甲兵,这无疑是打断了咱大清的脊梁骨。

    “事到如今,我大清唯有退居关外,休养生息才可存族。”

    顺治帝咆哮了之后,瘫坐在自己的龙椅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对于他来说,在关内打下去,只怕满蒙老本就要死光了。

    倒不如把这天下扔出去让孙可望、郑成功、李来亨这些汉人争上一争。

    到时候等过个几年,把满洲的几万孩童抚养成人才能恢复满清的元气。

    说不定关内的汉人争过来争过去,咱大清还能在关外形成北辽之势呢。

    毕竟吴三桂觉得有沐氏前例在,自己的老吴家可以永镇云南。

    凭什么有北辽的前例在前,顺治就不能觉得自己能够在关外苟下去呢

    顺治此言一出,不少满清贵族们纷纷点头。

    猪八戒精神一直在他们这些人中大有市场。

    衡阳大捷不过死了一个王爷,折了两千亲军而已,就有人想要卷铺盖走人了。

    而现在南下以来,十二个都统病死一个,战死八个,只剩下了罗托哥仨。

    三万多满蒙八旗精兵更是仅存一万四千人,这一万四千人能不能回来还是个问题。

    就现在这种情况,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然而就在此时,不少大臣开始发言。

    “皇上,万万不可如此”鳌拜连忙开口道

    “天下之争有进无退,我大清和孙可望、李来亨俱有父仇西贼和闯贼必定不会放过我等。”

    “而金厦的郑成功,我大清亦曾奸淫他的生母,从之前的招抚来看,他也不会放过我满人啊”

    “更何况现在孙可望势大,若是我大清退出中原,只怕这天下不出几年便会为他所得”

    “此贼心狠手辣,又颇有手段,以云贵贫瘠之地尚可整军二十万,和我大清分庭抗礼。”

    “要是把这天下给了他,只怕不出数年,必是百万大军兵临关外,亡我满人啊”

    听闻鳌拜此话,不少满清贵族脸色大变。

    咱大清实在是不干人事,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死在他们的手里。

    孙可望和李来亨就算是为了大义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这父仇,祖父仇,要是不报。

    世人可是要戳他们脊梁骨的。

    当然在明末不要说报父仇了,就算是认贼做父也不是不行。

    毕竟孙国主历史上真当了汉奸,闯营也曾经和满清接触过,想要投降。

    可要是孙可望或者李来亨坐了江山。

    咱大清凭什么不让人家报仇啊

    而最后一个郑成功,咱大清当初背信弃义,囚禁他的父亲。

    更是杀入安平,奸污他的母亲。

    而且据这些满清贵族所知,奸淫郑成功母亲之时,博洛的满洲大兵们还是用轮的方式。

    就这哪怕是郑成功坐了天下,就冲着咱大清轮了他亲妈,他也绝不会放过咱大清的

    所以前有因,后有果。

    咱大清势大的时候不干人事,现在式微了,左看右看,这汉人中有能力取天下者,全特么跟自己有血海深仇。

    这天下就是咱大清想退,这也没法退啊

    “鳌少保说的有道理啊”不少满清贵族纷纷点头。

    “陛下,关外乃苦寒之地,我满洲若是退守,将再无复兴之机。”

    索尼叹气道“这天下可不会再有第二个吴三桂给我们开关,也不会有第二个李自成经不起我大清的穷追猛打。”

    “我索尼已经五十有八了,实在是不愿意再回到辽东,在临死之前看着我满人重新受苦寒之扰。”

    索尼此话一出,瞬间就赢得了不少满城老臣的共鸣。

    毕竟这些老臣年轻的时候都在辽东经历风霜。

    现在入关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的优渥生活早已经让他们回不到过去。

    在北京荣华富贵这么多年了,再让年老的他们去那白山黑水忍受着风霜,这还不如让他们去死呢

    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些满清老臣年轻的时候都是苦着过来的,再见识了北京的繁华,享受了荣华富贵之后,他们哪里放得下这一切啊

    倒是现在的满清年轻人,一个个地倒是没吃过苦。

    没见过黑龙江的冬天有多么的寒冷,没见过白山黑水之间的猎物们有多么难打。

    反倒认为退守辽东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能说咱大清的年轻人包括顺治在内。

    从小生活在富贵之中,早已经没有了父辈们的勇气和见识。

    就像是富二代认为恶劣的生活没什么不容易,没什么了不起的一样,一旦让他们真正见识了,只怕一个个地会哭爹喊娘。

    “哼,退守关外,我大清就算再无复兴之机,也比在关内亡族要强”

    顺治冷哼道“如今我满蒙子弟已经如此,要是再打起来,只怕我大清立马就要亡了”

    一时间济度等人年轻的八旗贵族纷纷赞同。

    磨盘山和宝庆两战,满蒙八旗死伤如此严重,再打下去是真的会亡族啊。

    “皇上,我大清还有百万大军,还有大半天下,江南、陕甘、中原、东南,俱在我大清的手中。”

    “纵使满蒙八旗已经伤亡惨重,但是汉八旗和绿营却依旧能战。”

    就在这时年轻的岳乐却是开口,炯炯有神道。

    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岳乐自知咱大清退守关外乃是待死之道。

    有血性的他宁愿在关内战死,也不愿在关外待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