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46章 郑成功:投鞭断流,虎踞南京!
    鲜红色的血液流下,一颗颗人头掉落在菜市场上。

    还有不少人正在哀嚎。

    一张渔网兜在了郑四维的副将许文胜的身上。

    几名手艺人正在用小刀,像片鸭子一样片他的肉。

    与此同时,几名顺军士兵正在举着碗大声地叫卖。

    “好我出十两银子”一名地主牙齿一咬,举起了手中的钱袋子买下了第一片肉。

    随后忍着恶心将许文胜的肉咽入了嘴中。

    和人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李自成虽然追赃助饷,可打击的全是达官贵人们。

    在北京也只是把对象放在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其余官员则不受影响。

    在地方上也是只针对地主豪强。

    而中小型地主,中低级官员非但没有受害反而会因此获益。

    毕竟咱大明可不讲什么阶级兄弟感情。

    区区吏员,区区土财主,怎可和衮衮诸公们同列

    达官贵人,地主豪强迫害的不仅仅是老百姓。

    很多低级官员和中小型地主都是受害者,牛金星就是其中的代表。

    达官贵人和地主豪强被祸祸了,低级官员可以升官,小型地主可以安稳。

    他们又如何不愿意呢

    自满清入关以来,北方和荆襄原本稳定下来的局势遭到大变。

    不止是顺军,被咱大清害的家破人亡的人何其多也

    如此大仇,又岂能不食这些助纣为虐的汉奸之肉解恨

    要知道贺珍起兵的时候,打出了大顺的旗帜,结果陕甘地区的士绅和百姓群起响应。

    甚至不少昔日造大顺反的士绅们,在满清的压迫下重新认可了大顺的旗号。

    如今形势逆转,正是清算昔日大祸的凶手之时

    很快在哀嚎声中,郑四维的不少亲信断了气,所片之肉都被顺军和百姓分食。

    而身体硬朗之人还在苦苦坚持,不过只是徒受更多的痛苦而已。

    一处酒楼上,柯永盛等人看着眼前的一幕后怕不已。

    “提督大人,幸好咱们造反得早啊”一名亲信流着冷汗道。

    柯永盛拍了一下亲信的脑袋。

    “什么造反啊咱们这叫反正”

    “还有以后都别提什么提督了,那是鞑子的官,晦气”

    “看看李来亨等人怎么办吧,他们要是重新打出大顺的旗号,本提督估计得成果毅将军了”

    六月,在攻占了荆州后,大顺军北上,德安、承天落入顺军之手。

    王光兴等人也提兵克郧阳,夺取了自己昔日的地盘。

    李来亨等人齐聚襄阳,经过商议后,认为商洛道路艰难,当领兵直入南阳府,而后进取中原。

    于是数万大顺军北上,准备攻占南阳,重返中原。

    河南巡抚贾汉复眼见顺军势大,不敢迎战,南阳重地又不能弃守,所以不得不率军在南阳死守。

    与此同时,郑成功的部队已经深入了长江。

    五月十九日郑军由吴淞口进入长江。

    清军在长江口布置了两股兵力,一是苏松总兵梁化凤部,有兵八千余名,披甲者四千,驻扎崇明。

    一是苏松提督马逢知部,有兵万余,披甲者六千,驻扎松江。

    结果梁化凤倒是愿意抵抗郑成功,但是郑军不攻崇明,直接深入了长江。

    而马逢知首鼠两端,在钱谦益的暗中策反下竟然按兵不动,坐看满清和郑成功成败。

    于是乎部署在长江口的清军兵马暂时毫无作用,让郑成功得以毫发无损的深入长江。

    六月初一日,郑军进至江阴,城中文武凭城扼守,郑成功接受诸将建议,率师继续西上。

    丹徒镇,滩涂口,采石矶。

    一名名青壮正在顶着烈日,推动着板车。

    板车上满载着石头。

    突然一名青壮冒着大汗摔倒在地。

    还不等他起身,一道鞭子便打在了他的身上。

    “快点,尼堪”一名八旗兵呵斥道“今天要是不能把这些石料运进城里,就治你们一个私通海寇之罪”

    然而就在这时,所有的青壮都望向江面,目瞪口呆。

    “那是王师”一名青壮看着眼前的一幕喃喃自语。

    “尼堪,你说什么”这名清军拔出了自己的佩刀刚想要杀人。

    但旁边的同伙却指了指江面。

    这名八旗兵放眼望去,只见在滚滚的长江上,一支规模空前强大的舰队正在逆行。

    三千余号舰船上,龙抱日月旗飘扬,气势磅礴无比。

    让人不禁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这名清军看着眼前的阵仗直接懵了。

    十余万众,三千余号舰船的两栖登陆莫说是他,就算是顺治都没见识过。

    “海寇来了”

    这名清军张大着嘴巴,不止是手中的鞭子,就连佩刀也滑落。

    突然一颗炮弹从某艘战船上轰出,砸起了一堆碎石。

    “快跑”一声惊呼响起。

    周围监视青壮的清军们哪里还顾得及青壮啊。

    纷纷狼狈而逃,仓皇不已。

    旗舰上,郑成功嘴角微微一笑放下了望远镜。

    此时他豪迈不已,信心十足。

    此次北伐,他带上了所有能带的部队,五六万披甲,十七万众,三千余号舰船。

    这阵仗,光吓都能吓死不少人

    “众将听令”他一声令下。

    齐聚在旗舰的诸多将领纷纷拱手。

    “此次北伐本藩意指克复南京,救我汉家百姓于水火,恢复大明江山”

    郑成功大喝道“本藩在此重申我军乃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师,与禽兽之清虏有别”

    “此番入江众将士在江南不得掳掠百姓,不得淫辱妇女,不得滥杀无辜,如违此令,本藩定斩不饶”

    “谨遵藩主之令”一众大将纷纷拱手领命。

    郑成功见状这才微微地点了点头。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在这个时代郑军军纪虽然不能和清军相提别论,但也谈不上好。

    在东南沿海,郑军烧伤抢掠的事情可是时有发生的。

    当然了主要还是生存问题搞的,郑成功在金厦两岛,固然可以凭借着海贸每年搞个几百万银子解决军费。

    可靠着这两个岛,他可种不出十几万军队,百万军民所需要的粮食啊。

    所以巨大的粮食缺口除了从日本和东南亚购买外,还得从东南沿海就地征集。

    就比如广东的产粮大府潮州,就一直被郑成功念念不忘。

    多次派兵攻打,只可惜就没一次成功的,全栽在了潮州。

    在短暂占领漳泉二府,济度南下的时候,郑成功预征了这两地近十年的赋税,拆除了房屋、城墙。

    然后一屁股回到了金厦根据地,看着济度与自己隔海相望,幽怨无比。

    在这个大环境下,海寇这两个字有时候还真没说错。

    郑军为了粮草往往会放开军纪,而军纪一旦放开,伴随着抢掠而来的就是奸淫和滥杀。

    只不过他们比清军要好的是,郑成功在粮饷不缺的时候是会约束军纪的。

    而清军无论如何,就连粮饷充足都会烧杀抢掠的。

    也就三桂子稍微当了点人,约束了一下自己的部下。

    而现在郑成功自信能够拿下南京夺取江南,将其打造成自己的王业之基。

    所以这个军纪问题他自然得重点注意了。

    不然十万海寇把江南祸祸了,民心一失再想要弄回来就难了

    “延平王高义啊。”战船上,张煌言拱手道。

    “少司马,此次我大明十万健儿来到江南,必可虎踞南京,恢复大明的天下”郑成功坚定道。

    张煌言此时的官职是永历朝廷的兵部尚书,应该称之为大司马才是。

    只是他之前担任的官职是兵部左侍郎,郑成功与他初见之时当尊称为少司马。

    所以郑成功讲习惯了也就没改口,而张煌言又不是腐儒对这种东西自然无所谓了。

    “延平王,也许这一次我们真的能够恢复这大好河山”张煌言微笑道。

    他曾经和张名振三入长江,只可惜孙可望的主力一直缩在湖广不动终至三入长江无功而返。

    而现在好了,虽然西南的永历朝廷遭到了变故。

    可郑成功和他全力合作,郑成功五六万披甲,十七万众,他张煌言披甲数千,兵万人。

    而江南地区的清军兵力空虚,不过区区七万人尔,其中披甲者更是只有两万,又需要分镇地方。

    更何况人心思明,不仅士绅百姓翘首以待王师,就连马逢知等清军将领都首鼠两端。

    以两军的六万披甲,十八万众,如何得不到南京,得不到江南啊

    “那是自然”郑成功意气风发道“缟素临江誓灭虏,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此诗一出,恢弘大气不言自喻。

    “藩主,好诗啊”

    一时间甘辉等大将纷纷夸赞。

    “试看天堑投鞭渡”张煌言眉头一皱。

    这不是再说淝水之战的投鞭断流吗

    此句不祥啊,淝水之战苻坚占尽优势,自信满满,最后却阴沟里翻了船。

    此时此刻在钱谦益等复明人士的运作下江南地区的虚弱尽为明军所知。

    而郑成功又有如此信心,似乎与淝水之战前占尽优势的大秦天王极为相似。

    一想到此处,张煌言就摇了摇头。

    “淝水之战,晋室未失民心,而此刻江南百姓士绅早已经恨清廷入骨。”

    “人心在明不在清,又怎会再发生一次淝水之战”

    张煌言心中自语,然后感叹自己太多想了。

    郑成功如此实力,又有自己相助,怎会导致淝水之战再次上演呢

    明军局势如此大好,自己实在是想得太多了。

    “有十几万兵马在,有江南民心在,更何况清军的主力还有孙可望和李来亨挡着,南京之战万无一失”

    此时距离宝庆之战才过去一个多月,张煌言等人自然不知道湖广战局的结果。

    不过很显然清军的主力再怎么样短时间内都回不来了。

    既然如此单看江南地区的双方实力对比,六万披甲对两万披甲,虽然还有四千驻防八旗在,可马逢知却按兵不动。

    以六万战兵打区区不到两万战兵,又有民心加持,万无一失啊

    “希望孙可望能够在湖南多坚持一下,如此我和延平王才能全取江南,立稳脚跟。”张煌言远远地望去,喃喃自语。

    对于孙可望此时的张煌言心中复杂,在安龙迎驾后世人皆知此人的谋逆之心。

    张煌言也早已不复当初三入长江之时的翘首以待了。

    不过此人能够在广西拉起一支兵马,截断云贵清军主力的后路,总归对于复明事业是好的。

    张煌言自然是不希望孙可望再次迅速败亡的。

    只是交水之战,却是验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秦军无论如何都打不过晋军。

    早在春秋之时,秦军就一直被晋军压着,败多胜少。

    淝水之战,苻坚举全国之力,发百万之兵,最后在那么大的优势下,秦军依旧败给了晋军。

    而交水之战,孙可望统率十四万秦军最终却不敌区区三万晋兵。

    这似乎在验证着天命之说,上天注定的事情无论是嬴任好、苻坚还是孙可望都改变不了。

    “藩主,你看”就在此时,一名郑军将领突然惊呼。

    指向了长江边上的丹徒镇,只见城内火起,显然是发生了起义。

    “好江南民心果然在我,大军一至丹徒城中的士绅百姓便举起了义旗”

    郑成功哈哈大笑道“来人啊,迅速登陆,救援义民”

    一时间,随着军旗挥舞,大批郑军乘坐小舟登陆,在义军的接引下迅速夺下了丹徒镇。

    “延平王,鞑子在镇江和瓜州之间布下重兵,于金山和焦山之间用铁索连江,封锁江面,并布置大小火炮无数,称为滚江龙”

    张煌言郑重道“我请命带兵先去侦察,寻找破掉清军防线之法。”

    “好,少司马可与甘辉、周全斌等人一道,为我大军进发南京打开道路”郑成功正色道。

    “延平王请放心,区区滚江龙而已,如何能够拦住你我的十几万大军”

    张煌言拱手行礼,虽然便乘轻舟率先进发。

    六月初八日,丹徒城中义民杀少量驻防八旗兵举事,郑成功派人接引,迅速拿下丹徒。

    随后郑军主力登陆暂时休整,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大战。

    而张煌言等人率部为先锋,抵达镇江和瓜州一带,准备攻破清军的滚江龙防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